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顶好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度跨文化交际论文12篇

时间:2023-09-24 09:08:04 来源:顶好范文网
导读: 跨文化交际论文浅谈在跨文化交际中关注中西方差异论文摘要: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传统和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语言习惯等都有很大

跨文化交际论文浅谈在跨文化交际中关注中西方差异论文摘要: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传统和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语言习惯等都有很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跨文化交际论文12篇,供大家参考。

跨文化交际论文12篇

跨文化交际论文篇1

浅谈在跨文化交际中关注中西方差异

论文摘 要: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传统和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语言习惯等都有很大差别,很多日常行为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屡见不鲜,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交往的顺利进行,并使交往双方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人们在这种跨文化环境中相互交际之前,必须对对方的文化习俗和历史背景有所了解,才能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尴尬的局面。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现象的发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是势不可挡,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文化冲突是进行跨文化交际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有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世界文化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文化冲突 中西方文化差异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各种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日益加强,与英语国家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更是日益频繁与广泛。文化交流、旅游业蓬勃发展,外国独资、合资企业数量增多,与国际人员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增多。同时,中国学生出国交流、深造的机会也日益增多。随着国际间的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世界的通用语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的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对于加深中国对西方的了解是一件好事,然而,这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由于历史、政治、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各国、各地区的文化的不同,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会具体体现在各个方面,我们应意识到中西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可忽视和改变的,应该接受这种差异,尊重和理解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流和处理实际问题过程中,避免出现文化上的冲突,从而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则会引起各种各样的文化冲突,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群体中的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以及道德标准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英语的使用上,文化背景也起着相当大的影响作用,由于缺乏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很多中国人在与西方国家的人交流时运用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观念,思维模式,因而常常使得中西方交流时陷入尴尬的境地。总之,忽视中西文化差异的相关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走入陷阱,而导致交际失败和尴尬。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在我国进入WTO时代以后,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开放,中国人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西方的文化,达到中西方之间的交流。因此,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于与西方人进行跨文化交际是很有必要的,也可以避免尽量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的差异导致文化冲突的发生。

(二)

关注中西文化差异的意义,首先,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英语语言的内涵,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广泛运用的语言,更深入了解西方国家,更好地接受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建设祖国服务。第二,关注中西文化差异有助于解决和避免文化差异所引起的冲突,从而更好地融入世界,让外界更多地了解我们的国家,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更大地发挥我国在国际上的作用。第三,关注中西文化差异有利于本国语言的学习。在学习中,通过对中英文化差异的比较,有助于学生更精准地理解和掌握汉语语言,加深对汉语文化的理解,这反过来又会促进我们对英语文化的理解。

面对越来越开放的社会,我们当代大学生在加深自身文化理解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尽可能多地主动理解对方的文化特性,努力把自己锻炼成具有多重文化能力、善于跨文化交际的现代人,在保持自身优良传统的同时,积极吸收外国文化中好的一面,使自己能够顺利进行双向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2] 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北京:外语教学究出版社,1999年。

[3] 闫传海,张梅娟:《英汉词汇文化对比研究》,陕西: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4] 聂淼。英语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9.

[5]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

[6] 陈建民。语言文化社会新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跨文化交际论文篇2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迁移和语用失误

语用语言失误缘于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是对交际意图的错误理解;社交语用失误则起因于对话语社交条件的错误认识,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社交语用失误表现在对社交条件的限制过大、不能满足以及滥用、误用上。针对两种语用失误造成的负面影响,托马斯说道“:语法错误可能使人不愉快或影响交际,但至少在规则上,它是一清二楚的,听话人会立即感觉到它的存在,而且一旦意识到说话人的语法能力较弱,对其是容忍的。然而,语用失误则不然,如果一个非本族语说话人语言流利,对方通常不会把其明显的不礼貌或不友好的行为归因为语言缺陷,而会认为是粗鲁和恶意的自然流露。语法错误可能显示出说话人还未掌握一定的语言能力,而语用失误则可能反映出说话人的人格有毛病。”(Thomas1983,参见何自然1997:206)由此可见,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失误往往被认为是说话人在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方面有所欠缺,比较容易得到人们的理解和谅解;而语用失误由于触及了目标语国家的个人隐私或文化禁忌,不但不能为人接受,其造成的负面影响亦难以消除。譬如,日语专业三年级学生A在日本某公司实习,在她专注于自己工作的时候,上司突然来到身边让她去处理其它事务,由于手边的工作尚未结束,于是A对上司说了句“ちょっと待ってください(请稍等)”。没想到,上司听到这句话后非常生气,而A认为“我正在处理的工作很快结束,而且已经说了请稍等了,上司为什么还要发火?”丝毫不清楚上司发怒的原因。确实,从语法层面看,A使用的日语没有任何语法错误,而这句话翻译成汉语也是“请稍等”的意思,但在语用规则上,这种表达形式在重视纵向关系的日本是不能用于尊长或上司的。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一苇可航,同为汉字文化圈国家。长期以来,中日同文同种的认识似乎成为一种常识。然而,实践证明,这种似是而非的错误常识,正是阻碍中日双方相互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个事例也充分说明对目标语国家文化知识、语用规则的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是何等重要,正确的语言形式并不能确保交际一定成功,语用能力的培养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加强。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前所述,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不仅仅在于掌握正确的语言形式,在全球化空前发展的今天,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怎样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内实现这一目的,不少学者进行了颇有成效的研究和探索。Billmye(r1990)曾以赞美表达为例,就课堂内教师有关赞美语用规则的指导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接受了语用规则指导的学生对赞美表达形式的使用基本接近于母语说话者,从而有效证明教师在课堂内进行语用规则的指导对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大有裨益。Kaspe(r1996)也在自己的论文中援引了五个事例,说明教师在进行语用规则指导时,明示的教学方法更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习得。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一直以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的培养为中心,忽略了对文化知识和语用规则的指导,从而导致学生语用能力低下,语用失误频频。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培养语用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将文化知识、语用知识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认识到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文化差异与负语用迁移现象,在发展语言技能的同时,提高语用能力、减少语用失误。其次,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必须得到加强。Bardovi—Harlig(1992)曾向英语教师提示了一种旨在提高教师语用能力的方法。该方法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时,教师研读一些有关语用学的文献;第二阶段时,认真观察自己的语言使用并收集相关数据;第三阶段时,教师们相互交流、发现问题并就此展开讨论,之后重新收集数据;第四阶段,教师以各自着重研究的言语行为为对象,对教材进行分析、评价;最后则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教材分析结果,对教材加以改进或开发更理想的教材。该研究对教师语用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颇具可行性的训练方法。不难设想,倘若教师不具备相当的语用能力,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只能沦为一种空谈。第三,教师要设法消除学生对负语用迁移的恐惧心理,培养学生使用外语的习惯。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是一个渐进的、动态的过程(Scarcella&Oxford1997:264),只有经过初步适应、产生冲突和重新认识几个阶段才能真正实现对不同文化的理解。由于我们的学生都是在外语环境中学习外语,没有太多接触和使用目标语的机会,这个适应、冲突和再认识的过程会相对较长,学生目标语水平的提高也就相对缓慢。教师要设法消除学生对负迁移的恐惧心理,努力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多用多练,逐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结语

以上对语用迁移、语用失误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进行了考察,并对怎样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建议。虽然语用迁移是导致语用失误的重要因素,但是,只要教师能够提高对语用迁移的认识,意识到加强自身语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调整课程设计,就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此外,鼓励学生多用外语,克服对语用负迁移的恐惧心理,在实践中积累成功交际的经验亦不容小觑。

跨文化交际论文篇3

论文摘要:美国电影《盗梦空间》的上映掀起了国内讨论梦境与现实的高潮。该电影中对梦境的解释与中国文化中梦境的解释有所不同,体现出中美文化差异。

论文关键词:梦境,中国,美国,文化差异

梦,睡眠时局部大脑皮层还没有完全停止活动而引起的脑中的表象活动。说到梦,让人联想到“庄生梦蝶”的故事,庄周在梦里梦到自己变成蝴蝶,醒来后惊讶自己是庄周,真的不了解是在梦里变成了蝴蝶,还是自己正在梦中变成了庄周。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梦应该是由人们自身机体运动产生的,本与他人无关。

中国的文学名著中,梦境常常用来寄托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想法。比如妖魔鬼怪、神仙道人可以进入人们的梦境。在《窦娥冤》中,窦娥死后托梦给返乡办案的父亲,诉说自己的冤情。在《红楼梦》中警幻仙子通过梦境给贾宝玉传授金陵十二钗正、副各册,又附诗画,其中暗含着红楼中主要女子的命运。在中国志怪小说中还有“走无常”的故事,人们在梦境中到阴间办事的情况。这些梦境都是神仙鬼怪具有的特权,他们的出现跟人物的命运有关,也许神仙鬼怪真能通过托梦给人们指点迷津。

2010年在国内热映的《盗梦空间》掀起了网上对梦的解析的讨论狂潮。来自医学、心理学、建筑学的观点层出不穷。最后结尾的螺旋一直旋转不停,更是把观众带入了无限遐想中,到底是梦境还是现实。在本片中,人物的梦境由他人导演,包括场景的设置,梦中的人对外来者似乎还有一丝敌意,观众最终陷入了导演的梦境中。

《盗梦空间》是根据剧情译成中文的片名,在英文中,影片的名字是“inception”,即植入。在这部电影中,主人公柯比(Cobb)具有超人的能力,通过制造梦境,把某种观念植入到他人脑中。看似不可思议的事,但在整部电影中,这一理念贯穿于始终。柯比因为将“她的世界不是真实的,唯有死亡才能脱离这里。”这个意念植入妻子茉儿(Mal)的脑中,最终导致茉儿的死亡,使自己内疚一生,不能与家人团聚。正因如此,他坚信能够进行意念植入。于是有了故事的发展,他们需要将“放弃父亲的财产”植入到“富二代”费雪(Fisher)的脑中,让他主动放弃父亲的财产,从而打破其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垄断。为了植入这个意念,他们设计了三层梦境。由于费雪在第三层梦境中弹昏迷,又继续进入第四层梦境即混沌边缘(limbo),把跌入混沌边缘的费雪带回第三层梦境,在下一次坠落(kick)之前,完成任务,让费雪能够意识到放弃父亲的遗产。

在整个梦境的设计过程中,运用了各种医学、心理学和建筑学的技术,将梦境一层层展现在观众面前,精彩的空间移动、枪林弹雨、以及几度失重片段更是让观众享受了视觉大餐。《盗梦空间》结尾的螺旋在旋转,使观众不愿离去,希望能够得到故事的结果,此情此景到底是梦境还是现实。不少人等到电影字幕结束后才慢慢离去,期待揭晓答案。

由梦境的理解,对比中美文化的差异。首先,对人的力量认识不同。《盗梦空间》的出现,让人们试图接受意念植入的观点。从医学、心理学上解释,意念植入是有可能在梦中实现的,比如运用催眠术能够使心理学家了解困扰人们的事情,通过电子设备可以将脑中所想以简单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美国的科学技术在某些领域比中国发展得快,他们能够运用现有的知识进行推理,加之充分想象,相信人们能够进入到其他人的梦境中。

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较之慢一些,对人的力量的认识不够深入,以及想象空间不如西方广阔。认识的不同导致在创作上,美国科幻片的数量比中国科幻片多。从1902年,第一部科幻片由法国拍摄的《从地球到月球》,到2010年,一百多年间,美国共出产了40部知名科幻片。本人统计的中国科幻片只有7部。他们是《珊瑚岛上的死光》(1980)、《超国界行动》(1986)、年《霹雳贝贝》(1988)、《大气层消失》(1990)、《疯狂的兔子》(1997)、《机器侠》(2009)、《未来警察》(2010)等,但影响力远不如西方的科幻片。

同时,中美在电影特技使用上的不同。美国的科技发展也促进了科幻电影的发展。在许多美国科幻片中,各种科学技术手段得到广泛应用。尤为突出的是在使用计算机图形学(CG)、多用户层面(MUD)、三维数字化技术(3D)和图像最大化(IMAX)等电影特效技术方面,美国的经验比我国成熟。

从1977年至今,以下七部全球热播的美国好莱坞科幻大片都夸大了人类的力量,并运用现有的科学知识解释了故事发生的可能因素。从《星球大战》、《终结者》和《异形2》还没有使用CG技术开始,到《侏罗纪公园》、《阿波罗13号》中使用了CG技术,再到将电脑MUD游戏展现在观众面前,之后2010年《阿凡达》的出现,更是让观众享受了MAX电影的超凡视听体验。

中国科幻片《珊瑚岛上的死光》、《超国界行动》和霹雳贝贝》主要使用的是拍摄特技,没有使用到CG技术。在2009年上映的《机器侠》中,使用了CG技术。2010年隆重推出的《未来警察》使用了大量的计算机合成图像或电脑三维动画(CGI)技术,但是特效镜头的数量远不敌同年上映的美国电影《阿凡达》。通过对比,中国科幻电影虽然在使用科学技术方面还远不及美国电影,但是通过近年的努力,中国科幻电影在拍摄上已经开始大量使用CG电影特效技术。

第二,对混沌现象的理解不同,体现了中美宗教信仰不同。有关混沌边缘的概念,更是如一个解不开的迷吸引了中国观众的注意力。看完影片之后,网络上对“混沌边缘”(limbo)这个词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电影《盗梦空间》中,茉儿和柯比在梦中一度进入混沌边缘,待了几十年,建造了自己的城市,茉儿甚至不愿从梦中醒来,才引起了柯比给茉儿植入意念的主意,于是有了后续故事。

混沌边缘是西方天主教的词汇。混沌边缘是灵魂暂时的归宿;出于神的友谊,人们时候不用下地狱,在混沌边缘等待救世主降临拯救他们。在但丁的《神曲》(The Divine Comedy)中,把混沌边缘(limbo)摆在“地狱的第一圈,即候判所,为未信耶教者所居。”(王维克2005:12)荷马,苏格拉底等古圣先贤都在里面。“他们并没有罪过,他们因为生在耶稣基督之前,尊敬上帝没有合乎正道”,所以他们被派在地狱第一圈,“唯一的悲哀是生活与愿望之中而没有希望”,即他们中大都不能升到天国。

***在美国在主导地位,有占85%人口信仰***,其中天主教6800万人,占人口总数的35%。在中国,据不完全统计有数百万道教徒,一亿以上佛教徒,和1亿到1.5亿的***徒,其中天主教徒有500万。当然,其中有部分人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也有一些人处于半信半疑的状态。“中国人对于信仰不强调形式上的宗教皈依,所以很难统计出性交的中国人的确切数字。”(范丽珠2009:101)由此,信奉天主教的美国人对这个词汇一定不会模糊,而在多神论的中国,人们未必领悟得到这个词义。

总之,中西方文化在认识人的力量和宗教信仰上存在差异。研究中西方差异对我们的启示是: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对比,强化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国家文化背景。利用电影《盗梦空间》(Inception)能够将inception(植入),limbo(混沌边缘)这两个英文单词通过意念植入的方式将英语语言植入到学生的脑中。但是像这样用暗示的教学方法所需要的课堂时间、教材以及如何开展课堂活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跨文化交际论文篇4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高职英语专业视听说课程的教学现状,探索视听说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关系,并提出如何在视听说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语用能力和文化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能随语境变化的语言交际能力。

论文关键词:高职,英语专业,视听说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在教学原则中指出:“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注意各项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突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外语教学的最终任务和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英语视听说课程在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发挥着优势作用。

一、高职英语专业视听说课程的教学现状

1.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差,英语交际能力薄弱

高职英语教学往往过于注重语言书面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听”和“说”,特别是“说”的语言能力的培养,没有足够重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很少强调学生应注意如何说话,何时说话和为什么说这些话。

2.文化背景知识缺乏

教育部有关文件明确指出,文化与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笔者在“感恩节”当天的课堂上要求学生发言表达对“感恩节”的认识,结果大部分学生只知道有“感恩节”这个节日,对其起源和节日文化不甚了解。学生由于缺乏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将会导致不能恰当地、得体地与外籍人士进行有效的语言交际。

3.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

目前,高职院校的大部分教师在视听说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提供一定的视频材料并进行大量的讲解,此外,还播放不同的音频材料练习听力,而在口语方面的训练较少,学生真正参与体验的机会并不多。

二、视听说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关系

1.视听说教学更有助于听力水平的提高,促进语言的输出

心理学实验所提供的资料表明:人的视觉吸收率为83%,听觉吸收率为11%,二者结合吸收率可达94%。多媒体辅助的视听说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融图像、声音和视频动画于一体的最真实生动的、易于理解的立体语言信息输入,从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缓解了学生在传统听力教学中的紧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语言主体的注意力、吸收率,有助于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听力材料的语境、主题和大概内容。通过提高对多维语言信息的理解,学生按照自己的认知特点、认知能力对所摄入的语言信息进行重组和加工,有效地实现语言输出。

2.传输文化背景知识,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外语教学的原则之一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广义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与来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则指正确而且恰当地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其中包括交际能力和文化能力。

视听说教学不仅在传达语言知识与训练语言技能的同时,还传输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培养语言学习者具有能随语境变化的语言交际能力。视听说教学中的视觉感知有助于学生直观地了解和学习真实的交际情景。视听材料以最直接、最真实、最准确的方式展示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文化场景,生动形象地传递着西方文化的语言习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以及行为准则等。视听材料中丰富生动的体态语(bodylanguage)也有助于学生更加轻松、简易地理解和掌握用英语与人沟通的交际习惯和交际技巧,实现用英语与世界上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三、如何在视听说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指的是对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掌握。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所在院校选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中的规范语言、纯正的口音训练学生语音方面的听说技能。通过跟读音标、单词,练习绕口令、诗歌以及学唱英语歌曲等活动集中训练学生正确的语音、自然的语调。在聆听和跟读名人诗作的同时,笔者在课堂上讲解相关的语言点及介绍诗人的背景信息,使学生不仅体味英语语言的美,了解英语语言的精华,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进一步开展。

对于视听说课堂的词汇教学,教师不仅要指引和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充分利用话题、上下文、背景等语境信息把握词汇在具体语境中的确切含义。与此同时,教师还应传授相关的语法知识。

2.训练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在视听说教学中,“视听”是基础,“说”是目的,是实践语用能力的体现。首先,教师可以选取反映大学生和人们一般的日常生活“原汁原味”的情景会话,然后根据材料内容设置相关的主题讨论问题,做好课堂教学的导入,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词汇和背景知识,并对将要视听的内容进行有效的预测。学生在观看情景对话的过程中,边看、边听、边思考、边做题,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媒体活动,使学习成为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动态过程。在完成检验理解能力的练习之后,教师应引导和组织学生分析话语的交际功能、语言习惯、语言表达方式、语用原则等,了解母语使用者是如何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最后,教师应利用或设计相似的情景,让学生模仿视听材料中的语言进行口语会话,从而巩固对这些语用知识的掌握,训练用英语交际的能力。社会文化因素是影响听力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时候学生在进行听力活动时,由于不了解语言材料中的文化内涵,即使材料中没有生词和复杂的句子,也无法理解或误解它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意识。对视听材料中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识,如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风俗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教师应充分利用视频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引领学生去发现、认识和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然后组织学生对其进行复述、总结和对比文化差异。

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的指导原则下,视听说课堂可以循序渐进地向更高一个层次侧重训练应用型技能,教师可以给学生观看与大学生、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生活相关的视频短片或电影。在一次教学实践中,笔者选取了《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三单元的视频短片“AmericanClass”,给学生播放两遍,要求学生在观看过程中自己识别当中的语言表达方式、语言习惯,发现相关的背景文化,同时用关键词摘录下主要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话重组这些语言信息,在小组讨论中相互交流、归纳总结后派代表在课堂上表述,最后教师予以鼓励性的评价以促进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和文化能力的进一步提高。结果,学生在这种应用型的练习中表达了对美国大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了解,还谈论了对中美大学课堂教学差异的认识。这样,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分析、比较、理解和归纳视频短片中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和文化差异,自主实现了语言信息的输入,并能够较为正确和全面地描述视频短片或电影,成功有效地实现了具有文化意识的语言输出。

学生在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语用能力的同时,了解认识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在与外籍人士交际过程中就能很好地避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种种问题,真正实现正确、得体、恰当的跨文化交际。

英语视听说课程作为一门综合型的英语技能课,图文声并茂、练习形式多样、文化背景知识丰富,课程教学突出教师传授语言知识,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具有能随语境变化的语言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充分发挥和运用多媒体课件的交互功能,突出音频和视频的表现力,给学生最大限度的实践机会,才能使英语学习成为一种轻松愉快、有意义又实用的有趣学习过程,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

2 陈京京。 多媒体辅助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25(3)

3 胡文仲,高一虹。 外语教学与文化[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4 李映。 试论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层次性[J]。 外语界,20**,(6)

跨文化交际论文篇5

一、关于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我国人民对于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有了新的期许,在现代社会中,想要获得成功,就需要具备良好的交际表现能力。在跨文化的语境中所认为成功的交际是能够带来发展机会、财富以及和平的;失败的交际会使得敌对局面、偏见以及冲突产生。在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中,我们正在经历的社会形势是多种多样的,如:信息化、全球化以及网络化等,不断地丰富着我们的生活。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讲外语和理解外语时都应该遵循该外语的语用规律及文化规则。对于法语的口语教学而言,这也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行为,语言的不同使得其表达的意识也会有差异,在法语中时常使用到的词汇用汉语解释意境就可能很大不同。如:在法语中有着非常丰富的代词,代词用法比较复杂,因而学生在没有熟练掌握的情况下,使用法语代词会变得非常困难。针对于您(vous)和你(tu)在法语中的用法,我们在课堂或者课后的练习中已经习惯了使用tu,随后在某些非常正式的场合也会将tu脱口而出,显然这意味着交际错误出现了。另外,与tu所对应的动词有着简单的变位,因而学生更加喜欢在表达上使用到tu,长时间下来他们容易将语言场合忽视掉,这样错误语域的选择是外语学习中的大忌。因此,我们需要十分的重视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逐步将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能力加强,尽可能的将错误语境的现象减少。如:中国自古有“爱屋及乌”的说法,法国也有着Qui m"aime,aime mon chien的说法,翻译过来就是“爱屋及狗”。可见,中法两国巨大的文化差异,也体现在人们对于宠物的不同态度,若是学生没能够很好的掌握到、认识到这一点,就很容易发生语境错误,对于跨文化的交流非常不利。

二、培养学生跨文化法语口语交际的能力

根据著名学者Gudykunst的理论,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包括基本交际能力系统、情感和关系能力系统、情节能力系统和交际方略能力系统。语言场合的忽略,错误语域的选择,是国人在外语学习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为了防止在跨文化交际中有以上问题出现,形成良好的交际氛围,教师就需要承担起课堂组织者的任务,不断地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探索,以期学生能够掌握到更多的语言知识,并熟练的将其引用在语言交流中,从而将语言交际鲜活的吸引力感受到,有助于将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提高。

(一)教学环境的营造。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历史,自教育兴起以来,我们就一直延续着“彬彬有礼”这一教育形式,从而国内的学生大多给人内敛的感觉,因此笔者发现,在法语教学中,班上的学生总是上写作、词汇以及阅读等方面表现的异常优秀,但是在口语表达中却犹如哑巴,开口却说不顺畅极具化,这是他们学习的弱点。尤其是对于性格非常内向的学生来讲,一旦要求让他们用法语表达或朗读他们立马变得害羞、胆怯,这主要是因为内心的不自信,总是害怕出错,若不及时对他们的这一弱点进行纠正改善,那么时间已久,必然学生的口语表达只会越来越落后。此时,教师需要将轻松活跃的一个课堂氛围营造出来,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的讲解知识点,认真的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对他们不良的学习方法进行纠正,如:笔者在课堂中若是发现学生在表达中语法或发音错误,我不会立马将他们的思维打断,有时对于不太重要的错误就直接忽视,并且不断地鼓励学生踊跃表达,这样一来学生会在口语的学习中不断增加学习兴趣和动力,勇于在法国人面前开口表达,更好地开展跨文化的交流。

(二)教学模式的丰富。

在课本内容讲授时,笔者还会向学生讲解一些有关的法国传统文化,笔者认为相关文化的讲解不是在某一时刻觉得有必要才讲的,而是需要在课堂的始终都有贯穿,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学习到更多的外语知识,并且能够保持学习的热情。如:在Jeanne d’ArcàChinon这一阅读课中,笔者会将法国一战时期发生的重要事件或有趣故事讲述给学生,安排他们在课后查阅相关的法国战争历史资料,在下一次课堂上鼓励学生在老师及全班同学面前表达自己课后学习的成果,这样一来学生不但能够对已经掌握到的课本知识进行巩固,还能够间接的将自身对知识运用的能力提高。

(三)趣味角色的扮演。

现代化的教学课堂形式多样,正如笔者就会根据课本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作为互动性活动的一种,其自身所带的趣味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需要交际双方协力合作,以自身立场为出发点,不丧失母语的本性,并充分地与不同文化沟通。在扮演活动的过程中,笔者会将一个故事的背景提前设计出来,随后将两个以上的角色提供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进行真正的交流。如:车票购买的过程是跨文化交际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笔者安排两个学生上台来演示整体的车票购买的流程,分别扮演购票者和售票者,要求他们必须清楚地表达出票种车票时间以及目的地等信息。

(四)课外活动的利用。

对于一门外语的学习,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的不仅是课内的理论知识(白话文★),还有课外的实践积累。笔者在法语教学中,会提前安排学生对法国文化进行了解,如:举办一场法国传统的舞会或者展开法语知识的竞赛等,笔者就曾组织过有关法国的情境表演、圣诞舞会、戏剧表演以及诗歌朗诵等。大多活动是根据经典故事或者课本内容改编的,对于这种自导自演再创作的形式,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还能够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起到锻炼作用。

结语

对于法语学习者而言,为了更好地展开跨文化的交流,就必须遵循法国的社会规范和文化规则,注重语言在实际场合的应用。教师则应该在口语教学中进行法国文化的渗透,切实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论文篇6

随着国际化交往的不断深入,世界的融合,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交流不断增多,人们之间的这种交流被称作跨文化交际。由于人们所处地域的不同,受到交通、经济等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思想和文化,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各自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进而发展成了社会规约和习俗。在跨文化交际中,这些不同会对人们的交际带来困扰,下面仅就语言等几方面进行探讨。

语言是人们在日常交流中最常用而且最直接的交际工具。由于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习俗的不同,我们在谈论一个问题时,常常因为一句话不得体,使听众发笑、不快或者气愤。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对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思考。地域的不同语言习惯就有很大差异。在中国邻里之间碰面,见到的第一句话大多是:你去哪了?你吃了么?其实这并不是真的问你去了哪里,吃了没有,这只是我们问候的一种方式而已,甚至可以说这只是一句客套话。而西方人见面更多的是说:hi,goodmorning/after—noon/night,hello……而绝不说我们打招呼的语言。在他们思想中,你要是问他们去哪了,就是干涉他们的隐私,会引起他们的不快;要是你问的是“你吃了吗”,他们则会误会,认为你想请他们吃饭。西方人当夸奖对方说“:你真美!”回答总是“:谢谢”,而我们却认为那是不谦虚的表现,总是回答“:哪里,哪里,您过奖了”。这些语言的不同都与我们所处的文化背景,教育观念密切联系,了解这些对跨文化交际会有一定的帮助。

思想意识是行为的指挥棒,对人们的行为活动起着指定性的作用。霍夫斯特德提出了识别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四个方面,在此仅就权力差距大小而举例,说明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中国文化权力差异大,在称呼语中反映就比较明显。中国人们习惯使用称呼语中不仅包括姓氏,而且加上头衔,或者喜欢使用表明对方身份的称呼语,这样的称呼语表明说话人与对方的权势关系和辈分关系,上下级之间这样,同级别也这样。如张处长、王总经理、高教授、赵伯伯等。而在美国电影中我们经常看到和听到的是儿媳直呼公、婆的大名,儿女和父母也是直接姓名相称,对于我们也难于理解。

经济的发展对跨文化交际起到促进的作用。经济发展代表着一个社会的进步,是当今社会的重头戏。经济发展了,人们才会对文化要求日益高涨,从而文化水平逐渐提升。我们要走出去取其精华,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济的发展也说明社会的和平,为进一步跨文化交际提供了有利的环境。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们才能有机会到不同的地区和国家感受不同的文化,提升生活质量。所以国家的安定,经济的发展是跨文化交际的有利保障。宗教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宗教体现着不同的文化形式,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和不同的文化背景。

我们听到的童话故事就能代表不同的宗教文化影响下的国家特点。西方大多信奉基督。基督是有神教,认为上帝是世间万事万物的主宰者,上帝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所以教徒绝对敬畏上帝、服从上帝。而在中国人们信仰的儒道佛是无神教。这样东西方就形成了差异,在许多谚语中就有所体现。英语里人们认为上上帝高于一切,上帝无所不在;在汉语里人们这样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中国人认为没有唯一至高无上的神,而且人可以充当众多的神。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帝王,为了巩固其统治,利用儒家的天命思想和三纲五常的礼仪,自称天子形成一整套尊卑有别、上下有序的等级,每个人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不能越位。这样就有了官大一级压死人、胳膊扭不过大腿、小鬼斗不过阎王这样的谚语。

在教徒中,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除了上帝之外,人不能再有其他的偶像和神灵,所以他们说:“Humanbloodisallofacolor。”人类血的颜色都是一样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不能用我国的宗教文化来衡量和体验西方国家基督文化,否则极易引起交际障碍。文化礼俗习惯会直接影响到交际质量。譬如在交际场合如何介绍他人,一些国家就存在着差异。在英语国家中介绍的顺序一般是:将男子介绍给女子;在同性别中将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将未婚女子介绍给已婚女子;将同性别中地位低者介绍给地位高者。而中国的介绍顺序基本相反,不分男女,按以下顺序介绍:将长辈介绍给晚辈;将职位高者介绍给职位低者。再如送礼礼仪。中西方都很讲究送礼,它是促进人际关系发展的一种方式。送礼,中国人讲究情谊,西方人讲品味和艺术。中国人送礼时,收礼人要谦虚一番不当面拆看,然后将东西放起来;西方人送礼时,收礼人会直接表达感谢之意,然后当面拆开,表示自己很喜欢礼物,表示对送礼者的尊重。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依据各自的饮食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中西方饮食也势必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西方人更多关注的是食物的营养及自身的生存问题。大都认为“吃”是为自身注入能量,来保持身体的结实,抵御病菌的侵袭,即使口味千篇一律。带血的牛排与大白鱼,白水煮土豆,虽有“味”而不入“味”,如同嚼蜡,却保持了材料的原有味道。虽然现在的中国人也讲究营养保健,也懂得爆炒烹炸会损失部分营养,有时还是宁愿选择后者。中国人追求的是美味和享受。中国有句俗语:“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味道是烹调的最高准则。在称赞美食时,总爱说“:色香味俱全”,家庭宴请时,主人常自谦道:“菜烧的不好,不一定和您的口味,就凑合着吃吧”而绝不说,“菜的营养不高,热量不够”等语言。西方人烹调方法的单一,使得烹调过程和使用器具都更加准确化,按照规范行事。看看菜谱就能知道,西方菜谱中都以“克”计量,而且西方人总是拿着菜谱去买菜,做菜,因此西餐就显得缺少特色。中国人推崇的是随意和创造。用料量描述“一匙”、“半碗”、“少许”比比皆是,没有准确标准,以口味而定。

综上所述,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以上几点的简析希望能为不同地域、不同国籍的人们更好的进行交流和缩短思想距离,带来几分便利,对跨文化交际起到促进作用。

跨文化交际论文篇7

关于英语副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学把伴随语言交际过程的辅助表达行为称为副语言行为。作为一种重要的非语言交际方式,副语言在非语言声音、语空和功能性发声上有显著的差异性,解析这些差异性,恰当地运用重读、音调、停顿、延长语音、话轮转接、功能性发声等规律和技巧,以提高跨交际的能力和效果。

论文关键词:副语言;跨文化;文化差异;技巧

副语言(Paralanguage)又称为类语言或伴随语言、辅助语言。副语言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用来协助语言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表明态度的非言语技巧的总称。作为语言符号的子系统,副语言行为始终贯穿于言语交际过程,并且具有特殊的交际功能。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通常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副语言作为语言交流的辅助手段,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文化差异性。本文将从微观层面解析副语言的文化差异性,阐述副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传达的话语意义和交际功能、副语言使用的规律和技巧,以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一、副语言分类

语言学文献中把副语言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副语言是伴随语言的某些声音现象。曹合建将副语言分成个人音质符号(voice identifiers)主要指由生理条件决定的个人声音特征,由语音的非切分成分构成,如一个人的音色、音速、音域、音延、节奏等,能反映个人的年龄、职业和社会地位等;语音修饰符号(vocal modifiers)主要对语义起修饰作用,如笑声、哭声、打嗝、打哈欠等;语音区别符号(vocal charactefi-zers)主要具有决定话语语义的作用,如声音的响度、音高、音量、音速的变化以及对发音器官加以控制而产生的表示不悦、愤怒等情感因素;语音分隔符号(vocal segregates)主要是更深入、细致地反映说话人的意图、状态等,通常用“um”、“ah”、“tlh”和“嗯啊”、“嗯哼”一类的有声符号;语音替代符号(vocal alternates)主要指那些较为准确地把特殊的言语意义表达出来的副语言行为,其作用是取代某些词或话语。

广义的副语言不仅包括狭义的副语言的特征,而且包括非声音特征,如体态语、客体语、语等。本文所讨论的问题属于狭义的范畴,即没有固定语义的有声行为,包括停顿和沉默。

二、副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差异性比较

副语言作为非语言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交际中必然反映一定的文化特性及特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社会成员的习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一定的区域差异性,是信息的内在表达,比较分析跨文化交际中副语言使用的差异性,对于更好解和开展跨文化交际起着重要的作用。

1.非语言声音的差异

非语言声音是一种无固定语义却可以传递交际信息的声音,这类声音不是分音节的语言,而是发出声音的“副语言”。如谈话的音量的控制,英语国家的人公开时可以开怀大笑,在轻松愉快的欢庆会上也会放声大笑,但是在讲课、私下交谈或打电话时声音却比中国人低得多。另外,英语国家的人讲话一时想不出恰当的表达方式又不想终止发言时常常发出一种声音分隔信号llll或unh,意思是“请稍候”。中国人常常用“这个、那个”来填补空白。英语国家的人感到冷时,会紧抱双臂并发出brr声音,中国人感到冷时所发出的咬紧牙关吸气音,在英语国家却表示为疼痛,尤其是烧伤疼痛。又如中国人在听别人讲话时常常发出mm lllm声,表示在专心静听,英美国家的人却会将这一声音误解为Okay!Okay!I understand,Hurry up and finish talking!

2.语空的差异

语空就是指在运用常规语言进行交流时所出现的话语停顿和沉默。把沉默纳人副语言的范畴,实际上也是广义的语言的一种,只不过是一种音量值为零的语言。中国人的“沉默”在跨文化交际中最容易引起文化冲突。英语国家的人感到很不习惯的是中国人经常采取沉默的态度,如报告人不回答听众的问题;听报告人只是静静地听,不爱提问;交谈中听话人不以明确的声音作出反应;在餐桌上只劝吃劝喝,交谈却不足。中国人将“沉默是金”作为信条,认为停顿和沉默既可以表示无言的赞许,也可以表达无声的抗议;既可以是附和抗议的表示,也可以是决心已定的标志。

3.功能性发声的差异

有些副研究者把功能性发声又称为“特征音”,属于语音修饰符号范畴。在情绪和生理音的控制方面,国家的人非常注意合理地控制,如打哈欠声、打喷嚏声、打嗝等,如无法控制,通常会表示抱歉。对于生理音的控制会更加严格,在他们认为,在他人面前发出生理声音,是缺乏修养、失礼的表现。而中国人往往在这方面不是很在意,在他们看来,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无法控制,也不必控制。又如对待吹口哨的问题,英美国家的人认为在熟悉的人面前吹口哨,尤其是男子对女子,往往被认为是对对方容貌的赞美。而在中国人看来,却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三、副语言在跨交际中的应用

在跨文化交际中,英语学习者要熟练掌握副语言体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把握副语言的表达规律,了解副语言使用的基本知识和原则,将有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1.把握发声韵律特征,避免文化冲突

副语言是有声但没有固定语义的语言。中国人讲汉字有四个声调,不同的声调,即使同一个字,意思表达也千差万别。英语中却是通过语句的重读、语调、停顿和延长语音等表达说话者的意图,表达不同的意思。

在跨文化交际中重读不同,话语的意义迥然不同。例如You get the car,在这个句子中,重读“You”,特指你,而不是别人;重读“get”指得到,而不是其他动作行为;重读“the car”,说明得到的是汽车,而不是其他的物品。随着重音的改变,句子的语用和话语意义也不同,重音运用不当,将会在文化交际中产生冲突,从而阻碍了跨文化交际的进行。

语调指说话人抑扬顿挫的变化,有升调、降调、升降调、降升调。不同的语调带有说话人的情感色彩。例如She is kind,用不同的语调,会表达不同的语义。用正常陈述句的语调,句末用降调,表示“她是位善良的女孩”;句末用升调,表示不确定性,一种猜测和怀疑,“她真的很善良吗”;在“is”处降调,表示肯定,指“她确实善良”;在“is”和“kind”处用降升调,暗示“她很善良,但是……”,即有言外之音。

停顿是语音分隔的一种表现形式,停顿在交际中传递着重要信息、聚焦重点、引起听众的注意。例如,在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国际奥委会**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主办权时,说到:“The games 0f the 29th Olympiad 2008 are awar-ded to the city of——Beijing,”在这句话中使用了停顿,充分地渲染了现场的气氛,引起了听者的高度注意,也达到了表达的效果。

延长语音是一个音素在一个词、短语或句子中读音时间的长短叫音的长度。说话者可以通过延长单词或单词中的语音来表达说话人的不同语用意图或话语意义。例如“I’m coming,”这旬日常用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延长语音使用的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同。Tony是个调皮的男孩,妈妈让他去拖地,他正在打游戏,这时他拖长了语音“coming”,表示了厌烦和漫不经心的态度。随后,他很费力地在拖地,这时妈妈叫他去吃晚饭,他同样回答了“I’m coming,”但语音显得干净利落、嗓音宏亮,这时却表达了他如释重负、逃避责任的情绪。

2.恰当地运用“话轮转接”,避免沉默不语

“话轮”的含义是指给予说话人的权利与义务及实际所说的话语。20世纪70年代,学家萨克斯(H,Sacks)、谢格罗夫(E.A.Sehegfoff)、杰弗逊(G.Jcfferson)提出了“话轮转接”理论,来说明话语中发言者的变换问题。邓肯将话轮转接分为三类:话轮放弃提示(turn—yielding Cues),讲话人示意自己已讲完,听话人可以说话了,常见的技巧是讲话人语速放慢,然后用缓冲语,如well,you know,听话人就知道自己可以讲话了;话轮回归提示(back—ehannehng CUeS)话轮放弃信号以后示意自己不想说话,希望继续听下去,常见的形式是Mm或Ull huh,或用升调0h,鼓励讲话人继续讲下去;话轮维持提示(turn—maintinng cues)是采用加强音量变化和加快讲话速度的方法来抑制听话人的发言要求。如用Ah之类声音填补讲话过程中的停顿,不给对方以插话的机会。在跨文化交流中,要始终坚持作出有声的反应,不可沉默不语,更不可毫无反应,交谈时要注意话轮的自然转接。

3.正确使用功能性发声,避免语意模糊

功能性发声的运用是否得当,主要取决于讲话人在一定语境中的态度,伴随着言语的笑声、哭声、低语声等的副语言,对话语意义起到辅助修饰的作用,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丰富,语意更加明确,有利于信息的准确表达。例如:Jack:MayI have alook at your new pen?Alice:(Sroiling)as you like,Alice的微笑赋予了“as you like”更为直接的态度——允许。如果Alice采用了"yelling"的态度,则表明了Alice的愤怒、不耐烦,那么Jack可能就会打消看这支笔的念头。可见,功能性发声的正确表达,强化了话语意义,避免了语意模糊。

跨文化交际论文篇8

文化核心维度的构成

1.文化显性维度

探讨文化,离不开语言,美国杰出的语言学家Sapir(1921)在一书中写道:“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他认为语言是一种非本能的、后天形成的“文化”功能,是人类所特有的、非本能地使用自发创作的符号沟通思想,表达情感和愿望的交际手段。Brown(1994)[4]认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化又是语言的一部分,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离。Nida(1998)则认为语言和文化都是符号,表达着我们在语言中所说的任何事情的含义,或者外延或者内涵,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文化才得以产生和传承。从文化的角度分析语言和文化关系,可以说文化包括语言,文化的发展影响语言的发展。由于语言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与承载形式,不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在Hofstede的洋葱理论中,洋葱的最外表的一层象征物(Symbols)层中,就包括服装、语言、建筑物等。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也可以借用冰山理论来解释,在文化冰山理论中,如果说冰山就是整个文化的话,那么语言就是水面之上的那一部分,它反映着水面之下那一部分的内涵,也就是说,语言是整个文化体系中最为外显的部分,但是又是整个冰山的一部分。在GLOBE文化维度测量中,House,R.J.等人将瑞士分别以英语为母语和以法语为母语的受试者分两次测量,从而得出不同的结果,这正是因为语言是用来定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致”。因此,在研究中美文化差异时,语言的差异作为文化的显性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文化隐性维度

Steers,R.M.和Nardon,L.于2006年在《Managing in the Global Economy》一书中,提出了与全球经济中的社交和商务实际相关5个问题,这5个问题是:

(1)人们如何看待他们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他们的目标是控制或掌握周围环境还是与之和谐共处?

(2)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什么?个人和集体?社会如何组织集体行为?

(3)权力和政权在社会中如何分配?这种分配是基于等级制与平等的概念吗?关于平等和特权的社会信条是什么?

(4)为了规范行为,与其他因素,比如个人关系或不同环境下的独特情形相比,社会认为法律、法规、政策和正规程序有多大重要性?

(5)人们在社会中如何安排时间来执行工作与非工作活动?人们是以线性还是非线性方式来进行工作?

根据上述五个问题,可将各维度的含义进一步分析如下:第一,与环境关系: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社会层面来看,人们如何看待周围世界?如何看待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他们的目标是控制周围的环境还是与外部环境和现实和谐共处?第二,社会组织:指的是个人为中心还是集体为中心作为社会关系的基础。社会基本构成是什么?个人还是集体?社会如何组织集体行为?第三,权力分配:指的是社会中权力与权威的分布。主要关注社会中权力与权威是如何分布的?这种分布基于等级制度还是平等主义?关于平等和特权的社会信仰是什么?第四,规则导向:指的是个人和社会控制机制以减小不确定性。社会如何通过成员的行为来确保可预见性?主要依赖一致应用的规则、政策、法律和社会规范来实施控制还是更多得依赖个人联系纽带和独特环境?关系在多大程度上起作用?为了规范行为,与其他因素,比如个人关系或不同环境下的独特情形相比,社会认为法律、法规、政策和正规程序有多大重要性?第五,时间模式:指的是对时间和工作的安排与利用。在一个社会中人们如何组织和管理时间以安排工作活动和非工作活动?人们以线性还是非线性方式来完成工作?时间节奏如何?

3.文化核心维度构成

综上所述,对于文化的理解,可以从文化的显性及隐性角度来分析。显性文化指的是文化的外在表征,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方式,比如语言、色彩、标志、空间等,是容易被对方所感知与获得的;而隐性文化则指的是文化的内在核心部分,通常是隐藏在文化表层之下,不易被对方所感知,需要一定时间与实践的积累或者后天努力才能获得的,又称为根基文化。文化就如同一朵花,其中土地之下的根茎属于文化的隐性部分,土地之上的部分为显性部分,开出的花朵,长成的绿叶等,都属于显性文化。文化的显性特征采用沟通这一因素加以分析,其中语言属于花朵部分,可以称之为主文化;非文字语言沟通,如色彩、标志、体态语等其他部分属于绿叶,为次文化。文化的隐性特征则是从文化的核心维度来探讨,即不同文化的权力分配、社会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时间模式以及规则导向五个层面,见表1所示。

中美之间文化差异体现

1.文化显性差异

语言是沟通的工具,所以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交流,人类之间的交流离不开语言。沟通要恰当地运用语言,因为语言是沟通的主要工具和人类最主要的沟通方式。语言就是力量,语言哲学有个概念叫“话语霸权”,所指的就是语言的力量。按奥地利心理学家AlfredAdler(1907)[9]的说法,人终生需要和其他人来建立合作的关系,而统治人类,需要通过语言的方式。人是通过语言的交流,通过语言的方式建立起来政治体制,建立起来整个社会模式等。跨国经营企业中最常见和最公开化的文化差异,就是来自行为者双方的象征符号系统之间的差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表达方式所含的意义不同而引起的差异。这些表达方式通常是通过语言、神态、手势、表情和举止等表现出来。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相同的文化符号可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因为文化不只限定了谁与谁交谈、交谈什么、沟通如何进行,而且它有助于确定人们如何译码、他们拥有的信息的意义、条件与情景。在这种条件与情景下,不同的信息或许被发送、注意及翻译,或许不被发送、注意与翻译。事实上,我们拥有的所有沟通行为都较大地依赖于培育我们的文化。跨文化管理的有效沟通中,英语总是潜在的阻碍,对那些英语为非母语的说话者面临的挑战更大。不仅仅是因为两种语言的词汇、语法、发音等的区别,主要在于英语和汉语的词汇、语法及句子结构等不对等现象。美国在华的跨国公司中,往往两种语言都在运用,但是有时候,英语使用的比例更大一些。如果英语不能够流利掌握并运用,那就很容易被忽视,很多中外合资企业或外国独资企业中都出现过这种情况。在外企工作的中国员工总感觉自己没有“话语权”,抢不到说话的机会,常常是自己的话还没出口,外籍员工已经先把说话的机会抢走了。因为说话是在上司(通常是外籍人士)面前表现自己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失去说话的机会就意味着在上司心目中得分会低,评价会差,以后加薪或晋升的可能性就缩小。从公司发展的角度,如果始终听不到来自不同文化员工的声音,也对公司无益。因为作为跨国公司,要在各地都运作顺利的话,必须充分利用本地人才的智慧。所以,沟通不畅,语言是最大的障碍,而英语为非母语的说话者,往往又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英语为母语的说话者,思考过程用英语进行,信息反馈到大脑时也是英语,对于英语语言之间微妙之处或者俚语、俗语的使用都能深入体会其真正含义,因此,信息总是能够被清晰而有效地传达并接受;但是针对英语为非母语的中国说话者来说,思考时使用汉语,需要表达时,信息首先需要在大脑里进行翻译转换,这期间还要受有限的词汇量所约束,等到需要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还要考虑词汇选择、语法转换、语气使用等等。因此,时间上就存在“滞后性”。而且由于对语言所内涵的文化背景以及引申含义等的不能达到充分理解,故信息不能总是被清晰明确地理解,有时还会造成歧义现象。

2.文化隐性差异

(1)与环境关系

掌控导向vs和谐导向。掌控导向:控制自然,集中于改变或控制自然和社会环境,在追求个人和集体目标时强调竞争,喜爱变化和不容置疑的创新,强调物质拥有是成就的标志,强调自信、积极、阳刚(男性化解决方法),倾向于以绩效为基础的外部报酬。和谐导向:与自然和谐相处,集中于生活在和谐氛围中,随自然和社会环境而进行调整,关系比成就重要,强调社会进步、生活质量和他人福利,保护传统,对改变持怀疑态度,强调经济、和谐、谦虚,强调被动、消极、阴柔(女性化解决方法),倾向于论资排辈的内部报酬。这一维度主要分为和谐导向和掌控导向。在比较中美两国与环境的关系中,分析这一维度对中美两国的差异时,主要从人与大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寻求改变和控制或是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和谐生活入手。美国人专注个人奋斗,喜欢竞争,而中国人则重视和谐,正如钱穆先生说:“中国人常抱着一个天人合一的大理想,觉得外面一切异样的新鲜的所见所值,都可融会协调,和凝为一。”

中国文化精神最主要的一个特性:文化中发生冲突,只是一时之变,要求调和,乃是万世之常。认为西方文化似乎冲突性更大,而中国文化则调和力量更强,中国文化的伟大之处,乃在最能调和,使冲突的各方兼容并包,共存并处,相互调剂。西方人好分,是近他的性之所欲,中国人好合,亦是近他的性之所欲。注重和合,是中国文化乃至中国人的特性。中国———和谐导向:被动、不积极、集中于与自然和谐相处并适应环境、强调社会关联、和成就相比更看重关系、小心谨慎、对改变持怀疑态度。美国———掌控导向:决断性、前瞻性、喜欢竞争、追求个人目标、偏好于绩效回报、高度重视物质财富、变化导向。

(2)社会组织

个人主义vs集体主义。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相信通过个人努力取得个人认同,集中于实现个人目标,制裁加强独立和个人的责任,以合同为基础的协议,倾向于低语境交流(直接、坦率)和个人决策。集体主义:以集体为中心,相信通过集体成员取得个人认同,较之个人权力相比更愿意保持社会和谐,集中于实现集体目标,制裁加强集体规范的一致性,以关系为基础的协议,倾向于高语境交流(间接、敏感)和集体决策。这一维度主要分为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主要强调了个人和组织的作用:社会关系强调个人权利和责任还是小组目标和集体行为。如前文所述,集体主义是影响中国文化的重要因素。在中国,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关键时刻,“舍弃小家为大家”;中国人具有妥协甚至中庸的民族性格;讲求以“和为贵”的统一与和谐,善于运用平衡、协调解决冲突和对立;重视伦理与道德,讲究等级秩序;推崇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鄙视个人主义和享乐思想。

而美国的社会文化以个体为基本单位,在美国,人们强调自我与个体,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控制力等。中国———集体主义:以集体为中心、主要对家庭和组织忠诚、集中于集体目标、加强团体规范一致性、倾向于保持集体和谐,关系定位协议、高语境交流。美国———高度个人主义:个人先来、坚定相信个人职责和控制力、加强个人责任、对他人低信任度、协约关系、低语境交流。

(3)权力分配

等级制度vs平等主义。等级制度:中央集权制,相信权力在社会中是按照等级分配的,相信最终权力的归属和继承在机构内部,强调纵向组织和专制与集中,强调领导者地位,接受权威,不愿意质疑权威。平等主义:分散集权制,相信权力在社会中应该相对平等分配,相信最终权力在人民内部共享或经选举,强调横向组织和参与决策,强调谁是最合适的,拒绝或怀疑权威,愿意质疑权威。

这一维度主要分为等级制度还是平等主义。主要关于社会中的权力分配:一个社会中权力是等级制分配的还是更平等和参与形式的程度。实际上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权力距离,中国伦理文化的基本架构是儒家学说,而三纲五常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尽管现代社会有时出现少数“子为父纲,妻为夫纲”的现象,君为臣纲也有了新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文化是巨大而深远的,在一定程度上距离和等级构成了社会秩序的基础,处处规范着人的行为,并引导着人们的奋斗目标,即向更高的等级奋斗。

而美国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人与人的平等是美国人心目中根深蒂固的观念,例如美国小孩对于长辈的称呼一般就是直呼其名,这在美国是司空见惯的,但是在中国则是无法想象的,因为这将是不孝顺、不懂事、大逆不道的。中国———等级制:权力大小与等级相关、政权居于制度中、强调垂直组织、偏好专制独裁决策、强调谁是领导、对权力高度尊重。美国———适度平等:对民主原则和平等权利的强烈规范、偏好参与决策制定、基于水平选人、拒绝专制独裁、愿意质疑权威。

(4)规则导向

规则本位vs关系本位。规则本位:个人行为应该很大程度上受规则、法律、正式政策、标准操作程序和社会成员广泛接受并遵守的社会规范制约,强调法律合同和保存细致的记录,破坏规则的容忍度低,决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观标准。关系本位:尽管规则法律很重要,但是在运行和强制执行中受重要人物或特殊环境影响而需要灵活性,强调人际关系和信任,不重视对记录的保存,破坏规则的容忍度有节制,决策经常取决于主观标准。这一维度主要分为规则本位还是关系本位。

主要关于规则的相对重要性,行为受规则、法律、正式程序的规范还是受其它因素比如独特的环境和关系的影响的程度。正如前文关于中美两国文化特征里面所谈到的,中国是一个典型的重视关系的国家,人们习惯于依赖“关系”来得到自我的利益,而在美国,人们依靠规则、法律,强调彼此的合约,尊重合约和约定,对美国人来讲,世界是由事实,而不是概念组成的,他们的思维是归纳式,由事实开始向理论发展。美国人更热衷于搜集事实和数据,更看重经验和观察的方式。中国———关系基础:在社会水平上,中国广泛使用规则和政策来降低不确定性;在小组水平上个人交流和关系更重要,规则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影响力人物的控制。美国———规则基础:使用规则和政策来降低不确定性、高度需要确定、做事依靠书本、打破规则低容忍度、强调法律合约和记录、客观决策。

(5)时间模式

单一时间取向vs多重时间取向。单一时间取向:线性时间,对个人任务连续性关注,对工作、计划和职责履行专一,精确的时间概念,守时,以工作为中心,对工作和组织承诺,工作与私人生活分开,工作方法集中耐心。多重时间取向:非线性,多个任务同时关注,对工作、计划和职责履行交互进行,时间概念灵活,经常迟到,以人为中心,对人和人际关系承诺,工作与私人生活混合,工作方法有时不集中耐心。这一维度主要分为单一时间取向还是多重时间取向。主要是指人们对于时间感知与任务,关注人们对于一次完成一件任务的线性时间还是同时完成多件任务。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崇尚回归自然,回归过去,重视历史,主张以史为鉴;此外,“性本善”论也使中国人容易向后看,意味着向善的本性复归。因此,中国人重视和眷恋过去,做事喜欢引经据典,追本穷源。美国文化中的时间取向属于很典型的单一时间,时间计划性强,不易改变,随意性很弱,只有在极大地意外事件,比如地震、恐怖袭击、突发的事故等难以预料的情况下才有所调整。美国文化中对时间的安排比较明确,针对要点,比如,在学校,教授们往往提前半年甚至一年都做好了下学期或下学年的时间安排,有时甚至精确到小时,若是要跟教授探讨会面,提前几个月都可以预约。与中国人的“经验(经历)驱动”相反的是美国人的“计划驱动”,美国人不太习惯像中国人那样花许多时间在回顾过去上,但他们对制订计划情有独钟。他们认为回顾过去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展望未来,对未来作好打算和计划才是明智之举,因为未来才是具体而实实在在的。中国———适度多重时间取向:同时关注几个目标、非线性方法、相对时间概念、工作和个人生活相结合、耐心、个人关系强有力的承诺。美国———单一时间取向:线性组织工作活动、高度工作集中、不耐烦、工作和个人生活分开、活着是去工作。

中美文化重叠现象分析

在对文化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时,还要注意文化发展的动态特征,尤其是文化“重叠现象”的产生,因为文化并不是静止不变的,事实上,在各种文化中都会发现文化之间动态变化的差异。比如,人们习惯于将美国定位于高度个人主义国家,将中国定位为高度集体主义国家,但是,也有许多集体主义的美国人,同样,也有很多个人主义的中国人,因此,在文化中,就容易产生“文化重叠”现象。

“文化重叠”现象指的就是在两种文化的交互影响下,其本身原有的独特的特征已经逐渐不明显,取而代之的则是文化的融汇现象,比如,一项针对青年中国经理人和美国经理人的工作价值观定位的两阶段调查研究发现,中美两国在集体主义倾向上有很强的一致性,中国大都市的高管人员的价值观可能持有与美国高管人员类似的价值观,但仍旧在文化上看重家庭安全(嵌入性)和尊重上级(层级性)。

这些研究从另一方面也证实了文化的动态发展特性以及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力,表明文化重叠现象已经在如今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并且继续发展,并且不仅仅存在于个人主义倾向与集体主义倾向的研究中,同样的,关于时间取向问题,许多国家都是单一时间取向和多重时间取向的混合体,中国也是如此,也在逐渐由多重时间取向过渡到单一时间,并且两种时间取向相互影响。由此可见,文化重叠现象属于动态发展现象,随着时间的变化,文化也处于不同的相互变化、相互影响之下。首先,文化价值观和信仰是人们做决策时的核心,人们根据价值观采取行为,价值观就是他们认为和相信重要的东西。其次,文化价值观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整个社会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文化价值观也在随之变化,中国社会如此,美国社会也是如此,但是,这种变化相对来说比较缓慢,因为人们在儿童时代所接受的价值观比较持久,但随着一个人的教育水平不断增加,视野不断扩大,周围环境的不断改变,之前的价值观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图1以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为例,形象地表现出中美文化重叠现象。

结论

美国经济学家David.A.Felix指出,几乎所有的大型跨国公司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忽视了文化上的细微差异。美国著名管理学家PeterDrucker也认为,国际企业其经营管理“基本上是一个把政治上和文化上的多样性相结合的统一管理。”文化差异是许多跨国公司入土中国后战败而归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此可以认为,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度运营,最大的挑战就是文化差异,而文化差异的根本在于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在今后一段时期,跨国公司在中国会面临更大的文化差异挑战,使基于在华跨国公司暴露于文化差异中的机会越来越多。跨国公司进入中国,跨文化冲突会全方位影响其经营运作,跨国公司对其在华投资的系统化管理也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文化并不是静止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事实上,在各种文化中都会发现文化之间动态变化的差异。特别是对于其母国与中国之间“文化距离”较远、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差异较大的欧美跨国公司来说,在中国投资经营逐渐积累的知识与经验大大降低了这些差异中所蕴含的风险,这使得跨国公司的进入方式从当初基于规避风险的合资企业方式转向了基于全球战略的独资企业方式。这就告诉我们,一定要重视“文化重叠”现象,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文化差异,要变不利为有利,最大限度地在跨国公司进行跨文化管理,尽可能地减少文化冲突带来的经营和运作的障碍,实现跨国公司效益的巨大提升。文化差异对跨国公司管理的影响属于双重性质的,文化的差异性在企业管理中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加多样的管理风格和更加丰富的管理思想,因为文化差异除了可能带来摩擦与冲突外,也能带来巨大的收益,因此,客观对待文化差异,尽量避免文化差异夸大化,正确认识和理解跨文化冲突,处理和化解跨国公司管理领域中的跨文化冲突与摩擦,实现跨文化管理的协调一致性,是跨国公司借助海外市场收获母国与东道国双赢或多赢结果的最重要选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美国在华跨国公司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正视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重视文化冲突带来的影响,全面实施科学有效的跨文化管理。同样,对于要走出国门,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重视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跨文化交际论文篇9

浅谈跨文化交际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随着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商务往来的逐渐频繁,商务英语翻译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商务英语翻译属于跨文化交际,由于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着多种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结果的准确性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对跨文化交际中各个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出其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促进跨文化交际背景下,提高商务英语翻译结果的有效策略。

一、跨文化交际对商务英语翻译产生影响的各个因素

1.交际语言方面的因素。

商务英语翻译主要是对不同的语言之间进行解释和转换,因此交际语言方面的差异是商务英语翻译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同语言之间的语法差异性比较大,有些语言对于语句的顺序比较看重,但是有些语言主要是侧重于感情的表达等等;第二,句式结构方面的差异,一些语言的句式结构比较复杂,各种词性的词语出现的位置多种多样,翻译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一些语言的句式结构较为简单,各种词性的词出现的位置也比较固定。

2.思维方式方面的因素。

对于英语和汉语来讲,在进行相互翻译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侧重语法和句式等的分析,而且还需要注重思维方式和感情方面的差异性。其在思维方式方面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众所周知,英语文化国家的思维方式较为具体,从而影响着他们在语言方面的含义也较为直接;但是,汉语文化的思维方式较为抽象,汉语的语法和句子含义也较为深入,因此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在不同语言的思维方式之间进行转换;第二,在逻辑表达方面,英语主要是从小到大的表达方式,往往重要的因素放在句子的最后面;而汉语的逻辑表达是从大到小的方式,最重要的因素往往放在最前面。

3.社会文化方面的因素。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社会文化对商务英语翻译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活区域文化方面的差异性,比如:英国与我国在区域上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区域的差异造成了气候、环境等存在多种差异,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方面,需要注意生活区域的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造成的影响;第二,在宗教习俗方面的差异,例如:英语国家的人们普遍信奉____,而我国主要是以佛教文化为主,因此在其文化中会产生很多与宗教有关的文化信息,需要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进行格外的注意。

二、跨文化交际背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策略

1.需要对不同文化进行深入了解。

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涉及到多种文化,即使都是使用英语的国家,其文化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际背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提高,需要对不同的文化进行深入地了解,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进行深入地学习,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涉及到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所以需要对多种文化进行深入学习,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商务英语翻译工作;第二,通过不同的渠道了解相关的文化,为了更好地促进世界交流和发展,很多国家通过多种媒体方式积极展示自己的文化,所以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对其文化进行学习。

2.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有直译和意译两种常见的翻译方式:直译主要是指,对英语中的一些词汇或者句式直接进行翻译,这是因为受到跨文化的影响,一些英文中的词汇或者数字,很难找到对应的汉语翻译;相反,采用直译的方式,翻译过来之后大家都能够了解相应的意思。例如:英文中沙发和高尔夫的翻译等等;意译的方式,英文中的很多词汇虽然本身具有的含义有限,但是组成句子之后,整个句子的含义就变得深刻。如果按照词汇进行逐字翻译,无法体现其含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意译的方式进行。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直译和意译是非常重要的翻译方式,一定要注重将两者进行结合,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商务英语翻译工作。

3.注意特殊商务英语词汇的翻译。

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很多商务词汇虽然在其他场景下有着其他的含义,但是作为商务英语的词汇,其含义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词汇的特殊性,因此需要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对商务英语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包括其文化背景和相关词汇的运用,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进而克服跨文化交际背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难题。

小结:商务英语翻译需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由于跨文化交际中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使得商务英语翻译的结果产生偏差。因此,本文简要介绍了跨文化交际下对商务英语翻译产生影响的各个因素,进而提出了如何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顺利开展商务英语翻译的重要策略。

参考文献:

[1]肖立青。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因素的影响及应用策略[J].科教文汇,2015(2015年17):167-168.

[2]王昕。试论商务英语翻译中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5(23):253-254.

跨文化交际论文篇10

本文作者:王希玲、党长燕 单位:上海电机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女子学院外语学院

一、跨文化交际研究概况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信息的编码、译码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研究最早是在拥有众多移民人口的美国发展起来的。1959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出版了经典著作《无声的语言》。书中指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使用时间、空间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为进一步科学系统地研究文化提出了设想。因此这部著作也成为跨文化交际学的基石。在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开始得比较晚,仅始于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中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许国璋发表于《现代外语》的一篇演讲稿开启了中国外语界对跨文化交际的学术讨论。1988年,胡文仲又把国内外有关语言文化对比研究的论文收入在《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一书中,较集中地反映出外语教学中有关文化因素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这之后,有关跨文化交际的专著、会议、论文合集等研究成果层出不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专著和教材已出版30余部(胡文仲,20**)。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统计,1997至20**年以跨文化交际为篇名的论文2313篇,以跨文化交际为主题的论文8515篇,以跨文化交际为关键词的论文为7267篇,摘要中涉及跨文化交际的论文有5550篇。但是对于外国文学素养对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影响方面却鲜有研究。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搜索到的惟一一篇关于外国文学和跨文化交际的文章是顾嘉祖和徐劲于1998年发表的《文学文本中跨文化交际原则评析》。其中作者指出文学文本应该是跨文化交际研究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如我们脱离文学文本来搞跨文化交际研究,其结果只能是研究实际问题有余而探讨理论不足,这种研究不可能对现实的跨文化交际带来实际的好处,因为这类研究常囿于表面,不能剖析出藏在文化深层结构中的隐蔽文化,而不了解各民族的隐蔽文化就不能达到心灵上的沟通,也就不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外国文学素养的概念

外语专业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外语专门人才。从人才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角度来讲,文学素养是一个健全的现代人的必备素养。这里的文学素养当然包括本国文学素养和外国文学素养,在此我们只就外国文学素养进行研究。外国文学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而好的外国文学作品往往是语言精华的荟萃,通过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学习者可以充分领略外语语言千姿百态和奇光异彩。同时,外国文学又是透视人类社会的窗子,通过这扇窗子,人们可以了解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活习性、价值观念、以及社会变迁等。而了解了他国的社会变迁和精神衍变,反过来又可以启我们反思我们自己的社会生活、思想动态、精神面貌等诸多方面,从而提高独立思辨力。

当今社会经济和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多数人往往急功近利,学习外语时更注重语言的实用性,强调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对外国文学课重视不够,忽略人文素质的培养。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文学对于培养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以及文学的潜移默化、陶冶性情、影响人类思维与行动的作用,而这些对于一名跨文化交际人员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巴金曾说过:外国文艺是帮助我们了解外国人民的最好工具。

三、外国文学研究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关系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跨文化交际学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尤其是在中国,它的历史不足三十年。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跨文化交际学材料虽然丰富但系统性不足,缺乏完备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对于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对象,胡文仲先生在《文化教学与文化研究》一文中指出:“跨文化交际学除研究文化的定义与特点,交际的定义与特征以及文化与交际的关系之外,着重研究干扰交际的文化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语言、非语言手段、社交准则、社会组织、价值观念等。”通过胡先生的论述及其他一些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跨文化交际研究似乎有一个通病就是忽略了文学文本的作用,即几乎所有研究均未触及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学层面。

一直以来,我们专注的是表层文化的研究,当然这是研究深层文化不可缺少的一步。然而,如果我们长期从事表层文化中的某些具体问题的研究而不能继续向深层文化挖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研究是没法深入的。因为一个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往往体现在像其民族的思想观念这样十分隐蔽的领域,这些平时难以捉摸到的东西却经常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反映。例如,每个民族均有民族心理的历史积淀和深层结构,任何人都必带有他本国、本民族、本地域的心理遗传基因,这种遗传基因决定着他的精神气质、思维方式乃至行为走向等,并因此构成不同国别、民族地域的人的特点和差异。而这种民族的文化心理是最能在文学中得到反映的,具备外国文学素养的人对这些民族文化心理是非常熟悉的,至少是有所了解的,那么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就会有的放矢地去处理,去进行涉及到心理方面的深层次交际。如我们脱离外国文学来搞跨文化交际研究,其结果只能是研究实际问题有余而探讨理论不足,这种研究不可能对现实的跨文化交际带来实际的好处,原因不是别的,而是这类研究常囿于表面,比较肤浅,不能剖析出藏在文化深层结构中的隐蔽文化,而不了解各民族的隐蔽文化就不可能达到心灵上的沟通,也就不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追根溯源,我们不难发现,文化研究早先源于对经典文学的研究,只是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社会对文化研究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文化研究才逐步走出了象牙塔而与大众文化趋同了。在我们尚不能自由地进出不同国家之间时,别国的文学作品为我们研究他们的文化提供了最为丰富、最为全面的资料。因此研究文化问题就决不能将语言、非语言手段、社交准则、社会组织、价值观念等因素与文学割裂开来。我们既要对上述因素进行逐一的、深入的分析,又要注意把握住它们在文学中特定的意义。

由此可见,文学研究与跨文化交际研究必须紧密结合在一起,外国文学素养确实会对跨文化交际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四、外国文学素养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

经过初步的理论研究,笔者认为外国文学素养在跨文化交际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主要作用初步归纳如下:

1、外国文学作品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了解熟悉文学作品可以扩大知识面,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荷兰著名学者汉肯认为,在信息交流中,只有信息交流的双方或多或少都处于不同的认知情感系统之内,所交流的信息或多或少是不同的,才能够给双方造成一定的刺激,激活创造思维机制,使跨文化交际活动更顺畅。西方文学因其民族生活的区域、发展的历史文明不同,造成与东方文学很大的差异。如果跨文化交际人员具备良好的外国文学素养等于具备了丰富的信息量,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会使交际过程沉闷乏味或者交际中断。

2、好的外国文学作品往往是外国语言精华的荟萃。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反映生活、表情达意、创造形象的手段。外国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不可比拟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生动性。文学的特征决定了外国文学作品的词汇丰富多采,语法结构灵活多样,修辞色彩包罗万象。跨文化交际人员通过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学习者可以充分领悟外国语言的精华所在并为自己所用,特别是文学作品中被人们经常引用的词语或句子等表达。不具备外国文学素养的人在对方提到这些的时候可能感到惘然,如《哈姆雷特》中的句子“tobeornottobe,thatisaquestion”一直被奉为经典。在对外交际过程中,如果对方讲到这句话,不了解这句话在西方文学中地位和意义的人,是不可能体会到对方讲此句话的意图的,由此可能造成一系列的误解也是必然的。

3、跨文化交际人员将外国文学作为与本民族文学相异的参照物,可以跳出本民族的文化圈,以旁观者身份发现、把握本民族生活与文学的精华,更好地领悟和传播本民族文化,亦可以减少妄自尊大或者妄自菲薄的心态,更好地去进行交际活动。钱钟书曾在他的《管锥篇》说过“自省可以忖人,而观人亦资自知”。可见,知己知彼实在是互为条件的两个方面:知晓自己有助于了解别人,而了解别人才能真正认识自己。

4、跨文化交际人员比其他专业的人更有可能接触外国人和事物,而外语本身只是一种工具,一种交流思想的工具,我们不可能去限制和规定别人交流思想的范围,因此,对别人可能交流和涉及的任何知识都要了解,才能更好地完成交流思想的任务,这也对跨文化交际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年的经验教训表明,跨文化交际人员不仅要掌握语言本身,更重要的是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因为语言本身仅仅是交流思想和思想成果的工具。外国文学发展数千年,作家星罗棋布,作品浩如烟海。学习外国文学作品,宛如在读者面前打开一扇面向世界的窗户,再现千百年来的历史场面,引导他们驰骋五湖四海,开阔眼界、增长智慧、扩大知识面,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使读者获得有关外国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人情世故风俗习惯的丰富经历。

5、文学作品是涉及到心灵深处的东西,通过文学作品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心理最本质、最根本的东西。如果跨文化交际人员熟悉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文学,他就更容易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更好地进行沟通。这个道理自古就有学者提出,在中国文学中,苏轼用禅学思想体会到因人的感情亲疏造成的对事物认识的差异,写下了《题西林壁》这样的哲理诗。蔡元培在《美术批评的相对性》中也指出:“我们对于素来不轻见的事物,初次接触,觉得格格不入。在味觉上甲地人尝到乙地人食物时,不能下咽;在听觉上东方人初听西方音乐时,觉得不入耳;若能勉强几次,渐渐不觉讨厌,而且引起兴味。”他谈到了文化上的心理距离问题。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出现这种状况,即使一个人对这个国家的语言十分精通,也避免不了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其生活侧面的袭击,即“文化冲击”。因此,我们强调外语语言学习外,也应该注意外国文学这个载体反映的文化和生活,通过研究文学作品去间接地体验生活,这比任何“出国须知”都要形象、自然,可以被称为最好的教材。

本文进行的调查显示:凡是外国文学作品读得多、外国文学素养比较好的人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比较好,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比较好,知识面比较宽,思路也比较开阔,无论是外语能力还是交际能力都比较强。对外国文学素养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无疑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一大进步。当然,本文只是从归纳演绎的角度进行理论分析,缺乏数据分析的支撑。笔者希望本文能够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同仁参与到该项研究中,给该研究以数据分析支撑。

跨文化交际论文篇11

随着国际化交往的不断深入,世界的融合,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交流不断增多,人们之间的这种交流被称作跨文化交际。由于人们所处地域的不同,受到交通、经济等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思想和文化,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各自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进而发展成了社会规约和习俗。在跨文化交际中,这些不同会对人们的交际带来困扰,下面仅就语言等几方面进行探讨。

语言是人们在日常交流中最常用而且最直接的交际工具。由于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习俗的不同,我们在谈论一个问题时,常常因为一句话不得体,使听众发笑、不快或者气愤。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对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思考。地域的不同语言习惯就有很大差异。在中国邻里之间碰面,见到的第一句话大多是:你去哪了?你吃了么?其实这并不是真的问你去了哪里,吃了没有,这只是我们问候的一种方式而已,甚至可以说这只是一句客套话。而西方人见面更多的是说:hi,goodmorning/after—noon/night,hello……而绝不说我们打招呼的语言。在他们思想中,你要是问他们去哪了,就是干涉他们的隐私,会引起他们的不快;要是你问的是“你吃了吗”,他们则会误会,认为你想请他们吃饭。西方人当夸奖对方说“:你真美!”回答总是“:谢谢”,而我们却认为那是不谦虚的表现,总是回答“:哪里,哪里,您过奖了”。这些语言的不同都与我们所处的文化背景,教育观念密切联系,了解这些对跨文化交际会有一定的帮助。

思想意识是行为的指挥棒,对人们的行为活动起着指定性的作用。霍夫斯特德提出了识别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四个方面,在此仅就权力差距大小而举例,说明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中国文化权力差异大,在称呼语中反映就比较明显。中国人们习惯使用称呼语中不仅包括姓氏,而且加上头衔,或者喜欢使用表明对方身份的称呼语,这样的称呼语表明说话人与对方的权势关系和辈分关系,上下级之间这样,同级别也这样。如张处长、王总经理、高教授、赵伯伯等。而在美国电影中我们经常看到和听到的是儿媳直呼公、婆的大名,儿女和父母也是直接姓名相称,对于我们也难于理解。

经济的发展对跨文化交际起到促进的作用。经济发展代表着一个社会的进步,是当今社会的重头戏。经济发展了,人们才会对文化要求日益高涨,从而文化水平逐渐提升。我们要走出去取其精华,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济的发展也说明社会的和平,为进一步跨文化交际提供了有利的环境。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们才能有机会到不同的地区和国家感受不同的文化,提升生活质量。所以国家的安定,经济的发展是跨文化交际的有利保障。宗教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宗教体现着不同的文化形式,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和不同的文化背景。

我们听到的童话故事就能代表不同的宗教文化影响下的国家特点。西方大多信奉基督。基督是有神教,认为上帝是世间万事万物的主宰者,上帝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所以教徒绝对敬畏上帝、服从上帝。而在中国人们信仰的儒道佛是无神教。这样东西方就形成了差异,在许多谚语中就有所体现。英语里人们认为上上帝高于一切,上帝无所不在;在汉语里人们这样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中国人认为没有唯一至高无上的神,而且人可以充当众多的神。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帝王,为了巩固其统治,利用儒家的天命思想和三纲五常的礼仪,自称天子形成一整套尊卑有别、上下有序的等级,每个人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不能越位。这样就有了官大一级压死人、胳膊扭不过大腿、小鬼斗不过阎王这样的谚语。

在教徒中,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除了上帝之外,人不能再有其他的偶像和神灵,所以他们说:“Humanbloodisallofacolor。”人类血的颜色都是一样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不能用我国的宗教文化来衡量和体验西方国家基督文化,否则极易引起交际障碍。文化礼俗习惯会直接影响到交际质量。譬如在交际场合如何介绍他人,一些国家就存在着差异。在英语国家中介绍的顺序一般是:将男子介绍给女子;在同性别中将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将未婚女子介绍给已婚女子;将同性别中地位低者介绍给地位高者。而中国的介绍顺序基本相反,不分男女,按以下顺序介绍:将长辈介绍给晚辈;将职位高者介绍给职位低者。再如送礼礼仪。中西方都很讲究送礼,它是促进人际关系发展的一种方式。送礼,中国人讲究情谊,西方人讲品味和艺术。中国人送礼时,收礼人要谦虚一番不当面拆看,然后将东西放起来;西方人送礼时,收礼人会直接表达感谢之意,然后当面拆开,表示自己很喜欢礼物,表示对送礼者的尊重。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依据各自的饮食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中西方饮食也势必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西方人更多关注的是食物的营养及自身的生存问题。大都认为“吃”是为自身注入能量,来保持身体的结实,抵御病菌的侵袭,即使口味千篇一律。带血的牛排与大白鱼,白水煮土豆,虽有“味”而不入“味”,如同嚼蜡,却保持了材料的原有味道。虽然现在的中国人也讲究营养保健,也懂得爆炒烹炸会损失部分营养,有时还是宁愿选择后者。中国人追求的是美味和享受。中国有句俗语:“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味道是烹调的最高准则。在称赞美食时,总爱说“:色香味俱全”,家庭宴请时,主人常自谦道:“菜烧的不好,不一定和您的口味,就凑合着吃吧”而绝不说,“菜的营养不高,热量不够”等语言。西方人烹调方法的单一,使得烹调过程和使用器具都更加准确化,按照规范行事。看看菜谱就能知道,西方菜谱中都以“克”计量,而且西方人总是拿着菜谱去买菜,做菜,因此西餐就显得缺少特色。中国人推崇的是随意和创造。用料量描述“一匙”、“半碗”、“少许”比比皆是,没有准确标准,以口味而定。

综上所述,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以上几点的简析希望能为不同地域、不同国籍的人们更好的进行交流和缩短思想距离,带来几分便利,对跨文化交际起到促进作用。

跨文化交际论文篇12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英语阅读教学

摘要:作为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国际通用性语言,英语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同时也是各个学府培养综合性人才的一门必要课程。英语是一门工具性语言,其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英语阅读教学则是英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形式之一。该文首先论述了跨文化意识在英语阅读中的必要性,其次对英语阅读中存在的跨文化障碍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望对相关工作者带来帮助。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视角;英语阅读;教学英语

阅读涉及的材料知识面广,信息含量大,并且包含了大量的源语言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价值观念等内容。英语阅读的实质是阅读者通过语言与作者进行的一种书面形式的跨文化交流,因此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种形式的阻碍,对文化交流产生了一定的制约性,所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1跨文化意识在英语阅读中的必要性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一个过程。语言因素中的跨文化交际表现在词汇、句法、篇章等;非语言因素的跨文化交际表现在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社会习俗等多个方面。英语教学是我国素质教育和各个教育阶段中的重要教学学科,而绝大部分的英语学习者缺少直接跨文化交际的机会,所以英语阅读成为跨文化外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认为若要提高阅读水平,就必须掌握丰富的词汇量以及语法知识,然而大部分学生在实际阅读中都会出现下述问题:学生将文章中的生词和语法知识通过工具书查清楚后进行阅读,而阅读完文章之后仍然不知所云,这便是缺少跨文化知识作为阅读支撑的直接体现,词汇、语法知识可以通过工具用书查明解释,而跨文化知识则需要长时间潜移默化的培养。

2英语阅读中跨文化障碍分析

2.1语言因素

1)词汇

词汇是英语阅读中最能直接体现文化与语言的关系的主要因素,语法为第二影响因素。英语中有些词汇不仅具有其表面意思,且将其放到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意义。例如,中国文化中将孔雀作为吉祥的象征,而英语中peacock则为炫耀、骄傲的意思。如果学生不清楚类似词汇在源语言中的具体涵义,则会在阅读中形成一定的障碍。除过一些简单的名词,英语阅读中的专有名词也会使学生产生困惑,例如UncleSam指代美国政府而不是一个名为山姆大叔的人。

2)俗语

俗语是一个民族、一种语言的文化精华所在,并且正宗的英语文章中往往会包含大量的俗语,对这些俗语没有清楚的认识就会产生曲解。英语中有一句谚语为“Speakofdevilanddev⁃ildothappear”。这句话在汉语中可用“说曹操曹操到”表示。如果学习者无法理解这些俗语,则会直接影响到阅读效果。

3)语篇

英语阅读往往是以语篇的形式展现出来的,因此学习者在进行阅读英语文章时应该了解整个文章的文化背景。众所周知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西方作品的文章结构会使阅读者无法找到文章的主要主旨。

2.2非语言因素

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是价值观,学习者理解自身文化与源语言文化在价值观方面的差异是提升英语阅读效率的基本要求。学习者在阅读时往往会带着自己的价值观去理解文章,从而导致其无法真正理解作者的真是思想,影响了阅读效果;西方人在写作时通常会应用演绎模式法,而中国人在写作的时候往往会应用归纳模式法,这两种不良思维方式主导下的写作、阅读思路会使中国学习者在进行英语阅读时难以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学习者在进行阅读时经常会用刻板印象理解文章。例如,亚洲人认为美国人比较开放,美国人认为亚洲人比较节俭,所以应用刻板印象进行阅读会对文章产生误解。

3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英语阅读教学分析

3.1在英语阅读课堂中导入文化知识英语文化知识导入应该遵循系统性、紧密性、实用性的原则,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应该严格按照这一原则进行。

1)阅读教学前应介绍相关文化背景

阅读文章的相关背景一般包括社会制度、年代背景、历史地理以及宗教信仰等内容,因此要求英语阅读教师自身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其次具有跨文化的敏感性。在介绍相关文化背景时教师可以应用对比法将中西文化差异进行对比,并且以不同形式将文化素材向学生直观的展现出现出来,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2)阅读教学时导入词汇、俗语、语篇等文化知识

一般情况下词汇的文化导入主要应用比较法,即比较同一词汇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具体内涵,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词汇。可以应用讲故事或者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导入俗语,这种直观的形式能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3]。篇章结构文化导入可以应用分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分享不同思维模式下的不同理解,从而让学生逐渐养成英语阅读思维。

3)阅读教学后的跨文化知识巩固

知识巩固是加深理解和记忆的必要步骤,因此教师可在阅读后指导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训练对知识进行巩固。具体的实践性训练包括口头训练进而书面训练两种形式。口头训练有角色扮演、口头复述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增加其非语言行为,从而有效提升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书面实践内容包括应用所学文化知识进行造句、翻译或者写作等,这种锻炼形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2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是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认识到阅读中存在的跨文化因素,并且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解决跨文化障碍的意识和能力。

1)不断提升其语言知识范围

一篇阅读文章中涉及的语言知识非常多,因此阅读者具备扎实的语言知识是提高其英语阅读能力的必然要求。学生应该在阅读课前积极主动的对文章进行通读,并且把不理解的词汇、语法标注出来并一一查阅相关资料。其次还应该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这样才可以在进行英语阅读时快速地了解文章主旨。

2)树立跨文化意识

树立跨文化意识是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前提,只有具有较高的跨文化敏感性时才能在阅读文章时意识到跨文化现象的存在,并且用客观、了解的心理取理解文章涵义。在进行阅读时,阅读者应尽量避免应用中式思维理解文章,从而不断提升其英语阅读效率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3)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提升其英语阅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持续性动力。若要增加英语文化知识的广度,提升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只简单地依靠教师课堂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生应该在课后不断阅读相关文化知识,做好知识的巩固与拓展,从而为其提升英语阅读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夯实的基础。

4结束语

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是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关键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英语阅读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做好英语文化导入工作,增加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和学习能力,从而不断提升英语阅读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姚伊忱。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渗透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5.

[2]孟巧玲。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D].西北师范大学,2014.

[3]杨桂华。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4]朱怡。五年制高职护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阅读课教学实践研究[J].英语广场,2015,12:80-81.

[5]蒋珏璟。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培养策略分析[J].英语广场,2016,4:83-84.

推荐访问:交际 跨文化 论文 跨文化交际论文选题方向 跨文化交际论文选题 跨文化交际论文英文 跨文化交际论文题目 跨文化交际论文3000字 跨文化交际论文1500字 跨文化交际论文选题参考 跨文化交际论文选题思路 跨文化交际论文的参考文献 跨文化交际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本文链接:https://www.qqxam.com/fanwendaquan/youxiufanwen/9669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顶好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2022022431号-3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