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顶好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高中政治必修三单元知识总结,菁选2篇

时间:2023-03-19 11:30:03 来源:顶好范文网
导读: 高中政治必修三单元知识总结1  一、文化与社会  如何看待文化生活个人文化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之一(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国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

高中政治必修三单元知识总结1  一、文化与社会  如何看待文化生活个人文化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之一(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国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高中政治必修三单元知识总结,菁选2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高中政治必修三单元知识总结,菁选2篇

高中政治必修三单元知识总结1

  一、文化与社会

  如何看待文化生活

个人

文化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之一(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

国家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国际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其中以文教力和民族凝聚力为代表的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点

  1. 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内涵

大文化

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创造的成果的总称,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中文化

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非意识形态的部分(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

小文化

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特点

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从文化与人类个体的关系看:个人的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从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的关系看: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

  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指中文化,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与文明的关系:①区别:“文化”与“自然”相对,重点强调“化”的过程;“文明”与“野蛮”相对,重点强调“明”的结果。

  ②联系:文化发展中的积极成果就是文明。

  2.文化的形式和社会作用

形式

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

静态

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等文化活动

动态

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对个人的成长

对人类社会的发展

  区分:文化现象、文化形式、文化活动、文化产品

区别

文化现象

文化现象在人类社会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文化形式、文化活动、文化产品都属于文化现象,具有普遍性

文化形式

文化形式指的是表现文化这一内涵的方式,如理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具有多样性

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指的是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它呈现的是一种动态,具有历史性

文化产品

文化产品指的是文化活动的物质化的结果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相互影响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一定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区域)

不同性质的文化: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历史)

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科学技术、教育、劳动者素质

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公民政治文化素养

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的关系

  ①决定作用和反作用是两类不同性质的作用,决定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反作用始终是第二位的。文化的反作用再大,也不可能对经济、政治起决定作用。

  ②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非始终完全同步,文化可能超越也可能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③两种错误观点:一是,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二是,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

  据此,应辩证看待管子的观点“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4.文化与综合国力

文化软实力

什么

含义

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等精神力量

地位

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什么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怎么办

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高中政治必修三单元知识总结2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 文化的多样性: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 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多样性):

  (1)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所以要保护文化遗产。

  3.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2)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国家文化共同构成的。又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4.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5.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尊重文化化多样,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也属于整个世界。总之,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6. 坚持各国文化一律*等的原则

  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等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反对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错误倾向。

  7. 应该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答:尊重文化多样性。(第4、5、6点组合)

  8. 文化传播的含义: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9. 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活动。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2)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3)教育: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文化传播是教育的重要功能。

  (4)大众传媒: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10. 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推荐访问:必修 单元 知识 高中政治必修三单元知识总结 菁选2篇 高中政治必修三单元知识总结1 高中政治必修三单元知识总结100字 高中政治必修三单元知识总结1000字 高中政治必修三单元知识总结

本文链接:https://www.qqxam.com/fanwendaquan/youxiufanwen/6955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顶好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2022022431号-3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