您的当前位置:顶好范文网 > 教案设计 >

2023年德育渗透教案8篇

时间:2023-07-02 17:08:01 来源:顶好范文网
导读: 德育渗透教案一堂德育渗透课教案陈情表【教学目标】1、体会文中所蕴涵的浓重的情感,引导学生感悟至爱亲情。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形象生动、骈散结合、自然精粹的语言

德育渗透教案一堂德育渗透课教案陈情表【教学目标】1、体会文中所蕴涵的浓重的情感,引导学生感悟至爱亲情。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形象生动、骈散结合、自然精粹的语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德育渗透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德育渗透教案8篇

德育渗透教案篇1

一堂德育渗透课教案

陈 情 表 【教学目标】 1、体会文中所蕴涵的浓重的情感,引导学生感悟至爱亲情。 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形象生动、骈散结合、自然精粹的语言。 【德育目标】 理解封建社会提倡的“孝”,初步探究 “孝”的本质,学会用现代意识去评价民族传统文化,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形象生动、骈散结合、自然精粹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点拨,讨论 【教具使用】 黑板,教师教学用书,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李密的《陈情表》。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大致感知本文言辞恳切,真挚动人。苏轼曾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那么,《陈情表》为什么会产生如此震人心魄的力量,历经一千多年依然是人们传诵的经典?本节课我们就继续来解密《陈情表》。 二、反复诵读,把握文中之“情” 一生诵读(配乐朗诵) 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诵全文,在这位同学朗诵的过程中,其他同学用心感受。试着走进李密的内心世界,感知他的凄苦、悲凉、恳切、真挚、忠诚与期待。 三、品味精妙生动的语言 真挚的感情要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才能使文章的力量发挥到极致。《陈情表》明显保留了赋的语言特点。《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人”;有人说,《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读《陈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看到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你还可听到少年的无助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孝子恳切的哀告,帝王严厉的呵斥…… 请轻声朗读课文,把你认为好的语句画下来,读出来,然后结合文章的构思,说说这些语句有什么特点,好在哪?大家可以从句式,用词,修辞手法,表情达意等方面谈。 (学生读书思考约3―5分钟,老师巡堂了解情况) 预设: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引导: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引导:直陈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单,孤独寂寥,极为形象地表现出来,读之让人动容。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引导:一连用了“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准确地陈述了自己“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的实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路;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引导:四字骈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紧张气氛。  小结1: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引导:对偶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也是对偶句,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小结2:都是对偶句。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3、“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引导: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引导: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引导:以狼狈比喻进退为难的情境,形象生动。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引导:似犬似马,忠恳之情,怖惧之态溢于言表。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引导:“急于星火”用比喻形容情势紧迫。  小结3: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4、提问:你能说出哪些成语出自本文吗?  引导:此文的问世,为后世提供了众多的惯用语,一直流传至今,如“躬亲抚养”“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更相为命”“生当陨首,死当草结”等,均成为人们信手拈来的语句。  四、课外延伸,用心感悟 李密在构思《陈情表》时,百感交集,各种滋味一时涌上心头:首先是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其次是对晋武帝“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不满情绪;最后是对祖母的孝情。但是李密在提笔写文章时,便把这些感情重新整理,经过冷静的回味,压抑了前两种感情,只在文中含蓄地一笔带过,而大肆渲染孝情,并且营造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情境。读完李密的《陈情表》,我们发现贯穿始终的一直是一个“孝”字。古语有言曰:百善孝为先。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孝”这个话题。大家能从文章中找出体现李密对祖母孝敬的句子吗? 1、“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弟子规・入则孝》篇里说“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西汉汉文帝侍奉母亲,母亲生病,他日夜精心服侍,甚至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母亲吃药前,他要先尝。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汉文帝侍奉母亲,却从不懈怠,长达三年之久。李密比汉文帝有过之而无不及。 2、“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乌鸦尚且有反哺之情,孝子也有反哺之爱。感动中国人物田世国为救母亲,毅然捐肾。他的故事最终演化成一场被誉为“重新唤醒现代人传统孝道”的热潮。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弟子规》“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王勃能够“奉晨昏于万里”,而李密一再推辞,不去做官,则希望“奉晨昏于目下”。他的孝心苍天可鉴。 思考:封建社会提倡的“孝”有没有其局限性?你如何看待封建社会的“孝”? 应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孔子“小杖则受,大杖则走”,说的是曾参的父亲因误认为曾参锄草用心不专,用棍子责打曾参以致昏迷。孔子得知此事教训曾参:“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今参委身待怒暴,以陷父不义,安得孝乎!”所以,我们不要死在文字里,要通权达变,这样才能真正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 五、小结   毕淑敏说:“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界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不要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待”的时候才捶胸顿足,悲痛不已。抓紧啊,趁父母健在的光阴。

德育渗透教案篇2

一、我校德育渗透的途径的情况

(一)学科中有些内容在德育意义上很有代表性,有些内容本身就是介很好的德育教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向学生传输道德文化知识。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是教学工作客观规律的反映,是由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特点决定的。

1、教学过程具有教育性。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认识能力,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培养认识能力的同时,必将影响学生思想、品质、意志、性格的发展。在学校教育中,学科教学所占时间最多、最长,对学生影响也就最大,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培养着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态度,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和世界观的形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智育人,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以德育人,才能适应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人才提出的要求。

2、教师形象具有教育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学什么,怎样学都有赖于教师的指导。而这种指导成功与否又与教师自身形象即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形象和智能结构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教师自身形象的直接体现就是教学中的“讲台形象”。教师教学中的“讲台形象”本身就具有教育性,是教师素质的综合体现,是教师学识、才干、教学技巧和品德修养等多方面素质的集中表现。因此,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在学识、思想、仪表、操行等方面都能显示出较为完美的讲台形象,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非语言行为的作用,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能在本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外,以教师的整体形象对学生产生整体的实际影响。

3、教材内容具有教育性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中、小学教育的目的、任务所编写的学科教材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和方法选择、组织的,注意了教材的思想、政治倾向,使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里的有关知识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和长远目标联系起来。因此,学科教材本身就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一句话,具有教育性。

4、明确掌握知识与加强德育的关系,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能动的认识过程。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目的,对学习的积极性起着决定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引导他们把个人的学习与祖国的前途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爱祖国的品德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就能给学生以巨大的学习动力,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亦是说学科知识是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基础,而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反过来会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产生积极的影响。

5、注意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指导,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过程。其中“知”是指对思想、道德的认识,是一个学习掌握基本道德概念、原理的认识过程。因为课堂教学是完成智能的主要途径,当然也是向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学科教学加强德育工作,最主要的还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一环去完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欲望是影响学习效果的直接原因。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教师教育的结果。教学中思想教育因素的发掘,学生正确思想观点的形成,思想觉悟的提高无一不是教师教育指导的结果。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引导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德育指导,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6、深入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学科教学内容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要把德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就要根据学科实际,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把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学科德育特点及其实施

1、学科德育有共同特点又有各自学科的特点。学科德育的共同特点:一是以知识为载体。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核心,各学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同本门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语文学科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文质兼美的爱国篇章的学习相结合;历史学科以祖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实为载体,尤其是通过近代落后挨打的史实、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反侵略斗争和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地理学科通过祖国的地理环境、辽阔的疆域、丰富的资源、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运用我国灿烂的科技文明史,我国历代科学家热爱祖国和创造发明的事迹,解放后我国在这些领域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等,以上这些事实充分说明,德育以知识为载体具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给予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

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就在于更加重视知识载体的作用,而任何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总是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相联系的。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体现了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二是面广量大时间长。仅以必修课来说,初中有13门学科,。这些学科遍布所有知识领域,其延续时间,短的一年两年,长的贯穿3年。各门学科都具备德育渗透的功能,其教育力量是十分强大的。

三是有切实保证。学科德育有固定的课程、相对稳定的教材、排进课表的课时、专职的教师和评价考核的制度,而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在学科的学习上。这些条件切实保证了各学科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教学中实施德育。

四是细水长流、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从品德行为的养成、基本观点的确立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是基础,对教育内容的领会、接受、内化是关键,实践、认识不断反复由量变到质变是过程。各学科教学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知识经验,学科德育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采取灌输的方式,不少又是采取渗透的方式,使学生在接受各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潜移默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学生吸纳,并在学习运用和实践活动中逐步深化。学科德育又有各自学科的特点。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是德育的显性课程,担负着比较全面和比较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既是学科德育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学校德育体系中的一条主线,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2、学科德育的实施课程改革方案是学科德育实施的依据。

课程改革方案明确提出了加强德育的指导思想;在总的培养目标中,规定了提高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适应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目标,并相应地规定了思想品德素质在小学、初中、高中的分阶段、有层次的目标;设计了显性与隐性结合的“三线一面”的全方位、多渠道的德育课程体系,要求面上各门学科、各个领域都要渗透在贯穿德育工作,落实到各科课程标准和各科教材中去,使显性德育课程外的各科,都作为德育的隐性课程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

3、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有明确的德育要求和内容。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和教学的依据,这次我们分析了中小学20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和部分教材德育渗透的情况。总体上看,课程改革方案加强德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得到了贯彻和实施,各学科的课程目标、教材编写要求、实验操作和练习、教学评估,都有相应的学科德育要求。各学科课程教材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我们在《学科德育渗透一览表》已作了归纳。这里仅举高中数学的课程标准为例作为说明。学科德育渗透在教师的教学中逐步得到体现。

(三)学科德育渗透中的问题及原因

课程教材改革几年来,我校各科的德育渗透虽然取得不少进展,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1、学科德育内在联系尚未得到充分揭示,难以形成“合力”。

各学科智育的任务和内容各不相同,因而德育的“载体”也就不同,学科德育往往容易强调自身特点,各行其事,难以形成合力。以中学为例,同一年级学科一般都在十门或十门以上,但所面对的都是同样的学生。如果不去研究学科之间德育横向的有机联系,就很容易重复,或有的过深,有的过浅,有的可能缺漏,就不能综合实现它们的德育功能,使德育工作难成合力,不利于学校德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同一门学科,在不同年级面临着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同样需要研究它们德育之间纵向有的机联系。

2、学科德育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留下“断裂层”。一是教师之间的不平衡。教师教书育人的意识强,才能在钻研教材中注意发掘其德育因素,在教学中发挥学科的德育功能;相反,教师育人意识薄弱,即使课程标准有明确的德育要求,教材有很好的德育因素,也会视而不见。同一所学校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甚至同一个学科不同的教师之间,学科德育渗透与否,成效如何,差别是很大的。对学科德育渗透重视并积极实践和研究的,总的来看尚不如智育方面,随意性尚未能得到克服。二是年级之间不平衡。这些不平衡性的存在,就使学科德育的纵向之间,横向之间的衔接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断裂层。

对于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我们还来不及作深入的探讨,初步分析,是否有以下几点:一是整个教育体系尚未彻底摆脱单纯应试教育的模式,新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体系尚未完整地确立,突出表现在考试评价、招生、招工的机制上,教书与育人在一定程度上割裂,学科渗透德育有时就变得可有可无。二是学科德育总体协调不够,除了课程标准制订中的问题外,编写教材、培训师资、教学研究三者之间也有脱节现象存在。

二、学科德育渗透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有效的教育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学科教师进行德育也要注意方法与效应相对应,注意改善与教育对象的关系。古人说,写文章“理不直指也,故即事以明理;情不可以显出也,故借物以寓情”。我们也需要研究教育的“即事明理,借物寓情”,用爱心换爱心,以信任换信任,注意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让德育在教育自然而然地进行,增强德育的渗透性和效果。如一次教学中,我发现一个学生在搞小动作,暗示多次未改,我将他叫上讲台,请他在黑板上左手画长方形,右手画正方形,并且左右手同时进行,学生试多次后表示画不出来。我问:这说明什么道理?学生回答:一心不可二用。借事明理,没有批评、训斥,让学生懂得了道理。

2、不牵强附会,避免生搬硬套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一定要按学科自身的教学特点,结合每一节课的具体内容,自然地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切不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的硬性渗透,不要因为强调把德育放在首位,就非得在每一节课都戴一顶德育“帽子”,或栽一条德育“尾巴”,殊不知,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培养就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3、客观、公正、尊重事实。学科教学在渗透德育的同时,还应注意客观公正,尊重事实。对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要一分为二。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一种倾向转为另一种倾向。不能一说重视德育,对学生错误就以点带面,抓其一点不及其余,上纲上线,深挖思想根源,严而无格;一强调与***在政治上、思想保持一致,教学中就“报喜不报忧”,夸夸其谈,华而不实,只讲国家在学科领域的成就,不谈其差距。这些做法都不是真正的重视德育。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客观公正评价社会,才能增加学生对教育的可信性,提高教育效果。因此,我们既要讲古代灿烂文明,又要讲当前四化建设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既要宣传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又要让学生看到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既要讲改革开放的意义,又要强调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必要性;既要赞美祖国的名山大川,又要指出森林、古迹破坏的严重性等。让学生既为之鼓舞,又为之忧心,进而为国家、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4、注意“四点”,增强效果。学科渗透德育应注意创造良好气氛,态度要真诚、热情、尊重学生,注意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从实际出发,充分准备,寻找彼此沟通的接触点。切忌主观武断,信口开河、海阔天空,缺乏重点和针对性。总之,要民主一点,幽默一点,热情一点,客观一点,才能增强德育效果。综上所述,学科德育目标是教学大纲和中小学德育纲要的综合要求。

综上所述,学科德育目标是教学大纲和中小学德育纲要的综合要求。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加强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良好学风及政治思想品德、意志教育,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把加强德育具体落实到教学工作的实处。德育是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是一个需长期坚持的复杂工程。教师必须先要自己有德,成为“以德育人”、“以美传美”的楷模。教师更要善用慧眼,巧耍“花招”,充分开掘课程资源中的德育素材,对学生“细水长流”地实施德育渗透,成为共建德育网络的专家。

德育渗透教案篇3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2、能力目标

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分析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自觉地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

教学重难点 :

1、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

2、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教学难点 : 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活动:导入 新课

和平与发展就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学生活动:在图片情境中,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知程度和思维水平,使学生体会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自主学习

本课涉及的2个概念:和平与发展的含义。学生独立查找相关内容,然后通过小组之间修正补充,完成相关概念的建立。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

2、精讲点拨

探究一:在当代,和平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为什么呢?

学生:学生各抒己见,并利用手头资料,讨论出课文主要内容:①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②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而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国际上各种力量互相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战后世界和平是主流。

探究二:你是怎么看待当前的和平形势? (学生分组讨论)

1、 各小组进行交流,相互之间展开讨论,学习别人观点。

教师:当今的和平形势仍然很严峻,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探究三:在当代,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是因为发展有了现实的可能性。那么,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势是怎样的呢?

二战后,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在人类历均为罕见。世界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加强,各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各国在追求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更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注重知识、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世界经济发展问题的严重性。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结合图片分析)

探究四: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什么?怎样消除这一障碍,请大家来把把脉,然后对症下药。

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消除这一障碍的有效途径就是建立国际新秩序。

所以,为了和平与发展,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旧的国际秩序的基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所以我们要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 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2)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参照板书),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学生的概括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理解程度的过程。再次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1、同学们把优化丛书上相关的知识做一做,以巩固今天所学的“和平与发展问题”的知识点。

2、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发下去的导学案把下一框世界多极化的有关知识点预习一下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 提高。

板书设计

一、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一)和平问题

1、和平的含义

2、和平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

3、当前的和平形势

(二)发展问题

1、发展的含义

2、当前的发展形势

(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实质

2、解决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德育渗透教案篇4

数学科组张广有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七年级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下面总结一下我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一些做法。

1、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我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我会做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兴趣是学生积极性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培养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目标的先导。如我在教“三角形的稳定性”。利用实物,如三角形、四边形,先做实验,再让学生联想一下实物,如乡下的房顶的形状为什么用三角形。让学生根据我的语言描述,创设一个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得出答案。然后从这些问题中有选择、有重点地研究,让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欲望。

3、在教学全过程中,还可我会抓住有德育因素的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进行渗透。如在教学科学记数法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我国的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时,可以适时对学生进德育工作,讲解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通过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辽阔的国土等内容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还重点强调台湾、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育学生维护祖国统一,保卫祖国领土完整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4、在中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那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结合知识的传授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初步认识》中,在讲解正五边形的时候,我引导学生画图,让学生把五边形的五条对角线连接能得到什么图形,可以得到五角星,再抓住时机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又如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5、在数学内容的学习中,需要大量的素材,这些素材包括大量的图片,大量的具有观察意义的习题、练习题来供学生练习与学习,如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望,可设导入素材,选取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习性,研究性与创造性,同时也是很好的德育素材。如在讲“鸡兔同笼”中的我引入:“《孙子算经》是我国一部较为普及的算术,许多问题浅显有趣,其中下卷第31题“雉兔同龙”流传尤为广泛,漂洋过海流传到日本等国”这一段话,不仅体现我国古代数学的光辉成就,也体现了我国几年的文化历史内涵,我国数学知识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使学生读起来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爱国热情不点自现,一种催人奋进、催人探索,创新的激发充满整个课堂。

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德育渗透教案篇5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老师会遇到很多的新问题,学生会犯许多的错误,也会出现屡教屡犯的情况。作老师的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在,用自己耐心去教育学生,去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良知。而不要放弃对学生的教育。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做好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

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不少老师把这一教育过程简单化了,以为对学生生活上嘘寒问暖,学习上语重心长地提几点要求就是进行了情感教育。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浅层次的理解,这种方式对认知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尚未完全觉醒的学生往往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理发育开始日趋成熟,心理上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发现了“新的自我”,明显地感到“我”是大人了,并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民主、平等要求;在人生的追求中强化了自主管理和个人实惠观念;产生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这些生理心理特点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及时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知识经验的扩展和加深,中学生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他们不再满足老师简单的说教和书本现成的结论,喜欢索隐猎奇,喜欢从问题的反面思考。同时,中学生这种思维的批判性还是不成熟的,容易产生固执、偏激的不良倾向,这种不良倾向表现到一定程度,便产生了逆反心理。正如古人所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因此,老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主动亲近学生,细心体察、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学生摆脱烦恼、化解困惑。这样的情才能动人,这样的爱才具有说服力,这样的教育才能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教师找学生谈话时,最怕的就是学生闭藏起来,学生一言不发,什么都不讲,全是教师讲,讲的又都是一些空洞的大道理,学生根本听不进去,教师白费口舌,对学生产生不了任何作用。因此,高明的教师在与学生谈心之时,一定会想法设法使学生开口,学生讲得越多,谈话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教师要想方设法揣摩学生的心理,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对教师敞开心扉。使对方与自己情投意合。这个方法是教师所广泛采用的。教师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充分表达自己对学生的同情和理解之情,目的是拉近双方距离,为后面的沟通打下基础。

李岚清指出,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德育意识、教育方法,直接关系到德育的教育实效。,教师的职责是既教书又育人,只教书而忽视育人的教师不能算合格的教师。所以在做德育工作时,除了站在孩子的角度,还要从自身找突破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所以我认为在教学时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兴趣激发课堂活力,就能让学生自主、自动、自发的学习。

因为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一种强烈渴求知识的愿望,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授课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让学生喜欢听、乐于学。

只要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把思想教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会于教学过程中,就能把思想教育作为课堂教学中一个任务来完成。其次,教师要结合班级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课文的中心、段落或字词句,深挖其思想精华,科学地渗透品德教育。当然,品德教育还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寓思想教育于有趣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规范

行为,形成良好习惯。我们完全可以结合班级实际和学校的中心工作来进行。例如,学校抓校风建设时,教师可以结合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和违纪现象,引导学生去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区分好坏,明辨是非,从而增强学生的“免疫”力。如果学生无法分辨或意见不统一,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切忌过早下结论和简单地灌输。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授课的内容,相应地开展主题班会、集体游戏,参观旅行等一系列的课外活动,深化教学内容。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语文教师结合教学的思想内涵,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激发学生情感,创设情境等方法感染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教会学生做人。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必不可少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它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磨练道德意志,匡正道德行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完善人格、激励意志,并对学生潜力和创造力起着导向、动力作用,可推进语文教学工作,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德育渗透教案篇6

一。 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电影”,本课是第三课时,是一篇传记体的短文,介绍当前好莱坞最有影响的导演艺术家—史蒂芬 斯皮尔伯格的创作生涯和一些作品。同一般传记一样,本文也是按照人物的生平时间展开:前两段记述了史蒂芬 斯皮尔伯格的早期创作尝试和生平,之后几大段介绍了他的事业和美满的家庭。学生从中可以进一步了解导演,也能体验一些影评的模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关系副词引导的定语从句和介词+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

(2)掌握相关的词汇和短语

(3)文章段落结构的分析并概括各段的段落大意。

(4)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5)对影视界名人及电影的评价(comments)如何写影评(review)。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 掌握一些课文中涉及的词汇和短语:

如:academy, adult, industry, cruelty, marry, research, creature, owe…to…, take off, scene, blockbuster, director, script, studio, follow-ups等

2、 学习掌握一些重点句子:

如:This was a film in which … real actors… P31

Instead of …

This was the moment when …took off. P31

When asked about the secret about …he owes…to…P32

After that it still took …before… P32

3、 学习、掌握关系副词when,where.,why 引导的定语从句及介词+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

4、 通过本课训练使学生能够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一些重点词汇及短语掌握文章大意。

(二)情感态度

1、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了解、尊重异国文化,体现国际合作精神。

2、 通过开展小组活动,指导学生积极与人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培养其团队精神。

(三)文化意识

1、 通过学习,了解国际导演史蒂芬 斯皮尔伯格。

2、 通过学习,了解世界影视文化,培养世界意识。

3、 通过中外影视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影视文化的理解。

四。教具准备:

录音机,电脑,屏幕及图片。

五。 教学方法:

1、任务型教学法

学生学习本文时,我设计了一些任务,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合作等方式,使学生的主动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如:要求学生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填写表格等。2.多媒体教学法

这一单元以影视为主题,利用多媒体展示影片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主要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六、教学步骤

Step one:Revision

1、 check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2、 ask the students to explain the following words in English.

graduate work as play a role in

Step two: Pre-reading

此部分的关键在于让学生了解如何制作电影,尤其是通过了解电影的制作而突出导演的重要作用。Task: To experience being a director (write one scene of the film and act it out)。

活动形式

1、师生互动:教师提问If you want to make a film, who do you need to invite?通过此问题引出电影制作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角色,如photographer, actor/actress, editor, director等等

2、小组活动:

1)教师可设置这样的讨论题:What part would you like to play in making a film?根据选择分组,让他们讨论选择各角色的理由。同时讨论各角色在电影制作中所做的不同工作。通过讨论,学生不难发现,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导演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2)根据所选的各种角色交叉分组,发挥各自的作用。

a. What would the scene be like and what happens in it?

b. Who are the main actors in that scene and what do they do?

c. Write a short dialogue and act it out

Step three: while--reading

本篇阅读材料是人物传记,介绍了导演Steven Spielberg 的成长经历以及他的主要成就和作品。通过文章的学习,旨在了解西方的电影文化背景以及学习名导Steven Spielberg的那种对自己的事业坚持不懈、孜孜以求的精神。

活动形式:

1、小组活动(lead-in)

分别给出和斯皮尔伯格所执导的电影的几幅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分组讨论,预测文章的主题。

T: now, please discuss the pictures in groups then guess what is the text about?

A few minutes later, the teacher ask several students to report their answers.

2、个人活动(Listening)

让学生听录音一遍,然后找出课文中所提及的五部影片的名字。

T: Who knows the names of the five films?

S:The five films are: Jaws, ET , Jurassic Park ,Schindler’s list, and Saving PrivateRyan.

T: You are correct.

3、个人活动(Skimming)

A.快速阅读课文,按时间主线制作一个Steven Spielberg 的要事记

The teacher shows the years on the screen.

1946, 1968, 1959, 1975, 1982, 1993

T : let’s check the answer. I would like this group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Sa: in 1946 Steven Spielberg was born in America.

Sb: in 1968 Steven Spielberg made his first real film.

Sc: in 1959 Steven Spielberg won a prize for a short film.

Sd: in 1975 Steven Spielberg he made one of his first films Jaws

Se: in 1982 Steven Spielberg made the film ET which was about creatures that come to the earth.

Sf: in 1993 he made the film Jurassic Park

B.快速阅读课文的Para3—5 , 查找出有关这5部电影内容和主题的信息,并核对与自己猜想是否相符。

films

Information of the film

Jaws(1975)

About a big shark that attacks and eat swimmers

Et (1982)

About a little creature comes from outer space

Jurassic (1993)

About an island where a very rich man keeps dinosaurs.

Schindler’s list(1993)

About The cruelty of war/a German who saves Jewish people from being killed in the war.

Saving private ryan(1998)

About the cruelty of war/an American leads his team to search for a soldier named Ryan.

3、个人活动( Scanning)

阅读并查找有关Spielberg的信息:

When and where was he born?

When did he start making films?

What did he use to make films at first? and later?

What was his dream?

What did he study?

When and with what did his career take off?

What does Spielberg owe his success to?

Step four: Post-reading

该部分可分成两块,其中第二块内容可以提前到阅读中去完成,也可在读后总结,当学生读完影片内容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五部影片的内容是什么(写尝试应用定语从句,体验定语从句的结构)。第一块(Questions)中第1,3,5三个问题比较难,从文中直接找不到答案,也是学生理解上需要升华的部分。可以通过分组,让学生讨论来理解这几个问题。让学生领会以下几点:1)、英语作为工具的重要性 2)、不懈努力、持之以恒 3)、成功需要家人的支持,合作、互助精神。

T: let’s turn to page 32, part 1.work in pairs and answer the five questions:

1、 Why did Spielberg study English instead of the film?

2、 Why were the people who saw the film Jaws were afraid to swim in the sea?

3、 How important is his family to Spielberg’s career?

4、 What was Spielberg’s dream?

5、 What have you learn from reading about?

Step four: Homework

1.Preview the reading Not One Less on page34

2、 Make sentences with the following words:

(1)career (2)role (3) owe (4) award (5)accept

七、教学评价

根据《国家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外语教学评价的原则,对学生的评价应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既关注结果(教学过程中忘记考试),更关注过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学生英语学习的过程、关注形成性评价,应重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交流,对学生的书面作业、口头回答、演讲、朗诵等课外学习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等做出评价。形成性评价包括学生相互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等方式,应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技能等方面给予综合评价,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帮助学生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和使用恰当的学习策略。

形成性评价应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口头的、书面的、表格形式的,还可以建立学生个人学习档案。

德育渗透教案篇7

预设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在阅读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领悟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3、学习描写昆虫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与周围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1、有关昆虫的谜语。

2、法布尔图象的投。

3、描写蝴蝶的一首短诗。

课程实施过程:

课前游戏:

猜几个关于昆虫的谜语。

一、导入新课:

1、刚才的游戏中,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对昆虫的了解还真不少!在上一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来自法国的世界的昆虫学家,他就是——法布尔。

2、(投影示法布尔图)

瞧,这就是法布尔!你觉得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他的衣袋高高地鼓起)

3、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15课《装满昆虫的衣袋》。

(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1、打开课本,从课文中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到了法布尔的衣袋?

知道这鼓鼓的衣袋里放着的是什么吗?

从这儿你知道了什么?(相机板书:着迷迷恋痴迷)

2、法布尔是一个痴迷于昆虫的人,写人离不开写事,默读全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几件事反映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1)法布尔终于找到了歌唱家纺织娘;

(2)法布尔放鸭子后经常去观察昆虫,虽遭父母责骂,依然痴迷于昆虫。

3、小组学习:

投影学习要求:

a、自由读2-10自然段,划出让你感觉到法布尔对昆虫痴迷的句子;

b、把你划出的句子读给组内同学听,并说说你划出它的理由,听一听别人对你的朗读评价;

c、有其他的感受也可相互交流。

4、集体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没用的玩意儿”指什么?为什么加引号?

5、过渡:法布尔就是这样一生痴迷于昆虫的研究,他专心地观察、探究昆虫,常常忘了周围的世界。父母的责骂也丝毫不能阻止他对昆虫的迷恋。凭着这种痴迷的、契而不舍的精神,他走进了科的殿堂,成为了一位世界的有影响的昆虫学家!

齐读第11自然段。

6、再次投影示法布尔图,同时出示句式:

看着法布尔鼓鼓的衣袋,我仿佛看到他。

现在请你想想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

7、你从法布尔身上懂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四、迁移训练:

1、其实,只要你用心观察,昆虫是很可爱的,它们的外形就很有特点。

找出课文中描写昆虫的句子,读一读。

2、老师学了这篇课文后,也情不自禁地写了几句,想看看吗?

投影:像指挥棒一样灵活的触角,

像鲜花一样斑斓的翅膀,

像晨曦一样轻盈的体态。

你翩翩飞舞着,

美丽了人们的视线……

能看得出写的是什么吗?

3、课外,我们也观察了昆虫,也想来写几句吗?

用一段话描写一种昆虫的外形。

4、交流。

五、课后作业:

1、继续观察昆虫的生活,完成一篇观察日记。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昆虫记》读一读。

设计理念:

1、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阅读是学生带有个性的学习活动,每个学生由于其个人经历与知识阅历的不同,面对相同的文字,产生的内心体验不尽相同。课在尊重学生独特感受的基础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文本的对话,使他们在总体把握文本的内容,定下与文本对话的情感基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2、教会学生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语文课,我只教会学生阅读与思考。”在一次次的形式多样读中,引导学生去领悟文字中间蕴藏的情感,思考文字背后的意义。从而获得更多的内心体验,更完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自己的思考所得。

3、感悟与“训练”并重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力求把“感悟”与“训练”巧妙地融为一体,通过说话、引导、朗读、想象、写作等训练,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叉,有机结合,放飞学生的灵性!

五年级语文渗透德育教案

德育渗透教案篇8

一、教材分析

主题公园作为人类文明的一大体现,作为当今社会人们主要休闲、娱乐方式之一,是一个非常贴近生活、具有时代性、可深度挖掘的教学主题。本单元以主题公园为背景,围绕a world of fun 这一主题开展听、说、读、写多种教学活动。单元语言素材涉及过山车、蹦极运动、自由落体车、赛车等娱乐方式及各类主题公园的不同特色,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学生了解生活、运动与休闲,了解中外文化,增强世界意识,有利于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本单元的Warming up部分以图片形式引入本单元的话题之一:amusement parks;并通过师生或生生自由问答,让学生了解并交流个体各类活动方面的体验、喜好及理由,从而引出话题amusement parks 和theme parks,为听力部分和阅读部分作必要的铺垫。

Listening提供一个会议事例:在我市建一个主题公园的招标大会上,Fun Fun Productions and Merry Rides Limited两个不同特色公司的代表人发表演说表达各自优势以争取承建权。在听音之前需要作恰当的导入,听时做课文1、2部分,听后再作小组讨论:选择哪一家公司作为承建商及给出相应的理由。这一话题具有社会性,时代性特点,在课堂上可以激发学生模拟真实语境进行创造性对话活动。

Speaking紧紧围绕“问路与指路”话题: 课内提供一张公园平面图,学生根据出发点和目的地的联系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实践。Post-speaking内容扩展至生活实际情况。

Reading是一篇介绍主题公园的说明文。它包括主题公园的定义、特点,同时介绍了the World Park of China, the Ocean Park of Hong Kong, Disneyland in California三个不同的主题公园,引导学生了解和比较主题公园的不同主题,激发学生联想主题公园的未来发展。Post-reading部分鼓励学生自行设计主题公园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想象、培养创新能力。

文章结构思路如下:

1)What is a theme park? →

2)Know about 3 great theme parks:

The World park ---People can have fun and experience sth different.

The Ocean Park in Hong Kong ---People come for thrills and entertainment and know more about the idea behind the park.

Disneyland in California ---The theme is the world of Walt Disney and his characters. →

3)New theme parks are being built.

篇章结构图示:

What is a theme park?

Examples:

Three parks What do people

Themes, attractions experience and learn?

Theme parks in the future

课文线索内容复述如下:

When you come to a wonderful theme park, you are sure to enjoy yourself. You can find a collection of rides, exhibitions and other attractions. They are based on a common theme. On one hand , people can have fun, thrills and entertainment. On the other, theme parks are designed to teach people something. Those who come for thrills will also know more about a certain subject, such as life in the ocean, the discovery of the ancient world, and life in the future. What’s more, you may imagine much new things if you think you cannot get enough of scary rides and exciting adventures. Then there will be new designs, and new theme parks will be coming.

德育渗透:

-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工作而无娱乐使人愚钝。

- Never should a man stay in a closed-door room. You should explore the universe to see how men are coping with the events of changing.

任何人都不应闭关自守,而应面向世界,以探索人们怎样对付日新月异的事态发展。

- Never go to the forest if you are afraid of the wolf. (Lenin)

大胆的探索和体验源自你的勇气。(列宁)

Language study要求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应的词汇;了解分词的意义,学习掌握现在分词作状语的用法,区别运用分词的进行式作状语与完成式作状语结构。

Integrating skills阅读部分在主题公园的基础上以rides为主题内容,介绍了几种不同的rides, 要求读后以课文为基础,鼓励学生创造、想象, 以小组活动形式设计并描述the scarest and most exciting ride in the word。

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除了增长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外,更要拓展文化视野,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并且结合个人经验充分体验他人在个别主题活动方面的感受,加强合作意识、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素养。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并会运用有关词汇、句型和现在分词短语作状语的用法。

情感态度:结合个人经验充分体验他人在个别主题活动方面的感受,倡导创新意识的培养、加强合作意识、陶冶情操。增强世界意识,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学习策略:通过小组活动等,指导学生积极与人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培养合作能力、团队精神。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辅助学习,在学习、讨论、反思和探索实践中逐步形成策略。

文化意识:拓展文化视野,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

话题: Talking about amusement parks.

功能: Ways of giving directions.

Designing new things.

词汇: theme create attract attractions lead to have sth. in common

thrills and entertainment be based on more advanced step into experience sth. risk injury give sb. a thrill scream one’s way… race against imagination design live to ride

表达用语: Excuse me. Am I going in the right direction?

Excuse me. Does this road lead to …?

Got it. Thank you.

句型: There is the Fun Fun Park, where we will have rides and entertainment.

What reason does he give for choosing his park?

Entering one of the attractions at Universal Studios is like steeping into the world of your favourite film.

It seemed like people just cannot get enough of scary rides and exciting adventures.

You can feel what it is like to live in space…

语法: The –ing form used as an adverbial.

eg. Many people come to the theme parks looking for thrills and entertainment.

Visitors leave knowing more about the idea behind the park.

Having enjoyed the rides at the Headland, visitors can take the shuttle to the Lowland.

2、 难点:

a.动词-ing结构作状语的运用。

b.针对事物特点描述的写作。

写作技巧(如何描写事物?Tips P70)

关键:抓住事物特征

Ask ourselves questions as follows:

What is it?

What is the use of it?

What does it look like?

How large is it?

What does it sound / feel / smell / taste like?

How does it work?

What do people do to it?

What do people think of it?

Why do some people love it?

What is your opinion towards it?

四、课时安排

Period 1 Warming up and Listening

Period 2 Reading

Period 3 Speaking

Period 4 Integrating Skills

Period 5 Language Study

五、教学计划

Period 1 Warming-up & Listening

Goals:

1、 Talk about amusement parks and our experiences.

2、 Learn to express likes and dislikes about the amusing activities.

3、 Be able to listen for information and understanding.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Warming-up

Task 1 Talk about the topic and the word FUN

Students talk about fun things use Adjs to describe fun things

Question 1. What is fun? (snowing, sailing, hiking, rafting---)

2.What do fun things have in common?

Cooking is fun because it is challenging ( interesting, relaxing---)。

3、 Where can we have fun? ( cinemas, amusement parks, theme parks---

Fun is everywhere if we can enjoy it.)

Task 2 Talk about our own experiences

Questions: 1.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What did you see?

2、 Have you ever tried sitting in a roller coaster?

3、 How did you feel?

4、 Do you like it? Why?

Task 3 Watch pictures and talk about likes and dislikes

1、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name the activites

Question: Do you like these activities? Why / Why not?

2、 Do an interview to find others’ ideas (make up a dialogue)。

The dialogue can be like this:

Student A: Hello, 。.。.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Student B: Oh, yes. I have tried…

Student A: Do you like it?

Student B: Sure. I like it because it’s really exciting and …

Step2 Listening

Pre-listening Talk about the theme of the theme parks

A theme park must have a special theme.

Questions: If you are to build a theme park, what theme will you have? Why?

While-listening: Listen and finish the exercises 1 and 2

Post-listening: 1. Fill in the following form.

Which of the parks do you think is better?

Name Theme Your reason and ideas

推荐访问:德育 教案 渗透 二年级语文德育渗透教案 小学体育德育渗透教案 语文德育渗透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德育渗透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德育渗透教案 高中语文德育渗透教案 小学英语德育渗透教案 生物德育渗透教案 六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案 数学德育渗透教案

本文链接:https://www.qqxam.com/jiaoansheji/7935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顶好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2022022431号-3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