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认识5篇(精选文档)
三角形的认识岚皋县城关小学王晓君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9页60页。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角形的认识5篇,供大家参考。
三角形的认识篇1
岚皋县城关小学王晓君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9页6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能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理解三角形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会在三角形内画高初步了解三角形的外高。
2、在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的过程中感知三角形的表象,在画高的过程中感受三角形底与高的相互依存关系。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图能力,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积累抽象概括及画高等数学活动经验。养成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通过使用iPad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体会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习可以无处不在。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能准确画出三角形的高。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iPad、三角尺。
学生准备:课前在网上搜索,生活中拍摄与三角形有关的物体图片。三角板,铅笔,白纸。
教学过程:
一、理解三角形的概念
1、初步感知
今天要学什么呢?(课件出示"猜一猜,打一几何图形")
你知道了什么?(板书图形)
课件出示谜面:形状似座山,三竿首尾连。拐角尖又尖,学问不简单。
指名学生读一读。
你猜可能是什么?它是人类智慧的象征。今天我们将一起来认识三角形。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从古到今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课件出示古金字塔和安康汉江三桥画面。(课件出示抽象画面中的三角形)
打开iPad,小组交流你搜集的有关生活中三角形的图片。指一指三角形都在哪?指名小组汇报,说一说搜集的结果。
2、画图理解概念
现在知道三角形是什么样了吗?在练习纸上画一画吧。(师在黑板上画)
跟同桌或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画好以后在你画的三角形的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用iPad拍照后发班级QQ群,大家互相欣赏,举手评价,学生评价时老师点击放大该学生的作品。
课件出示判断:
来看看下面这些图形,哪些是三角形?这些为什么不是?(相机板书:3条线段,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3、尝试概括定义
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课件出示: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你觉得这里的"围成"是什么意思?(完善板书)
二、认识各部分名称
1、引导观察并讲述:(课件出示)围成三角形的这三条线段就是这个三角形的边,每相邻两边相连的端点叫做顶点,由一个顶点出发的两条边所组成的图形就是角。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顶点,几个角?
练习:找个同学上来指一指黑板上这个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都理解了吗?再找个同学上来指一指:这回老师说你来指好吗?"那个顶点",学生指哪个都摇头 。
2、用字母表示
师:为什么现在他指不对了呢?
师:为了更好的区分它们,我们可以用字母A,B ,C分别表示这三个顶点。这个顶点就读作"顶点A"读,(指B,C)这个是?这样一来这条边就叫AB边。(指另外两条)。这个角就是——角A.
师:整个三角形就可以叫做——三角形ABC.真会类推!快动手把你的三角形也用字母表示出来。
练习并过渡:(课件出示同底不等高的三角形)现在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了吗?
师:这是个三角形家族,如果用ABC表示这个蓝色的三角形的话,这个绿色的三角形可以表示为AB——D.这个红色的`就是——三角形ABE.
3、认识三角形的高
观察这些三角形,你有什么发现?(一个比一个高,一个比一个大)
师:看样子三角形也是有高的,而且这个高还影响着三角形的大小。
师:如果三角形有高的话,那这个高应该在哪儿呢?(停顿一下出示课件)看看下面哪个三角形画出了你心目中的高?
你的感觉到底对不对呢?请打开课本60页,在书中去找一找。
谁来读一读?
改一改上图中错误的高。
5、学习画高
演示画高:指着黑板上画的三角形:它有高吗?那咱们一起来给它画出来好吗?过点A做BC边的高。对边在哪?怎么画?
全体学生尝试独立画自己所画的三角形的高。
老师拍典型图片,用iPad展示,画得好的同学汇报自己的画法。同桌用三角尺互查,画得是否标准。总结用三角板画高的方法。
(可能会有画三条高的,进行展示)课件出示三条高,理解高和底的对应关系,知道三角形有三条高。
练习画高:会画高的同学把手举起来我看看!都会画呀!请打开课本60页,完成下面的"做一做"。(课件出示)
用iPad展示,指名学生推送作品。在学生的作业点评中巩固画高的方法,理解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
三、了解形外高。
如图:先给出ABCD四个点,让学生观察,如果连线组成三角形的话,你觉得可以组成哪些三角形?
课件演示过A点做BC边的垂线AE.观察你觉得AE是哪些三角形哪条边上的高?了解钝角三角形的形外高。
四、培养空间观念
今天我们对三角形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学习,生活中有三角形吗?
来学校的路上我发现了一个三角形,想知道是什么吗?大家说是直接出示图片还是给一些线索大家来猜一猜?课件出示:高40厘米,底50厘米。这个三角形可能是什么?先把你的想法与同桌比划比划,再全班交流。
三角形的认识篇2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第四部分“三角形的高线”。
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生在认识了三角形,并且讨论过三角形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及其性质,学生反反复复地折纸、画线、交流感受其意义,同时也在七年级上学期了解了两直线互相垂直等概念,会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整理与探究。
“认识三角形的高线”主要研究的就是三角形的高线的定义及其性质,能在具体的三角形中作出它们。因为有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及其性质作为基础。在此,学生将进一步熟悉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三角形的理解和认识。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条理化。又因为我们研究的方法类似于研究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及其性质的方法,所以我们要对照比较学习,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及其联系。在教学中,要充分地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时间,让学生慢慢地思考、总结、归纳,积累数学思维的经验,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认识三角形的高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三角形高线的定义。
2.会在任意一个三角形中画出三角形的三条高线。通过画图了解三角形三条高的位置随着三角形的形状的不同而不同。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情感与态度:
通过折纸,画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图技能,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灵活。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高线的定义。会画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了解三角形的三条高(或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了解三角形三条高的位置随着三角形的形状的不同而不同;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的两条高与直角边重合,斜边上的高在三角形的内部;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一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
教学难点:
1.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及三角形三条高的位置关系与三角形的形状关系的理解。
2.区别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中线和三角形的高线。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1.导入:
同学们,你还记得我们学过如何“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吗?
由学生思考并动手画。
教师引导:我们曾经学习过“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放、靠、移、过、画”。
如图,即放:指用一个三角板的一
边放与已知直线重合;靠:指将另外一
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紧靠前一个三角板
与直线重合的边;移:指将在上方的三
角板的直角边紧贴下方三角板的边移动;
过:指将上方的三角板移动过直线外一
点;画:指用铅笔沿着上方的三角板的
直角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待学生画完后,教师演示并画出已
知直线的垂线。
说明:直线的垂线仍然是一条直线。
2.学生动手:
任意画出一个锐角△abc,并画出三角形底边bc上的高ad。
学生边画教师边引导:方法就类似于画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把底边bc看成已知直线,把底边bc所对角的顶点看成直线外一点即可完成。
注意:如图,要标明直角符号“┑”和垂足的字母d,线段ad就是三角形bc边上的高。
说明:现在我们所画的线是一条直线,
而在三角形中,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是一
条线段。这条线段就叫做三角形的高线。
3.出示课题(认识三角形的高线)。
4.总结:
l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
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二。做一做
每人准备一个锐角三角形纸片。
1.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的三条高吗?你能用折纸的方法得到它们吗?
引导:先按照上述方法来画出△abc
各边上的高ad、be和cf。再用折纸的方
法来验证,要求折痕要过顶点,顶点对边
的边缘要互相重合。
2.这三条高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
系?将你的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l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并且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
3.观察图形,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是在三角形的内部还是在三角形的外部?
l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
三。议一仪
1.在纸上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且画出它的三条高,观察它们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将你的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直角三角形的三条
高,教师巡视指导,再让大家观察、交流,找
出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位置关系。
‚说明:如图,在rt△abc中直角边bc上
的高与直角边ab重合,直角边ab上的高与直角边bc重合,而斜边ac上的高就是bd。
ƒ总结:
l 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交点在三角形的直角顶点上。
2. 在纸上画出一个钝角三角形。你能画出它的三条高吗?观察它们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将你的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引导:如图,让学生用纸折出钝角三角形的
三条高,为了便于折出三角形bc边上的高,需要
延长线段cb至点d,才能够把bc边上的高ad折出
来。同理,要折出三角形ab边上的高,也需要延长
线段ab至点f,才能够把ab边上的高cf折出来。
(提示:图形中的延长线要用虚线表示。)
‚作图:让学生沿着折痕把三角形的高be、ad和cf画出来。同时还要标明直角符号“┑”和垂足的字母。
ƒ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三角形三条高的位置关系,是否交于一点?他们所在的直线是否交于一点?
„总结:
l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不相交于一点,但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
四。忆一忆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三角形另外的一种重要的线段:三角形的高线。学会了画三角形的高线。通过折纸和画图知道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位置关系。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那么,三角形的几种重要线段有何区别。
三角形的重要线段
意 义
图 形
表示方法
备 注
三角形的中线
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
1.ad是△abc的bc边上的中线,bd=dc= bc。 2. cf是△abc的ab边上的中线,af=bf= ab。 3. be是△abc的ac边上的中线,ae=ce= ac。
三角形有3条中线,且交于三角形内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重心)。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
1.ad是△abc的∠bac的平分线,∠1=∠2 = ∠bac 。 2. be是△abc的∠abc的平分线,∠3=∠4= ∠abc 。 3.cf是△abc的∠acb的平分线, ∠5=∠6= ∠acb 。
三角形有3条角平分线,且交于三角形内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三角形的高线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1.ad是△abc的bc边上的高线,ad⊥bc于d,∠1= ∠2=90°。 2. be是△abc的ac边上的高线,be⊥ac于e,∠3= ∠4=90°。 3. cf是△abc的ab边上的高线,cf⊥ab于f,∠5= ∠6=90°。
三角形有3条高线,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五。练一练
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
2.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一点,该点一定在 ( )
a.三角形的内部 b.三角形的外部
c.三角形的一条边上 d.不能确定
3.一个缺角三角形残片如图所示,不恢复这个缺角,请你作出ab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你是怎样作的?为什么?
六。课堂小结:
1.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2. 三角形的三条高的特性:
分
类
情
况
种
类
锐角三角形
直角 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备 注
三角形内部高的数量
3
1
1
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三角形外部高的数量
0
0
2
三角形边上高的数量
0
2
0
高之间是否相交
相交
相交
不相交
高所在的直线是否相交
相交
相交
相交
三条高所在的直线的交点位置
三角形内部
直角顶点
三角形外部
七。布置作业:
1.画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
2.习题5.4.第二题。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建立在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两条重要性质(即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三角形的中线)的基础之上。由上学期学过的“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引入,然后过度到三角形中,层层推进,探索新知。如果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则可以减少所学三角形的重要线段(即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中线和三角形的高线)的区别和联系部分进行教学。
由于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意识增加了课时内容,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并对所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和条理化。本节运用了新课改理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辅之以讲授,操作、讨论、交流等方法,力求体现“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力求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统一起来,体现学生的数学素养全面地提高。
这是笔者的一些浅见认识,教学设计的不妥之处难免,敬望同行予以多多指教为谢!
三角形的认识篇3
一、教学背景和目标定位
(一)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认识”是小学数学苏教版国标教材第八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角,初步认识了三角形,但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未曾探索,本课将重点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理解任意二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材中,例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找出三角形,并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做一个三角形,从而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进一步抽象出图形,形成三角形的初步概念。例2让学生任意选三根小棒围一个三角形,在操作中体会和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想想做做”安排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规律等方面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习其他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积累知识经验。
(二)目标定位:
鉴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以下三个方面:
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使学生在认识三角形的有关特征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方法,发展观察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体会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内容特点和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性,我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主要采用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动手操作,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结合老师适时引导,多媒体课件及时验证结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在猜想、质疑、验证、探究、测量、实践操作、问题解决等过程中,经历探索发现的全过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教学程序设计
具体分为以下四部分展开教学。
第一部分: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多媒体出示李老师上班路线和三个地点,配合及时演示,提问:李老师还可以怎样走?这三个地点和路线形成了一个什么图形?从而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引起悬念,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的愿望】
第二部分:实践操作,探索新知。
1、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
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见到过的三角形,通过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使生活数学化。
2、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1)让学生利用学具盒里的材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制作一个三角形,然后展示学生的作品,要求学生介绍自己的制作过程。交流反馈时,我重点针对学生用到的两种不同的小棒围成的三角形进行反馈,通过提出:后面一种小棒搭成的三角形你是否满意,应该怎样才是一个三角形这个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围成”,使学生对此印象深刻,为后面的归纳三角形的定义埋下伏笔。
(2)学生们通过观察小组同学展示的形状各异的三角形,获取大量表象认识,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画三角形,抽象出三角形图形,从而发现各种形状不同的三角形,都具有相同的特征,随着学生的不断发现,完善并形成了三角形的初步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提供给学生自主创造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交流比较中主动发现并认识三角形及其特征。这里,老师有意识的选择小棒摆的制作方法,并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让学生自主的关注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既突出了三角形的特征,又为下面再次操作提供标本,打下基础。】
3、探索发现三边关系。
这是本节课的关键环节,也是难点、重点之处,我承接上面的活动设计了有利于学生主动地猜测与验证的学习内容,分为了以下几个教学步骤:
(1)设疑:如果任意给你三根小棒,是不是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
这一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生思维的冲撞,有的学生说能,有的学生说不一定,在这样的思维矛盾下,自然的提出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这正是学生迫切需要的。
(2)明确实验要求后,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4根指定长度的小棒在小组里进行活动,任选三根围一围,并纪录好每次的实验结果。
(3)汇报实验结果,引发下一环节的探索发现。请学生汇报自己小组里实验的结果,并思考其原因:能否围成三角形和小棒的什么有关?同时结合多媒体动态演示各种围的过程,不仅直接给予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而且保证了实验汇报的高效。同时我在黑板上分类记录下了四种所选小棒长度的情况,以便于学生更好的发现规律。学生通过亲自经历、观察动画演示,分析黑板上数据之间的关系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比较轻松的发现:三角形的两条较短的边之和要大于第三条较长的边,这样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这是一个很好的很实用的判断方法,但是为了突出“任意两条边”,我在这里,我针对6+4=10这个特例,进行了适当的拓展,请学生思考:把4厘米换成多长的小棒就行了?有多少种改法?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组织学生交流,引导他们找出一个范围,在找这个取值范围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4)即时运用三边关系。这一点在教学中忽略了,在学生发现三角形三边关系后,应该马上给学生一个实验的机会,可以用自己刚才画的三角形进行验证,看看是不是和刚才的发现吻合。这样就更能体现出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了。
【设计意图:到此,本节课关键处理,也是重点难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在学生“思考——实验——探究——验证”的过程中迎刃而解,我始终坚持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总结,通过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有序思考,结合老师的适时引导,帮助学生概括出结论, 因此是学生真正理解的,实现了数学学习的“再创造”。】
第三部分:巩固运用,解决问题。
1.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根据新知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
2.解决课始老师上班路线的问题,让学生用今天学到的数学知识解释李老师为什么直接从家到学校最近。这也是想想做做第三题的变式。
这两部分的练习巩固了基本的知识点,强化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对组成三角形的规律的认识,掌握更好的判断方法——较短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便可构成三角形;
3.创设小猴家造新房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根据已有的两根3米的木料,选择一根最合适的横梁。由于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在教学时几种情况都有人选择,我并不急着说明,而是让学生采用辩论的形式来自己说服自己。通过争辩交流发现选择5米的横梁最合适。这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使学生对初步感知的结论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数学生活化。
第四部分:欣赏感受,拓展延伸。
最后我带领学生再次走进生活中的三角形,欣赏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看过图片后都能对三角形的稳定性有所了解,且迫不及待,跃跃欲试。因此,我就给予了学生展示想法的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尽可能多的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另一方面,我鼓励学生课后利用网络继续关于这一方面知识的充实,让学生把对数学的探究延续到课堂外。
三角形的认识篇4
教学目标 :
1.从实例中感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掌握三角形分类方法。
3.知道按边分类可分为不等边和等腰三角形,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
4.知道按角分类,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两种分类,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
理解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过程 :
一、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
1.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现在就请同学们用桌子上的铁片组装一个三角形和四边形,看那组比较快。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角形的认识。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3.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体用到了三角形,请看这些物体的那一部分用到了三角形。(出示用多媒体做的物体)
4.学生讲。
5.为什么这些物体用到三角形而不用四边形呢?现在我们不忙着回答,让我们先做一个小实验后再来回答。请同学们拉一拉刚才做的三角形和四边形,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6.学生介绍,教师板书:“稳定性”
7.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用到三角形。(杨浦大桥、固定课桌椅等)。
二、按边分类
(一)分类及各名称
1.三角形是有三条边首尾相连而组成的图形,所以它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三角形的三条边和三个角。
2.首先我们研究三条边,请看这些三角形的边有什么特征(出示9个角)小组讨论。
3.你能不能按边的特征把这些三角形分成几种情况。
4.你们认识这些三角形吗?谁能叫出它的名称?(如果有学生讲的出,就请学生讲下去,如讲不出,请学生看书P128-129)你还知道这个三角形的什么知识?(指着边、底角、顶角、底)让学生讲。
5.谁能证明两腰相等的吗?(尺、对折)两个底角呢?
6.谁能证明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的吗?(尺、对折)三个角呢?
7.练习:请学生拿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并标出底角、两腰、底、顶角。
8.等腰三角形可以对折并完全重合,所以是一个什么图形?你能标出它的对称轴吗?请在等腰三角形上标出。
9.等边三角形呢?
(二)关系
1.在小组内,请同学们从桌上拿出不一样的三角形。哪些同学拿的是不等边三角形,请站在这边;哪些同学拿的是等腰三角形,请站在这边;(如果有的学生拿的是等边三角形,没有站出来,就问学生,他们能站出来吗?为什么?如果有的学生拿的是等边三角形,已经站出来,你们中有没有拿等边三角形的?为什么站在等腰三角形中?)
2.你们手里拿的都是三角形,现在你们站的形式就表示了按边分类各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我们用集合图可以表示成:(出示三角形的关系)
3.练习:你能用铁片拼一个等腰三角形吗?你还能用铁片拼一个等边三角形吗?你是怎样拼的?
三、按角分
1.现在我们从角这个方面来研究三角形,如果把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成那几种呢?
2.我们的书的P129最后一段就有,请同学们就看书。
3.怎样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怎样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其他两个角是什么角?怎样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其他两个角是什么角?
4.练习:请同学们从桌子上拿出锐角三角形,并示意;再请同学们从桌子上拿出直角三角形,并示意;请同学们从桌子上拿出钝角三角形,并示意。
4.请同学们从桌上拿三角形。哪些同学拿的是锐角三角形,请站在这边;哪些同学拿的是直角三角形,请站在这边;哪些同学拿的是直钝角三角形,请站在这边。
5.你们手里拿的都是三角形,现在你们站的形式就表示了按角分类时各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我们同样可以用集合图可以表示各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出示三角形的关系)
6.练习:那些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出示多媒体)
7.出示练一练的第二题,让学生判断,看到一个锐角是否就能确定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三角形的认识篇5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三角形
来源:山东省蓬莱市教委幼儿园 张岩岩
【设计意图】
认识三角形是幼儿几何形体教育的内容之一,幼儿的几何形体教育是幼儿数学教育的重点内容。学习一些几何形体的简单知识能帮助他们对客观世界中形形色色的物体做出辨别和区分。发展它们的空间知觉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从而为小学学习几何形体做些准备。根据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和活泼好动的性格,我将三角形的图形特征编成简短的故事,再结合图形拼摆,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做。使幼儿养成动手、动口、动脑的好习惯,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活动目标】1、知道三角形的主要特征,即三角形由三条边,三个角组成。
2、能找出生活中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乐意动手操作,提高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小白兔、萝卜、蘑菇图片各一个,
2、图形组成的实物图片4张。
3、孩子人手3个三角形。 【活动过程】
一、故事:小白兔过生日
今天是小白兔的生日,早晨小白兔高高兴兴的从家里出来,它要去采蘑菇,走着走着它看到一个大萝卜,小白兔捡起大萝卜继续往前走,走到蘑菇地里采了一个大蘑菇高兴的回家了。 二、观察小白兔的出行路线
请一个小朋友将路线用线连接起来,观察像什么图形。 三、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图形,幼儿每人一个三角形。
1、通过自己数一数,试一试,感知图形特征,并充分让幼儿表述,得出图形的特征。2、老师小结三角形特征,使幼儿获得的知识完整化。 四、 复习巩固三角形的特征
1、给图形宝宝找朋友,让幼儿从众多几何图形卡片中找出三角形。
并一一出示三角形,并说出为什么?
2、观察图形拼图,找出三角形,数一数用了几个三角形?
3、请幼儿在周围环境中找出象三角形的东西。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用故事引出开头吸引孩的注意,在拼拼摆摆的过程中加深孩子对三角形的认识,老师及时的小结使孩子获得知识的完整性。由于生活中属于三角形的物体少一些,所以孩子丰富的不是很多。
推荐访问:角形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是几年级的内容 三角形的认识评课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认识说课稿 三角形的认识四年级下册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目标 三角形的认识评课优缺点 三角形的认识作业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