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顶好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课讲稿5篇(范文推荐)

时间:2023-11-17 11:24:02 来源:顶好范文网
导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课讲稿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体现推进“两个绝对”具体化的有效方式和实践成效,借县委、县政府“讲习所”党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课讲稿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体现推进“两个绝对”具体化的有效方式和实践成效,借县委、县政府“讲习所”党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课讲稿5篇,供大家参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课讲稿5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课讲稿篇1

  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体现推进“两个绝对”具体化的有效方式和实践成效,借县委、县政府“讲习所”党课讲授,结合县域发展实际,谈谈乡村振兴“怎么看、干什么、怎么干”的一些认识和思路,与大家交流。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党课讲稿: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充分认识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是******关于“三农”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为核心的***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首先,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现实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农民不能缺席、乡村不能掉队、农业不能滞后,必须抓紧补齐农业农村“短板”,持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符合新时代“三农”发展新要求,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是顺势而为、适逢其时,是发展必然、大势所趋。

  其次,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就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因此必须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在更高标准、更高层次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再次,乡村振兴是推动农业农村农民“三农”发展的迫切要求。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但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日渐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解决农业农村突出问题、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途径。推进乡村“五个振兴”科学回答了如何看待、对待、抓好“三农”的重大问题,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纲领。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亲自提出、亲自推动的重大战路,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正确路径,必须以“两个绝对”具体化,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不折不扣、不出偏差地推动这一重大战略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国家和省市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路径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确立和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方针”总要求。省市县都对接这一总纲领文件,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2020至2035年、2035至2050年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遵循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的宏伟蓝图,相继制定出台了实施意见、分工方案及行动清单等支撑配套文件,总体上都着眼于现代化,尽可能全面、深远地体现了各级党委、政府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任务和实践步骤。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三农工作“占比低不等于地位低”“基础弱不等于优势弱”“增速小不等于贡献小”,我们有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有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广大农民的创造精神,有日益壮大的经济基础支撑,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代全县“三农”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切实在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联动发展和互促共进上求突破,吸引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乡村流动,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近年来,全县“三农”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不断延伸,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自信心明显增强。但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县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主要表现在:增收的特色产业选择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农民收入增长乏力,稳定增收压力大;服务体系不完善,市场、技术、信息等基本要素缺乏,种养加组织化、市场化、融合程度低;经营主体带动能力弱,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低,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数量少、综合实力弱,辐射能力不强、示范带动不够;农村建设发展滞后,农村基础设施欠账多、规划滞后,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严重不足,基本公共服务尚未完善,环境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同时,还存在把现代农业建设完全等同于乡村振兴,农村空心化、空巢化、老龄化严重,少数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薄弱等问题。

  三、结合县域实际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根据***和省市“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和总要求,要致力建设“高原绿色有机品牌农畜产品加工强县”,找准着力点,走好六条路,着力解决“钱、人、地”问题,加快补齐短板,促进生态优势、区位优势向发展优势、产业优势转变,全速推进乡村振兴。

  第一,围绕“产业兴旺”,走质量兴农之路。坚持产业兴旺是根本,品牌质量是重点,科技人才是核心。按照“农牧互补、草畜联动、循环发展”的思路,围绕增产向提质转变,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一)坚持调结构。加快畜牧业发展。结合国家粮改饲和草牧业试点,以草畜平衡为切入点,做优饲草等传统产业,抓好规模养殖,积极扶持新建、改造升级规模养殖场,提升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水平。扎实推进健康养畜禽定点屠宰,抓好重大动物疫病、包虫病防治,确保农畜产品健康安全。紧抓省市扶持建设品牌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大好机遇,走“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的路子,着力加强农牧业对外合作,带动产业升级。发展加工产业。以青藏高原原产地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园为龙头,以“农头工尾、粮头食尾”为抓手,依托现有加工平台,加大农畜产品初加工销售和产品精深加工扶持力度,着力打造牛羊肉、乳制品、有机肥、脱水蔬菜等新兴加工产业,提高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努力将传统农畜产品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打造产业升级新引擎。突出特色产业园建设。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牧业,高标准规划建设特色优势明显、产业集中度高的特色精品“循环农业产业园”,做大中藏药材、树莓等特色产业,重点理清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权属关系,明确发展方向,推进园区发展步入正轨。加紧出台《**县农牧产品加工园总体规划》,争取纳入“2019年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之列,继续谋划一批农业公园、农产品加工园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项目,为发展产业提供载体。发展休闲农牧业。围绕“宜居宜业宜游”目标,因地因势因史,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促生“农业+”“旅游+”“文化+”会展+”“定制+”“体验+”等农牧业新业态,推动乡村产业融合。扶持实施集休闲观光、采摘娱乐、餐饮住宿为一体,融“民俗、农耕、园艺”为一身的农旅观光示范村和田园综合体发展,打造森林康养等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防止照搬城市建设模式、搞大拆大建和乡村景观城市化、西洋化倾向,真正让农牧业有文化说头、景观看头、休闲玩头,让农牧民有更多赚头。

  (二)坚持树品牌。突出溯源体系建设。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相结合,加快农牧业物联网大平台建设,促进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加强县乡两级农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及追溯点建设,构建职责明确、协调联动、运转高效,从源头到餐桌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健全监管体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实施品牌创建行动。开展农牧业品牌提升行动,利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金字招牌打好马牙蚕豆、胡萝卜、青蒜苗等“特色牌”,在技术创新、质量管理、市场营销、标准化生产上下功夫,重点培育建设牦牛、藜麦、富硒农产品等产业和品牌联盟,扶强“日月山”等一批区域公共品牌,培育“大美青海酸奶”等一批地域特色“拳头”品牌,提升富农草业等一批企业品牌,不断增强“**农业品牌”公信力和农牧业发展后劲。创新产品营销模式。积极推进“互联网+”现代农牧业,实施智慧“农、林、牧、水”工程,着力构建农畜产品流通网络,促进高原土特产网上交易,抓好农产品市场营销,拓展省内外销售网点,扩大代理合作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支持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网络和节点建设,加快电商示范平台、冷链物流体系和市场营销体系建设,为生鲜农畜产品提供仓储、物流等一站式服务,促进农畜产品从传统销售方式向现代化流通方式转变,形成“买全省、卖全国”的产业格局。加强经营主体培育。坚持“稳定数量、注重质量”原则,进一步完善财税、金融、用地用电、项目支持等政策,鼓励大学生村官、返乡农民工等领办创办种植、农技、植保、营销等专业化服务组织。以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和股份制改造为重点,大力推广天峻梅陇、泽库拉格日模式,引导合作社跨区域、跨行业强强联合、抱团发展,支持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联合社,发展产业联盟,培育“合作社+互联网”等新业态,进一步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带动作用,完善订单种养、量化折股、利润返还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主动承接省市产业转移,抓紧引进一批效益好、潜力大、带动强的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三)坚持优服务。农村不缺资源,关键缺乏懂经营、能干又会干的人才。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实施乡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吸引高校毕业生、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任职。加强乡村干部教育培训,确保一届任期内村“两委”班子成员教育培训全覆盖。注重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落实新一轮“万名农技推广骨干培养计划”,健全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充实乡镇农技推广力量,不断提高农技体系活力和服务效能。充分运用物联网开展网上农技指导服务,推广全程机械化种植、水肥一体化等实用技术,**农牧业生产技术难题,降低生产成本。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支持新型职业农牧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职业教育,适时开展职业农牧民职称评定试点,培养一批种养能手、电子商务师、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民族工艺制作人等,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真正解决“人”的问题。

  第二,围绕“生态宜居”,走绿色兴农之路。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项目建设是支撑。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增加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投入,促进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

  (一)全面开展综合治理。创新体制机制。注重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结合,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健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完善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加大耕地、林地、草原、水域等用途管控,加强原生植被、自然景观、古树名木和野生动物保护,用最严格的制度守护好绿水青山。继续开展绿色村镇、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创建活动,转变群众观念,提升环保意识。实施国土绿化。采取社会化合作、银行信贷等措施,落实好国土绿化提速三年行动计划,开展重点生态工程保护修复、造林绿化、森林质量提升、森林资源管护与产业发展、城乡绿化美化、绿色廊道建设、全民义务植树7项行动,到2020年,全面完成29.13万亩国土绿化任务,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6%。完善林业公益管护员政策,探索走出一条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广大群众实现增收的路子。加强乡村环境整治。推进全域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建立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县乡集中处理”的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合理布局设置垃圾收集点、收运车辆、垃圾生态处理池和垃圾转运站,实施好大华镇、小石头沟生活垃圾填埋场等项目,着力解决垃圾围山、垃圾围村问题。充分发挥“多规合一”规划作用,推行城乡垃圾污水处理统一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新模式,探索建立垃圾分类、污水处理农户收费制度。突出农业污染治理。开展“清洁田园”行动,继续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及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开展国家级地膜治理示范县创建活动,按照“谁使用,谁回收”的原则,推广全膜覆盖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地膜回收率。严格落实禁养区、限养区各项管理规定,探索建立农牧业负面清单制度,制定禁止和限制发展产业目录,进一步强化养殖企业污染管控,提升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抓好退化草地补播、鼠害防治等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工程,积极建设一批省市级生态牧场。建立完备废弃物处理、资源循环利用等制度管理体系,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推进农村污水治理。积极推广低成本、低耗能、易维修、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持续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有效降低各支流河道的污染负荷。落实好“河长制”,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机制,确保河长制各项工作接续推进。以房前屋后河道沟渠为重点实施清淤疏浚,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管理,确保湟水河出境(扎麻隆)断面水质稳定达到II类水体功能要求。

  (二)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乡村风貌提升工程。提升已建特色小镇品质,总结巩固已建美丽乡村,着力向经营美丽乡村和共享美丽乡村转变,多角度挖掘乡村个性特色,全方位保护乡村原有气息,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村、休闲旅游村、民族风情村、特色产业村,确保“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持续开展村庄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活动,注重整体风貌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对现有院落、道路等设施,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治修复和风貌特色打造,慎砍树、禁挖山、少拆房,保护庄廓院、夯土墙、片石路、河滩地等乡情美景。继续推进农牧民危旧房改造,推广绿色建材,建设节能农房。实施好东峡乡国道沿线乡村风貌提升、大华水库等工程,不断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打造生态生产生活共赢新格局。推进“厕所革命”三年行动。“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小空间折射大文明”,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环评达标等要求,推进城乡卫生厕所、旅游厕所等建设,因地制宜推广水冲式、化粪池式等厕所,突出考虑水侧污水纳管、冬季保暖等问题,加强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梯次推动农村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并资源化利用,到2020年建成厕所1792个。落实“四好农村路”三年攻坚行动。持续推进贫困村村道硬化、危桥改造、村道安防等交通项目,争取通村公路升级改造、公交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早日落地,提高通达深度和通畅水平。完善公路管护体系,建立政府主导、分级负责、部门协作、行业指导、社会参与的养护工作机制,用好、护好、管好、运营好农村道路。同时,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抓好农村散煤治理,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加快光纤到村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广播、电影、电视服务水平,升级改造“户户通”“村村通”设备,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实施乡村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行动,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

  第三,围绕“乡风文明”,走文化兴盛之路。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挖掘乡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弘扬“敢为人先,实干善成”的小高陵精神,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积极开展“好公婆、好儿女、好媳妇”等评选表彰活动,开展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官、家庭等推选评比,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走乡村文化善治之路,进一步深入挖掘、传承、发扬农耕文化、草原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通过建设文化中心、村史馆、乡村文化公园等加大保护利用。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支持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公共文化资源重点向乡村倾斜,提供更多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文化建设,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文化业态,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监管。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

  第四,围绕“治理有效”,走乡村善治之路。乡村振兴,乡组织领导是保障,村党组织是核心。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提高政治站位,突出规划引领,创新治理体系,防止空喊、走过场、不落地,以**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作为推进“两个绝对”具体化的重要体现。强化组织领导。全面落实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推行县级领导联系指导乡村制度,为乡村振兴立起梁、打好柱。实行党政领导班子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制度,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党委书记牵头抓乡村振兴,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要懂“三农”工作、会抓“三农”工作,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分管负责人要真正成为“三农”工作的行家里手。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加强工作指导,做好协同配合,强化资源要素支持和制度供给,形成乡村振兴工作合力。同时,把到乡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注重提拔使用实绩优秀的干部,形成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让基层干部政治上有“奔头”、工作上有“劲头”。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把村党支部班子建设放在首位,突出政治功能,选好带头人,提升组织力,提高战斗力,继续推进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基”建设,建立党员定期培训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做好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维稳重点村第一书记选派工作。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着力改善基层党员队伍年龄结构和文化层次,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在落实乡村振兴规划、方案、措施方面的主体作用,提振基层干部群众信心,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防止出现政府干、群众看的“两张皮”现象。精心编制乡村振兴规划。《**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0)》已委托西宁市工程咨询院编制,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与总体规划的系统衔接,结合实际编制乡村振兴乡镇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根据发展现状和需要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对具备条件的村庄,要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其延伸;对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村庄,要统筹兼顾保护与发展。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以“平安乡村”为目标,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通过“一村一警”“十户联防”“邻里守望”“村村联防”等措施,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力量下沉。完善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功能和运行机制,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村民自治良性互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从健全村规民约、便民服务、民主管理等制度着手,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坚持法治为本、依法治理,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对农牧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

  第五,围绕“生活富裕”,走减贫兴农之路。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生活富裕是目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始终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乡村建设成为美丽幸福新家园。

  (一)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切实打好脱贫基础。瞄准“两不愁、三保障”,不断完善“1+8+12”脱贫攻坚政策,围绕对照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退出、贫困户脱贫标准,本着精准到点、到户、到人的原则,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土地复垦、后续产业培育。切实发挥项目效益。充分发挥光伏扶贫、乡村旅游、饲草产业园等各类扶贫项目和贫困村互助资金、非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效益,集中解决公共服务滞后、特色产业不强等瓶颈问题,加速实现由补弱项向全面过硬转变。发挥好乡村两级干部、驻村工作队和行业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作用,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加强项目指导,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和风险防范措施,确保扶贫资金长期稳定发挥效益。切实巩固脱贫成果。坚持开发式与保障性扶贫并重,进一步完善“后扶持”等工作机制,对脱贫户继续跟进落实资产收益、就业培训等惠民政策,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做到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项目,扶上马送一程。以东西扶贫协作为契机,主动与南京六合区对接,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着眼乡村旅游发展、专业人才培养等精准对接,推动形成看得见、叫得响的协作成果。坚持把扶贫同扶智扶志、救急纾困与内生脱贫结合起来,积极开办各种类型的农民夜校、讲习所,通过常态化宣讲和物质奖励、精神鼓励等形式,促进贫困群众比学赶超,加快补齐贫困群众“精神短板”。同时,关心爱护基层一线扶贫干部,保护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二)着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优先发展农村教育。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依法控辍保学,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使绝大多数农村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认真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深化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依托5个农村教师研修基地,开展乡村教师跟岗研修及名师、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条件。强化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和慢性病综合防控,推进精神卫生、职业病和重大传染病防治,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保障妇幼、残疾人等群体健康服务。同时,加强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妇女等关爱服务体系,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突出创业就业扶持。充分发挥县创业孵化基地的引领作用,加大对有文化、有阅历、有见识的优秀人才返乡创业政策扶持力度,完善项目跟踪服务机制,积极引导“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带动就业者”的“归雁经济”,全力促成外出青年返乡创业,鼓励兴办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开展网络博客、微信、电子商务等新技术创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带领村民致富。借鉴江苏等地经验,探索实施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支持以资金入股、技术参股等方式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投身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支持壮大“丹噶尔绣娘”“**石匠”等本土劳务品牌,做强“**里脊”“波航休闲农庄”等本土特色品牌,创新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课讲稿篇2

  挫折像块磨石,把强者磨得更坚强,把弱者磨得更脆弱。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为您推荐基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课专题讲稿。

  同志们:

  按照“XX”工作要求,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次党课。我们都知道,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并作为“七大战略”之一写入了党章,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方针”。******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又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具体要求,提出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的主攻方向。省委、市委先后出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对推动乡村振兴作出了具体安排。前不久,XX委、XX政府刚刚制定出台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XX年我XX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目标、方法路径和保障措施,为我们落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方向。可以说,自上而下这一系列的举措,都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乡村振兴已经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也是统领我们农村发展的总抓手。

  作为农村党员,我们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应该怎么干、干什么?是当前需要大家认真思考的新课题。今天,我就结合我个人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学习体会,从如何理解、怎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广大农村党员应发挥什么作用三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第一个问题,如何理解乡村振兴战略

  要理解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搞清楚几个问题:

  一、为什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提出,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转化,就是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通俗的解释,就是在当前社会有的地方发展快、有的地方发展慢,比如城市和农村之间,城市资源丰富、机会众多,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里务工就业,造成城市越来越拥挤,农村“空心化”越来越严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从20XX年到20XX年,全国总人口数在增加,但农村人口却由6.3亿减少到5.77亿。看看我们XXX村,也是这样,全村2700口人,常年在外务工的就有700多人,并且都是青壮年,留下的都是我们俗称的“61、38、99”(儿童、妇女、老人)。这说明一个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的社会结构和发展方式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但是,不管发生怎样的变化,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是不会改变的,仍然有大量农民生活在广大农村的国情也是不会变的。有个理论叫木桶理论,说一个用木板箍起来的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我们整个国家好比这个木桶,城市和农村就是木板,现在城市的板不但长,而且越来越长,农村的板本来就短,还可能继续短下去。所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的基础在农村,最突出的短板在农村,最主要的难点也在农村。怎么解决呢?就得靠振兴乡村,把短板补高,补得和城市一样齐。

  二、什么叫乡村振兴战略?概括地讲,就是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通俗地讲,就是农业的希望来了,农村的春天来了,农民的盼头来了,我们可以把乡村振兴战略这几个字分开来理解:首先是“乡村”。现在讲乡村和过去讲农村已经不是一回事了,农村说的是搞传统农业的地方,也是我们种地打粮食的地方。但乡村的范畴就更广了,它包括了城市范围之外的镇、村、田、山、水、林等等。从产业结构上来讲,不仅包括农业这个第一产业,还包括加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实现一产连二产接三产,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讲的农业“新六产”。因此,乡村振兴不仅是农村、农民、农业的问题,而是城乡二元结构中整个乡村范围内产业、人口、环境和社会结构、治理方式的全面变革。其次是“振兴”。长期以来,国家宏观的城乡制度安排、政策设计基本上是服务于工业化、城市化,资源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乡村发展普遍滞后。“振兴”二字表明,今后“三农”工作的立足点将回到乡村自身,彻底当前资源几乎是单向流向城市的状况,形成乡村与城市平起平坐的地位,使城市有城市的功能,乡村有乡村的作用。第三个是“战略”。中央对乡村振兴提出的战略目标是长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分为三步走,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的过程。所以我们围绕乡村振兴要干什么事情,决不能泛泛的眉毛胡子一把抓,想着“一步进入社会主义”,必须做好规划,明确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一步一个脚印的推进好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

  三、什么样的乡村才算振兴?简单来说,就是“三个让”: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具体的,农业怎样才是有奔头?就是农业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农业的功能和价值得到拓展和掘深。当前,我XX正在全力打造的XXX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通过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模式,探索出了农业全面发展的新路子。农民怎样才有吸引力?就是农民不仅可以有多种工作来选择,而且生活得体面有尊严,能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养老、医疗、入学、休闲等生活设施和社会福利,一年四季不再像候鸟一样往返城乡之间,生活舒适、稳定、惬意。美丽家园什么样?就是秩序上自治有力、法治有序、德治有效,氛围上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环境上干净整洁、生态宜居、美观有序,总的来说,就是家家户户都能过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第二个问题,乡村振兴战略应怎样实施

  ******在今年“两会”上指出乡村振兴的五个方面: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可以说,乡村振兴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不能单打独斗,需要全面把握、统筹规划。在这里,结合咱们XXX村的实际,和大家交流一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是发展产业的问题,怎样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活富裕是根本。当前,农村产业发展的组织化和专业化程度较低。只有走产业化、集体化的发展道路,把农村经济壮大起来,才能把外出的村民吸引回来,才能把群众重新组织起来。可以说,壮大农村经济是实现农村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我们省里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将村庄的类型分为这么几个:示范引领型村庄、特色发展型村庄、改造提升型村庄、搬迁撤并型村庄,咱们村尽管资源少、底子薄,但是区位优势好、农业基础比较强,是属于改造提升型的村庄,应当补短板、强优势,重点抓好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庄整体发展。

  首先,要放大我们传统农业种植优势。这方面,2位第一书记要发挥好作用,帮助大家出点子、跑路子、搭台子。要积极到农业局、林业局等相关单位沟通对接,邀请相关农业专家到村指导,或组织种植户参加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生姜、地瓜、花生、芋头等传统经济作物,在种植、病虫害防治以及存储等方面抵御风险的能力,保障群众不因技术、虫害等问题受损失。同时,要指导大家科学选用优良品种,推广良种良法配套,让种子的质量更好、产量更高。需要指出一点,在推广新的良种时,有些群众可能习惯于老品种不愿意更换,咱们党员在这方面要起带头作用,种给群众看,等收成好了,大家也都愿意更换品种了。另外,还要注重精品园区建设,也就是在现在苹果、板栗种植的基础上,通过争取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平台项目政策资金,争取打造2处种植示范园区,并推广使用现代农业设施设备及先进种植技术,使之成为精品示范园、高产示范园。

  其次,要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旅游业。这几年,我们XXX的红色旅游打出了品牌,就拿XXX来说,每年接待前来参观学习、休闲旅游的人就成千上万,而且是一年比一年多。咱们村东临XXX,南临XXX,与XXX相邻,正是发展休闲农业和旅游业的绝好位置。下一步,XXX将结合帮扶计划,联合旅发委等单位,对我们村的部分农户进行改造提升,先期打造20户左右的红嫂人家,吸引上级一些部门单位前来开展“三同”教育,也就是同吃同住同劳动,增加户里的收入。另外,我们村周边正在开发迷迭香谷、仙溪峪旅游项目,要争取将村居发展纳入XXX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依托天然环境和地理区位优势,合理布局,科学规划,鼓励引导农户发展集生态旅游、休闲观光、美食鉴赏、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旅游项目,打造一处亲近自然、感受农家生活的生态田园圈。

  第三,要积极创新生产经营体制。自古以来,农民和土地是分不开的。但传统的你的地你种,我的地我种的方式,不但效率低,而且产量也上不去。现在国家提倡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经营,也就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方式。我们村里有不少的耕地、建设用地、荒山、林地、闲置土地等等,下一步要进行分类统计,慢慢地引导这些土地向种养大户、特色产业、专业合作组织流转,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此外,还要向上争取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项目,增加集体用地面积,鼓励村集体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向种养殖大户、外来投资者等进行有偿转让、承包、租赁,也给村集体创收。这样一来,土地的使用价值就更高了,农民不用种地也能挣承包费,还可以腾出手来做其他的事情,实现双赢。

  二是增加收入的问题,怎样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来山东视察时明确指出,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过上好日子、体面的生活,是我们农民千百年来最大的梦想。必须把增加农村收入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持续拓宽增收渠道,才能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方面,要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紧紧抓住现在各项惠农富农强农政策,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土保持、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重点领域,加强对上沟通衔接,努力争取更多的涉农项目和资金,对村里的基础设施进行改善。近期的重担任务是积极争取道路建设补助政策,对村民反映比较强烈的部分生产路进行硬化,拓宽致富路;争取政策资金,对XXX两处危桥进行修缮加固,并增设护栏,确保通行安全;对接水利、水保部门,对村主河道上游1000米河道进行清理整治,做好河道护坡,保护水源,提升河道储水量;在村北部低洼处规划建设塘坝一处,用于农业储水灌溉,同时争取上级政策资金,对现有塘坝进行清淤加固,从根本上上解决缺水的问题。同时,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强农惠农政策,发放好各类涉农补贴,对村里的贫困儿童、困难党员、孤寡老人、贫困户这些低收入群体进行帮扶,及时协调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提高幸福感。

  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充分利用XXX平台,及时组织村党员群众收听收看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村居发展建设典型事迹,并邀请其他地方的致富带头人优秀代表到村现场传授经验,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带动作用。对有发展潜力的村致富能手,及时靠上帮扶,协调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让他们脱颖而出。在这方面党员要带好头,这点我后面还要讲。另外,咱们村外出务工人员多,打工的地方普遍距离比较远,下一步,结合旅游开发、农业园区建设,把这部分人给叫回来,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对于那些愿意自己创业的,积极在税收优惠、项目扶持、小额担保贷款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让更多的农民通过开商店、办工厂、做流通、搞服务,增加工资性收入。

  三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问题,怎样让“农村成为宜居的美丽家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有一幅画,叫《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幅画描绘的是富春江两岸初秋的景象,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是人们居住的理想之地。今天,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为了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就是为了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要大力改善农村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2月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未来三年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主攻方向和目标,主要是通过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厕所粪污、生活污水,来提升村容村貌。改善环境最重要的是思想的改变。要积极引导群众逐步转变旧的生活习惯,垃圾不乱扔、积极改厨改厕、生活污水不乱倒、房前屋后自觉打扫等等。环境变好了,人的心情就会好,如果每天都是垃圾成堆、苍蝇蚊子满天飞,看着都难受。另外,咱们村在去年就实现了水泥路“户户通”,下雨不怕踩一脚泥,尘土也少了,但这些还不够。还要集体开展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大路边多种树、小道旁多栽花、一些柴火堆、石头堆还要继续清理,真正使XXX成为美丽乡村的样板村,也让群众的心情通过环境的改变而舒畅起来。

  要持续加强文化建设。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是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之举。其中,乡村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的发展动力。只有重视乡村文化、挖掘和利用好乡村文化,不断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才能为其他振兴工作提供动力,才能留住乡愁记忆。咱们XXX村据说是唐代贞观年间由王氏一族人从外地来到这里开始建村,因为当时这里长满了野竹,所以得名XXX。XXX和XXX两个村也都有着较长的历史了。这些历史文化都要发掘出来,特别是让村里的孩子多学习,了解村庄的历史及发展变化,时刻铭记以后不管走到哪里,根就在XXX,这就是乡愁记忆。同时,还要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上下功夫。一方面,在村河道交汇处规划建设一处占地3亩左右的文化广场,融入党建元素,既作为村民群众茶余饭后休闲、娱乐、健身的场所,也作为宣传党建、凝聚民心、弘扬传统文化的一处阵地,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大力宣传精神文明,引导群众弘扬新风正气,积极发动群众开展广场健身及各类文化娱乐活动,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和谐家庭”、“好婆媳”、“好夫妻”、“好儿女”等评选活动,引导村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形成好的风气。

  要积极创新社会治理。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的要求。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根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的好与坏,关键是看农村基层党组织强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行不行,村里的治理搞得好不好。今年以来,我们把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作为重点项目来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什么这么搞?首先,部分农村党组织领导作用发挥不明显,甚至个别村的村主任说了算,党支部软弱涣散、扶不起来;其次,行政村规模调整不彻底,还是各干各的,谁也管不了谁,影响了政策的落实;再者,就是各个村里设置的岗位,比如计生主任、警务助理、报账员等,差不多有10多个,有不少占着岗位不干活,或者本身就不用了干活,但工资照发,钱虽不多,也就三五百块钱,可是就全县来说,加起来就是笔不小的数目。怎么办呢?一是加强党的领导。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增加党员在村委会、村民代表中的比例,提高党的工作的覆盖率。二是实行规模调整村“两委”干部“双重”分工负责制,给你发挥作用的平台,让每个两委干部都负起责任,使“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干好有激励、失职就问责”。再一个就是设置“三大员”。把以前十几个村级岗位进行整合,在每个自然村统一设置社会治理网格员、集体“三资”管理员、社会事务服务员这三个岗位,鼓励村“两委”成员兼职担任,并将原来的人员的工资补贴进行整合,集中向“三大员”发放,提高他们的收入,增加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咱们村前期按照这个思路进行了整合,从目前的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根据村里的党员群众反映,这部分人干事的积极性也高了,也为下一步我们推动乡村振兴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第三个问题,农村党员在乡村振兴中应该怎样发挥作用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根本是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我们农村党员来讲,我认为,在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亮明党员身份,积极主动作为,真正以主人翁的意识、以领头雁的姿态,带着老少爷们一块“撸起袖子加油干”,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让我们的生活更富裕。

  一要讲政治。******指出,“党员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不亚于腐败问题,有的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并强调“什么时候全党讲政治、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健康,我们党就风清气正、团结统一、充满生机活力,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反之,就弊病丛生、人心涣散、丧失斗志,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失”。讲政治是对党员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党员必须坚守的底线,决不能说我只是一名农村党员,又不是什么领导干部,讲不讲政治关系不大。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也是很危险的,我们在座的党员千万不能有这种想法。特别是当前,信息网络非常发达,我们经常使用的微信群、朋友圈里,各种各样的负面言论层出不穷,还有一些封建迷信、邪教等内容,我们有些党员原则性、战斗性不强,发现了也不敢去制止,有的还进行了转发、传播,甚至有的党员竟然参加宗教活动。这些都是党规党纪明令禁止的行为,必须严肃查处、坚决杜绝。大家都是党员,在村里平时的一言一行,群众都看在眼里。所以,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把爱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各个环节,自觉划清是非界限,同不当言论、封建迷信活动、邪教等作坚决斗争。

  二要有本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往大了说,履行党的执政使命,必须有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党员队伍。往小了说,就党员个人自身而言,如果本领一般、能力很弱,不要说为党作贡献了,连自身生活都可能保障不了,群众对你也不信服。所以说,有本领很重要,我们每名共产党员都必须有安身立命的法宝。怎么样提高本领?关键是要勤于学习。当前,为了丰富党员学习形式和内容,我们先后规范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政治生活,大家要按要求认真参加,决不能想来就来、想走想走。另外,还要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俗话说:“人有一技之长,不愁家里无粮”。可能有的党员会说,我们在农村,会种地就行了要技能有什么用?这句话大错特错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农村是一次大变革、大发展,需要的不是会种地的农民,而是专业化、技术化、职业化的新型农民。比如说刚才提到的XXX,从开始建设之后,村里有手艺的人有的干石匠、有的搞民宿、有的制作手工艺品,收入都很可观。而没有手艺的只能打零工,收入差距一下就拉开了。因此,大家作为党员,要积极学习新技能,今后将陆续开展“乡村星火计划”、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电商人才培训和“乡村之星”“乡村工匠”乡土艺人”评选等活动,大家要积极参与,既提升自己的能力本领,也给村里的群众带个好头。

  三要能致富。“自己富了不算富,带领群众共同富裕才算富”,这已成为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新追求。会不会、能不能带领群众致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高低。目前,农村党员中有一种人是“富了不带富”。这种人有经济头脑,很会算计,但只关心个人的利益,从不关心集体和群众利益,不愿意操心带领群众致富,没有奉献精神。在座的党员同志,有很多都是村里的致富能手,自己富了一定要不忘众乡亲,要想想怎样带动大家富起来。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政治组织优势,制定规划,确定目标,努力带领群众致富。农村党员、干部要当好农民的“千里眼”、“顺风耳”,学会捕捉准确的市场信息,搞好信息咨询,积极帮助农民开拓市场,切实解决好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积极主动领着群众闯市场。也许有的党员、干部会说,自己有心想帮着群众共同寻找发家致富的路子,但是每家每户绝大多数都是自主经营,很难提出好的致富路子。目前来看,党员同志可以积极把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群众组织起来,参加我们举办的各种培训活动,学习上级政策、掌握致富信息、提高能力素质,让群众的“脑袋”先富起来,找到各自致富的路子和本领。

  四要当表率。“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在各项村级工作中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比如,硬化道路、村庄绿化等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中,党员同志要出工出力,要主动帮助村“两委”出谋划策,积极向群众宣传村级建设发展计划,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争取群众最大支持。在环境卫生整治和乡村文明建设行动中,党员同志要发挥带头作用,主动认领卫生区域,带好头、负好责,带领大家把自己庭院周围的环境卫生打扫好、保持好,让整个村庄的村容村貌再实现一个新的提升。再就是,随着经济收入和家庭生活条件提高,老百姓对文化娱乐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多,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多想想怎样把村里的群众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广场舞就是个很好的形式,尤其是女性党员同志,要切实担起这个责任来,负责组织好、协调好,让更多的人跳起来、舞起来,把老百姓的精神头展现出来。

  五要保稳定。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村稳定面临的压力也将不断增大,征地搬迁、宗族矛盾、家庭邻里纠纷等等,都容易引发不稳定因素。作为党员,大家一定要把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责任担负起来,为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大家平时与群众朝夕相处,对村里发生什么事情、出现什么情况、存在什么不稳定苗头,各方面信息掌握的比较早比较多。我们不怕出问题,出现问题后关键要早知道、早发现、早化解。对一些小的矛盾问题,比如家长里短、邻里纠纷等,党员同志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及早发现、及早介入,积极做好调解工作。对于一些大的矛盾问题,比如搬迁方面的政策性问题,如果群众不理解,我们要深入到他们中间,积极帮着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明工作,理顺群众情绪,避免矛盾激化;对群众意见建议比较集中的方面,要收集汇总好,及时向村干部反映说明。在这些方面,希望大家都要真正负起责任、发挥作用,以积极自觉的行动把村里稳定维护好,为我们村的长远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整体环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课讲稿篇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农村地区和广大农民是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尽管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实施了一系列支农、强农、惠农政策,已经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社会福利网络,但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城乡差距仍比较明显,这种差距在贫困地区体现得更为明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总体方略,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下面是明月秘书网小编为您推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课讲稿。

  20**年是中国极不平凡之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村小康就没有全国小康,农村依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为解决农村短板问题,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15年以一号文件聚焦农村、农业和农民,既凸显出“三农”问题在中国“重中之重”的地位,又足以表明中央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重大决心。中央已发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动员令。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简而言之就是三个字:强、富、美,即:农业必须强、农民必须富、农村必须美。为此,我们必须正视客观存在的问题,要在发展城乡一体化中,尽快消除城乡二元制结构和贫富分化,化解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目前,要着重解决“三农”工作中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土地流转、城镇发展战略等重要民生问题,抓重点、破难点,取得成效,为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一、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战略决策,给农民吃了颗“定心丸”,让亿万农民更放心加大对土地的投入。

  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初,承包期比较短,难以调动承包人增加投入、合理开发土地的积极性,导致对土地进行掠夺式经营等短期行为发生,与国家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积极意义相背。1984年,国家出台要求土地承包期限一般应当延长至15年以上的政策。1993年国家在第一轮土地承包即将到期时,就提前明确规定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即:1998到期后未作调整直接延长30年,1999年至2028年是土地的二轮承包期限。

  实行土地承包政策最核心的问题是将土地使用权通过承包权形式交由农民支配并从中收取土地收益。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政策决定着人心向背和政局稳定。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让广大农民跟着共产党完成了打下红色江山的第一次革命;1978年被喻为第二次革命的改革,也正是从农村发轫让农民获得土地使用权。40年来,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功不可没。但我们也要看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飞速发展,现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性也已显露出来。其突出表现在四方面。一是第二轮土地承包出于维护农业和农村社会稳定等因素考虑,土地承包权不作人地变化调整继续再延长30年,导致新增人口没有土地沦为失地农民、去世人口依旧保留土地导致无人经营闲置荒废或随意转包他人粗放经营。二是土地承包多为农户分散经营,使我国农产品高成本、高投入、低质量。三是农业品投入产出周期长、效益低,亿万农民选择了进城打工,农村出现了土地抛荒撂荒、种地不养地、生态退化等现象。四是在大量征地行为中,农民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农民的耕地、宅基地、住宅不能体现其市场价值,土地这个要素长期无法按照市场规律实现优化配置,已经成为中国农村发展滞后的总病根。

  解决的问题对策是:国家及政府部门必须依法办事,要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出发,维护好农民拥有土地承包权的合法权益。如《土地管理法》规定,在土地承包经营期限内,对个别承包经营者之间承包的土地进行适当调整的,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同时,要针对土地承包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或调整法规和政策,发展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保护农民种植粮食和养殖的积极性。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工作

  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则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可以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经营权,鼓励农民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经历及意义

  第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有六种:一是转包形式,二是转让形式,三是互换形式,四是出租形式,五是土地入股,六是反租倒包。

  第二,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历经从禁止到解禁到规范化三个阶段。明令禁止阶段是,1982年《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解禁阶段是,1988年对宪法进行修改,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奠定了土地使用权合法流转的宪法地位。规范化阶段是,2003年《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规定“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标志着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制度正式确立。

  第三,推行农村土地流转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土地流转是保障农民系列权益的重要手段,农民土地可以按其意愿进行抵押、出让、出租、转让、流转,农民的权益才得到保障。流转有利于形成农业规模效益,加快农村土地规模集约化进程,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二)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我国土地流转规模已经从2007 年的 6400 万亩增加到2016年的4.71亿亩,流转面积占比已达到了35.1%。农村土地流转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一是不同地区之间,农村土地流转的比例存在差异,表现为东高西低的特点。二是农村土地流转形式在地区之间呈现较大差异,表现为市场化和多元化特点。

  第二,土地流转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一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定指标、下任务,以至变相强迫命令,损害农民利益,恶化干群关系。二是工商资本下乡与农民争地现象突出。有些工商企业打着农业产业化旗号,下乡圈地逐利,以取得将来土地增值,同时套取国家对农业有诸多优惠和补偿的政策。农户个体或协作社因资金实力无法与工商资本竞争,只能选择被迫妥协,放弃对土地的耕作权,由此影响耕地维护,损害农民利益,损伤国家利益。三是流转后农地“非粮化”“非农化”现象严重,造成耕地流失、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四是土地流转程序不标准。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尚未建立,土地流转中不标准现象仍相当普遍。

  第三,对策。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有利于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们要在各种制度创新中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工作。

  首先,必须树立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地位。其次,要检讨和防范工商资本下乡与民争利带来的严重后果。其三,要坚决纠正流转后农地“非粮化”“非农化”现象,要规定流转后土地原来是种植粮食的不能改变其用途。中国共有约2亿农户种植20亿亩耕地,其中大约2/3用于种植粮食。中国要用占世界8%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0%的中国人口,形势极其严峻。无粮必乱,这数千年的治国经验必须坚持。其四,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中,要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要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行为,鼓励创新土地流转形式;要合理确定土地经营规模,扶持粮食规模化生产,加强土地流转用途管制;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家庭经营的基础作用,探索新的集体经营方式,鼓励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加强对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培育多元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村农业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

  三、深入思考城镇发展战略

  城镇发展是我国从农业弱国走向现代化强国的必经之路,城镇发展战略则指对城镇发展功能与地位、发展目标与原则、发展重点与路径以及制度和政策等保障措施进行指导和统筹安排的战略,其多年来一直成为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全国迄今为止没有一个整体的城镇发展战略,现实迫切需要对城镇发展战略进行深入思考和抉择。

  (一)城镇发展战略对我国由富变强具有特殊意义

  十九大提出我国已经进入由富变强的新时代,这将是城镇发展的重大转型期和机遇期。综观国际上发达国家及我国经济强省的经验可以发现,城镇发展对国家从弱小走向强大有着不容置疑的作用,尤其是对**我国长期执行城乡二元政策所造成的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城乡全体居民共同致富,更具特殊意义。

  (二)我国城镇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从宏观看,城镇发展中有四大不可回避的严峻问题,即:巨大的人口和就业压力、紧缺的资源环境、转型的经济和城镇化、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这四项中的任何一项解决不好,均有一着不慎全盘皆输的可能。

  从微观看,则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1.缺乏整体的科学合理规划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各级政府鲜有制定所属行政辖区的城镇总体规划,既无长远规划、功能布置规划,又无近期规划、详细规划,基本上是由居民随心所欲建设,没有规划部门、土地部门的定点,也没有对建设规划方案进行严格审批,几乎每个城镇少见整体之美和协调,难以实现中央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二是城镇建设规划单打一,各自为战,没有纳入大中城市群体系中,使各个城镇之间、城镇与大中城市之间的发展脱节,阻碍了城镇与周边大中城市的互动和发展,城镇集散功能无法得到发挥;三是建设风格雷同化,要么是千人一面的传统火柴盒型,要么是模仿照搬其他城市,毫无特色可言;四是有些地方一味追求西方化,忽略了实用性。

  2.城镇建设资金缺乏且来源单一,过分依赖政府

  我国乡镇政府并非一级独立财政预决算单位,所得税全部缴县财政统一调拨,乡镇级政府所得费用仅够日常公务开支,城镇建设资金只能依靠预算外收入来弥补,此项来源主要是土地拍卖所得和收取居民高额的城镇建设配套费用,由此抬高了农民成为城镇居民和投资商进入城镇的门槛,减弱了招商引资优势,由此导致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条件和通讯设施不健全、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城镇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3.城镇发展普遍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有效的产业互动

  国家免征农业税后,一些农业县基本上没有种植以外的其他工商业等支柱产业,导致城镇中心功能难以发挥,没有职能分工,没有特色产业,没有培育经济增长点,没有安置就业能力,城镇发展缓慢。

  4.城镇的发展规模过小,无法发挥城镇集聚功能

  据国内外经验,一个城镇区域人口宜在5万人左右,而我国目前城镇人口平均在3000人左右,且有的农业人口与非农业几乎各占半数。由此造成城镇基础设施人均成本过高,难以健全其他配套基础设施,制约了城镇的正常发展。

  (三)对策

  宏观上,必须要把城镇发展战略纳入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总体布局中,其重要目标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乡村城镇化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核心问题仍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有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则是城镇发展战略中亟待解决的重头戏。为此,必须从巨大的人口和就业压力、紧缺的资源环境、转型的经济和城镇化、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入手,引导城镇发展与周边大中城市总体发展的规划互相协调和统一,避免重视局部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

  微观上,主要抓如下四方面的问题。

  1.各省市县乡镇四级政府要科学合理制定本行政辖区的城镇发展总体规划

  首先,要坚持规划先行原则,规划要从大局、从长远出发,要有至少一百年不落后的观念,制定规划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突出先导性、基础性和综合性。其次,城镇建设规划要纳入大中城市群体系中,使各城镇之间、城镇与大中城市之间的发展互相促进和推动,实现资源共享,使各自优势和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再次,城镇建设要因地制宜,内容要全面,重点要突出,既要实现整体优化发展,又要发挥地方优势和特色,增强竞争力,实现局部跨越式发展。最后,城镇建设要坚持实用性与特色性结合原则,要尊重山水环境和原有街区肌理,控制建设高度、密度和体量,要突出民俗风情和民族特色,避免千镇一面。

  2.必须要解决好资金来源这一颈瓶问题

  一是要采取以市场为导向的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包括推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用政府信用和开发性银行信用吸引商业银行资本进入城镇建设领域、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二是引入民间资本,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包括开发多种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建立合理的可持续回报机制。三是完善分税制体制,充实地方财政,包括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培育地方主体税种。四是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防范债务风险,包括重新定位与加快重组、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外部约束机制。五是完善投融资相关配套制度,包括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开展产品流程创新、支持普惠型金融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课讲稿篇4

 

  同志们:

  我们都知道,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并作为“七大战略”之一写入了党章,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方针”。******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又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具体要求,提出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的主攻方向。省委、市委先后出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对推动乡村振兴作出了具体安排。县委县政府刚刚制定出台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2020年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目标、方法路径和保障措施,为我们落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方向。可以说,自上而下这一系列的举措,都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乡村振兴已经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也是统领我们农村发展的总抓手。

  作为农村党员,我们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应该怎么干、干什么?是当前需要大家认真思考的新课题。今天,我就结合我个人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学习体会,从如何理解、怎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广大农村党员应发挥什么作用三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第一个问题,如何理解乡村振兴战略要理解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搞清楚几个问题:

  一、为什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提出,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转化,就是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通俗的解释,就是在当前社会有的地方发展快、有的地方发展慢,比如城市和农村之间,城市资源丰富、机会众多,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里务工就业,造成城市越来越拥挤,农村“空心化”越来越严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从2013年到2017年,全国总人口数在增加,但农村人口却由6。3亿减少到5。77亿。看看我们*村,也是这样,全村2700口人,常年在外务工的就有700多人,并且都是青壮年,留下的都是我们俗称的“61、38、99”(儿童、妇女、老人)。这说明一个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的社会结构和发展方式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但是,不管发生怎样的变化,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是不会改变的,仍然有大量农民生活在广大农村的国情也是不会变的。有个理论叫木桶理论,说一个用木板箍起来的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我们整个国家好比这个木桶,城市和农村就是木板,现在城市的板不但长,而且越来越长,农村的板本来就短,还可能继续短下去。所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的基础在农村,最突出的短板在农村,最主要的难点也在农村。怎么解决呢?就得靠振兴乡村,把短板补高,补得和城市一样齐。

  二、什么叫乡村振兴战略?概括地讲,就是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通俗地讲,就是农业的希望来了,农村的春天来了,农民的盼头来了,我们可以把乡村振兴战略这几个字分开来理解:首先是“乡村”。现在讲乡村和过去讲农村已经不是一回事了,农村说的是搞传统农业的地方,也是我们种地打粮食的地方。但乡村的范畴就更广了,它包括了城市范围之外的镇、村、田、山、水、林等等。从产业结构上来讲,不仅包括农业这个第一产业,还包括加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实现一产连二产接三产,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讲的农业“新六产”。因此,乡村振兴不仅是农村、农民、农业的问题,而是城乡二元结构中整个乡村范围内产业、人口、环境和社会结构、治理方式的全面变革。其次是“振兴”。长期以来,国家宏观的城乡制度安排、政策设计基本上是服务于工业化、城市化,资源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乡村发展普遍滞后。“振兴”二字表明,今后“三农”工作的立足点将回到乡村自身,彻底当前资源几乎是单向流向城市的状况,形成乡村与城市平起平坐的地位,使城市有城市的功能,乡村有乡村的作用。第三个是“战略”。中央对乡村振兴提出的战略目标是长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分为三步走,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的过程。所以我们围绕乡村振兴要干什么事情,决不能泛泛的眉毛胡子一把抓,想着“一步进入社会主义”,必须做好规划,明确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一步一个脚印的推进好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

  三、什么样的乡村才算振兴?简单来说,就是“三个让”: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具体的,农业怎样才是有奔头?就是农业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农业的功能和价值得到拓展和掘深。当前,我**正在全力打造的***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通过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模式,探索出了农业全面发展的新路子。农民怎样才有吸引力?就是农民不仅可以有多种工作来选择,而且生活得体面有尊严,能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养老、医疗、入学、休闲等生活设施和社会福利,一年四季不再像候鸟一样往返城乡之间,生活舒适、稳定、惬意。美丽家园什么样?就是秩序上自治有力、法治有序、德治有效,氛围上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环境上干净整洁、生态宜居、美观有序,总的来说,就是家家户户都能过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第二个问题,乡村振兴战略应怎样实施******在今年“两会”上指出乡村振兴的五个方面: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可以说,乡村振兴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不能单打独斗,需要全面把握、统筹规划。在这里,结合咱们*村的实际,和大家交流一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是发展产业的问题,怎样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活富裕是根本。当前,农村产业发展的组织化和专业化程度较低。只有走产业化、集体化的发展道路,把农村经济壮大起来,才能把外出的村民吸引回来,才能把群众重新组织起来。可以说,壮大农村经济是实现农村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我们省里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将村庄的类型分为这么几个:示范引领型村庄、特色发展型村庄、改造提升型村庄、搬迁撤并型村庄,咱们村尽管资源少、底子薄,但是区位优势好、农业基础比较强,是属于改造提升型的村庄,应当补短板、强优势,重点抓好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庄整体发展。

  首先,要放大我们传统农业种植优势。这方面,2位第一书记要发挥好作用,帮助大家出点子、跑路子、搭台子。要积极到农业局、林业局等相关单位沟通对接,邀请相关农业专家到村指导,或组织种植户参加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生姜、地瓜、花生、芋头等传统经济作物,在种植、病虫害防治以及存储等方面抵御风险的能力,保障群众不因技术、虫害等问题受损失。同时,要指导大家科学选用优良品种,推广良种良法配套,让种子的质量更好、产量更高。需要指出一点,在推广新的良种时,有些群众可能习惯于老品种不愿意更换,咱们党员在这方面要起带头作用,种给群众看,等收成好了,大家也都愿意更换品种了。另外,还要注重精品园区建设,也就是在现在苹果、板栗种植的基础上,通过争取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平台项目政策资金,争取打造2处种植示范园区,并推广使用现代农业设施设备及先进种植技术,使之成为精品示范园、高产示范园。

  其次,要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旅游业。这几年,我们*的红色旅游打出了品牌,就拿*来说,每年接待前来参观学习、休闲旅游的人就成千上万,而且是一年比一年多。咱们村东临*,南临*,与*相邻,正是发展休闲农业和旅游业的绝好位置。下一步,*将结合帮扶计划,联合旅发委等单位,对我们村的部分农户进行改造提升,先期打造20户左右的红嫂人家,吸引上级一些部门单位前来开展“三同”教育,也就是同吃同住同劳动,增加户里的收入。另外,我们村周边正在开发迷迭香谷、仙溪峪旅游项目,要争取将村居发展纳入***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依托天然环境和地理区位优势,合理布局,科学规划,鼓励引导农户发展集生态旅游、休闲观光、美食鉴赏、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旅游项目,打造一处亲近自然、感受农家生活的生态田园圈。

  第三,要积极创新生产经营体制。自古以来,农民和土地是分不开的。但传统的你的地你种,我的地我种的方式,不但效率低,而且产量也上不去。现在国家提倡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经营,也就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方式。我们村里有不少的耕地、建设用地、荒山、林地、闲置土地等等,下一步要进行分类统计,慢慢地引导这些土地向种养大户、特色产业、专业合作组织流转,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此外,还要向上争取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项目,增加集体用地面积,鼓励村集体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向种养殖大户、外来投资者等进行有偿转让、承包、租赁,也给村集体创收。这样一来,土地的使用价值就更高了,农民不用种地也能挣承包费,还可以腾出手来做其他的事情,实现双赢。

  二是增加收入的问题,怎样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来山东视察时明确指出,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过上好日子、体面的生活,是我们农民千百年来最大的梦想。必须把增加农村收入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持续拓宽增收渠道,才能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方面,要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紧紧抓住现在各项惠农富农强农政策,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土保持、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重点领域,加强对上沟通衔接,努力争取更多的涉农项目和资金,对村里的基础设施进行改善。近期的重担任务是积极争取道路建设补助政策,对村民反映比较强烈的部分生产路进行硬化,拓宽致富路;

  争取政策资金,对***两处危桥进行修缮加固,并增设护栏,确保通行安全;

  对接水利、水保部门,对村主河道上游1000米河道进行清理整治,做好河道护坡,保护水源,提升河道储水量;

  在村北部低洼处规划建设塘坝一处,用于农业储水灌溉,同时争取上级政策资金,对现有塘坝进行清淤加固,从根本上上解决缺水的问题。同时,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强农惠农政策,发放好各类涉农补贴,对村里的贫困儿童、困难党员、孤寡老人、贫困户这些低收入群体进行帮扶,及时协调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提高幸福感。

  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充分利用***平台,及时组织村党员群众收听收看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村居发展建设典型事迹,并邀请其他地方的致富带头人优秀代表到村现场传授经验,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带动作用。对有发展潜力的村致富能手,及时靠上帮扶,协调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让他们脱颖而出。在这方面党员要带好头,这点我后面还要讲。另外,咱们村外出务工人员多,打工的地方普遍距离比较远,下一步,结合旅游开发、农业园区建设,把这部分人给叫回来,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对于那些愿意自己创业的,积极在税收优惠、项目扶持、小额担保贷款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让更多的农民通过开商店、办工厂、做流通、搞服务,增加工资性收入。

  三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问题,怎样让“农村成为宜居的美丽家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有一幅画,叫《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幅画描绘的是富春江两岸初秋的景象,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是人们居住的理想之地。今天,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为了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就是为了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要大力改善农村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2月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未来三年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主攻方向和目标,主要是通过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厕所粪污、生活污水,来提升村容村貌。改善环境最重要的是思想的改变。要积极引导群众逐步转变旧的生活习惯,垃圾不乱扔、积极改厨改厕、生活污水不乱倒、房前屋后自觉打扫等等。环境变好了,人的心情就会好,如果每天都是垃圾成堆、苍蝇蚊子满天飞,看着都难受。另外,咱们村在去年就实现了水泥路“户户通”,下雨不怕踩一脚泥,尘土也少了,但这些还不够。还要集体开展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大路边多种树、小道旁多栽花、一些柴火堆、石头堆还要继续清理,真正使*成为美丽乡村的样板村,也让群众的心情通过环境的改变而舒畅起来。

  要持续加强文化建设。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是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之举。其中,乡村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的发展动力。只有重视乡村文化、挖掘和利用好乡村文化,不断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才能为其他振兴工作提供动力,才能留住乡愁记忆。咱们***村据说是唐代贞观年间由王氏一族人从外地来到这里开始建村,因为当时这里长满了野竹,所以得名*。*和*两个村也都有着较长的历史了。这些历史文化都要发掘出来,特别是让村里的孩子多学习,了解村庄的历史及发展变化,时刻铭记以后不管走到哪里,根就在***,这就是乡愁记忆。同时,还要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上下功夫。一方面,在村河道交汇处规划建设一处占地3亩左右的文化广场,融入党建元素,既作为村民群众茶余饭后休闲、娱乐、健身的场所,也作为宣传党建、凝聚民心、弘扬传统文化的一处阵地,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大力宣传精神文明,引导群众弘扬新风正气,积极发动群众开展广场健身及各类文化娱乐活动,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和谐家庭”、“好婆媳”、“好夫妻”、“好儿女”等评选活动,引导村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形成好的风气。

  要积极创新社会治理。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的要求。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根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的好与坏,关键是看农村基层党组织强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行不行,村里的治理搞得好不好。今年以来,我们把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作为重点项目来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什么这么搞?首先,部分农村党组织领导作用发挥不明显,甚至个别村的村主任说了算,党支部软弱涣散、扶不起来;

  其次,行政村规模调整不彻底,还是各干各的,谁也管不了谁,影响了政策的落实;

  再者,就是各个村里设置的岗位,比如计生主任、警务助理、报账员等,差不多有10多个,有不少占着岗位不干活,或者本身就不用了干活,但工资照发,钱虽不多,也就三五百块钱,可是就全县来说,加起来就是笔不小的数目。怎么办呢?一是加强党的领导。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增加党员在村委会、村民代表中的比例,提高党的工作的覆盖率。二是实行规模调整村“两委”干部“双重”分工负责制,给你发挥作用的平台,让每个两委干部都负起责任,使“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干好有激励、失职就问责”。再一个就是设置“三大员”。把以前十几个村级岗位进行整合,在每个自然村统一设置社会治理网格员、集体“三资”管理员、社会事务服务员这三个岗位,鼓励村“两委”成员兼职担任,并将原来的人员的工资补贴进行整合,集中向“三大员”发放,提高他们的收入,增加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咱们村前期按照这个思路进行了整合,从目前的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根据村里的党员群众反映,这部分人干事的积极性也高了,也为下一步我们推动乡村振兴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第三个问题,农村党员在乡村振兴中应该怎样发挥作用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根本是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我们农村党员来讲,我认为,在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亮明党员身份,积极主动作为,真正以主人翁的意识、以领头雁的姿态,带着老少爷们一块“撸起袖子加油干”,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让我们的生活更富裕。

  一要讲政治。******指出,“党员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不亚于腐败问题,有的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并强调“什么时候全党讲政治、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健康,我们党就风清气正、团结统一、充满生机活力,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

  反之,就弊病丛生、人心涣散、丧失斗志,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失”。讲政治是对党员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党员必须坚守的底线,决不能说我只是一名农村党员,又不是什么领导干部,讲不讲政治关系不大。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也是很危险的,我们在座的党员千万不能有这种想法。特别是当前,信息网络非常发达,我们经常使用的微信群、朋友圈里,各种各样的负面言论层出不穷,还有一些封建迷信、邪教等内容,我们有些党员原则性、战斗性不强,发现了也不敢去制止,有的还进行了转发、传播,甚至有的党员竟然参加宗教活动。这些都是党规党纪明令禁止的行为,必须严肃查处、坚决杜绝。大家都是党员,在村里平时的一言一行,群众都看在眼里。所以,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把爱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各个环节,自觉划清是非界限,同不当言论、封建迷信活动、邪教等作坚决斗争。

  二要有本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往大了说,履行党的执政使命,必须有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党员队伍。往小了说,就党员个人自身而言,如果本领一般、能力很弱,不要说为党作贡献了,连自身生活都可能保障不了,群众对你也不信服。所以说,有本领很重要,我们每名共产党员都必须有安身立命的法宝。怎么样提高本领?关键是要勤于学习。当前,为了丰富党员学习形式和内容,我们先后规范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政治生活,大家要按要求认真参加,决不能想来就来、想走想走。另外,还要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俗话说:“人有一技之长,不愁家里无粮”。可能有的党员会说,我们在农村,会种地就行了要技能有什么用?这句话大错特错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农村是一次大变革、大发展,需要的不是会种地的农民,而是专业化、技术化、职业化的新型农民。比如说刚才提到的*,从开始建设之后,村里有手艺的人有的干石匠、有的搞民宿、有的制作手工艺品,收入都很可观。而没有手艺的只能打零工,收入差距一下就拉开了。因此,大家作为党员,要积极学习新技能,今后将陆续开展“乡村星火计划”、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电商人才培训和“乡村之星”“乡村工匠”乡土艺人”评选等活动,大家要积极参与,既提升自己的能力本领,也给村里的群众带个好头。

  三要能绿色作文网Www.0279.NeT致富。“自己富了不算富,带领群众共同富裕才算富”,这已成为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新追求。会不会、能不能带领群众致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高低。目前,农村党员中有一种人是“富了不带富”。这种人有经济头脑,很会算计,但只关心个人的利益,从不关心集体和群众利益,不愿意操心带领群众致富,没有奉献精神。在座的党员同志,有很多都是村里的致富能手,自己富了一定要不忘众乡亲,要想想怎样带动大家富起来。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政治组织优势,制定规划,确定目标,努力带领群众致富。农村党员、干部要当好农民的“千里眼”、“顺风耳”,学会捕捉准确的市场信息,搞好信息咨询,积极帮助农民开拓市场,切实解决好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积极主动领着群众闯市场。也许有的党员、干部会说,自己有心想帮着群众共同寻找发家致富的路子,但是每家每户绝大多数都是自主经营,很难提出好的致富路子。目前来看,党员同志可以积极把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群众组织起来,参加我们举办的各种培训活动,学习上级政策、掌握致富信息、提高能力素质,让群众的“脑袋”先富起来,找到各自致富的路子和本领。

  四要当表率。“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在各项村级工作中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比如,硬化道路、村庄绿化等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中,党员同志要出工出力,要主动帮助村“两委”出谋划策,积极向群众宣传村级建设发展计划,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争取群众最大支持。在环境卫生整治和乡村文明建设行动中,党员同志要发挥带头作用,主动认领卫生区域,带好头、负好责,带领大家把自己庭院周围的环境卫生打扫好、保持好,让整个村庄的村容村貌再实现一个新的提升。再就是,随着经济收入和家庭生活条件提高,老百姓对文化娱乐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多,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多想想怎样把村里的群众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广场舞就是个很好的形式,尤其是女性党员同志,要切实担起这个责任来,负责组织好、协调好,让更多的人跳起来、舞起来,把老百姓的精神头展现出来。

  五要保稳定。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村稳定面临的压力也将不断增大,征地搬迁、宗族矛盾、家庭邻里纠纷等等,都容易引发不稳定因素。作为党员,大家一定要把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责任担负起来,为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大家平时与群众朝夕相处,对村里发生什么事情、出现什么情况、存在什么不稳定苗头,各方面信息掌握的比较早比较多。我们不怕出问题,出现问题后关键要早知道、早发现、早化解。对一些小的矛盾问题,比如家长里短、邻里纠纷等,党员同志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及早发现、及早介入,积极做好调解工作。对于一些大的矛盾问题,比如搬迁方面的政策性问题,如果群众不理解,我们要深入到他们中间,积极帮着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明工作,理顺群众情绪,避免矛盾激化;

  对群众意见建议比较集中的方面,要收集汇总好,及时向村干部反映说明。在这些方面,希望大家都要真正负起责任、发挥作用,以积极自觉的行动把村里稳定维护好,为我们村的长远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整体环境。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会上的讲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新时代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天,我们召开这次现场会的主要目的是,把精神吃透,把方向找准,把大幕拉开,把战鼓擂响,用心把乡村振兴这台大戏唱出气势、唱出彩头!会前,我们看了现场,听了汇报,大家都感到思想有触动、心中有想法,有触动就要动起来,有想法就要干起来。为此,根据与会同志的讨论,结合自己的思考,关于实施乡村战略,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

  一、对中央决策如何看?站在新时代的高度,我认为,对乡村振兴这个中央的重大举措,需要从四个角度来看待、来把握:

  第一,从新时代现代化强国战略布局来把握。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且排在七个重大战略第四位,表明乡村振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第二,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把握。***同志反复教导我们: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要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告诫我们:

  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村振兴战略正是这些思想的结晶。

  第三,从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比中来把握。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的出发,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总要求,内涵更丰富、目标更高远,反映出乡村振兴的新理念、新目标、新举措、新要求,是一种实践的升华。

  第四,从紧密联系我县三农工作的实践中来把握。这些年,我县农村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曾经普遍存在的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正成为历史,城乡差距在缩小,特色在凸显,一种“返璞归真”的理想状态正在路上,城乡同等价值已经上演,农业农村正在走向现代化。这说明,乡村振兴对于未来的乡村,应该是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市民休闲度假的理想乐园。

  二、对“二十字”要求咋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新时代农业农村的发展要求概括凝练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个字,这五个方面环环相扣、各有侧重,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抓手。对这二十字的总要求,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五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也是直接解决农民收入低下、农民弃农进城、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关键所在。

  第二,“生态宜居”是农民的梦想,更是我们生态建设的重点、绿色发展的基础。

  第三,“乡风文明”是农耕文明复兴,也是直接解决亲情乡情缺失、熟人社会消失、人与人信任危机问题的重要载体。

  第四,“治理有效”是乡村社会建设的基石,更是有效解决我们基层组织虚化、基层自治缺失、基层法治失效、基层德治失灵问题的“一剂良方”。

  第五,“生活富裕”是农民的基本向往,也是我们的立党初心和执政基础,更是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总体来说,这二十字总要求,体现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执政目标。

  三、对乡村振兴怎么抓?前段时间,在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座谈会上,市委领导语重心长地讲,乡村振兴战略没有老路可走,没有经验可循,闯出路子就是特色、就是亮点,就是创新、就是经验。为此。我们要结合实际,抢先一步抓机遇,快人一招见行动,努力实现“八个找得到”的目标。

  第一,让产业找得到效益。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当前,我县传统种养模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适度规模经营尚未形成,农业产业链条不长,农产品商品化率不高,农业企业存活率低。我们要实现靠山吃山,让有限的资源产出更大的效益,就要精耕细作,全面开启“四精”模式。在精准发展上,要紧紧围绕“4+3+X”特色效益农业体系,精准发展人均1亩高效农业。对产业基础薄弱的地方,要着眼“培育”,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对产业基础好的地方,要着眼“培优”,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着力解决“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把“种什么、吃什么”转变为“吃什么、种什么”,让单向的“种得好”转变为双向“卖得出、卖得好”。在精心管护上,要让那些不会种地、不想种地的人摆脱土地的束缚,让想种地、能种地、会种地的人留在土地上,培养出一批新型职业农民;重点要强化技术服务,让所有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去“办公”,用良种、良法、良策,让好品种实现好品质。在精细加工上,要新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探索种养与加工两条线分线运行,以组织化加工对接组织化生产,延伸产业链,延长产品链。在精品营销上,要强化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组织化程度,建立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加快发展直营直销,推动农产品进展会、进超市,推广“会员制”销售、农产品网络营销,推进产品变商品、商品变精品、精品变极品,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

  第二,让资本找得到平台。当前,大量的人口和资金仍然从农村向城镇单向流动,农村土地大量撂荒,而城市资本因农村土地资源难以流动,导致宝贵的资本大量沉淀,难以进入农村。十九大明确提出,农村土地承包期将再延长30年,这为盘活农村资产和城市资本双向互动提供了政策支撑,要用好用活这些政策。同时,针对农村闲置资产,要以“两出两进”为抓手,让农民从农村走出来,让农产品从农村走出来,吸引城市资本进农村,鼓励城市居民进农村。资本是支撑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要管住规划、放开市场,守住底线、多元供给,以资源为新郎、资本为新娘,让“资本下乡”参与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参与农产品策划、包装、运营,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参与美丽村庄建设;要让“市民下乡”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刺激农村消费,倒逼农村文明程度提升,通过人员流动、资源互换,释放出农村发展巨大空间,让市民下乡有盼头、能人回乡有劲头、企业兴乡有干头、农民挣钱有奔头。

  第三,让村庄找得到韵味。这些年,我们在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环境治理上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对照生态宜居的要求,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要推动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打造“我们的村庄”品牌。

  首要是呵护乡村环境。要从改厕、改厨、改水、改圈做起,深入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完善农村“五有”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大力实施山地森林化、庭院花果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村镇园林化等绿化工程,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重点是完善基础设施。要以脱贫攻坚为契机,大力推进农村“水电路气讯房”等建设,“水要户户连通,电要稳定贯通,路要条条畅通,讯要高速互通”,对农房加强修缮改造,真正达到“山上苍松翠滴、村内别墅林立、亭台楼阁点缀、古风神韵成趣”。

  关键是健全公共服务。深入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沉下农村,推动乡村生活品质和质量的提升,让农村更像“农村”,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

  第四,让活动找得到场所。如今,广大农民物质生活富裕后,对美好生活的渴求特别是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愈来愈强烈,需要“有办事、有交流、有娱乐、有学习”的场所。

  要让办事有场所,加快推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拓展功能,发挥功效,让群众享受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要让交流有场所,针对农村老弱病残群体,探索建设流动幸福院,按行走里程不超过1。5公里标准,建立群众交流服务站,配套活动室、休息室、亲情联动室、爱心饭堂“三室一堂”,对留守儿童“亲情关怀、爱心助长”,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要让娱乐有场所,建设一批村级群众文化娱乐场所,广泛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娱生活。

  要让学习有场所,现在我们每一个村都有图书室,要给予足够的开放时间,倡导读书、学习,开办农民讲习所,引导农民更新知识和观念,真正达到“不同的场所,。

  同样的认真,一样的心声;不同的身份,同样的关切,一样的感动”。

  第五,让群众找得到组织。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着力抓好基层党建“政治引领”、基层组织“典型引领”、基层党员“先锋引领”和基层治理“创新引领”,让支部找到道路,让集体找到思路,让党员找到门路,让群众找到出路,让产品找到销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同时,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成立三大组织,确保群众在生产生活上遇到困难能第一时间找得到组织。成立村民自治组织,重点解决社会事务有人管的问题。成立集体经济组织。重点解决集体有收入、群众有效益、组织说话有人听的问题。成立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发挥有资财、有知识、有道德、有情怀、有威望的能人作用,让农户在产业发展上入企入社,重点解决产业发展有人帮的问题。通过1+3的组织体系建设,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专职的人专心做事,让群众更有依靠、基层党组织更有凝聚力。

  第六,让基层找得到认同。要抓好“四公”,以公开、公正、公平、公信取信于民。公开,要重点抓好公开的广度和精度;公平,要重点抓好两委商议、群众评议、监督委员会审议,做到以公平正己、以公理服人;公正,要重点抓好基层干部教育管理,坚决杜绝优亲厚友,让干部的公道正派成为群众眼中一道靓丽的风景;公信,要重点抓好公权公用,推行干部下访、教师家访、医生巡访,把公权力用到群众心坎上。

  要抓好“四治”,建设自治、法治、德治、善治的乡村治理体系。要构建“自治”新格局,探索“功能型党组织+自治组织、专业机构、社会组织”的治理机制,实现“市场能做的交给市场去做,社会能做的交给社会去做,群众能做的交给群众去做”;要培育“法治”新观念,发挥民警、律师和其他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作用,引导群众学法用法,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要营造“德治”新风尚,深化“六项专项治理”,提振群众精神,改变群众习惯,培育淳朴民风;要围绕“善治”新目标,力促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共同构成乡村善治格局,让群众找得到认同感。

  第七,让致富找得到门路。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的原则,帮助广大农村群众提升致富本领、找到致富门路。

  门路一:着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要加强就业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力争每户有一个技能人、就业人;就近转移农民,引导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吸纳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拉动社会需求,有效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

  门路二:着力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要引进和改良品种,推动规模化发展,提高质量,增加农业直接效益;加大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种养技能,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培养拳头品牌,畅通市场,增加农业附加值,形成多次收益。

  门路三:着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要以创业促生财,主要抓好提供创业补贴和服务,实现创业增收;要以土地改革促生财,流转农村土地经营权,实现土地出让增收;要以农房改造促生财,鼓励有条件的农民改造农房发展“房东经济”,实现房租增收;要以股息促生财,发展股份合作社,实现分红增收;要以余钱促生财,增强农民投资理财观念,增加资金财产性收入。

  门路四:着力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要用足农业补贴政策,扩大防灾减灾稳产增产技术良法补助、种粮大户补贴试点等农业补贴的受益面;要落实好社会保障制度,推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全覆盖。

  第八,让乡愁找得到归属。

  乡愁植根于广阔无垠的田野间,绵延于依山傍水的村庄里,浓缩于祖辈相传的老屋中。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推进,乡村的记忆不再清晰,乡愁的丝线逐渐淡去。既然现在的乡村是城镇化建设之后的乡村,已不同于过去的乡村,也无法回到过去的乡村,那么我们要严格按照大保护、大传承、大发展的要求,在振兴后的乡村找到原有乡村的印迹和味道,而不仅仅是复制和还原。乡村的回忆就是利用好乡村特有的优势,让美景成为一种追求,让美德成为一种传承,让美味成为一种生活,让美好成为一种感觉。

  要塑造生态美景,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核心,保护好传统村落,修复好生态环境,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把农村建设成为家园、花园、果园、乐园,有意识的留有空间,保留传统农耕文化,让更多的人能够融入农村记忆之中。

  要传承乡土美德,把本土的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孝敬老人等传统美德传承下来、弘扬开来,实现“德”润万家;要深入挖掘本土风土人情、习俗与风情、风尚与道德、民间艺术、观念信仰等文化资源,进一步传承乡村文明,弘扬“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让每个人感受到家乡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要推介乡间美味,乡间本味是城市缺少的那份亲切,要有意识地收集整理乡间土菜、农家小吃等食物遗产,恢复传统工艺做法,给予乡间小技艺、小加工、小厨房定向扶持,让乡间美味回味一生。

  要留恋乡村美好,乡村的记忆是美好的,是每个人的情感寄托,是一个人的感觉。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的美丽乡村,要唤得起儿时美好的记忆,或是“小桥、流水、人家”,或是村口老树、村中古泉、村里老屋,或是那些锈迹斑斑的农耕用具,等等,都能触及到刻骨乡愁、铭心乡谣;要唤得起友好和谐的记忆,听到的仍然是远亲不如近邻,看到的仍然是家庭其乐融融,感受到的仍然是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工程要系统推进,系统思考、系统谋划、系统实施。要牢牢把握“理念是核心、生态是命脉、产业是基础、改革是引领、党政是主导、农民是主体、机制是保障”的思路,弹好钢琴,下好围棋。

  一要锁定目标。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要坚持问题导向,对照“二十字”总要求和全面小康社会标准,找准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短板、瓶颈、弱项,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推动村村有新貌、村村有新业、村村有新人,最终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二要统筹规划。要对全域乡村进行摸底调查、全面规划、系统设计,以中心村、空心村、撤并村作为基本单元,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构建重要景点、重要农业点、村镇居民点空间体系,把规划落实到每一寸土地上,打造风貌美丽和谐统一的特色村庄。

  三要先行先试。要确定不同类型村,先行先试,点上示范、片上提升、面上推进、线上开发,进而带动全部乡村共同振兴。要探索规律和方法,注重试点质量,争取做一个成一个,一步一步向前走,形成可总结、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四是深化改革。要遵循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这个规律,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村“三变”,开展“两确权两到位、两集中两转变”改革,实现群众下山进城、安居兴业与产业上山、生态发展;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深化农村金融服务,推进乡镇转职能、转方式,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自治组织分离。

  五是激发活力。要善借市场之手,推动政府引导、群众参加、企业参与、资本跳舞、产业登台,通过市场运作方式,打造支柱产业,推进规模经营。要善用群众之智,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群众所盼变成我们所为,把群众所悟变成我们所获。切实发挥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让乡村振兴战略,你参与,我参与,大家都参与。

  六是推动融合。乡村振兴要在全域振兴的大背景中定位、大格局中行动。要让农业成为现代产业,让农村成为美好家园,让农民成为体面职业,还要立足实际和资源禀赋,发掘、放大、做强各自特色优势,推动一二三产融合、产建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才能有力支撑和持续推动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央的部署、市委的要求、群众的期盼,我们要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到我县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变成轰轰烈烈的生动实践,用心答好乡村振兴的X答卷!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课讲稿篇5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建引领是根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下面是明月秘书网小编为您推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课讲稿。

  同志们:

  我们都知道,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并作为“七大战略”之一写入了党章,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方针”。******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x代表团审议时,又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具体要求,提出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的主攻方向。省委、市委先后出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对推动乡村振兴作出了具体安排。县委县政府刚刚制定出台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20**年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目标、方法路径和保障措施,为我们落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方向。可以说,自上而下这一系列的举措,都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乡村振兴已经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也是统领我们农村发展的总抓手。

  作为农村党员,我们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应该怎么干、干什么?是当前需要大家认真思考的新课题。今天,我就结合我个人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学习体会,从如何理解、怎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广大农村党员应发挥什么作用三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第一个问题,如何理解乡村振兴战略要理解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搞清楚几个问题:

  一、为什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提出,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转化,就是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通俗的解释,就是在当前社会有的地方发展快、有的地方发展慢,比如城市和农村之间,城市资源丰富、机会众多,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里务工就业,造成城市越来越拥挤,农村“空心化”越来越严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从20**年到20**年,全国总人口数在增加,但农村人口却由6.3亿减少到5.77亿。看看我们*村,也是这样,全村2700口人,常年在外务工的就有700多人,并且都是青壮年,留下的都是我们俗称的“61、38、99”(儿童、妇女、老人)。这说明一个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的社会结构和发展方式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但是,不管发生怎样的变化,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是不会改变的,仍然有大量农民生活在广大农村的国情也是不会变的。有个理论叫木桶理论,说一个用木板箍起来的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我们整个国家好比这个木桶,城市和农村就是木板,现在城市的板不但长,而且越来越长,农村的板本来就短,还可能继续短下去。所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的基础在农村,最突出的短板在农村,最主要的难点也在农村。怎么解决呢?就得靠振兴乡村,把短板补高,补得和城市一样齐。

  二、什么叫乡村振兴战略?概括地讲,就是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通俗地讲,就是农业的希望来了,农村的春天来了,农民的盼头来了,我们可以把乡村振兴战略这几个字分开来理解:首先是“乡村”。现在讲乡村和过去讲农村已经不是一回事了,农村说的是搞传统农业的地方,也是我们种地打粮食的地方。但乡村的范畴就更广了,它包括了城市范围之外的镇、村、田、山、水、林等等。从产业结构上来讲,不仅包括农业这个第一产业,还包括加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实现一产连二产接三产,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讲的农业“新六产”。因此,乡村振兴不仅是农村、农民、农业的问题,而是城乡二元结构中整个乡村范围内产业、人口、环境和社会结构、治理方式的全面变革。其次是“振兴”。长期以来,国家宏观的城乡制度安排、政策设计基本上是服务于工业化、城市化,资源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乡村发展普遍滞后。“振兴”二字表明,今后“三农”工作的立足点将回到乡村自身,彻底当前资源几乎是单向流向城市的状况,形成乡村与城市平起平坐的地位,使城市有城市的功能,乡村有乡村的作用。第三个是“战略”。中央对乡村振兴提出的战略目标是长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分为三步走,到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的过程。所以我们围绕乡村振兴要干什么事情,决不能泛泛的眉毛胡子一把抓,想着“一步进入社会主义”,必须做好规划,明确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一步一个脚印的推进好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

  三、什么样的乡村才算振兴?简单来说,就是“三个让”: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具体的,农业怎样才是有奔头?就是农业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农业的功能和价值得到拓展和掘深。当前,我**正在全力打造的***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通过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模式,探索出了农业全面发展的新路子。农民怎样才有吸引力?就是农民不仅可以有多种工作来选择,而且生活得体面有尊严,能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养老、医疗、入学、休闲等生活设施和社会福利,一年四季不再像候鸟一样往返城乡之间,生活舒适、稳定、惬意。美丽家园什么样?就是秩序上自治有力、法治有序、德治有效,氛围上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环境上干净整洁、生态宜居、美观有序,总的来说,就是家家户户都能过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第二个问题,乡村振兴战略应怎样实施******在今年“两会”上指出乡村振兴的五个方面: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可以说,乡村振兴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不能单打独斗,需要全面把握、统筹规划。在这里,结合咱们*村的实际,和大家交流一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是发展产业的问题,怎样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活富裕是根本。当前,农村产业发展的组织化和专业化程度较低。只有走产业化、集体化的发展道路,把农村经济壮大起来,才能把外出的村民吸引回来,才能把群众重新组织起来。可以说,壮大农村经济是实现农村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我们省里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将村庄的类型分为这么几个:示范引领型村庄、特色发展型村庄、改造提升型村庄、搬迁撤并型村庄,咱们村尽管资源少、底子薄,但是区位优势好、农业基础比较强,是属于改造提升型的村庄,应当补短板、强优势,重点抓好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庄整体发展。

  首先,要放大我们传统农业种植优势。这方面,2位第一书记要发挥好作用,帮助大家出点子、跑路子、搭台子。要积极到农业局、林业局等相关单位沟通对接,邀请相关农业专家到村指导,或组织种植户参加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生姜、地瓜、花生、芋头等传统经济作物,在种植、病虫害防治以及存储等方面抵御风险的能力,保障群众不因技术、虫害等问题受损失。同时,要指导大家科学选用优良品种,推广良种良法配套,让种子的质量更好、产量更高。需要指出一点,在推广新的良种时,有些群众可能习惯于老品种不愿意更换,咱们党员在这方面要起带头作用,种给群众看,等收成好了,大家也都愿意更换品种了。另外,还要注重精品园区建设,也就是在现在苹果、板栗种植的基础上,通过争取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平台项目政策资金,争取打造2处种植示范园区,并推广使用现代农业设施设备及先进种植技术,使之成为精品示范园、高产示范园。

  其次,要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旅游业。这几年,我们*的红色旅游打出了品牌,就拿*来说,每年接待前来参观学习、休闲旅游的人就成千上万,而且是一年比一年多。咱们村东临*,南临*,与*相邻,正是发展休闲农业和旅游业的绝好位置。下一步,*将结合帮扶计划,联合旅发委等单位,对我们村的部分农户进行改造提升,先期打造20户左右的红嫂人家,吸引上级一些部门单位前来开展“三同”教育,也就是同吃同住同劳动,增加户里的收入。另外,我们村周边正在开发迷迭香谷、仙溪峪旅游项目,要争取将村居发展纳入***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依托天然环境和地理区位优势,合理布局,科学规划,鼓励引导农户发展集生态旅游、休闲观光、美食鉴赏、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旅游项目,打造一处亲近自然、感受农家生活的生态田园圈。

  第三,要积极创新生产经营体制。自古以来,农民和土地是分不开的。但传统的你的地你种,我的地我种的方式,不但效率低,而且产量也上不去。现在国家提倡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经营,也就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方式。我们村里有不少的耕地、建设用地、荒山、林地、闲置土地等等,下一步要进行分类统计,慢慢地引导这些土地向种养大户、特色产业、专业合作组织流转,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此外,还要向上争取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项目,增加集体用地面积,鼓励村集体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向种养殖大户、外来投资者等进行有偿转让、承包、租赁,也给村集体创收。这样一来,土地的使用价值就更高了,农民不用种地也能挣承包费,还可以腾出手来做其他的事情,实现双赢。

  二是增加收入的问题,怎样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视察时明确指出,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过上好日子、体面的生活,是我们农民千百年来最大的梦想。必须把增加农村收入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持续拓宽增收渠道,才能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方面,要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紧紧抓住现在各项惠农富农强农政策,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土保持、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重点领域,加强对上沟通衔接,努力争取更多的涉农项目和资金,对村里的基础设施进行改善。近期的重担任务是积极争取道路建设补助政策,对村民反映比较强烈的部分生产路进行硬化,拓宽致富路;

  争取政策资金,对***两处危桥进行修缮加固,并增设护栏,确保通行安全;

  对接水利、水保部门,对村主河道上游1000米河道进行清理整治,做好河道护坡,保护水源,提升河道储水量;

  在村北部低洼处规划建设塘坝一处,用于农业储水灌溉,同时争取上级政策资金,对现有塘坝进行清淤加固,从根本上上解决缺水的问题。同时,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强农惠农政策,发放好各类涉农补贴,对村里的贫困儿童、困难党员、孤寡老人、贫困户这些低收入群体进行帮扶,及时协调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提高幸福感。

  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充分利用***平台,及时组织村党员群众收听收看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村居发展建设典型事迹,并邀请其他地方的致富带头人优秀代表到村现场传授经验,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带动作用。对有发展潜力的村致富能手,及时靠上帮扶,协调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让他们脱颖而出。在这方面党员要带好头,这点我后面还要讲。另外,咱们村外出务工人员多,打工的地方普遍距离比较远,下一步,结合旅游开发、农业园区建设,把这部分人给叫回来,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对于那些愿意自己创业的,积极在税收优惠、项目扶持、小额担保贷款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让更多的农民通过开商店、办工厂、做流通、搞服务,增加工资性收入。

  三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问题,怎样让“农村成为宜居的美丽家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有一幅画,叫《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幅画描绘的是富春江两岸初秋的景象,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是人们居住的理想之地。今天,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为了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就是为了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要大力改善农村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2月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未来三年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主攻方向和目标,主要是通过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厕所粪污、生活污水,来提升村容村貌。改善环境最重要的是思想的改变。要积极引导群众逐步转变旧的生活习惯,垃圾不乱扔、积极改厨改厕、生活污水不乱倒、房前屋后自觉打扫等等。环境变好了,人的心情就会好,如果每天都是垃圾成堆、苍蝇蚊子满天飞,看着都难受。另外,咱们村在去年就实现了水泥路“户户通”,下雨不怕踩一脚泥,尘土也少了,但这些还不够。还要集体开展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大路边多种树、小道旁多栽花、一些柴火堆、石头堆还要继续清理,真正使*成为美丽乡村的样板村,也让群众的心情通过环境的改变而舒畅起来。

  要持续加强文化建设。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是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之举。其中,乡村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的发展动力。只有重视乡村文化、挖掘和利用好乡村文化,不断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才能为其他振兴工作提供动力,才能留住乡愁记忆。咱们***村据说是唐代贞观年间由王氏一族人从外地来到这里开始建村,因为当时这里长满了野竹,所以得名*。*和*两个村也都有着较长的历史了。这些历史文化都要发掘出来,特别是让村里的孩子多学习,了解村庄的历史及发展变化,时刻铭记以后不管走到哪里,根就在***,这就是乡愁记忆。同时,还要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上下功夫。一方面,在村河道交汇处规划建设一处占地3亩左右的文化广场,融入党建元素,既作为村民群众茶余饭后休闲、娱乐、健身的场所,也作为宣传党建、凝聚民心、弘扬传统文化的一处阵地,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大力宣传精神文明,引导群众弘扬新风正气,积极发动群众开展广场健身及各类文化娱乐活动,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和谐家庭”、“好婆媳”、“好夫妻”、“好儿女”等评选活动,引导村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形成好的风气。

  要积极创新社会治理。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的要求。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根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的好与坏,关键是看农村基层党组织强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行不行,村里的治理搞得好不好。今年以来,我们把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作为重点项目来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什么这么搞?首先,部分农村党组织领导作用发挥不明显,甚至个别村的村主任说了算,党支部软弱涣散、扶不起来;

  其次,行政村规模调整不彻底,还是各干各的,谁也管不了谁,影响了政策的落实;

  再者,就是各个村里设置的岗位,比如计生主任、警务助理、报账员等,差不多有10多个,有不少占着岗位不干活,或者本身就不用了干活,但工资照发,钱虽不多,也就三五百块钱,可是就全县来说,加起来就是笔不小的数目。怎么办呢?一是加强党的领导。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增加党员在村委会、村民代表中的比例,提高党的工作的覆盖率。二是实行规模调整村“两委”干部“双重”分工负责制,给你发挥作用的平台,让每个两委干部都负起责任,使“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干好有激励、失职就问责”。再一个就是设置“三大员”。把以前十几个村级岗位进行整合,在每个自然村统一设置社会治理网格员、集体“三资”管理员、社会事务服务员这三个岗位,鼓励村“两委”成员兼职担任,并将原来的人员的工资补贴进行整合,集中向“三大员”发放,提高他们的收入,增加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咱们村前期按照这个思路进行了整合,从目前的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根据村里的党员群众反映,这部分人干事的积极性也高了,也为下一步我们推动乡村振兴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第三个问题,农村党员在乡村振兴中应该怎样发挥作用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根本是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我们农村党员来讲,我认为,在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亮明党员身份,积极主动作为,真正以主人翁的意识、以领头雁的姿态,带着老少爷们一块“撸起袖子加油干”,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让我们的生活更富裕。

  一要讲政治。******指出,“党员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不亚于腐败问题,有的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并强调“什么时候全党讲政治、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健康,我们党就风清气正、团结统一、充满生机活力,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

  反之,就弊病丛生、人心涣散、丧失斗志,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失”。讲政治是对党员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党员必须坚守的底线,决不能说我只是一名农村党员,又不是什么领导干部,讲不讲政治关系不大。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也是很危险的,我们在座的党员千万不能有这种想法。特别是当前,信息网络非常发达,我们经常使用的微信群、朋友圈里,各种各样的负面言论层出不穷,还有一些封建迷信、邪教等内容,我们有些党员原则性、战斗性不强,发现了也不敢去制止,有的还进行了转发、传播,甚至有的党员竟然参加宗教活动。这些都是党规党纪明令禁止的行为,必须严肃查处、坚决杜绝。大家都是党员,在村里平时的一言一行,群众都看在眼里。所以,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把爱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各个环节,自觉划清是非界限,同不当言论、封建迷信活动、邪教等作坚决斗争。

  二要有本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往大了说,履行党的执政使命,必须有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党员队伍。往小了说,就党员个人自身而言,如果本领一般、能力很弱,不要说为党作贡献了,连自身生活都可能保障不了,群众对你也不信服。所以说,有本领很重要,我们每名共产党员都必须有安身立命的法宝。怎么样提高本领?关键是要勤于学习。当前,为了丰富党员学习形式和内容,我们先后规范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政治生活,大家要按要求认真参加,决不能想来就来、想走想走。另外,还要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俗话说:“人有一技之长,不愁家里无粮”。可能有的党员会说,我们在农村,会种地就行了要技能有什么用?这句话大错特错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农村是一次大变革、大发展,需要的不是会种地的农民,而是专业化、技术化、职业化的新型农民。比如说刚才提到的*,从开始建设之后,村里有手艺的人有的干石匠、有的搞民宿、有的制作手工艺品,收入都很可观。而没有手艺的只能打零工,收入差距一下就拉开了。因此,大家作为党员,要积极学习新技能,今后将陆续开展“乡村星火计划”、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电商人才培训和“乡村之星”“乡村工匠”乡土艺人”评选等活动,大家要积极参与,既提升自己的能力本领,也给村里的群众带个好头。

  三要能致富。“自己富了不算富,带领群众共同富裕才算富”,这已成为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新追求。会不会、能不能带领群众致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高低。目前,农村党员中有一种人是“富了不带富”。这种人有经济头脑,很会算计,但只关心个人的利益,从不关心集体和群众利益,不愿意操心带领群众致富,没有奉献精神。在座的党员同志,有很多都是村里的致富能手,自己富了一定要不忘众乡亲,要想想怎样带动大家富起来。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政治组织优势,制定规划,确定目标,努力带领群众致富。农村党员、干部要当好农民的“千里眼”、“顺风耳”,学会捕捉准确的市场信息,搞好信息咨询,积极帮助农民开拓市场,切实解决好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积极主动领着群众闯市场。也许有的党员、干部会说,自己有心想帮着群众共同寻找发家致富的路子,但是每家每户绝大多数都是自主经营,很难提出好的致富路子。目前来看,党员同志可以积极把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群众组织起来,参加我们举办的各种培训活动,学习上级政策、掌握致富信息、提高能力素质,让群众的“脑袋”先富起来,找到各自致富的路子和本领。

  四要当表率。“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在各项村级工作中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比如,硬化道路、村庄绿化等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中,党员同志要出工出力,要主动帮助村“两委”出谋划策,积极向群众宣传村级建设发展计划,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争取群众最大支持。在环境卫生整治和乡村文明建设行动中,党员同志要发挥带头作用,主动认领卫生区域,带好头、负好责,带领大家把自己庭院周围的环境卫生打扫好、保持好,让整个村庄的村容村貌再实现一个新的提升。再就是,随着经济收入和家庭生活条件提高,老百姓对文化娱乐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多,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多想想怎样把村里的群众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广场舞就是个很好的形式,尤其是女性党员同志,要切实担起这个责任来,负责组织好、协调好,让更多的人跳起来、舞起来,把老百姓的精神头展现出来。

  五要保稳定。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村稳定面临的压力也将不断增大,征地搬迁、宗族矛盾、家庭邻里纠纷等等,都容易引发不稳定因素。作为党员,大家一定要把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责任担负起来,为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大家平时与群众朝夕相处,对村里发生什么事情、出现什么情况、存在什么不稳定苗头,各方面信息掌握的比较早比较多。我们不怕出问题,出现问题后关键要早知道、早发现、早化解。对一些小的矛盾问题,比如家长里短、邻里纠纷等,党员同志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及早发现、及早介入,积极做好调解工作。对于一些大的矛盾问题,比如搬迁方面的政策性问题,如果群众不理解,我们要深入到他们中间,积极帮着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明工作,理顺群众情绪,避免矛盾激化;

  对群众意见建议比较集中的方面,要收集汇总好,及时向村干部反映说明。在这些方面,希望大家都要真正负起责任、发挥作用,以积极自觉的行动把村里稳定维护好,为我们村的长远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整体环境。

推荐访问:党课 讲稿 振兴

本文链接:https://www.qqxam.com/fanwendaquan/zhenxingxiangzhen/10794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热门标签
Copyright © 2024 顶好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2022022431号-3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