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登泰山记》原文翻译注释8篇(2023年)
姚鼐《登泰山记》原文翻译注释《登泰山记》教案教学目标:一、领会泰山的地理特点和时令特点,学习本文行文描景方法,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二、体会形象优美简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姚鼐《登泰山记》原文翻译注释8篇,供大家参考。
姚鼐《登泰山记》原文翻译注释篇1
《登泰山记》教案
教学目标:
一、领会泰山的地理特点和时令特点,学习本文行文描景方法,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二、体会形象优美简练的语言特色,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教学重难点:领会景物特征,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重点内容:了解文章内容,领会冬季泰山特征
一、导语激趣----导语:名山大川向来备受文人骚客旅行家冒险家挑战者的欢迎,有“五岳独尊”之誉的泰山也不例外。泰山素以“雄”著称,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历代帝王尊崇它,把它当作江山永固的象征;历代文人礼赞它——孔子有“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叹,杜甫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妙悟,这些无不激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清代文人姚鼐就曾经冒着风雪不远万里赶来登山并给我们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登泰山记》。
二、作者简介(课件展示): 《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安徽桐城人,著名的散文家,清代桐城派奠基人之一。曾任刑部郎中(记名御史、四库全书馆纂修竺职。辞官后,先后在江宁、扬州等书院讲学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九经说》等书。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他的文笔雅洁、严谨,自成一格。
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三、整体感知
1.熟读课文,概括各段内容
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地理位置。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主要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小结:文章思路: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文章主要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登山和观景,作者通过所感所见从不同的视角写了风雪中的泰山特点。
2.再读课文。本文是一篇游记,请思考: ①本文从登山到观景一共有几天的游程?
明确:两天。依据一:运用天干地支和书下注解推出丁未和戊申两天的具体日期。
依据二:第三段中游者登上山顶后所观之景是“晚日照城郭”,而第四段中写“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由此可推出他们在山顶宿了一晚,而且极有兴致。②登山路线如何?(展示登山线路)
明确:有两条。一条是作者与友人从泰安南麓登——中谷——中岭——西谷——山巅(全程45里);一条是古人登山路径既从泰安——东谷——天门(山巅)
四、具体研读 ㈠分析第二段 1.请一生读,师生评价。2.此段泰山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
明确:首先,泰山是古老而险峻的。依据是:第一,作者不畏风雪不远万里不放弃机会,可见倾慕泰山已久,足见泰山的魅力;第二,既然泰山上有石级,有郦道元、古人、世人的记述传闻,沿途有名胜就知其古老闻名了;第三,山路上“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更是令人胆颤心惊;其次,泰山是雄奇高远的。石级“七千有余”已显其高,全程45里,其远不言而喻;山顶上落日、白雪、青山、流水、城郭,尽收眼底,好一幅绚丽壮观的夕照图,怎不神奇?
㈡赏读第三段
1.大家放开声音读,老师巡视。2.泰山日出景象,提问:泰山日出有何特点?作者是如何描绘的?
明确:泰山日出场面壮阔宏大,景象变化多姿,绚烂多彩;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示给读者一幅雄伟壮丽的奇景。(学生回答后展示日出经过)
待日出——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主观心情:满怀逸兴,心情急切盼日出)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自亭东足下皆云漫。(四周迷蒙为日出作铺垫)
日将出——稍见山峦微露,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聚焦云色变幻)日正出——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兼绘日色云状)
日已出——西峰“降皓驳色”“而皆若偻”(掉转镜头扫描承照阳光的山色山形)
小结过渡:此段景物描绘极有层次性,手法高妙——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比喻生动有趣,给人以想象的依托。文章写到此,泰山的详景应该已经见到了,那么文章最后两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㈢分析最后两个自然段(分析后放映泰山雪景,从图中进一步体会泰山冬景特点)
从行文看,最后两个自然段对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是略写。这些静物无论在哪个季节都能看见而且是人人皆知的,所以作者略写。但作者略写这些仍让其发挥了作用:写人文景观突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风雪中不在道旁的石刻“皆不及往”,交代了冬季泰山的安静险峻,也给游者留下了一丝遗憾。从写法上看它与第二自然段相照应,行程有始有终,文章脉络清晰。补写将泰山的特点进一步完整的表现出来而不显罗嗦。
第五段写自然景观更见作者功力。这一段完美地写出了冬季泰山的特征,这段写景补充让人对冬天泰山的了解更全面。先看三多三少:石与土,石头较之于土坚硬,显得刚劲有力,多石少土,突出了泰山的阳刚之气;平方意为方方正正,有棱有角,而圜则显得柔和流畅,少了伟丈夫的气概,多平方少圜,泰山雄伟之势自出;杂树给人零乱之感,松却傲霜斗雪,令人钦佩,风雪中那生长在石头罅隙里的松树,屹立在泰山之巅更显得庄严肃穆,泰山也因此平添十分魅力。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给了泰山一种晶莹凝固静穆的美;“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则写出了大雪中泰山的人迹罕至和安静神秘。这是作者游山之后对泰山的总体印象。此段并非只为体现桐城派的考据特色,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不可缺少。
总结过渡:冬天泰山作者登上去了,雪后天晴的泰山、积雪后的泰山日出和积雪中的泰山给了作者独特的感受,也给了我们美的享受。既然作者是从第二段开始登山,那么文章第一自然段是否是多余的?
㈣分析第一自然段(展示泰山地理)
明确:文章开篇介绍“泰山之阳”“其阴”“古长城”“日观峰”的位置由面——线——点为下文的描写登山所见营造氛围埋下伏笔;也正因为泰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景观才吸引着四方游客,吸引着作者顶风冒雪而来,作者对祖国河山的感情由此可见一斑。没有此段后面的内容就显得突兀而模糊。
总结:本文只有**百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用笔巧妙,貌似闲笔却无一处闲笔;详写处浓墨重彩生动形象,略写处一笔带过却又紧扣事物特征,这是本文的写作艺术之一——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姚鼐《登泰山记》原文翻译注释篇2
学记原文及注释
【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译文】为王者在发布法律政令的时候能够深谋远虑,并且招纳贤良之人帮助自己来治理国事,只可以博得一点小小名气的,但是还不能够打动民众的心。为王者如果能够亲贤人,关爱贫贱出身的寒士,就可以打动民众的心了,但是还不能教化人民。为王者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培养良好的风俗,看来只有通过兴办学校教育才能实行。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译文】玉石不经过雕琢,是不能成为玉器的;同样,人们不通过学习,就不能够懂得道理。所以,古时候的帝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无不先从教育入手。《尚书•兑命篇》说:“念终典于学”,(要自始至终常常想到学习)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即使有了美味的菜肴,不吃是不能知道它的美味的;即使有了最好的道理,不学习是不能知道它的好处的。所以说: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原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xiao,四声,教人)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自己,努力向学。知道有困难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所以说:教与学相辅相成的。尚书·兑命篇》说:“学学半”(教别人能够收到一半学习的效果,教学互进),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古之教,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
【译文】古时候的教育制度是:一家中设有私塾,一党中设有庠(五百家为党),一个遂中设有序(一万两千五百家为遂),一国之中设有太学。每年都有新生入学,隔年考试一次。入学一年之后,考经文的句读,辨别志向所趋;三年考察学生是否尊重专注于学业,乐于与人群相处;五年考察学生是否博学笃行,亲近师长;七年时考察学生在学术上是否有独到的见解,及对朋友的选择,这时候可以称之为小成。九年时知识通达,能够触类旁通,遇事不惑而且不违背师训,就可以称之为大成。
【原文】夫然后足以化民成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译文】这样之后才能收到教化人民,移风易俗的效果,使跟前的人心悦诚服,远方的人向往来归,这就是大学施教的过程。古书说:“幼小的蚂蚁也都要时常去学习衔土的事情才能筑起大垤(die二声)”岂不正好说明了这层道理吗!
【原文】大学始教,皮弁(bian四声,古代男子戴的帽子,低级武职名称)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yì)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qie四声,小箱子),孙(逊)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di四声,古代一种祭祀)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踖(ji二声,踧踖,惊恐不安的样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译文】大学开学的时候,学生都穿著礼服,以苹藻之菜祭祀先圣先师,表示尊师重道;先练习《诗•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诗歌,为的是使他们从开头就培养做官的兴趣。;击鼓召集学生,正式打开书箧(书包),希望学生以谦逊谨慎的态度学习;夏楚两物(教鞭)是用来警惕鞭策学生,收到整肃威仪的效果;夏天的大祭(天子祭天)未实施以前,天子、诸侯不急着到学校去视察,为的是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发展志向;教师常常观察学生,但是并不轻易发言,等到适当的时候再加以指导,为的是培养学生自己用心思考的习惯;至于年幼的学生只听不问,为的是使他们循序渐进地而不越级地学习。这七项是教学的基本纲领。【原文】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译文】古书上说:“在教育这件事上,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尽职,学生的责任首先在于立志”,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man四声,没有花纹的丝织品),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自焉游焉。夫然后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译文】大学进行教育的办法是:在规定的时间进行正课,休息的时候也有种种课外作业。学习要有方法,如果不从『操、缦』这些小曲学起,指法不纯熟,琴、瑟就弹不好;不从通晓鸟兽草木,天时人事学会譬喻,诗就作不好;不学会洒扫应对,礼节就行不恰当,对于六艺等技艺没有兴致,就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所以君子在学习方面,要藏之于心,表现在外,不论休息或游乐的时候,都念念不忘,能够这样,才能安于学习,亲近师长;与同学相处融洽而且信奉自己所学的真理。这样做了即使离开了同学师长,也不会背弃道义。【原文】兑命曰:“敬孙(逊)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译文】尚书•说命篇》说:“唯有重视学业,按部就班,及时努力,学业才能有所成就”,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译文】现在的教师,大部分都是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而不让学生独立思考,只是烦琐的提问一味的教训灌输,而不注意学生主动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顾赶速度,而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只从教育者的愿望出发,而不考虑学生的内心需要,教师不考虑学生在个性及才能上的差异,教学一刀切,没有因材施教。对学生的教导违反情理,学生求学也违逆不顺。如此一来,使得学生愈来愈厌恶学习而且憎恶师长;以学习为难为苦,而不明白学习的快乐与好处。虽然课业勉强读完了,也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教育之所以不能成功,原因就在此。
【原文】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译文】大学进行教育的原则是这样的:坏的事情没有发生就先防止,这叫做预防;抓住时机,进行教育,这叫做及时;循序地而不越级地进行教育,这叫做顺应自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叫做切磋琢磨。这四种教学方法,是教育之所以兴盛的原因。
【原文】发然后禁,则扞(han四声,互相抵触)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译文】如果等到事情发生以后才去禁止,就要遭到阻力,不易纠正了;如果时机错过以后才去学习,学起来就会劳苦不堪,不易有成就了。如果不知顺应自然,胡乱施教,教育工作就会陷入混乱的境地,不能获得成效。如果孤独地学,没有朋友,见解就会狭隘,见闻就会不广。如果交友不慎,就会违背师长的教诲;如果三朋四友,尽谈不正经的事情,就会荒废学业。这六点就是教育失败的原因。
【原文】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译文】君子知道教育之所以兴盛的原因,也明白教育之所以衰落的道理,然后就可以为人师表了。所以君子的教化是善于晓喻,让人明白道理,只加以引导,而不去强迫别人服从;对待学生严格,但并不抑制其个性的发展;加以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只引导而不强迫,使学习的人容易亲近。教师严格而不压抑,使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得以充分发展。只加以启发而不必全部说出,使学生能够自己思考。师生融洽,学习安易,学生又能独立思考,就是善于诱导的结果。
【原文】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译文】学生的缺点有四种类型,教师不可以不知道。在学习中,有些学生的缺点是贪多务得,有些学生的缺点是狭隘寡闻,有些学生的缺点是轻率勇为,有些学生的缺点是畏难而止。这四类缺点的根源是因为学生的心性不同之故。
【原文】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译文】必须了解学生的心性,才能矫正学生的缺点。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扬学生的优点,克服学生的缺点。优秀的歌手能使听众自然而然地跟着他唱;优秀的教师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跟着他学。他的讲解,扼要而又透彻,精微而又妥善,举例不多,却能说明问题,可算是能使人继承其志了。
【原文】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教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译文】君子知道求学有难有易,并懂得人的天资有高有低,然后方能因材施教。能广泛地晓喻,然后才有能力作老师;能够作老师,才能做官长;能做官长,才能做领袖。所以能做一个好老师,就是学做领袖的开始。所以选择老师不可以不谨慎。古书说:三王(伏羲神农黄帝称三皇)四代(虞夏殷周)对老师的选择都很慎重。就是这个意思。
【作为教师既能知道学生的求学有难易的不同,就可知道他们的天资有美恶的区别。既能知道他们学习有难易,天资有美恶,就应当依照他们的程度深浅和智力高下,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因势利导,广为晓喻。惟有这样才可以为人师。能为人师,也就能为地方官吏或一国首长,担负起教导人民的责任。所以教师的教人,就是要教人以“治国”“平天下”的为君之道,因此对教师不可不审慎选择。古书说:“虞夏商周各代,惟以慎选师资为重要任务。”就是这个道理】
【原文】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译文】在教育工作中,最难得的是尊敬教师。尊师才能重道,重道才能使人重视学习。所以,君王在两种情形之下是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臣子的:当臣子在祭礼中扮演受祭者的时候,不以对待臣子在态度对待他;当臣子担任教师的时候,也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他。按照大学的礼节,教师给君王讲书是不行君臣之礼的,就是尊师之意。
【继上说明既然教师地位重要,统治者自然应该尊敬教师以示尊师重道。在上的人既能尊师重道,则求学的人自然必有感动而专心致力与学业。】
【原文】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双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译文】善于学习的人,教师花的精力不多而收效很大,学生更把功劳归诸于老师教导有方;不善学习的人,教师花的精力很多而收效很少,反而会埋怨教师。善于发问的人,[发问如同]砍伐坚硬的木材;先从容易砍的地方砍起,随后才砍木材的关节;久而久之,关节随手就可以砍开了。不善发问的人恰恰与此相反。
【原文】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译文】善于答问的人,对待发问如同对待撞钟一样;撞得轻就响得小,撞得重就响得大;从容地撞,从容地响。不善答问的人恰恰与此相反。这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说明教师发问和答问的重要原则,应先易后难,由浅入深,作喻“如攻坚木”,“如撞钟”。如不遵守这些原则,就会导致“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的结果。这些提问和答问的原则仍是今天教学实践中十分宝贵的参考】
【原文】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译文】单凭一点死记硬背得来的学问,是没有资格当教师的,必须善于根据学生的问题来讲解才行。当学生没有能力提出问题的时候,才可以直接讲给他听。老师开导了,学生仍然不明白,虽然暂时放弃指导,等待将来也是可以的。
【原文】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ji一声);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译文】优秀的冶匠的儿子,一定先学会用皮子镶嵌成衣;优秀的弓匠的儿子,一定先学会用柳枝编织成箕;小马初学驾车相反,它是跟在车子后面的。人们懂得这三层道理,就懂得怎样做学问了。
【原文】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译文】古时候的学者,能够分析比较事物的异同之处,汇整成一类。鼓并不等于五声,但若没有鼓,五声就不和谐;水并不等于五色,但若没有水,五色就不鲜明;学习并不等于五官,但若不学习,五官就不能发挥作用;教师不在五服之列,但若没有教师,五服之间的关系就不亲密。
【原文】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
【译文】君子说:“德行最高的人不限于担任某一官职;普遍的真理不限于解释某一具体事物;最守信用的人不立约就能守信;最守时刻的人无须划一就能守时。”懂得了这四层道理,就懂得做学问要从根本着手了。
【原文】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译文】三王祭祀江河的时候,都是先祭河,后祭海,就因河是本源,海是归宿。这就是重视根本的意思。
姚鼐《登泰山记》原文翻译注释篇3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向阳山谷中的水流汶河,北面背阴山谷中的水流进济水。正在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最高的日观峰位于长城南十五里的地方。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越泰山西北的山谷,跨过长城的界限,到达泰安。这月丁未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行走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台阶,共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条山谷,当中那条山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开始沿着中间这条山谷往里走。道路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那条山谷走,就到了泰山的顶巅。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山谷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象门槛一样阻挡道路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迷漫、冰冻溜滑,石板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深青色的山被白雪覆盖,明亮的雪光照耀着南边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象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象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戊申日正是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五更时,我和朱孝纯坐在日观亭上,等着看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迷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小白点象“五木”骰子一样立在那里,都是远山。天边云彩上有一线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太阳升起来了,纯正的红色象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那就是东海。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紫红、淡白,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又都象弯腰曲背的样子。
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庙。皇帝的行宫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这天看见途中路两旁刻写的石碑,是从唐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磨灭不清了。至于偏僻不在路边的石碑,都没来得及去看。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溪水,也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什么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
桐城人姚鼐记述。
姚鼐《登泰山记》原文翻译注释篇4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向阳山谷中的水流汶河,北面背阴山谷中的水流进济水。正在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最高的日观峰位于长城南十五里的地方。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越泰山西北的山谷,跨过长城的界限,到达泰安。这月丁未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行走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台阶,共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条山谷,当中那条山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开始沿着中间这条山谷往里走。道路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那条山谷走,就到了泰山的顶巅。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山谷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象门槛一样阻挡道路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迷漫、冰冻溜滑,石板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深青色的山被白雪覆盖,明亮的雪光照耀着南边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象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象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戊申日正是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五更时,我和朱孝纯坐在日观亭上,等着看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迷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小白点象“五木”骰子一样立在那里,都是远山。天边云彩上有一线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太阳升起来了,纯正的红色象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那就是东海。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紫红、淡白,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又都象弯腰曲背的样子。
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庙。皇帝的行宫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这天看见途中路两旁刻写的石碑,是从唐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磨灭不清了。至于偏僻不在路边的石碑,都没来得及去看。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溪水,也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什么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
桐城人姚鼐记述。
姚鼐《登泰山记》原文翻译注释篇5
《登泰山记》教案
篇一:登泰山记教案及重点内容总结(精品)登泰山记教案
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二、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三、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课时教学。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知道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三、利用预习的效果教学,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解决,教师适当点拨。
四、结合练习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二、三,应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导入
我们都有过旅行的经历,山光水色,美不胜收,可我们常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人文风物,丰富灿烂,可我们又有“身在宝山不识宝”之憾。这时,我们便想到了导游。有哪位同学去过泰山,给我们当一回导游,描述一下你在泰山的所见所感。介绍泰山(详见幻灯片)……
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复习五岳),有“中华国山”、“天下第一山”之美誉,是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列中华十大名山之首,位于山东泰安,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古代帝王登基之初,太平之岁,多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祭告天地。先秦时期有72代君主到泰山封禅;自秦汉至明清,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27次。皇帝的封禅活动和雄伟多姿的壮丽景色,历代文化名人纷至泰山进行诗文著述,留下了数以干计的诗文刻石。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天贶殿的宋代壁画、灵岩寺的宋代彩塑罗汉像是稀世珍品;泰山的石刻、碑碣,集中国书法艺术之大成,真草隶篆各体俱全,颜柳欧赵各派毕至,是中国历代书法及石刻艺术的博览馆。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第一个自然文化双遗产。今天我们就跟随姚鼐的脚步再次去膜拜泰山。二。分析
桐城派和方苞:中国清代散文流派。创始人方苞。继承发展者虽众,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刘大櫆和姚鼐。因方、刘、姚都是安徽桐城人,世称桐城派,时在乾隆末期。桐城派的文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方苞谓“义”,即言有物,指文章的内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的义经法纬之说,是要求文章内容和形式统一,古文当以“雅
洁”为尚,反对俚俗和繁芜。
作者介绍: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他有室名惜抱轩,学者称他为惜抱先生。他少时家贫而体弱多病,学习刻苦。乾隆二十八年(1765)中进士,历任山东、湖南副考官。《四库全书》馆开,任纂修员。不久,请病假辞官还乡,先后主讲梅花、钟山、紫阳等书院,达四十余年,所到之处,土子都以能入他门为荣幸。他为了宣扬桐城派主张,使青年便于学习古文,选辑了《古文辞类纂》七十四卷,选文七百余篇。这是现代流传广,影响较深的一部古文选本。
姚鼐少年时随伯父姚范学习经学,以姚范好友刘大櫆为师,学习古文,深受其影响。他发展了方苞、刘大櫆的理论,提出文章要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在学习方法上,主张多读多做,要从摹仿到自我脱化。姚鼐完成了桐城派完整的理论体系,使这个派别真正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古文流派,他是散文史上一位有较大影响的作家。由于生活经验所限,他的散文内容较贫乏,偏重形式,写景文章成就高。
公元1774年冬,姚鼐游泰山后写了《登泰山记》,这是他最著名的一篇文章,也是中国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游记佳作。
复习:记是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写景、状物,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课内学过的作品有《核舟记》(明朝魏学洢)、《小石潭记》(唐朝柳宗元)、《岳阳楼记》(宋朝范仲淹)、《醉翁亭记》(宋朝欧阳修)和《登泰山记》(清朝姚鼐)。
1、通翻
2、听录音,每节各用一句话概括内容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
置。
作者采用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法:先写汶水和济水的分流,是“面”;再引出两水的分界线——古长城,是“线”;然后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点明泰山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是“点”。这个“点”,(为下文叙述登山路线和观日出作好了铺垫。)? 第二段:(23节合并)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艰难登山的经过。(京城到泰安的旅程→艰险的登山过程→到达山顶时所见明丽的景色)
我们先来看他来泰山的路线,你会用哪个词来形容这段旅程?(艰苦)。尤其是哪几个词? “乘风雪”的“乘”字,从人身不由己,只能随风雪而行的动作里,渲染了风狂雪紧的隆冬景象和风雪的巨大威力。风雪”言“乘”,好像风雪随作者驾驭,比“冒”“顶”多一份主动?“自”、“历”、“穿”、“越”、“至于”几个动词蝉联
而下,把从京师去泰安的路程交代得清清楚楚既吻合,又充分表现了旅途的艰苦、活画出了作者怎样的形象?(风尘仆仆的神态,不远万里赶来登山的迫切神情)。真是一字一图,字精意工。
? 第三段: 观日出的过程及日出时雄浑壮丽的景象。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
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极写泰山日出的壮丽景象。
? 第四段: 写泰山的古迹(建筑群与石刻),反映其悠久历史与人文气息。
? 第五段,总结泰山的景物特征和冬季景色特点。
线索:本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
最后一句“桐城姚鼐记”,交代作者,这是游记常见的格式。
3、如果你是泰山旅游的开发商,现在你要做一个推广泰山旅游的活动,首先是像西湖十景一
样也弄个泰山十景什么的。你会给泰山的景点取什么名字?在你取得名字之后请为这一景点写一段推广词。范例: 1.苍山负雪。
姚鼐描述: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参考文字:
登上山顶,极目远望,群山背负着白雪,苍茫圣洁;虬枝上挂满了银条,粉妆玉砌。山的连绵增添了雪的气势,雪的洁白增添了山的明净。山水雪雾相融合,日光城郭相交织,形成一幅壮丽优美的苍山负雪图。
4、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想法。参考: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拟人,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半山居雾”,这一句是神来之笔,它使这幅雪山晚晴图神采顿现,写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有温柔飘逸美的特殊风韵,这一笔给整个画面以无限的生机和情趣。作者写景摄取了大自然的灵魂,达到神真,不愧为写景的高手。
“十二月二十九日,五更时分,姚鼐与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刮 起山上积雪扑打在脸上,亭子以东从山脚下起都是云雾弥漫着。”作者写日出,先造声势,用五更时分的风雪交加、云雾弥漫来衬托日出景象的瑰丽引入,不但写出了“风扬积雪”的视觉,而且写出了“击面”的触觉。“扬”、“击”二字把风力描绘得十分突出,使读者有感同身受的体会。
太阳出来前是,“自足下皆云漫”,“漫”写云雾之大。“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 “白”字写出了白雪覆盖群山的概貌。“稍见”呼应了“五鼓”,说明天色尚暗,一切景象还不清晰,只是朦胧可辨。这太阳未出的昏暗景象对日出奇景起了烘托作用。
太阳将出时的景色是“极天,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极天云”细如一线是其特点。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抓住了它瞬间的变化。而且静动有序,有张有弛。堪称“有物有序、清新简洁”的典范。
太阳出来时是“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作者用如丹砂一般红的色彩,写出朝阳的无限生气和令天地一变的力量。旭日如丹,倒映在海面上,上下辉映,一片红艳艳,海浪翻滚,红波摇动,犹如承托着太阳一般。这富有想象力的描写,把太阳跃动而雄浑的形象表现得气势磅礴,奔放豪迈,造成了令人神往的境界。
作者精笔细绘了太阳的形象后,就从日观峰以西的群山景象着笔,描写日出后的景色,“回视日观以西诸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是说群山中有的山得到阳光照射,呈红色,有的得不到阳光照射,现白色。这两种颜色错杂相问。所有的山峰都像弯着腰一样。所谓“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南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感情,形象而生动。这里带有作者的主观感受成分,这些山也和作者一样,被日出的壮景所陶醉折服了。
这一部分描写,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动静俱观,把太阳未出、将出,正出,出后的一系列连续画面描绘出来了,再现了日出前后瞬息万变的奇幻景色。
晚照固然媚丽动人,但日出更壮美,更有气势,更激发人向上。这是自然景物本身在对比中所表现出来的丰富含义,也是作者所以要长途跋涉、顶风冒雪登临泰山一睹日出的原因吧。
4、反正该写的,最值得写的都写完了,第45段还有必要交待吗?(分开谈谈)第四段明确:写泰山的人文景观,提到点缀于日观亭附近或下山路上的建筑和石刻等名胜古迹,可说是一幅日观峰古迹图。列举:有建筑——岱祠、碧霞元君祠;有古迹——道中石刻。大凡作山水画,既要有山有水,还要有人物,又要点缀一些屋宇和其它,这里简要介绍一些泰山的建筑和古迹,既增强了游记的知识性,也有助于表现历史悠久的泰山的个性特征和整体风貌。这样写可以表现泰山之历史悠久。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作者以“三多”、“三少”“三无”,多石,石多平方状,多松树,少土,石少圆状,树少杂树。在三多三少的醒目排列中,着重写了山石的苍黑颜色和平方形状,着重写了松树生于石缝之中和平顶的状貌。这样,用短句写出了鲜明形象,突出泰山苍劲峻峭的面貌。后几句,以“无”字组成的短句,用简明的文字,写出泰山之冬的静美。以上两节都是对泰山风貌的有力补充。更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工于结局,结句“雪与人膝齐”,把作者在深雪中迈步赏景的形象与风雪弥漫的泰山形象融为一体,煞住全篇,收得似尽而不尽,既给人留下完整的印象又留有回味的余地。写作特点:采用侧面烘托的办法。(例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然后借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又如写雪,除“冰雪”“雪与人膝齐”等正面描写外,又以“明烛天南”“白若”“绛皓驳色”等作侧面烘托,给人以想像,又生动有趣。)
主旨:通过记叙自己在农历除夕气候恶劣的条件下与友人一起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描绘了壮丽雄浑的泰山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篇二:登泰山记-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
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课
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
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
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参见课文注释及教师教学用书)
三、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正音。
2.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补充注
释: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当
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风雪:趁,冒着。
余始循以入:相当于“而”,表顺承。
及
既上:到。
苍山负雪:背负。
明烛天南:名→动,照。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
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依稀看见。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相杂。
尽漫失:模糊缺失。
极天云一线经:尽。
僻不当道者:偏僻。
3.理清思路:
问:
全文共5段,每段要点是什么?
学生默读,讨论,明确:
第1段:总写地理环境,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2段:登临泰山,重点记叙登山的艰难及到
达山顶后所见景象。
第3段:重点描写泰山日出的美丽壮观。
第4段:人文景观。
第5段:补记自然景观。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文意,把握了
作者的思路。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过程以及泰山日出的美景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内容。
二、登山过程和路线。
问: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路线和经过呢?
默读课文,分析讨论
明确:作者先从北京到泰安,历经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
作者登山的路线是:
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
最后见到了山顶的美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半山居雾若带然。”
学生用原文复述课文。
三、泰山日出
问:文章是怎样描写泰山日出的?
明确: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日出,以时间为序,依次写出了日出前后景物的变化,展现了一幅泰山日出的美景。
例如写云,日出前是“足下皆云漫,”稍后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然后又有“红光动摇承
之”。
写山,日出前是“白若摴蒱数十立”后是“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四、文中
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态,用语新颖、传神。然
后说泰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
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到的画面,作
者纵目远晀,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的云雾
好似飘带,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
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这一比喻写出了日观以西诸峰的特
点,更显日观峰的雄伟,且形象生动。
五、总结
本文充分体现了姚鼐的散文风格,尤以泰山日出一段最为精彩,极受人们推崇。通过对其它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景
物,这种写作手法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选取一观
察点,描写日出。
附: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鉴赏本文简练的语言。
2.在反复诵读中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
景观。
教学过程和步骤:
一、试读全文
1.提示以下句子的音节组合:
当其
/ 南北分者
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而半山/居雾/ 若/带然
大风/扬积雪/击面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
极天/云/一线异色
是日/观/道中石刻
其远石刻/尽漫失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
2.以下几处凡须连读
以明确语意的,用底线标示:
余始循以入
磴几不可登
望晚日照城郭
极天云 一线异色
视日观以两峰或得日或否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
至日观数
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二、第一段导读
1.汶水,济水怎样分流?诵读原文语句。
“泰山之阳,??阳谷皆入济”。首先介绍泰山突兀于汶、济二水之间,山南有汶水潺潺西流,山北有济水淙淙东去,“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点出了万壑争流的壮美景观,名山傍水,分外壮观。
2.古长城横亘于哪里?诵读原文语句。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这
句既点出古长城在泰山南北山谷的分界处,成为两水分界线,又写出泰山形势之险,依山筑
城。
3.怎样介绍日观峰?诵读原文语句?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以古
长城作为参照物,写日观峰,既点明泰山最高点,也为这次泰山之行树起了一块指路牌。
4.小结:这幅泰山地理概貌图,犹如电影的远景镜头,又如绘画中的鸟瞰图面。作
者系用由“面”(两水)到线(古长城)再到点(日观峰)的写法,为后文的叙述设下伏笔。
5.诵读。要求层次分明,字音清晰。前两句重音在“阳”“阴”“阳谷”“阴谷”上;后两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
三、第二段导读
1.由三人分读第二段,并全段由几幅画组成?
2.为第一层内容拟标题:旅游路线图?/p>3.划出自京师至泰安的有关动词,品味
其作用。
“乘”,好像风雪随作者驾驭,比“冒”“顶”多一份生动。“乘风雪”乃全文点
睛之笔,作者悄悄埋下一条贯穿全文的伏线,为登山之难,览之豪兴创造了条件。“历”“穿”“越”“至”,一气读来感到作者不辞漫长的旅途和行程的艰辛,正顶着风雪由远而近,快速行进,以归返自然,纵情登山揽胜。其游兴之豪,向往之切溢于言表。
4.为第二层
内容拟标题:登临泰山图。
5.划出自山麓至山顶的途径,品读登山之险。
作者从南
麓出发,取道泰安城下的中谷,半道经由中岭,复循西谷,到达山顶,重点表现一个“登”
字。作者好像一个导游,引导我们一道攀登,突出“险”字。“成如容易却艰辛”,山高达四
十五里,石级竟七千有余,从中岭到山巅,有不少山崖像门户一样挡着山路,人们称之为“天
门”,峰峦险峻,雾重冰坚,攀行何其艰难,正如作者在《岁除与子颖登日峰观日出作歌》一
诗中所写:“坚冰登滑澄如脂”“攀空险才到顶”,登山充满苦趣,但乐趣亦在其中。
6.为
第三层内容拟出标题:晚清文照图
7.登山固然艰难,但登上极顶,那陡然呈现的泰山气 象万千的景色,又激动着姚鼐的心。
作者用落日、青山,流水,白雪,城郭组成一幅其
妙无比的泰山夕照图,尺幅千里呼之欲出。你能把这幅瑰丽的风景画描述出来吗?学生自由
朗读,描述画面。
提示:
座座青苍的山峰,身披皑皑的白雪,通明的银光照亮了南
天,苍山与白雪相互衬托,雪光与日光交相辉映,凭高俯瞰,远处古老的泰安城郭恬静地沐
浴着夕阳余辉,汶水和徂徕山相依拥抱,宛如自然天成的山水图画,环绕山间的云雾宛如轻
柔的腰带在飘荡,朦朦胧胧,恍恍惚惚,似动非动,别具风味。当我们和作者一起沉浸在这
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审美氛围之中时,我们又禁不住问姚鼐,你说是画,又像哪一幅?作
者没有回答,因为这群山的青色,积雪的白色,夕阳的余辉构成的场景只存在于每一个人想
象的画面上。而这一明朗而开阔的画面,又正是自然景物使作者心花怒放的形象概括
8.你认为这幅风景画中哪些词语用得精妙?
苍山负雪: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
负着雪,承受着大自然撒下的雪景,由被动变为主动,赋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表现了冰
雪之盛,使人想象到苍山宛如一位富有强大生命力的巨人,匍伏在那里,背上披着一层厚厚
的银装,多么富有神韵。
明烛天南:“烛”是一种光化反应。雨天的晴日,直射雪山,而雪山又把所吸收的光
能反射天南,绘出积雪映照南面天空的夺目光彩,呈现出雪光与日光争辉的奇景。篇三:登泰山记教案
登泰山记
登泰山记
姚鼐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清代桐城派。
2.积累词句,增加文言储备。
3.把握游记,品赏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攀登的品格。
教学方法:阅读品赏
教学时数:一节
步骤和内容:
课前:分发学案,布置预习。
一、导入:(由学生齐读杜甫《望岳》引入课题。)
屏幕:展示图片——泰山远景,显示文字——杜甫《望岳》。
师:泰山,是五岳之尊。在生活中,我们谈起五岳或泰山,每每不禁生发出敬仰之情。巍巍
泰山,以其苍茫的雄姿和博大的人文底蕴,牵动着我们多少情怀!屏幕上是我们初中时就熟悉的一首咏泰山名作,请大家齐读一遍。
生大声齐读。
师:在唐代诗人杜甫的笔下,泰山是设想时能让我们“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心胸激荡,放飞思维的,那么在清代作家姚鼐的笔下,又是怎么样的情形呢?这一节课里,让我们追随作家的脚踪,领略泰山的独特之美。
二、展示教学目标
(屏幕:教学目标。师读出,强调)
三、简单介绍清代桐城派。
师:对于桐城派,结合课后小短文及课下注释,有四点我们要重点关注。(屏幕:文字展示)
清代桐城派
清代中期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
学者型散文流派。
主张散文写作讲究义理(有思想有情趣)、考据(材料真实准确)、辞章(结构巧语言精)三者兼长。
代表作家作品:姚鼐《登泰山记》
师:尤其是第三点,课后短文中涉及的“义理”是指文章表达要有思想有情趣,“考据”是指文章中使用的材料真实准确,“辞章”之文章的结构、语言要精巧。
(注意提醒学生理解“义理、考据、辞章”的含义)
生:结合课本相关内容,了解识记。
四、文章阅读品赏
1、引导学生分组朗读,梳理文言词句。
师:学习文言文,讲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懂文意,积累文言字词句的知识。
本文我们已经做了预习,下面我想请两位同学朗读这篇文章,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提问两位同学分别朗读文章前两段和后四段,纠正读音停顿的问题。易错音:汶wèn水、济jǐ水;与知府朱效纯/子颖/从南麓登、碧霞元君祠cí、雪与人膝xī齐)
2、检查关键文言词句的解释和翻译问题
屏幕:出示问题
(1)解释下列词语
泰山之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自京师乘风雪
(冒着)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明烛天南(名词活用作动词,照)
少圜
(通“圆”)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在)
余始循以入(而)
或得日,或否(有的)
石苍黑色,多平方(平的方的)
师:依次提问多个学生,并明确关键词意或补充活用类型。
(2)翻译句子(根据时间,机动安排)
(屏幕)展示问题: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生解答,师总结:处于那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的长城。(注意提醒“当”字的理解)(屏幕)展示问题: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为之天门云。
生解答,师总结:现在所经过的从中岭到山顶那些挡在路上的崖壁,世人都称它们为天门。(注意提醒“崖限当道者”为定语后置)
3、把握游记,品赏感情。
(1)老师引导复习游记的基本知识:游记及其三要素(游踪、景象、观感)。
(屏幕展示)游记的三要素(游踪、景象、观感)师引领回忆:
从题目就能看出本文是篇游记,这种问题初中和高一时已学习过。
游记是通过叙述游览过程,描写游览见闻的景物状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表达对社会、人生感悟的记叙文。我们常把作者交待的游览时间、路线成为“游踪”,把作者表达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称为“观感”。那么作者如何记述他这次游览呢?
(屏幕)出示问题:
明游踪
1、游览的季节:,天气:。
2、游览的路线或景点?
(2)明确游踪
师:下面我们简单分组讨论,请快速从文中找出作者行踪变化涉及的有哪些地点。
生简单分组(同桌或前后)讨论,在文中画出,筛选本文中游览的季节、天气和游览的路线或景点。
师根据学生表情,引领细心、详细的找出来。(注意提问不常问答的学生,加强表扬。)明确:游览的季节,冬季;天气,雪后的晴天。
提问明确:
作者笔下登泰山有三个阶段:来泰山、登泰山、赏泰山。
(屏幕展示)
来泰山:京师、齐河、长青、泰安
登泰山:南麓、中谷、中岭、西谷、山颠
赏泰山:日观亭、三个宫祠、道旁石刻
(注意引导:对于登山来说,路线常可以是多条的,作者走的是那条?具体而清晰的交待游踪,有助于描写所见所闻,抒发独得之感。)
(3)品赏景象:
生:读泰山晚日部分句子。
师引领分析:作者写到了那些景物?怎么变换观察角度?
图片展示——泰山之云“半山居雾若带然”,说明“若带”。
师读泰山日出部分,要求听读时把握写景的顺序。
师生明确,以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时间为序。,(展示三幅图片)泰山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
师:引导学生用文中的句子来解说日出的过程,明确光亮和颜色的变化。
(4)拓展联想,审美想象
师:泰山上赏日出,令人神往,但能看到,可不是很容易的事呀。同学们,你去过泰山,看过日出吗?有谁看过,请说一说?
请几个学生自由地谈。师也谈一谈自己的心愿。
(5)品评作者的观感:
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登山是有备而来):
泰山上赏日出也不是随意都能看到,大家想一想哪个季节最适合看日出?……如果从云雾少,易看到的方面考虑呢?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选冬天登山的,也许是有选择的。)
师:要筛选出文中描写作者游览的情形的句子,要自己的话描述。
(生找出后,屏幕展示)
来泰山:乘风雪
登泰山:道中,磴几不可登 赏泰山:看日出时
看山石时
师引导学生重点联想分析顶风冒雪、“迷雾冰滑”“大风扬积雪击面”的“击”字和“雪与人膝齐”等处描写。
明确:作者在冬雪凛凛之时,不怕山高路险,包含着独特的精神价值。
五、引导学生联想生活经历,品味作者崇高的精神追求。
屏幕展示:泰山远景图,问题——
泰山巍巍,天寒路险,作者却顶风冒雪,毅然登临,领略到了独得之乐。
你有过类似经历吗?
你有何感悟?你还能由此联想到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言,组织语言。
师:提示学生联系相关经历,由近到远发表感想。尽可能多提问,引导深入联想,对能深入到人生哲理的给予赞扬。
六、生化情感,收束教学
师引领回忆,然后师生齐读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励志语句。
屏幕展示: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名言——世之奇伟、险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教师用激情话语引领学生课余进一步深入品赏本文,品悟人生。
(备用——屏幕:国画《苍茫泰山》
本人自撰的评论姚鼐情怀的对联一副——
顶风冒雪,登临绝顶,显满怀豪情。
俯仰天地,踏雪赏日,成旷世奇缘。)
(完)
姚鼐《登泰山记》原文翻译注释篇6
《登泰山记》教案
篇一:登泰山记教案及重点内容总结(精品)登泰山记教案
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二、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三、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课时教学。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知道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三、利用预习的效果教学,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解决,教师适当点拨。
四、结合练习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二、三,应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导入
我们都有过旅行的经历,山光水色,美不胜收,可我们常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人文风物,丰富灿烂,可我们又有“身在宝山不识宝”之憾。这时,我们便想到了导游。有哪位同学去过泰山,给我们当一回导游,描述一下你在泰山的所见所感。介绍泰山(详见幻灯片)……
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复习五岳),有“中华国山”、“天下第一山”之美誉,是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列中华十大名山之首,位于山东泰安,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古代帝王登基之初,太平之岁,多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祭告天地。先秦时期有72代君主到泰山封禅;自秦汉至明清,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27次。皇帝的封禅活动和雄伟多姿的壮丽景色,历代文化名人纷至泰山进行诗文著述,留下了数以干计的诗文刻石。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天贶殿的宋代壁画、灵岩寺的宋代彩塑罗汉像是稀世珍品;泰山的石刻、碑碣,集中国书法艺术之大成,真草隶篆各体俱全,颜柳欧赵各派毕至,是中国历代书法及石刻艺术的博览馆。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第一个自然文化双遗产。今天我们就跟随姚鼐的脚步再次去膜拜泰山。二。分析
桐城派和方苞:中国清代散文流派。创始人方苞。继承发展者虽众,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刘大櫆和姚鼐。因方、刘、姚都是安徽桐城人,世称桐城派,时在乾隆末期。桐城派的文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方苞谓“义”,即言有物,指文章的内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的义经法纬之说,是要求文章内容和形式统一,古文当以“雅
洁”为尚,反对俚俗和繁芜。
作者介绍: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他有室名惜抱轩,学者称他为惜抱先生。他少时家贫而体弱多病,学习刻苦。乾隆二十八年(1765)中进士,历任山东、湖南副考官。《四库全书》馆开,任纂修员。不久,请病假辞官还乡,先后主讲梅花、钟山、紫阳等书院,达四十余年,所到之处,土子都以能入他门为荣幸。他为了宣扬桐城派主张,使青年便于学习古文,选辑了《古文辞类纂》七十四卷,选文七百余篇。这是现代流传广,影响较深的一部古文选本。
姚鼐少年时随伯父姚范学习经学,以姚范好友刘大櫆为师,学习古文,深受其影响。他发展了方苞、刘大櫆的理论,提出文章要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在学习方法上,主张多读多做,要从摹仿到自我脱化。姚鼐完成了桐城派完整的理论体系,使这个派别真正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古文流派,他是散文史上一位有较大影响的作家。由于生活经验所限,他的散文内容较贫乏,偏重形式,写景文章成就高。
公元1774年冬,姚鼐游泰山后写了《登泰山记》,这是他最著名的一篇文章,也是中国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游记佳作。
复习:记是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写景、状物,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课内学过的作品有《核舟记》(明朝魏学洢)、《小石潭记》(唐朝柳宗元)、《岳阳楼记》(宋朝范仲淹)、《醉翁亭记》(宋朝欧阳修)和《登泰山记》(清朝姚鼐)。
1、通翻
2、听录音,每节各用一句话概括内容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
置。
作者采用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法:先写汶水和济水的分流,是“面”;再引出两水的分界线——古长城,是“线”;然后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点明泰山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是“点”。这个“点”,(为下文叙述登山路线和观日出作好了铺垫。)? 第二段:(23节合并)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艰难登山的经过。(京城到泰安的旅程→艰险的登山过程→到达山顶时所见明丽的景色)
我们先来看他来泰山的路线,你会用哪个词来形容这段旅程?(艰苦)。尤其是哪几个词? “乘风雪”的“乘”字,从人身不由己,只能随风雪而行的动作里,渲染了风狂雪紧的隆冬景象和风雪的巨大威力。风雪”言“乘”,好像风雪随作者驾驭,比“冒”“顶”多一份主动?“自”、“历”、“穿”、“越”、“至于”几个动词蝉联
而下,把从京师去泰安的路程交代得清清楚楚既吻合,又充分表现了旅途的艰苦、活画出了作者怎样的形象?(风尘仆仆的神态,不远万里赶来登山的迫切神情)。真是一字一图,字精意工。
? 第三段: 观日出的过程及日出时雄浑壮丽的景象。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
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极写泰山日出的壮丽景象。
? 第四段: 写泰山的古迹(建筑群与石刻),反映其悠久历史与人文气息。
? 第五段,总结泰山的景物特征和冬季景色特点。
线索:本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
最后一句“桐城姚鼐记”,交代作者,这是游记常见的格式。
3、如果你是泰山旅游的开发商,现在你要做一个推广泰山旅游的活动,首先是像西湖十景一
样也弄个泰山十景什么的。你会给泰山的景点取什么名字?在你取得名字之后请为这一景点写一段推广词。范例: 1.苍山负雪。
姚鼐描述: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参考文字:
登上山顶,极目远望,群山背负着白雪,苍茫圣洁;虬枝上挂满了银条,粉妆玉砌。山的连绵增添了雪的气势,雪的洁白增添了山的明净。山水雪雾相融合,日光城郭相交织,形成一幅壮丽优美的苍山负雪图。
4、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想法。参考: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拟人,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半山居雾”,这一句是神来之笔,它使这幅雪山晚晴图神采顿现,写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有温柔飘逸美的特殊风韵,这一笔给整个画面以无限的生机和情趣。作者写景摄取了大自然的灵魂,达到神真,不愧为写景的高手。
“十二月二十九日,五更时分,姚鼐与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刮 起山上积雪扑打在脸上,亭子以东从山脚下起都是云雾弥漫着。”作者写日出,先造声势,用五更时分的风雪交加、云雾弥漫来衬托日出景象的瑰丽引入,不但写出了“风扬积雪”的视觉,而且写出了“击面”的触觉。“扬”、“击”二字把风力描绘得十分突出,使读者有感同身受的体会。
太阳出来前是,“自足下皆云漫”,“漫”写云雾之大。“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 “白”字写出了白雪覆盖群山的概貌。“稍见”呼应了“五鼓”,说明天色尚暗,一切景象还不清晰,只是朦胧可辨。这太阳未出的昏暗景象对日出奇景起了烘托作用。
太阳将出时的景色是“极天,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极天云”细如一线是其特点。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抓住了它瞬间的变化。而且静动有序,有张有弛。堪称“有物有序、清新简洁”的典范。
太阳出来时是“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作者用如丹砂一般红的色彩,写出朝阳的无限生气和令天地一变的力量。旭日如丹,倒映在海面上,上下辉映,一片红艳艳,海浪翻滚,红波摇动,犹如承托着太阳一般。这富有想象力的描写,把太阳跃动而雄浑的形象表现得气势磅礴,奔放豪迈,造成了令人神往的境界。
作者精笔细绘了太阳的形象后,就从日观峰以西的群山景象着笔,描写日出后的景色,“回视日观以西诸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是说群山中有的山得到阳光照射,呈红色,有的得不到阳光照射,现白色。这两种颜色错杂相问。所有的山峰都像弯着腰一样。所谓“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南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感情,形象而生动。这里带有作者的主观感受成分,这些山也和作者一样,被日出的壮景所陶醉折服了。
这一部分描写,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动静俱观,把太阳未出、将出,正出,出后的一系列连续画面描绘出来了,再现了日出前后瞬息万变的奇幻景色。
晚照固然媚丽动人,但日出更壮美,更有气势,更激发人向上。这是自然景物本身在对比中所表现出来的丰富含义,也是作者所以要长途跋涉、顶风冒雪登临泰山一睹日出的原因吧。
4、反正该写的,最值得写的都写完了,第45段还有必要交待吗?(分开谈谈)第四段明确:写泰山的人文景观,提到点缀于日观亭附近或下山路上的建筑和石刻等名胜古迹,可说是一幅日观峰古迹图。列举:有建筑——岱祠、碧霞元君祠;有古迹——道中石刻。大凡作山水画,既要有山有水,还要有人物,又要点缀一些屋宇和其它,这里简要介绍一些泰山的建筑和古迹,既增强了游记的知识性,也有助于表现历史悠久的泰山的个性特征和整体风貌。这样写可以表现泰山之历史悠久。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作者以“三多”、“三少”“三无”,多石,石多平方状,多松树,少土,石少圆状,树少杂树。在三多三少的醒目排列中,着重写了山石的苍黑颜色和平方形状,着重写了松树生于石缝之中和平顶的状貌。这样,用短句写出了鲜明形象,突出泰山苍劲峻峭的面貌。后几句,以“无”字组成的短句,用简明的文字,写出泰山之冬的静美。以上两节都是对泰山风貌的有力补充。更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工于结局,结句“雪与人膝齐”,把作者在深雪中迈步赏景的形象与风雪弥漫的泰山形象融为一体,煞住全篇,收得似尽而不尽,既给人留下完整的印象又留有回味的余地。写作特点:采用侧面烘托的办法。(例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然后借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又如写雪,除“冰雪”“雪与人膝齐”等正面描写外,又以“明烛天南”“白若”“绛皓驳色”等作侧面烘托,给人以想像,又生动有趣。)
主旨:通过记叙自己在农历除夕气候恶劣的条件下与友人一起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描绘了壮丽雄浑的泰山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篇二:登泰山记-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
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课
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
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
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参见课文注释及教师教学用书)
三、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正音。
2.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补充注
释: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当
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风雪:趁,冒着。
余始循以入:相当于“而”,表顺承。
及
既上:到。
苍山负雪:背负。
明烛天南:名→动,照。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
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依稀看见。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相杂。
尽漫失:模糊缺失。
极天云一线经:尽。
僻不当道者:偏僻。
3.理清思路:
问:
全文共5段,每段要点是什么?
学生默读,讨论,明确:
第1段:总写地理环境,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2段:登临泰山,重点记叙登山的艰难及到
达山顶后所见景象。
第3段:重点描写泰山日出的美丽壮观。
第4段:人文景观。
第5段:补记自然景观。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文意,把握了
作者的思路。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过程以及泰山日出的美景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内容。
二、登山过程和路线。
问: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路线和经过呢?
默读课文,分析讨论
明确:作者先从北京到泰安,历经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
作者登山的路线是:
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
最后见到了山顶的美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半山居雾若带然。”
学生用原文复述课文。
三、泰山日出
问:文章是怎样描写泰山日出的?
明确: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日出,以时间为序,依次写出了日出前后景物的变化,展现了一幅泰山日出的美景。
例如写云,日出前是“足下皆云漫,”稍后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然后又有“红光动摇承
之”。
写山,日出前是“白若摴蒱数十立”后是“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四、文中
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态,用语新颖、传神。然
后说泰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
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到的画面,作
者纵目远晀,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的云雾
好似飘带,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
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这一比喻写出了日观以西诸峰的特
点,更显日观峰的雄伟,且形象生动。
五、总结
本文充分体现了姚鼐的散文风格,尤以泰山日出一段最为精彩,极受人们推崇。通过对其它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景
物,这种写作手法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选取一观
察点,描写日出。
附: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鉴赏本文简练的语言。
2.在反复诵读中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
景观。
教学过程和步骤:
一、试读全文
1.提示以下句子的音节组合:
当其
/ 南北分者
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而半山/居雾/ 若/带然
大风/扬积雪/击面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
极天/云/一线异色
是日/观/道中石刻
其远石刻/尽漫失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
2.以下几处凡须连读
以明确语意的,用底线标示:
余始循以入
磴几不可登
望晚日照城郭
极天云 一线异色
视日观以两峰或得日或否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
至日观数
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二、第一段导读
1.汶水,济水怎样分流?诵读原文语句。
“泰山之阳,??阳谷皆入济”。首先介绍泰山突兀于汶、济二水之间,山南有汶水潺潺西流,山北有济水淙淙东去,“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点出了万壑争流的壮美景观,名山傍水,分外壮观。
2.古长城横亘于哪里?诵读原文语句。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这
句既点出古长城在泰山南北山谷的分界处,成为两水分界线,又写出泰山形势之险,依山筑
城。
3.怎样介绍日观峰?诵读原文语句?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以古
长城作为参照物,写日观峰,既点明泰山最高点,也为这次泰山之行树起了一块指路牌。
4.小结:这幅泰山地理概貌图,犹如电影的远景镜头,又如绘画中的鸟瞰图面。作
者系用由“面”(两水)到线(古长城)再到点(日观峰)的写法,为后文的叙述设下伏笔。
5.诵读。要求层次分明,字音清晰。前两句重音在“阳”“阴”“阳谷”“阴谷”上;后两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
三、第二段导读
1.由三人分读第二段,并全段由几幅画组成?
2.为第一层内容拟标题:旅游路线图?/p>3.划出自京师至泰安的有关动词,品味
其作用。
“乘”,好像风雪随作者驾驭,比“冒”“顶”多一份生动。“乘风雪”乃全文点
睛之笔,作者悄悄埋下一条贯穿全文的伏线,为登山之难,览之豪兴创造了条件。“历”“穿”“越”“至”,一气读来感到作者不辞漫长的旅途和行程的艰辛,正顶着风雪由远而近,快速行进,以归返自然,纵情登山揽胜。其游兴之豪,向往之切溢于言表。
4.为第二层
内容拟标题:登临泰山图。
5.划出自山麓至山顶的途径,品读登山之险。
作者从南
麓出发,取道泰安城下的中谷,半道经由中岭,复循西谷,到达山顶,重点表现一个“登”
字。作者好像一个导游,引导我们一道攀登,突出“险”字。“成如容易却艰辛”,山高达四
十五里,石级竟七千有余,从中岭到山巅,有不少山崖像门户一样挡着山路,人们称之为“天
门”,峰峦险峻,雾重冰坚,攀行何其艰难,正如作者在《岁除与子颖登日峰观日出作歌》一
诗中所写:“坚冰登滑澄如脂”“攀空险才到顶”,登山充满苦趣,但乐趣亦在其中。
6.为
第三层内容拟出标题:晚清文照图
7.登山固然艰难,但登上极顶,那陡然呈现的泰山气 象万千的景色,又激动着姚鼐的心。
作者用落日、青山,流水,白雪,城郭组成一幅其
妙无比的泰山夕照图,尺幅千里呼之欲出。你能把这幅瑰丽的风景画描述出来吗?学生自由
朗读,描述画面。
提示:
座座青苍的山峰,身披皑皑的白雪,通明的银光照亮了南
天,苍山与白雪相互衬托,雪光与日光交相辉映,凭高俯瞰,远处古老的泰安城郭恬静地沐
浴着夕阳余辉,汶水和徂徕山相依拥抱,宛如自然天成的山水图画,环绕山间的云雾宛如轻
柔的腰带在飘荡,朦朦胧胧,恍恍惚惚,似动非动,别具风味。当我们和作者一起沉浸在这
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审美氛围之中时,我们又禁不住问姚鼐,你说是画,又像哪一幅?作
者没有回答,因为这群山的青色,积雪的白色,夕阳的余辉构成的场景只存在于每一个人想
象的画面上。而这一明朗而开阔的画面,又正是自然景物使作者心花怒放的形象概括
8.你认为这幅风景画中哪些词语用得精妙?
苍山负雪: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
负着雪,承受着大自然撒下的雪景,由被动变为主动,赋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表现了冰
雪之盛,使人想象到苍山宛如一位富有强大生命力的巨人,匍伏在那里,背上披着一层厚厚
的银装,多么富有神韵。
明烛天南:“烛”是一种光化反应。雨天的晴日,直射雪山,而雪山又把所吸收的光
能反射天南,绘出积雪映照南面天空的夺目光彩,呈现出雪光与日光争辉的奇景。篇三:登泰山记教案
登泰山记
登泰山记
姚鼐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清代桐城派。
2.积累词句,增加文言储备。
3.把握游记,品赏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攀登的品格。
教学方法:阅读品赏
教学时数:一节
步骤和内容:
课前:分发学案,布置预习。
一、导入:(由学生齐读杜甫《望岳》引入课题。)
屏幕:展示图片——泰山远景,显示文字——杜甫《望岳》。
师:泰山,是五岳之尊。在生活中,我们谈起五岳或泰山,每每不禁生发出敬仰之情。巍巍
泰山,以其苍茫的雄姿和博大的人文底蕴,牵动着我们多少情怀!屏幕上是我们初中时就熟悉的一首咏泰山名作,请大家齐读一遍。
生大声齐读。
师:在唐代诗人杜甫的笔下,泰山是设想时能让我们“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心胸激荡,放飞思维的,那么在清代作家姚鼐的笔下,又是怎么样的情形呢?这一节课里,让我们追随作家的脚踪,领略泰山的独特之美。
二、展示教学目标
(屏幕:教学目标。师读出,强调)
三、简单介绍清代桐城派。
师:对于桐城派,结合课后小短文及课下注释,有四点我们要重点关注。(屏幕:文字展示)
清代桐城派
清代中期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
学者型散文流派。
主张散文写作讲究义理(有思想有情趣)、考据(材料真实准确)、辞章(结构巧语言精)三者兼长。
代表作家作品:姚鼐《登泰山记》
师:尤其是第三点,课后短文中涉及的“义理”是指文章表达要有思想有情趣,“考据”是指文章中使用的材料真实准确,“辞章”之文章的结构、语言要精巧。
(注意提醒学生理解“义理、考据、辞章”的含义)
生:结合课本相关内容,了解识记。
四、文章阅读品赏
1、引导学生分组朗读,梳理文言词句。
师:学习文言文,讲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懂文意,积累文言字词句的知识。
本文我们已经做了预习,下面我想请两位同学朗读这篇文章,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提问两位同学分别朗读文章前两段和后四段,纠正读音停顿的问题。易错音:汶wèn水、济jǐ水;与知府朱效纯/子颖/从南麓登、碧霞元君祠cí、雪与人膝xī齐)
2、检查关键文言词句的解释和翻译问题
屏幕:出示问题
(1)解释下列词语
泰山之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自京师乘风雪
(冒着)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明烛天南(名词活用作动词,照)
少圜
(通“圆”)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在)
余始循以入(而)
或得日,或否(有的)
石苍黑色,多平方(平的方的)
师:依次提问多个学生,并明确关键词意或补充活用类型。
(2)翻译句子(根据时间,机动安排)
(屏幕)展示问题: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生解答,师总结:处于那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的长城。(注意提醒“当”字的理解)(屏幕)展示问题: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为之天门云。
生解答,师总结:现在所经过的从中岭到山顶那些挡在路上的崖壁,世人都称它们为天门。(注意提醒“崖限当道者”为定语后置)
3、把握游记,品赏感情。
(1)老师引导复习游记的基本知识:游记及其三要素(游踪、景象、观感)。
(屏幕展示)游记的三要素(游踪、景象、观感)师引领回忆:
从题目就能看出本文是篇游记,这种问题初中和高一时已学习过。
游记是通过叙述游览过程,描写游览见闻的景物状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表达对社会、人生感悟的记叙文。我们常把作者交待的游览时间、路线成为“游踪”,把作者表达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称为“观感”。那么作者如何记述他这次游览呢?
(屏幕)出示问题:
明游踪
1、游览的季节:,天气:。
2、游览的路线或景点?
(2)明确游踪
师:下面我们简单分组讨论,请快速从文中找出作者行踪变化涉及的有哪些地点。
生简单分组(同桌或前后)讨论,在文中画出,筛选本文中游览的季节、天气和游览的路线或景点。
师根据学生表情,引领细心、详细的找出来。(注意提问不常问答的学生,加强表扬。)明确:游览的季节,冬季;天气,雪后的晴天。
提问明确:
作者笔下登泰山有三个阶段:来泰山、登泰山、赏泰山。
(屏幕展示)
来泰山:京师、齐河、长青、泰安
登泰山:南麓、中谷、中岭、西谷、山颠
赏泰山:日观亭、三个宫祠、道旁石刻
(注意引导:对于登山来说,路线常可以是多条的,作者走的是那条?具体而清晰的交待游踪,有助于描写所见所闻,抒发独得之感。)
(3)品赏景象:
生:读泰山晚日部分句子。
师引领分析:作者写到了那些景物?怎么变换观察角度?
图片展示——泰山之云“半山居雾若带然”,说明“若带”。
师读泰山日出部分,要求听读时把握写景的顺序。
师生明确,以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时间为序。,(展示三幅图片)泰山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
师:引导学生用文中的句子来解说日出的过程,明确光亮和颜色的变化。
(4)拓展联想,审美想象
师:泰山上赏日出,令人神往,但能看到,可不是很容易的事呀。同学们,你去过泰山,看过日出吗?有谁看过,请说一说?
请几个学生自由地谈。师也谈一谈自己的心愿。
(5)品评作者的观感:
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登山是有备而来):
泰山上赏日出也不是随意都能看到,大家想一想哪个季节最适合看日出?……如果从云雾少,易看到的方面考虑呢?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选冬天登山的,也许是有选择的。)
师:要筛选出文中描写作者游览的情形的句子,要自己的话描述。
(生找出后,屏幕展示)
来泰山:乘风雪
登泰山:道中,磴几不可登 赏泰山:看日出时
看山石时
师引导学生重点联想分析顶风冒雪、“迷雾冰滑”“大风扬积雪击面”的“击”字和“雪与人膝齐”等处描写。
明确:作者在冬雪凛凛之时,不怕山高路险,包含着独特的精神价值。
五、引导学生联想生活经历,品味作者崇高的精神追求。
屏幕展示:泰山远景图,问题——
泰山巍巍,天寒路险,作者却顶风冒雪,毅然登临,领略到了独得之乐。
你有过类似经历吗?
你有何感悟?你还能由此联想到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言,组织语言。
师:提示学生联系相关经历,由近到远发表感想。尽可能多提问,引导深入联想,对能深入到人生哲理的给予赞扬。
六、生化情感,收束教学
师引领回忆,然后师生齐读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励志语句。
屏幕展示: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名言——世之奇伟、险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教师用激情话语引领学生课余进一步深入品赏本文,品悟人生。
(备用——屏幕:国画《苍茫泰山》
本人自撰的评论姚鼐情怀的对联一副——
顶风冒雪,登临绝顶,显满怀豪情。
俯仰天地,踏雪赏日,成旷世奇缘。)
(完)
姚鼐《登泰山记》原文翻译注释篇7
《登泰山记》教案
教学目标:
一、领会泰山的地理特点和时令特点,学习本文行文描景方法,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二、体会形象优美简练的语言特色,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教学重难点:领会景物特征,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重点内容:了解文章内容,领会冬季泰山特征
一、导语激趣----导语:名山大川向来备受文人骚客旅行家冒险家挑战者的欢迎,有“五岳独尊”之誉的泰山也不例外。泰山素以“雄”著称,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历代帝王尊崇它,把它当作江山永固的象征;历代文人礼赞它——孔子有“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叹,杜甫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妙悟,这些无不激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清代文人姚鼐就曾经冒着风雪不远万里赶来登山并给我们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登泰山记》。
二、作者简介(课件展示): 《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安徽桐城人,著名的散文家,清代桐城派奠基人之一。曾任刑部郎中(记名御史、四库全书馆纂修竺职。辞官后,先后在江宁、扬州等书院讲学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九经说》等书。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他的文笔雅洁、严谨,自成一格。
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三、整体感知
1.熟读课文,概括各段内容
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地理位置。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主要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小结:文章思路: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文章主要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登山和观景,作者通过所感所见从不同的视角写了风雪中的泰山特点。
2.再读课文。本文是一篇游记,请思考: ①本文从登山到观景一共有几天的游程?
明确:两天。依据一:运用天干地支和书下注解推出丁未和戊申两天的具体日期。
依据二:第三段中游者登上山顶后所观之景是“晚日照城郭”,而第四段中写“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由此可推出他们在山顶宿了一晚,而且极有兴致。②登山路线如何?(展示登山线路)
明确:有两条。一条是作者与友人从泰安南麓登——中谷——中岭——西谷——山巅(全程45里);一条是古人登山路径既从泰安——东谷——天门(山巅)
四、具体研读 ㈠分析第二段 1.请一生读,师生评价。2.此段泰山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
明确:首先,泰山是古老而险峻的。依据是:第一,作者不畏风雪不远万里不放弃机会,可见倾慕泰山已久,足见泰山的魅力;第二,既然泰山上有石级,有郦道元、古人、世人的记述传闻,沿途有名胜就知其古老闻名了;第三,山路上“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更是令人胆颤心惊;其次,泰山是雄奇高远的。石级“七千有余”已显其高,全程45里,其远不言而喻;山顶上落日、白雪、青山、流水、城郭,尽收眼底,好一幅绚丽壮观的夕照图,怎不神奇?
㈡赏读第三段
1.大家放开声音读,老师巡视。2.泰山日出景象,提问:泰山日出有何特点?作者是如何描绘的?
明确:泰山日出场面壮阔宏大,景象变化多姿,绚烂多彩;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示给读者一幅雄伟壮丽的奇景。(学生回答后展示日出经过)
待日出——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主观心情:满怀逸兴,心情急切盼日出)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自亭东足下皆云漫。(四周迷蒙为日出作铺垫)
日将出——稍见山峦微露,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聚焦云色变幻)日正出——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兼绘日色云状)
日已出——西峰“降皓驳色”“而皆若偻”(掉转镜头扫描承照阳光的山色山形)
小结过渡:此段景物描绘极有层次性,手法高妙——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比喻生动有趣,给人以想象的依托。文章写到此,泰山的详景应该已经见到了,那么文章最后两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㈢分析最后两个自然段(分析后放映泰山雪景,从图中进一步体会泰山冬景特点)
从行文看,最后两个自然段对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是略写。这些静物无论在哪个季节都能看见而且是人人皆知的,所以作者略写。但作者略写这些仍让其发挥了作用:写人文景观突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风雪中不在道旁的石刻“皆不及往”,交代了冬季泰山的安静险峻,也给游者留下了一丝遗憾。从写法上看它与第二自然段相照应,行程有始有终,文章脉络清晰。补写将泰山的特点进一步完整的表现出来而不显罗嗦。
第五段写自然景观更见作者功力。这一段完美地写出了冬季泰山的特征,这段写景补充让人对冬天泰山的了解更全面。先看三多三少:石与土,石头较之于土坚硬,显得刚劲有力,多石少土,突出了泰山的阳刚之气;平方意为方方正正,有棱有角,而圜则显得柔和流畅,少了伟丈夫的气概,多平方少圜,泰山雄伟之势自出;杂树给人零乱之感,松却傲霜斗雪,令人钦佩,风雪中那生长在石头罅隙里的松树,屹立在泰山之巅更显得庄严肃穆,泰山也因此平添十分魅力。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给了泰山一种晶莹凝固静穆的美;“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则写出了大雪中泰山的人迹罕至和安静神秘。这是作者游山之后对泰山的总体印象。此段并非只为体现桐城派的考据特色,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不可缺少。
总结过渡:冬天泰山作者登上去了,雪后天晴的泰山、积雪后的泰山日出和积雪中的泰山给了作者独特的感受,也给了我们美的享受。既然作者是从第二段开始登山,那么文章第一自然段是否是多余的?
㈣分析第一自然段(展示泰山地理)
明确:文章开篇介绍“泰山之阳”“其阴”“古长城”“日观峰”的位置由面——线——点为下文的描写登山所见营造氛围埋下伏笔;也正因为泰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景观才吸引着四方游客,吸引着作者顶风冒雪而来,作者对祖国河山的感情由此可见一斑。没有此段后面的内容就显得突兀而模糊。
总结:本文只有**百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用笔巧妙,貌似闲笔却无一处闲笔;详写处浓墨重彩生动形象,略写处一笔带过却又紧扣事物特征,这是本文的写作艺术之一——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姚鼐《登泰山记》原文翻译注释篇8
学记原文及注释
【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译文】为王者在发布法律政令的时候能够深谋远虑,并且招纳贤良之人帮助自己来治理国事,只可以博得一点小小名气的,但是还不能够打动民众的心。为王者如果能够亲贤人,关爱贫贱出身的寒士,就可以打动民众的心了,但是还不能教化人民。为王者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培养良好的风俗,看来只有通过兴办学校教育才能实行。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译文】玉石不经过雕琢,是不能成为玉器的;同样,人们不通过学习,就不能够懂得道理。所以,古时候的帝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无不先从教育入手。《尚书•兑命篇》说:“念终典于学”,(要自始至终常常想到学习)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即使有了美味的菜肴,不吃是不能知道它的美味的;即使有了最好的道理,不学习是不能知道它的好处的。所以说: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原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xiao,四声,教人)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自己,努力向学。知道有困难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所以说:教与学相辅相成的。尚书·兑命篇》说:“学学半”(教别人能够收到一半学习的效果,教学互进),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古之教,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
【译文】古时候的教育制度是:一家中设有私塾,一党中设有庠(五百家为党),一个遂中设有序(一万两千五百家为遂),一国之中设有太学。每年都有新生入学,隔年考试一次。入学一年之后,考经文的句读,辨别志向所趋;三年考察学生是否尊重专注于学业,乐于与人群相处;五年考察学生是否博学笃行,亲近师长;七年时考察学生在学术上是否有独到的见解,及对朋友的选择,这时候可以称之为小成。九年时知识通达,能够触类旁通,遇事不惑而且不违背师训,就可以称之为大成。
【原文】夫然后足以化民成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译文】这样之后才能收到教化人民,移风易俗的效果,使跟前的人心悦诚服,远方的人向往来归,这就是大学施教的过程。古书说:“幼小的蚂蚁也都要时常去学习衔土的事情才能筑起大垤(die二声)”岂不正好说明了这层道理吗!
【原文】大学始教,皮弁(bian四声,古代男子戴的帽子,低级武职名称)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yì)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qie四声,小箱子),孙(逊)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di四声,古代一种祭祀)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踖(ji二声,踧踖,惊恐不安的样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译文】大学开学的时候,学生都穿著礼服,以苹藻之菜祭祀先圣先师,表示尊师重道;先练习《诗•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诗歌,为的是使他们从开头就培养做官的兴趣。;击鼓召集学生,正式打开书箧(书包),希望学生以谦逊谨慎的态度学习;夏楚两物(教鞭)是用来警惕鞭策学生,收到整肃威仪的效果;夏天的大祭(天子祭天)未实施以前,天子、诸侯不急着到学校去视察,为的是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发展志向;教师常常观察学生,但是并不轻易发言,等到适当的时候再加以指导,为的是培养学生自己用心思考的习惯;至于年幼的学生只听不问,为的是使他们循序渐进地而不越级地学习。这七项是教学的基本纲领。【原文】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译文】古书上说:“在教育这件事上,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尽职,学生的责任首先在于立志”,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man四声,没有花纹的丝织品),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自焉游焉。夫然后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译文】大学进行教育的办法是:在规定的时间进行正课,休息的时候也有种种课外作业。学习要有方法,如果不从『操、缦』这些小曲学起,指法不纯熟,琴、瑟就弹不好;不从通晓鸟兽草木,天时人事学会譬喻,诗就作不好;不学会洒扫应对,礼节就行不恰当,对于六艺等技艺没有兴致,就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所以君子在学习方面,要藏之于心,表现在外,不论休息或游乐的时候,都念念不忘,能够这样,才能安于学习,亲近师长;与同学相处融洽而且信奉自己所学的真理。这样做了即使离开了同学师长,也不会背弃道义。【原文】兑命曰:“敬孙(逊)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译文】尚书•说命篇》说:“唯有重视学业,按部就班,及时努力,学业才能有所成就”,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译文】现在的教师,大部分都是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而不让学生独立思考,只是烦琐的提问一味的教训灌输,而不注意学生主动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顾赶速度,而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只从教育者的愿望出发,而不考虑学生的内心需要,教师不考虑学生在个性及才能上的差异,教学一刀切,没有因材施教。对学生的教导违反情理,学生求学也违逆不顺。如此一来,使得学生愈来愈厌恶学习而且憎恶师长;以学习为难为苦,而不明白学习的快乐与好处。虽然课业勉强读完了,也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教育之所以不能成功,原因就在此。
【原文】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译文】大学进行教育的原则是这样的:坏的事情没有发生就先防止,这叫做预防;抓住时机,进行教育,这叫做及时;循序地而不越级地进行教育,这叫做顺应自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叫做切磋琢磨。这四种教学方法,是教育之所以兴盛的原因。
【原文】发然后禁,则扞(han四声,互相抵触)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译文】如果等到事情发生以后才去禁止,就要遭到阻力,不易纠正了;如果时机错过以后才去学习,学起来就会劳苦不堪,不易有成就了。如果不知顺应自然,胡乱施教,教育工作就会陷入混乱的境地,不能获得成效。如果孤独地学,没有朋友,见解就会狭隘,见闻就会不广。如果交友不慎,就会违背师长的教诲;如果三朋四友,尽谈不正经的事情,就会荒废学业。这六点就是教育失败的原因。
【原文】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译文】君子知道教育之所以兴盛的原因,也明白教育之所以衰落的道理,然后就可以为人师表了。所以君子的教化是善于晓喻,让人明白道理,只加以引导,而不去强迫别人服从;对待学生严格,但并不抑制其个性的发展;加以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只引导而不强迫,使学习的人容易亲近。教师严格而不压抑,使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得以充分发展。只加以启发而不必全部说出,使学生能够自己思考。师生融洽,学习安易,学生又能独立思考,就是善于诱导的结果。
【原文】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译文】学生的缺点有四种类型,教师不可以不知道。在学习中,有些学生的缺点是贪多务得,有些学生的缺点是狭隘寡闻,有些学生的缺点是轻率勇为,有些学生的缺点是畏难而止。这四类缺点的根源是因为学生的心性不同之故。
【原文】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译文】必须了解学生的心性,才能矫正学生的缺点。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扬学生的优点,克服学生的缺点。优秀的歌手能使听众自然而然地跟着他唱;优秀的教师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跟着他学。他的讲解,扼要而又透彻,精微而又妥善,举例不多,却能说明问题,可算是能使人继承其志了。
【原文】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教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译文】君子知道求学有难有易,并懂得人的天资有高有低,然后方能因材施教。能广泛地晓喻,然后才有能力作老师;能够作老师,才能做官长;能做官长,才能做领袖。所以能做一个好老师,就是学做领袖的开始。所以选择老师不可以不谨慎。古书说:三王(伏羲神农黄帝称三皇)四代(虞夏殷周)对老师的选择都很慎重。就是这个意思。
【作为教师既能知道学生的求学有难易的不同,就可知道他们的天资有美恶的区别。既能知道他们学习有难易,天资有美恶,就应当依照他们的程度深浅和智力高下,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因势利导,广为晓喻。惟有这样才可以为人师。能为人师,也就能为地方官吏或一国首长,担负起教导人民的责任。所以教师的教人,就是要教人以“治国”“平天下”的为君之道,因此对教师不可不审慎选择。古书说:“虞夏商周各代,惟以慎选师资为重要任务。”就是这个道理】
【原文】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译文】在教育工作中,最难得的是尊敬教师。尊师才能重道,重道才能使人重视学习。所以,君王在两种情形之下是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臣子的:当臣子在祭礼中扮演受祭者的时候,不以对待臣子在态度对待他;当臣子担任教师的时候,也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他。按照大学的礼节,教师给君王讲书是不行君臣之礼的,就是尊师之意。
【继上说明既然教师地位重要,统治者自然应该尊敬教师以示尊师重道。在上的人既能尊师重道,则求学的人自然必有感动而专心致力与学业。】
【原文】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双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译文】善于学习的人,教师花的精力不多而收效很大,学生更把功劳归诸于老师教导有方;不善学习的人,教师花的精力很多而收效很少,反而会埋怨教师。善于发问的人,[发问如同]砍伐坚硬的木材;先从容易砍的地方砍起,随后才砍木材的关节;久而久之,关节随手就可以砍开了。不善发问的人恰恰与此相反。
【原文】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译文】善于答问的人,对待发问如同对待撞钟一样;撞得轻就响得小,撞得重就响得大;从容地撞,从容地响。不善答问的人恰恰与此相反。这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说明教师发问和答问的重要原则,应先易后难,由浅入深,作喻“如攻坚木”,“如撞钟”。如不遵守这些原则,就会导致“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的结果。这些提问和答问的原则仍是今天教学实践中十分宝贵的参考】
【原文】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译文】单凭一点死记硬背得来的学问,是没有资格当教师的,必须善于根据学生的问题来讲解才行。当学生没有能力提出问题的时候,才可以直接讲给他听。老师开导了,学生仍然不明白,虽然暂时放弃指导,等待将来也是可以的。
【原文】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ji一声);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译文】优秀的冶匠的儿子,一定先学会用皮子镶嵌成衣;优秀的弓匠的儿子,一定先学会用柳枝编织成箕;小马初学驾车相反,它是跟在车子后面的。人们懂得这三层道理,就懂得怎样做学问了。
【原文】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译文】古时候的学者,能够分析比较事物的异同之处,汇整成一类。鼓并不等于五声,但若没有鼓,五声就不和谐;水并不等于五色,但若没有水,五色就不鲜明;学习并不等于五官,但若不学习,五官就不能发挥作用;教师不在五服之列,但若没有教师,五服之间的关系就不亲密。
【原文】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
【译文】君子说:“德行最高的人不限于担任某一官职;普遍的真理不限于解释某一具体事物;最守信用的人不立约就能守信;最守时刻的人无须划一就能守时。”懂得了这四层道理,就懂得做学问要从根本着手了。
【原文】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译文】三王祭祀江河的时候,都是先祭河,后祭海,就因河是本源,海是归宿。这就是重视根本的意思。
推荐访问:泰山 注释 原文 姚鼐《登泰山记》原文翻译注释及译文 姚鼐《登泰山记》原文翻译注释及解释 登泰山记姚鼐原文及翻译 姚鼐《登泰山记》解读 《登泰山记》原文及翻译 登泰山记原文及翻译古诗文网 登泰山记原文及翻译注释对照 登泰山记姚鼐的翻译 登泰山记姚鼐文言文翻译 登泰山记姚鼐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