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古诗作文,菁华20篇
学古诗作文1 读了“英英学古诗”这篇课文以后,我也萌生了教奶奶学古诗的想法。 星期五放学的路上,我非常自豪的.对奶奶说:“奶奶,我今天在学校里学了一首古诗,题目叫:‘静夜思’,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学古诗作文,菁华20篇,供大家参考。
学古诗作文1
读了“英英学古诗”这篇课文以后,我也萌生了教奶奶学古诗的想法。
星期五放学的路上,我非常自豪的.对奶奶说:“奶奶,我今天在学校里学了一首古诗,题目叫:‘静夜思’,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想念远方亲人的心情。奶奶,我来教您好吗?”奶奶看到我一本正经的样子,连连点头。
吃完晚饭,我像模像样的当起了小老师,教奶奶学习“静夜思”这首诗。我学着老师的样子读了起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读了一遍以后,便带着奶奶一句一句的读,奶奶认认真真的跟着我读了起来,但是因为奶奶小时侯没有上过学,不认识字,普通话也读不标准,再加上不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总是把“床前明月光”读成了“床前明月huang,”教了好几遍,还是纠正不过来,奶奶开始打起了退堂鼓,说是不学了,我学着妈妈*常鼓励我的样子开始鼓励奶奶:“奶奶,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您一定要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坚持就是胜利,你肯定能行的。”奶奶看到我一脸的期待,不忍心拒绝,只好跟着我继续学起来。我们读了一遍又一遍……经过我和奶奶的共同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奶奶终于把这首诗读正确了,我开心极了!兴奋地手舞足蹈,欢呼雀跃!奶奶看到我开心的样子,也呵呵呵的笑了起来!
通过这件事情,让我更加体会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的真谛,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到底,永不放弃,成功是属于有准备的人。
学古诗作文2
多少年来,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小学语文教师的最大难题之一,尽管许多教师在作文中进行了大量的摸索与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且颇有可圈可点之处。但长期训练下去,却终究未跳出为写作文而教作文的圈子。让学生达到“我手写我心”的境地为什么会这样呢?张光鉴先生在他的《相似论》中曾经明确指出:“人们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而存贮在大脑中的知识单元,我们称之为相似块。人们对外界的认识过程中常常依赖于它的存在。”现行的作文教学研究大多是摸索作文的途径,方法和规律,这其实是在激活已存贮在大脑中的那些与作文相匹配的相似块上下功夫。一旦激活,学生的作文当然会有一定的提高,但往往时间一长,学生的作文水*就又会裹足不前。这是因为研究忽视了学生大脑中存贮的相似块。试想,在学生的大脑中根本就没有那些与某次作文相匹配的相似块,你的方法再好又去激活什么呢?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如果想要长期地、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就必须处理好激活学生大脑中的相似块与积累存贮相似块的关系,也就是既要探索作文的途径,方法和规律,又要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为此,我们尝试着进行了“诵古诗,学作文”的作文教学实践,以期在作文教学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渊源,这些千古美文之所以能够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流传下来,且经久而不衰,是因为它们无论在思想上,内容上都堪称典范,可以使学生在诵读中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滋养和熏陶,奠定内涵丰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古诗文在材料的选择,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上也极有可取之处。从内容和材料上分有叙事的写景的,抒情的,明志的,说理的……从写作方法和技巧上分有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夸张写实……分门别类,各具特色,不尽相同。
“诵古诗,学作文”正是根据古诗文的这些特点,结合当前在各地如火如荼开展着的“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将诵读古诗文与小学生作文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古诗文作为材料提供给学生做作文练笔的材料;运用古诗文的写法和技巧,指导学生作文。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综合能力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解决学生“写什么”“怎么写”的难题。新大纲中明确的指出的:“语言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用意我想也在于此。
在“诵古诗,学作文”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提供材料,进行练笔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它们内容精粹,语言凝炼,意境优美,感情真挚。诗人根据表达的需要,语言高度浓缩,概括,情节跨度较大。具有很强的跳跃性。这就使诗中存在了许多“空白”之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合理的想象,把跳跃过的情节补充出来,把浓缩概括的语言具体化,就是一次很好和练笔。
1.拓展外延,多角度练写全文。
有些古诗文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人物个性鲜明。这就可以作为对学生作文的有机补充,有选择地进行练笔。练笔时,为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意,教师应将诗的出处、背景,诗人的情感,详尽地介绍给学生。在学生领悟了诗的内涵之后,让学生采用多种角度进行练笔,扩写,改写,写读后感或由一首诗想到的,难忘的一节课等,给学生以发挥想象的自由。学生就会放飞想象,兴趣盎然,入诗境,悟讲情,出精美的文章来。如:我在教给学生唐代诗人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时,学生了解了诗的由来后,仿照当时正在上演的电视剧《戏说乾隆》,写出了《戏说贾岛产》一文。文中叙述了贾岛是一个颇负文采的小和尚,在受到了一个云游四方号称算卦铁嘴的游说之后,蓄发还俗,进京谋求功名。但是却屡试不中,又没有了回家的盘缠。他听说当时的京兆尹韩愈礼贤下士,广交天下文人,认为这是一个发达的机会,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一天,趁韩愈外出的时候,故意以思考诗作为名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被军兵抓住押到韩愈面前。贾岛连忙解释是因为自己沉溺于诗作,不知道“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究竟是“敲”好,还是“推”好。正沉思的时候无意冲撞了大人,还望大人原谅。韩愈听了这些不但没有责怪贾岛,还为贾岛的好学深受感动。欣然邀请贾岛入府中长谈。并力保贾岛做官。从此贾岛开始飞黄腾达。文中一个聪明有心计又爱耍点小计谋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虽然写得有失偏 颇,但小作者精巧的构思,大胆地想象,不能不令人拍案叫绝。
还有许多诗作,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骨针对性地进行练笔。如:辛弃疾的《清*乐.村居》让学生以《瞧这一家子》为题进行扩写练习;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学生以《啊,朋友再见》为题,叙述出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岑参的《塞下曲》让学生以《飞将军李广》为题进行写人文章的训练。类似这些可以进行练笔的古诗文还有很多,如:《石灰吟》、《回乡偶书》、《七步诗》、《赠汪伦》等。只要悉心指导,许多古诗文都可以拿来让学生进行整篇文章的练笔。
2.根据需要,有目的练习片断。
学生的作文水*是不一致的,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具有一定的共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训练。这里所说的写作训练是根据需要,有选择地进行片断训练。如:《江畔独步寻花》要求学生根据诗作,描绘出一幅鲜花盛开、彩蝶飞舞、燕语莺声的春日江边美景,对学生进行写景片断训练。再如:《小儿垂钓》要求学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头发蓬乱,手持钓竿,掩映在河边草丛中,行人问路,急忙摇手,但却不应声的天真儿童,自由自在,憨态可掬的可爱情态。古诗文中可以作为片断训练的诗作也有很多,像《宿新市徐公店》、《春夜喜雨》、《小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教师选择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地片断训练,可以使学生的语感不断加强,词汇不断丰富,句子更加通顺,条理更加清晰,最终达到熟能生巧,提高学生的习作水*的目的。
3.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古诗文中有许多作品,作者只精炼地叙述了事情的经过,到关键处嘎然而止,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或者地作品的叙述中,与人物交流时,只截取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话语,其余的语言干脆隐去不提。当然这是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进行的“技术”处理。但这却为我们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留下了很好的用武之地。如: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描画了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雨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 闻犬吠,风雨夜归人”前两句,地承接中又有跳跃,从进入茅屋到安顿就寝之间有一段时间,应有一些可以描述的事物的。如:主人的询问,投宿者的应答,主人要尽的地主之意,与投宿者的感激礼宾司,作者都略去了。那么在此教师就可以创设情景,安排一次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揣摩人物可能进行的对话。又如:《寻隐者不遇》作者在诗中只写几句典型的语言,其它的都隐去不提,在这我就曾经安排了一次口语交际的训练。通过吟诵,学生完全理解诗意之后,我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诗人与童子,进行演练。在后来进行的练笔中学生写道:诗人气喘吁吁,边擦汗边来到隐者门前,举手扣门。“谁呀?”伴着一声清脆的童音,门“吱扭”一声开了,一位关挽双髻的童子,门内走出来,“请问公子有事吗?”诗人连忙拱了拱手:“这位小哥,敝人这边有礼了。”“还礼,还礼。”童子连忙也拱了拱手:“啊,小哥,麻烦你通报一声,就说贾岛前来拜访。”诗人恭敬地说到。童子一听,一脸歉意:“哎呀,真对不起,我师傅今天一早上山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里,这么大的山,我也不知道师傅在什么地方。”“这……”诗人失望极了。“要不公子明天再来,明天师傅在家中磨药,不会出门的。”童子说。“那也好。”诗人又一次拱了拱手,“隐士回来之后,还请小哥通禀一声,就说贾岛曾来拜访。多谢,多谢。”“不客气,我一定会把话带到的。” 童子爽快地答道。“那就拜托了我先告辞了,明日再会。”“恕不远送,公子走好。”贾岛转身向山下走去。一段谈话,想象合理,活灵活现,学生甚至将在电影电视中看到的古人说话的方式,模仿得惟妙惟肖,令人忍俊不禁。这样的训练长期开展,怎么会不使学生语言有所提高呢?
二、归纳方法,指导作文
*的语言文字之根在古诗文经典,这些千古美文是最好的范文。诗作中诗人所运用写作方法和技巧,直接影响了*文学的走向。可以说现在写文章所运用的方法的技巧,就是在古诗文写作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认真摸索古诗文的写作运用规律,归纳古诗文的写作方法,学习古诗文的写作技巧可以很好地指导学生的作文。限于本人的阅历有限,还未见过相关内容的文章,加之古诗文的内涵的博大精深,不敢妄言,只能罗列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1.古诗《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被历代无数读者所称赞,说是千古绝唱。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勾画出一幅秋郊夕照旅行图,意在抒发作者内心的哀愁。但诗中并未直白的叙述作者的愁思,然而一处处景物却在气氛上刻画出一种苍茫凄凉的意境。旅者那种思乡的愁绪,旅途的孤寂跃然纸上。从诗作中不难看出作者运用的是通过景物来衬托人物心情的方法。我们将这种写作方法归纳为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之一――景物衬托法。
2.古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后两句“夜籁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来。“作者陆游在此并不像前两句那样直抒自己的爱国之情,而是将笔墨放到了自己做的一个梦上。梦中自己骑着身披铁甲的战马,踏着冰封的河面,雄赳赳气昂昂的奔赴杀场。此时的陆游已有六十八岁,年老力衰,但在梦中还记得上前线立功杀敌,一腔爱国热情,从一个梦境中充溢而出。作者在这儿通过梦境抒发了自己的爱国之情。我们将这种写法归纳为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之二――梦境展示法。
3.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描述的是诗人在饱受战乱流离之后,突然听到胜利消息的狂喜情态。诗中作者通过“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放歌”“纵酒”等动态的描述,使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听到*叛胜利后的喜悦心情。我们把这种通过动作描写反映人物情感的写作方法归纳为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之三――动作暗示法。
4.古诗《咏鹅》作者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描绘了鹅的形体,从“曲颈”到“白毛”再到“红掌”,抓住了部位的鲜艳色彩“白毛”“红掌”,还有神态动作“歌”“浮”“拨”,把鹅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漂游的样子写得活灵活现,十分可爱,是一则描写小动物外形的很好的范文。通过诵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明白描写小动物的方法与规律是“按顺序,抓特点”写出它的与众不同之处。
在摸索中,我们还从古诗文中归纳总结出许许多多实用的写作方法。如:根据《早发白帝城》中诗句描述的长江水流之急,小船轻快的方法,归纳出可以进行外延的“无形事物有形衬”的写法;根据《鹿寨》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两个描写空山深林幽静的句子,归纳出“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写法。另外还有“言情就写情,字字句句都含情”,“言情不体情,道是无情却有情”等根据古诗文归纳出来的方法。这些方法并没有针对整篇作文而提,而是针对于作文的细微之处,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地方,一法一诗,形成系列,进行训练。在从古诗文提炼方法时,教师必须注意重到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不求面面俱到,达到教学目的即可。这样长期训练,既教给了学生写作的方法,有使学生熟吟古诗文,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语言文字的素养。
三、吟诵理解,促进感悟
作文本质上的主观性、形象性、人文性决定了作文必然是感悟的、品味的、揣摩的、咀嚼的。因为在作文中有许多东西,学生已经领悟了其中的`意思,但却说不出来,然而从学生的作文中却可以体现出来。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注重到通过吟诵、理解、入诗境、悟诗情,促进学生对诗作意境的理解和写作方法的感悟,潜移默化
地指导学生作文。
如:人教版小语六年制教材第十单元的作文,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夸夸自己的爸爸或妈妈,选择一两件能表现爸爸或妈妈关心和爱护自己,让自己深受感动的事来写。这类题材可以说是一个写了千百遍的老题材,遇到这类题目学生的选材不外乎是妈妈送自己上医院,爸爸帮自己补功课之类老生常谈的材料,既无新意,也没有真情实感。其实,最能体现父母之爱的往往是些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甚至说是一幕场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怎样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新颖的事例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敬意是本次作文的关键。这些教师心里是明白和,但教师如果只一味的跟学生强调要选小事,找细节,学生没有感情,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对究竟选什么样的小事,找什么样的细节不理解,恐怕是难以在选材上有所突破的。为促进学生感悟,我在这儿引入了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呤》一诗,通过吟诵理解,使学生明白这是一首赞颂母爱的千古佳作。作者孟郊一生穷困潦倒,与母亲相依为命。他最爱历名山大川,母爱对于孟郊这位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离别时的痛苦时刻。这首诗描述正是这种时刻,母亲为游子缝衣的普通场景,然而表现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歌颂的是天底下最伟大的母爱。语句朴实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但一片母爱的纯情却从普通的场景中冲溢而出,扣人心弦,催人泪下。通过诵读,学生一脸肃穆,很容易的领悟了本次作文选材应做到“小处落笔,大处着眼。”也选出了精彩鲜活的材料:父母为了接送自己上学在风雪中成了一个雪人的情景;因自己晕船,不能进船舱睡觉,母亲不顾带病的身体抱着自己在甲板上坐了一宿;父亲因孩子考试不好,失手打了孩子,后悔得泪流满面;由于自己的顽皮,不安生,将脚伸入了自行车辐条被绞伤,而父亲却一个劲自责,说是他的不小心等等。在后来材料时,许多学生因激动,在叙述时流下了幸福、感激的泪水,学生之所以有这些表现,与学生的感悟和理解是不无关系的。
“诵古诗,学作文” 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体系,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探究商榷。只要我们去发掘其中的宝藏,踏实的进行训练,相信学生作文水*与语言素养一定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的。
学古诗作文3
多少年来,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小学语文教师的最大难题之一,尽管许多教师在作文中进行了大量的摸索与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且颇有可圈可点之处。但长期训练下去,却终究未跳出为写作文而教作文的圈子。让学生达到“我手写我心”的境地为什么会这样呢?张光鉴先生在他的《相似论》中曾经明确指出:“人们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而存贮在大脑中的知识单元,我们称之为相似块。人们对外界的认识过程中常常依赖于它的存在。”现行的作文教学研究大多是摸索作文的途径,方法和规律,这其实是在激活已存贮在大脑中的那些与作文相匹配的相似块上下功夫。一旦激活,学生的作文当然会有一定的提高,但往往时间一长,学生的作文水*就又会裹足不前。这是因为研究忽视了学生大脑中存贮的相似块。试想,在学生的大脑中根本就没有那些与某次作文相匹配的相似块,你的方法再好又去激活什么呢?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如果想要长期地、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就必须处理好激活学生大脑中的相似块与积累存贮相似块的关系,也就是既要探索作文的途径,方法和规律,又要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为此,我们尝试着进行了“诵古诗,学作文”的作文教学实践,以期在作文教学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渊源,这些千古美文之所以能够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流传下来,且经久而不衰,是因为它们无论在思想上,内容上都堪称典范,可以使学生在诵读中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滋养和熏陶,奠定内涵丰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古诗文在材料的选择,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上也极有可取之处。从内容和材料上分有叙事的写景的,抒情的,明志的,说理的……从写作方法和技巧上分有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夸张写实……分门别类,各具特色,不尽相同。
“诵古诗,学作文”正是根据古诗文的这些特点,结合当前在各地如火如荼开展着的“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将诵读古诗文与小学生作文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古诗文作为材料提供给学生做作文练笔的材料;运用古诗文的写法和技巧,指导学生作文。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综合能力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解决学生“写什么”“怎么写”的难题。新大纲中明确的指出的:“语言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用意我想也在于此。
在“诵古诗,学作文”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提供材料,进行练笔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它们内容精粹,语言凝炼,意境优美,感情真挚。诗人根据表达的需要,语言高度浓缩,概括,情节跨度较大。具有很强的跳跃性。这就使诗中存在了许多“空白”之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合理的想象,把跳跃过的情节补充出来,把浓缩概括的语言具体化,就是一次很好和练笔。
1.拓展外延,多角度练写全文。
有些古诗文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人物个性鲜明。这就可以作为对学生作文的有机补充,有选择地进行练笔。练笔时,为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意,教师应将诗的出处、背景,诗人的"情感,详尽地介绍给学生。在学生领悟了诗的内涵之后,让学生采用多种角度进行练笔,扩写,改写,写读后感或由一首诗想到的,难忘的一节课等,给学生以发挥想象的自由。学生就会放飞想象,兴趣盎然,入诗境,悟讲情,出精美的文章来。如:我在教给学生唐代诗人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时,学生了解了诗的由来后,仿照当时正在上演的电视剧《戏说乾隆》,写出了《戏说贾岛产》一文。文中叙述了贾岛是一个颇负文采的小和尚,在受到了一个云游四方号称算卦铁嘴的游说之后,蓄发还俗,进京谋求功名。但是却屡试不中,又没有了回家的盘缠。他听说当时的京兆尹韩愈礼贤下士,广交天下文人,认为这是一个发达的机会,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一天,趁韩愈外出的时候,故意以思考诗作为名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被军兵抓住押到韩愈面前。贾岛连忙解释是因为自己沉溺于诗作,不知道“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究竟是“敲”好,还是“推”好。正沉思的时候无意冲撞了大人,还望大人原谅。韩愈听了这些不但没有责怪贾岛,还为贾岛的好学深受感动。欣然邀请贾岛入府中长谈。并力保贾岛做官。从此贾岛开始飞黄腾达。文中一个聪明有心计又爱耍点小计谋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虽然写得有失偏 颇,但小作者精巧的构思,大胆地想象,不能不令人拍案叫绝。
还有许多诗作,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骨针对性地进行练笔。如:辛弃疾的《清*乐.村居》让学生以《瞧这一家子》为题进行扩写练习;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学生以《啊,朋友再见》为题,叙述出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岑参的《塞下曲》让学生以《飞将军李广》为题进行写人文章的训练。类似这些可以进行练笔的古诗文还有很多,如:《石灰吟》、《回乡偶书》、《七步诗》、《赠汪伦》等。只要悉心指导,许多古诗文都可以拿来让学生进行整篇文章的练笔。
2.根据需要,有目的练习片断。
学生的作文水*是不一致的,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具有一定的共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训练。这里所说的写作训练是根据需要,有选择地进行片断训练。如:《江畔独步寻花》要求学生根据诗作,描绘出一幅鲜花盛开、彩蝶飞舞、燕语莺声的春日江边美景,对学生进行写景片断训练。再如:《小儿垂钓》要求学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头发蓬乱,手持钓竿,掩映在河边草丛中,行人问路,急忙摇手,但却不应声的天真儿童,自由自在,憨态可掬的可爱情态。古诗文中可以作为片断训练的诗作也有很多,像《宿新市徐公店》、《春夜喜雨》、《小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教师选择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地片断训练,可以使学生的语感不断加强,词汇不断丰富,句子更加通顺,条理更加清晰,最终达到熟能生巧,提高学生的习作水*的目的。
3.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古诗文中有许多作品,作者只精炼地叙述了事情的经过,到关键处嘎然而止,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或者地作品的叙述中,与人物交流时,只截取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话语,其余的语言干脆隐去不提。当然这是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进行的“技术”处理。但这却为我们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留下了很好的用武之地。如: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描画了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雨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 闻犬吠,风雨夜归人”前两句,地承接中又有跳跃,从进入茅屋到安顿就寝之间有一段时间,应有一些可以描述的事物的。如:主人的询问,投宿者的应答,主人要尽的地主之意,与投宿者的感激礼宾司,作者都略去了。那么在此教师就可以创设情景,安排一次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揣摩人物可能进行的对话。又如:《寻隐者不遇》作者在诗中只写几句典型的语言,其它的都隐去不提,在这我就曾经安排了一次口语交际的训练。通过吟诵,学生完全理解诗意之后,我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诗人与童子,进行演练。在后来进行的练笔中学生写道:诗人气喘吁吁,边擦汗边来到隐者门前,举手扣门。“谁呀?”伴着一声清脆的童音,门“吱扭”一声开了,一位关挽双髻的童子,门内走出来,“请问公子有事吗?”诗人连忙拱了拱手:“这位小哥,敝人这边有礼了。”“还礼,还礼。”童子连忙也拱了拱手:“啊,小哥,麻烦你通报一声,就说贾岛前来拜访。”诗人恭敬地说到。童子一听,一脸歉意:“哎呀,真对不起,我师傅今天一早上山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里,这么大的山,我也不知道师傅在什么地方。”“这……”诗人失望极了。“要不公子明天再来,明天师傅在家中磨药,不会出门的。”童子说。“那也好。”诗人又一次拱了拱手,“隐士回来之后,还请小哥通禀一声,就说贾岛曾来拜访。多谢,多谢。”“不客气,我一定会把话带到的。” 童子爽快地答道。“那就拜托了我先告辞了,明日再会。”“恕不远送,公子走好。”贾岛转身向山下走去。一段谈话,想象合理,活灵活现,学生甚至将在电影电视中看到的古人说话的方式,模仿得惟妙惟肖,令人忍俊不禁。这样的训练长期开展,怎么会不使学生语言有所提高呢?
二、归纳方法,指导作文
*的语言文字之根在古诗文经典,这些千古美文是最好的范文。诗作中诗人所运用写作方法和技巧,直接影响了*文学的走向。可以说现在写文章所运用的方法的技巧,就是在古诗文写作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认真摸索古诗文的写作运用规律,归纳古诗文的写作方法,学习古诗文的写作技巧可以很好地指导学生的作文。限于本人的阅历有限,还未见过相关内容的文章,加之古诗文的内涵的博大精深,不敢妄言,只能罗列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1.古诗《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被历代无数读者所称赞,说是千古绝唱。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勾画出一幅秋郊夕照旅行图,意在抒发作者内心的哀愁。但诗中并未直白的叙述作者的愁思,然而一处处景物却在气氛上刻画出一种苍茫凄凉的意境。旅者那种思乡的愁绪,旅途的孤寂跃然纸上。从诗作中不难看出作者运用的是通过景物来衬托人物心情的方法。我们将这种写作方法归纳为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之一――景物衬托法。
2.古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后两句“夜籁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来。“作者陆游在此并不像前两句那样直抒自己的爱国之情,而是将笔墨放到了自己做的一个梦上。梦中自己骑着身披铁甲的战马,踏着冰封的河面,雄赳赳气昂昂的奔赴杀场。此时的陆游已有六十八岁,年老力衰,但在梦中还记得上前线立功杀敌,一腔爱国热情,从一个梦境中充溢而出。作者在这儿通过梦境抒发了自己的爱国之情。我们将这种写法归纳为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之二――梦境展示法。
3.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描述的是诗人在饱受战乱流离之后,突然听到胜利消息的狂喜情态。诗中作者通过“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放歌”“纵酒”等动态的描述,使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听到*叛胜利后的喜悦心情。我们把这种通过动作描写反映人物情感的写作方法归纳为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之三――动作暗示法。
4.古诗《咏鹅》作者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描绘了鹅的形体,从“曲颈”到“白毛”再到“红掌”,抓住了部位的鲜艳色彩“白毛”“红掌”,还有神态动作“歌”“浮”“拨”,把鹅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漂游的样子写得活灵活现,十分可爱,是一则描写小动物外形的很好的范文。通过诵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明白描写小动物的方法与规律是“按顺序,抓特点”写出它的与众不同之处。
在摸索中,我们还从古诗文中归纳总结出许许多多实用的写作方法。如:根据《早发白帝城》中诗句描述的长江水流之急,小船轻快的方法,归纳出可以进行外延的“无形事物有形衬”的写法;根据《鹿寨》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两个描写空山深林幽静的句子,归纳出“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写法。另外还有“言情就写情,字字句句都含情”,“言情不体情,道是无情却有情”等根据古诗文归纳出来的方法。这些方法并没有针对整篇作文而提,而是针对于作文的细微之处,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地方,一法一诗,形成系列,进行训练。在从古诗文提炼方法时,教师必须注意重到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不求面面俱到,达到教学目的即可。这样长期训练,既教给了学生写作的方法,有使学生熟吟古诗文,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语言文字的素养。
三、吟诵理解,促进感悟
作文本质上的主观性、形象性、人文性决定了作文必然是感悟的、品味的、揣摩的、咀嚼的。因为在作文中有许多东西,学生已经领悟了其中的意思,但却说不出来,然而从学生的作文中却可以体现出来。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注重到通过吟诵、理解、入诗境、悟诗情,促进学生对诗作意境的理解和写作方法的感悟,潜移默化
地指导学生作文。
如:人教版小语六年制教材第十单元的作文,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夸夸自己的爸爸或妈妈,选择一两件能表现爸爸或妈妈关心和爱护自己,让自己深受感动的事来写。这类题材可以说是一个写了千百遍的老题材,遇到这类题目学生的选材不外乎是妈妈送自己上医院,爸爸帮自己补功课之类老生常谈的材料,既无新意,也没有真情实感。其实,最能体现父母之爱的往往是些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甚至说是一幕场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怎样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新颖的事例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敬意是本次作文的关键。这些教师心里是明白和,但教师如果只一味的跟学生强调要选小事,找细节,学生没有感情,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对究竟选什么样的小事,找什么样的细节不理解,恐怕是难以在选材上有所突破的。为促进学生感悟,我在这儿引入了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呤》一诗,通过吟诵理解,使学生明白这是一首赞颂母爱的千古佳作。作者孟郊一生穷困潦倒,与母亲相依为命。他最爱历名山大川,母爱对于孟郊这位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离别时的痛苦时刻。这首诗描述正是这种时刻,母亲为游子缝衣的普通场景,然而表现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歌颂的是天底下最伟大的母爱。语句朴实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但一片母爱的纯情却从普通的场景中冲溢而出,扣人心弦,催人泪下。通过诵读,学生一脸肃穆,很容易的领悟了本次作文选材应做到“小处落笔,大处着眼。”也选出了精彩鲜活的材料:父母为了接送自己上学在风雪中成了一个雪人的情景;因自己晕船,不能进船舱睡觉,母亲不顾带病的身体抱着自己在甲板上坐了一宿;父亲因孩子考试不好,失手打了孩子,后悔得泪流满面;由于自己的顽皮,不安生,将脚伸入了自行车辐条被绞伤,而父亲却一个劲自责,说是他的不小心等等。在后来材料时,许多学生因激动,在叙述时流下了幸福、感激的泪水,学生之所以有这些表现,与学生的感悟和理解是不无关系的。
“诵古诗,学作文” 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体系,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探究商榷。只要我们去发掘其中的宝藏,踏实的进行训练,相信学生作文水*与语言素养一定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的。
学古诗作文4
多少年来,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小学语文教师的最大难题之一,尽管许多教师在作文中进行了大量的摸索与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且颇有可圈可点之处。但长期训练下去,却终究未跳出为写作文而教作文的圈子。让学生达到“我手写我心”的境地为什么会这样呢?张光鉴先生在他的《相似论》中曾经明确指出:“人们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而存贮在大脑中的知识单元,我们称之为相似块。人们对外界的认识过程中常常依赖于它的存在。”现行的作文教学研究大多是摸索作文的途径,方法和规律,这其实是在激活已存贮在大脑中的那些与作文相匹配的相似块上下功夫。一旦激活,学生的作文当然会有一定的提高,但往往时间一长,学生的作文水*就又会裹足不前。这是因为研究忽视了学生大脑中存贮的相似块。试想,在学生的大脑中根本就没有那些与某次作文相匹配的相似块,你的方法再好又去激活什么呢?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如果想要长期地、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就必须处理好激活学生大脑中的相似块与积累存贮相似块的关系,也就是既要探索作文的途径,方法和规律,又要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为此,我们尝试着进行了“诵古诗,学作文”的作文教学实践,以期在作文教学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渊源,这些千古美文之所以能够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流传下来,且经久而不衰,是因为它们无论在思想上,内容上都堪称典范,可以使学生在诵读中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滋养和熏陶,奠定内涵丰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古诗文在材料的选择,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上也极有可取之处。从内容和材料上分有叙事的写景的,抒情的,明志的,说理的……从写作方法和技巧上分有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夸张写实……分门别类,各具特色,不尽相同。
“诵古诗,学作文”正是根据古诗文的这些特点,结合当前在各地如火如荼开展着的“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将诵读古诗文与小学生作文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古诗文作为材料提供给学生做作文练笔的材料;运用古诗文的写法和技巧,指导学生作文。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综合能力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解决学生“写什么”“怎么写”的难题。新大纲中明确的指出的:“语言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用意我想也在于此。
在“诵古诗,学作文”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提供材料,进行练笔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它们内容精粹,语言凝炼,意境优美,感情真挚。诗人根据表达的需要,语言高度浓缩,概括,情节跨度较大。具有很强的跳跃性。这就使诗中存在了许多“空白”之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合理的想象,把跳跃过的情节补充出来,把浓缩概括的语言具体化,就是一次很好和练笔。
1.拓展外延,多角度练写全文。
有些古诗文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人物个性鲜明。这就可以作为对学生作文的有机补充,有选择地进行练笔。练笔时,为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意,教师应将诗的出处、背景,诗人的情感,详尽地介绍给学生。在学生领悟了诗的内涵之后,让学生采用多种角度进行练笔,扩写,改写,写读后感或由一首诗想到的,难忘的一节课等,给学生以发挥想象的自由。学生就会放飞想象,兴趣盎然,入诗境,悟讲情,出精美的文章来。如:我在教给学生唐代诗人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时,学生了解了诗的由来后,仿照当时正在上演的电视剧《戏说乾隆》,写出了《戏说贾岛产》一文。文中叙述了贾岛是一个颇负文采的小和尚,在受到了一个云游四方号称算卦铁嘴的游说之后,蓄发还俗,进京谋求功名。但是却屡试不中,又没有了回家的盘缠。他听说当时的京兆尹韩愈礼贤下士,广交天下文人,认为这是一个发达的机会,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一天,趁韩愈外出的时候,故意以思考诗作为名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被军兵抓住押到韩愈面前。贾岛连忙解释是因为自己沉溺于诗作,不知道“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究竟是“敲”好,还是“推”好。正沉思的时候无意冲撞了大人,还望大人原谅。韩愈听了这些不但没有责怪贾岛,还为贾岛的好学深受感动。欣然邀请贾岛入府中长谈。并力保贾岛做官。从此贾岛开始飞黄腾达。文中一个聪明有心计又爱耍点小计谋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虽然写得有失偏 颇,但小作者精巧的构思,大胆地想象,不能不令人拍案叫绝。
还有许多诗作,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骨针对性地进行练笔。如:辛弃疾的《清*乐.村居》让学生以《瞧这一家子》为题进行扩写练习;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学生以《啊,朋友再见》为题,叙述出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岑参的《塞下曲》让学生以《飞将军李广》为题进行写人文章的训练。类似这些可以进行练笔的古诗文还有很多,如:《石灰吟》、《回乡偶书》、《七步诗》、《赠汪伦》等。只要悉心指导,许多古诗文都可以拿来让学生进行整篇文章的练笔。
2.根据需要,有目的练习片断。
学生的作文水*是不一致的,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具有一定的共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训练。这里所说的"写作训练是根据需要,有选择地进行片断训练。如:《江畔独步寻花》要求学生根据诗作,描绘出一幅鲜花盛开、彩蝶飞舞、燕语莺声的春日江边美景,对学生进行写景片断训练。再如:《小儿垂钓》要求学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头发蓬乱,手持钓竿,掩映在河边草丛中,行人问路,急忙摇手,但却不应声的天真儿童,自由自在,憨态可掬的可爱情态。古诗文中可以作为片断训练的诗作也有很多,像《宿新市徐公店》、《春夜喜雨》、《小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教师选择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地片断训练,可以使学生的语感不断加强,词汇不断丰富,句子更加通顺,条理更加清晰,最终达到熟能生巧,提高学生的习作水*的目的。
3.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古诗文中有许多作品,作者只精炼地叙述了事情的经过,到关键处嘎然而止,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或者地作品的叙述中,与人物交流时,只截取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话语,其余的语言干脆隐去不提。当然这是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进行的“技术”处理。但这却为我们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留下了很好的用武之地。如: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描画了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雨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 闻犬吠,风雨夜归人”前两句,地承接中又有跳跃,从进入茅屋到安顿就寝之间有一段时间,应有一些可以描述的事物的。如:主人的询问,投宿者的应答,主人要尽的地主之意,与投宿者的感激礼宾司,作者都略去了。那么在此教师就可以创设情景,安排一次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揣摩人物可能进行的对话。又如:《寻隐者不遇》作者在诗中只写几句典型的语言,其它的都隐去不提,在这我就曾经安排了一次口语交际的训练。通过吟诵,学生完全理解诗意之后,我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诗人与童子,进行演练。在后来进行的练笔中学生写道:诗人气喘吁吁,边擦汗边来到隐者门前,举手扣门。“谁呀?”伴着一声清脆的童音,门“吱扭”一声开了,一位关挽双髻的童子,门内走出来,“请问公子有事吗?”诗人连忙拱了拱手:“这位小哥,敝人这边有礼了。”“还礼,还礼。”童子连忙也拱了拱手:“啊,小哥,麻烦你通报一声,就说贾岛前来拜访。”诗人恭敬地说到。童子一听,一脸歉意:“哎呀,真对不起,我师傅今天一早上山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里,这么大的山,我也不知道师傅在什么地方。”“这……”诗人失望极了。“要不公子明天再来,明天师傅在家中磨药,不会出门的。”童子说。“那也好。”诗人又一次拱了拱手,“隐士回来之后,还请小哥通禀一声,就说贾岛曾来拜访。多谢,多谢。”“不客气,我一定会把话带到的。” 童子爽快地答道。“那就拜托了我先告辞了,明日再会。”“恕不远送,公子走好。”贾岛转身向山下走去。一段谈话,想象合理,活灵活现,学生甚至将在电影电视中看到的古人说话的方式,模仿得惟妙惟肖,令人忍俊不禁。这样的训练长期开展,怎么会不使学生语言有所提高呢?
二、归纳方法,指导作文
*的语言文字之根在古诗文经典,这些千古美文是最好的范文。诗作中诗人所运用写作方法和技巧,直接影响了*文学的走向。可以说现在写文章所运用的方法的技巧,就是在古诗文写作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认真摸索古诗文的写作运用规律,归纳古诗文的写作方法,学习古诗文的写作技巧可以很好地指导学生的作文。限于本人的阅历有限,还未见过相关内容的文章,加之古诗文的内涵的博大精深,不敢妄言,只能罗列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1.古诗《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被历代无数读者所称赞,说是千古绝唱。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勾画出一幅秋郊夕照旅行图,意在抒发作者内心的哀愁。但诗中并未直白的叙述作者的愁思,然而一处处景物却在气氛上刻画出一种苍茫凄凉的意境。旅者那种思乡的愁绪,旅途的孤寂跃然纸上。从诗作中不难看出作者运用的是通过景物来衬托人物心情的方法。我们将这种写作方法归纳为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之一――景物衬托法。
2.古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后两句“夜籁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来。“作者陆游在此并不像前两句那样直抒自己的爱国之情,而是将笔墨放到了自己做的一个梦上。梦中自己骑着身披铁甲的战马,踏着冰封的河面,雄赳赳气昂昂的奔赴杀场。此时的陆游已有六十八岁,年老力衰,但在梦中还记得上前线立功杀敌,一腔爱国热情,从一个梦境中充溢而出。作者在这儿通过梦境抒发了自己的爱国之情。我们将这种写法归纳为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之二――梦境展示法。
3.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描述的是诗人在饱受战乱流离之后,突然听到胜利消息的狂喜情态。诗中作者通过“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放歌”“纵酒”等动态的描述,使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听到*叛胜利后的喜悦心情。我们把这种通过动作描写反映人物情感的写作方法归纳为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之三――动作暗示法。
4.古诗《咏鹅》作者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描绘了鹅的形体,从“曲颈”到“白毛”再到“红掌”,抓住了部位的鲜艳色彩“白毛”“红掌”,还有神态动作“歌”“浮”“拨”,把鹅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漂游的样子写得活灵活现,十分可爱,是一则描写小动物外形的很好的范文。通过诵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明白描写小动物的方法与规律是“按顺序,抓特点”写出它的与众不同之处。
在摸索中,我们还从古诗文中归纳总结出许许多多实用的写作方法。如:根据《早发白帝城》中诗句描述的长江水流之急,小船轻快的方法,归纳出可以进行外延的“无形事物有形衬”的写法;根据《鹿寨》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两个描写空山深林幽静的句子,归纳出“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写法。另外还有“言情就写情,字字句句都含情”,“言情不体情,道是无情却有情”等根据古诗文归纳出来的方法。这些方法并没有针对整篇作文而提,而是针对于作文的细微之处,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地方,一法一诗,形成系列,进行训练。在从古诗文提炼方法时,教师必须注意重到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不求面面俱到,达到教学目的即可。这样长期训练,既教给了学生写作的方法,有使学生熟吟古诗文,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语言文字的素养。
三、吟诵理解,促进感悟
作文本质上的主观性、形象性、人文性决定了作文必然是感悟的、品味的、揣摩的、咀嚼的。因为在作文中有许多东西,学生已经领悟了其中的意思,但却说不出来,然而从学生的作文中却可以体现出来。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注重到通过吟诵、理解、入诗境、悟诗情,促进学生对诗作意境的理解和写作方法的感悟,潜移默化
地指导学生作文。
如:人教版小语六年制教材第十单元的作文,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夸夸自己的爸爸或妈妈,选择一两件能表现爸爸或妈妈关心和爱护自己,让自己深受感动的事来写。这类题材可以说是一个写了千百遍的老题材,遇到这类题目学生的选材不外乎是妈妈送自己上医院,爸爸帮自己补功课之类老生常谈的材料,既无新意,也没有真情实感。其实,最能体现父母之爱的往往是些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甚至说是一幕场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怎样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新颖的事例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敬意是本次作文的关键。这些教师心里是明白和,但教师如果只一味的跟学生强调要选小事,找细节,学生没有感情,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对究竟选什么样的小事,找什么样的细节不理解,恐怕是难以在选材上有所突破的。为促进学生感悟,我在这儿引入了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呤》一诗,通过吟诵理解,使学生明白这是一首赞颂母爱的千古佳作。作者孟郊一生穷困潦倒,与母亲相依为命。他最爱历名山大川,母爱对于孟郊这位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离别时的痛苦时刻。这首诗描述正是这种时刻,母亲为游子缝衣的普通场景,然而表现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歌颂的是天底下最伟大的母爱。语句朴实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但一片母爱的纯情却从普通的场景中冲溢而出,扣人心弦,催人泪下。通过诵读,学生一脸肃穆,很容易的领悟了本次作文选材应做到“小处落笔,大处着眼。”也选出了精彩鲜活的材料:父母为了接送自己上学在风雪中成了一个雪人的情景;因自己晕船,不能进船舱睡觉,母亲不顾带病的身体抱着自己在甲板上坐了一宿;父亲因孩子考试不好,失手打了孩子,后悔得泪流满面;由于自己的顽皮,不安生,将脚伸入了自行车辐条被绞伤,而父亲却一个劲自责,说是他的不小心等等。在后来材料时,许多学生因激动,在叙述时流下了幸福、感激的泪水,学生之所以有这些表现,与学生的感悟和理解是不无关系的。
“诵古诗,学作文” 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体系,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探究商榷。只要我们去发掘其中的宝藏,踏实的进行训练,相信学生作文水*与语言素养一定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的。
学古诗作文5
“诵古诗,学作文”是将诵读古诗与小学生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古诗作为材料提供给学生做作文,运用古诗的写作技巧,指导学生作文,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综合能力的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可解决学生不知道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难题。
一、提供材料,进行练笔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它们大多内容丰富,语言凝练,意境优美,感情真挚。诗人根据表达的需要,语言高度浓缩、概括,情节跨度较大,具有很强的跳跃性。这就使诗中存在许多“空白”之处,为学生留下了想像的余地。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空白之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合理的想像,把跳跃过的情节补充出来,把浓缩概括的语言具体化,就是很好的练笔。
1.拓展外延,练写全文。
有些古诗,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人物个性鲜明,可以作为学生作文的有机补充。练笔时,为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意,教师应将诗的出处、背景、诗人的情感等详尽地介绍给学生。在学生领悟了诗的内涵之后,让学生从多种角度进行练笔,或扩写,或改写,或写读后感,或写由一首诗想到的等。给学生以发挥想像的自由,学生就会放飞想像,趣味盎然,人诗境,悟诗情,写出精美的文章来。如:我在教唐代诗人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时,学生了解了诗的由来后,仿照当时正在上演的电视剧《戏说乾隆》,写出了《戏说贾岛》一文。
还有许多诗作,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练笔。如:辛弃疾的《清*乐·村居》让学生以《瞧这一家子》为题进行扩写练习;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学生以《啊,朋友再见》为题,叙述出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卢给的《塞下曲》让学生以《飞将军李广》为题进行写人文章的训练。类似这些可以进行练笔的古诗还有很多,如:《石灰吟》、《回乡偶书》、《七步诗》、《赠汪伦》等。只要悉心钻研,许多古诗都可以拿来让学生进行整篇文章的练笔。
2.根据需要,练写片断。
学生的作文水*是不一致的,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具有一定的共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这里所说的写作训练是根据需要,有选择地进行片断训练。如:《江畔独步寻花》要求学生根据诗作,描绘出一幅鲜花盛开、彩蝶翩翩、草歌燕舞的春日江边美景,对学生写景进行片断训练。再如:《小儿垂钓》要求学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头发蓬乱,手持钓竿,掩映在河边草丛中,行人问路,急忙摆手,但却不应声的天真儿童自由自在、憨态可掬的可爱情态。古诗中可以作为片断训练的诗作也有很多,像《宿新市徐公店》、《春夜喜雨》、《小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教师选择合适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片断训练,可以使学生的语感不断加强,词汇不断丰富,句子更加通顺,条理更加清晰,最终达到熟能生巧,提高学生习作水*的目的。
二、吟诵理解,促进感悟
作文本质上的主观性、形象性、人文性决定了作文必然是感悟的、品味的、揣摩的、咀嚼的。因为在作文中有许多东西,学生已经领悟了其中的意思,却说不出来,然而从学生的作文中却可体现出来。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注重通过吟诵,促进学生对诗作意境的理解和写作方法的感悟,潜移默化地指导学生作文。
如人教版小语六年制教材第十册第七单元的作文,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夸夸自己的爸爸或妈妈,选择一两件能表现爸爸或妈妈关心爱护自己、让自己深受感动的事来写。这类题材可以说是一个写了千百遍的老题材了。遇到这类题目,学生的选材不外乎是妈妈送自己上医院,爸爸帮自己补功课之类老生常谈的材料,既无新意,也没有真情实感。其实,最能体现父母之爱的往往是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甚至说是一幕场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怎样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新颖的事例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敬意是本次作文的关键。这些,教师心里是明白的,但教师如果只一味地强调要选小事,找细节,在学生没有感悟,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对究竟选什么样的小事,找什么样的细节不理解的情况下,恐怕是难以在选材上有所突破的。为促进学生感悟,我在这儿引入了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一诗。通过引导吟诵理解,使学生明白这是一首赞颂母爱的千古佳作,语句朴实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但一片母爱的纯情却从普通的场景中冲溢出来,拨人心弦,催人泪下。通过诵读,学生一脸肃穆,很容易地领悟了本次作文选材应做到“小处落笔,大处着眼”,也选出了精彩鲜活的材料:父母为了接送自己上学在风雪中成了一个雪人的情景;因自己晕船,不能进船舱睡觉,母亲不顾带病的身体抱着自己在甲板上坐了一夜;父亲因自己考试不好,失手打了自己,后悔得泪流满面;由于自己的顽皮,不安生,将脚伸入了自行车辐条处被绞伤,而父亲却一个劲地自责,说是他的不小心等等。在后来汇报材料时,许多学生因为激动,在叙述时流下了幸福激动的泪水,学生之所以有这些表现,与学生的感悟和理解是不无关系的。情动而辞发,作文也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诵古诗,学作文”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体系,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探究。只要我们去发掘其中的宝藏,踏实地进行训练,相信学生作文水*与语文素养一定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学古诗作文6
记得儿时,妈妈很少给我讲故事,给我讲的几乎都是古诗。一开始听起来觉着乏味,但慢慢地,我越来越觉得有趣。
听到杨万里的"“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我便在家中撑起一把大伞挥来挥去,寻找风的方向;听到杜牧的“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我便会仰望星空,寻找银河里的牛郎织女星……古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好多的乐趣,读古诗,我会去还原诗人的场景,找到好多乐子。
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从小就喜欢。打从听到这个后,我就对落花情有独钟,我特别喜欢去捡落花,用落花制作各种香水,残留的花便拌入泥土。妈妈每次为我在干嘛,我就会堂而皇之地回答:“我在帮掉落的花瓣找回家的路。”妈妈便笑笑,还会和我一起玩。
渐渐地,我长大了。我不再玩落下的花瓣,但诗句经常萦绕在我耳畔。我开始感受古诗给我带来的诗情画意和无穷力量。诗人赋予落花是一种怎样的情感,花儿凋零,落入泥土,这个再寻常不过的自然现象,被诗人发觉了,认为花儿是不忘自己的使命,宁可把自己渗透进泥土,也要去完成自己的心愿,去呵护来年新绽放的花朵。诗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诗人是把落花比作自己,借落花来表达自己虽然辞官还乡,但也要立志为后代出力。
古诗是梦幻的,是神奇的,是给人启迪、给人力量的。它让我憧憬“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友人之情,让我震撼“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之情,让我共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伟大的母爱,让我期盼“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豁达之情。
学古诗、爱古诗,诗人们的爱恨情仇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无处不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让我骄傲,古诗给我的光明,会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学古诗作文7
多少年来,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小学语文教师的最大难题之一,尽管许多教师在作文中进行了大量的摸索与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且颇有可圈可点之处。但长期训练下去,却终究未跳出为写作文而教作文的圈子。让学生达到“我手写我心”的境地为什么会这样呢?张光鉴先生在他的《相似论》中曾经明确指出:“人们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而存贮在大脑中的知识单元,我们称之为相似块。人们对外界的认识过程中常常依赖于它的存在。”现行的作文教学研究大多是摸索作文的途径,方法和规律,这其实是在激活已存贮在大脑中的那些与作文相匹配的相似块上下功夫。一旦激活,学生的作文当然会有一定的提高,但往往时间一长,学生的作文水*就又会裹足不前。这是因为研究忽视了学生大脑中存贮的相似块。试想,在学生的大脑中根本就没有那些与某次作文相匹配的相似块,你的方法再好又去激活什么呢?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如果想要长期地、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就必须处理好激活学生大脑中的相似块与积累存贮相似块的关系,也就是既要探索作文的途径,方法和规律,又要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为此,我们尝试着进行了“诵古诗,学作文”的作文教学实践,以期在作文教学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渊源,这些千古美文之所以能够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流传下来,且经久而不衰,是因为它们无论在思想上,内容上都堪称典范,可以使学生在诵读中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滋养和熏陶,奠定内涵丰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古诗文在材料的选择,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上也极有可取之处。从内容和材料上分有叙事的写景的,抒情的,明志的,说理的……从写作方法和技巧上分有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夸张写实……分门别类,各具特色,不尽相同。
“诵古诗,学作文”正是根据古诗文的这些特点,结合当前在各地如火如荼开展着的“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将诵读古诗文与小学生作文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古诗文作为材料提供给学生做作文练笔的材料;运用古诗文的写法和技巧,指导学生作文。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综合能力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解决学生“写什么”“怎么写”的难题。新大纲中明确的指出的:“语言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用意我想也在于此。
在“诵古诗,学作文”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提供材料,进行练笔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它们内容精粹,语言凝炼,意境优美,感情真挚。诗人根据表达的需要,语言高度浓缩,概括,情节跨度较大。具有很强的跳跃性。这就使诗中存在了许多“空白”之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合理的想象,把跳跃过的情节补充出来,把浓缩概括的语言具体化,就是一次很好和练笔。
1.拓展外延,多角度练写全文。
有些古诗文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人物个性鲜明。这就可以作为对学生作文的有机补充,有选择地进行练笔。练笔时,为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意,教师应将诗的出处、背景,诗人的情感,详尽地介绍给学生。在学生领悟了诗的内涵之后,让学生采用多种角度进行练笔,扩写,改写,写读后感或由一首诗想到的,难忘的一节课等,给学生以发挥想象的自由。学生就会放飞想象,兴趣盎然,入诗境,悟讲情,出精美的文章来。如:我在教给学生唐代诗人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时,学生了解了诗的由来后,仿照当时正在上演的电视剧《戏说乾隆》,写出了《戏说贾岛产》一文。文中叙述了贾岛是一个颇负文采的小和尚,在受到了一个云游四方号称算卦铁嘴的游说之后,蓄发还俗,进京谋求功名。但是却屡试不中,又没有了回家的盘缠。他听说当时的京兆尹韩愈礼贤下士,广交天下文人,认为这是一个发达的机会,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一天,趁韩愈外出的时候,故意以思考诗作为名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被军兵抓住押到韩愈面前。贾岛连忙解释是因为自己沉溺于诗作,不知道“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究竟是“敲”好,还是“推”好。正沉思的时候无意冲撞了大人,还望大人原谅。韩愈听了这些不但没有责怪贾岛,还为贾岛的好学深受感动。欣然邀请贾岛入府中长谈。并力保贾岛做官。从此贾岛开始飞黄腾达。文中一个聪明有心计又爱耍点小计谋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虽然写得有失偏 颇,但小作者精巧的构思,大胆地想象,不能不令人拍案叫绝。
还有许多诗作,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骨针对性地进行练笔。如:辛弃疾的`《清*乐.村居》让学生以《瞧这一家子》为题进行扩写练习;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学生以《啊,朋友再见》为题,叙述出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岑参的《塞下曲》让学生以《飞将军李广》为题进行写人文章的训练。类似这些可以进行练笔的古诗文还有很多,如:《石灰吟》、《回乡偶书》、《七步诗》、《赠汪伦》等。只要悉心指导,许多古诗文都可以拿来让学生进行整篇文章的练笔。
2.根据需要,有目的练习片断。
学生的作文水*是不一致的,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具有一定的共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训练。这里所说的写作训练是根据需要,有选择地进行片断训练。如:《江畔独步寻花》要求学生根据诗作,描绘出一幅鲜花盛开、彩蝶飞舞、燕语莺声的春日江边美景,对学生进行写景片断训练。再如:《小儿垂钓》要求学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头发蓬乱,手持钓竿,掩映在河边草丛中,行人问路,急忙摇手,但却不应声的天真儿童,自由自在,憨态可掬的可爱情态。古诗文中可以作为片断训练的诗作也有很多,像《宿新市徐公店》、《春夜喜雨》、《小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教师选择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地片断训练,可以使学生的语感不断加强,词汇不断丰富,句子更加通顺,条理更加清晰,最终达到熟能生巧,提高学生的习作水*的目的。
3.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古诗文中有许多作品,作者只精炼地叙述了事情的经过,到关键处嘎然而止,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或者地作品的叙述中,与人物交流时,只截取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话语,其余的语言干脆隐去不提。当然这是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进行的“技术”处理。但这却为我们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留下了很好的用武之地。如: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描画了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雨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 闻犬吠,风雨夜归人”前两句,地承接中又有跳跃,从进入茅屋到安顿就寝之间有一段时间,应有一些可以描述的事物的。如:主人的询问,投宿者的应答,主人要尽的地主之意,与投宿者的感激礼宾司,作者都略去了。那么在此教师就可以创设情景,安排一次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揣摩人物可能进行的对话。又如:《寻隐者不遇》作者在诗中只写几句典型的语言,其它的都隐去不提,在这我就曾经安排了一次口语交际的训练。通过吟诵,学生完全理解诗意之后,我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诗人与童子,进行演练。在后来进行的练笔中学生写道:诗人气喘吁吁,边擦汗边来到隐者门前,举手扣门。“谁呀?”伴着一声清脆的童音,门“吱扭”一声开了,一位关挽双髻的童子,门内走出来,“请问公子有事吗?”诗人连忙拱了拱手:“这位小哥,敝人这边有礼了。”“还礼,还礼。”童子连忙也拱了拱手:“啊,小哥,麻烦你通报一声,就说贾岛前来拜访。”诗人恭敬地说到。童子一听,一脸歉意:“哎呀,真对不起,我师傅今天一早上山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里,这么大的山,我也不知道师傅在什么地方。”“这……”诗人失望极了。“要不公子明天再来,明天师傅在家中磨药,不会出门的。”童子说。“那也好。”诗人又一次拱了拱手,“隐士回来之后,还请小哥通禀一声,就说贾岛曾来拜访。多谢,多谢。”“不客气,我一定会把话带到的。” 童子爽快地答道。“那就拜托了我先告辞了,明日再会。”“恕不远送,公子走好。”贾岛转身向山下走去。一段谈话,想象合理,活灵活现,学生甚至将在电影电视中看到的古人说话的方式,模仿得惟妙惟肖,令人忍俊不禁。这样的训练长期开展,怎么会不使学生语言有所提高呢?
二、归纳方法,指导作文
*的语言文字之根在古诗文经典,这些千古美文是最好的范文。诗作中诗人所运用写作方法和技巧,直接影响了*文学的走向。可以说现在写文章所运用的方法的技巧,就是在古诗文写作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认真摸索古诗文的写作运用规律,归纳古诗文的写作方法,学习古诗文的写作技巧可以很好地指导学生的作文。限于本人的阅历有限,还未见过相关内容的文章,加之古诗文的内涵的博大精深,不敢妄言,只能罗列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1.古诗《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被历代无数读者所称赞,说是千古绝唱。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勾画出一幅秋郊夕照旅行图,意在抒发作者内心的哀愁。但诗中并未直白的叙述作者的愁思,然而一处处景物却在气氛上刻画出一种苍茫凄凉的意境。旅者那种思乡的愁绪,旅途的孤寂跃然纸上。从诗作中不难看出作者运用的是通过景物来衬托人物心情的方法。我们将这种写作方法归纳为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之一――景物衬托法。
2.古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后两句“夜籁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来。“作者陆游在此并不像前两句那样直抒自己的爱国之情,而是将笔墨放到了自己做的一个梦上。梦中自己骑着身披铁甲的战马,踏着冰封的河面,雄赳赳气昂昂的奔赴杀场。此时的陆游已有六十八岁,年老力衰,但在梦中还记得上前线立功杀敌,一腔爱国热情,从一个梦境中充溢而出。作者在这儿通过梦境抒发了自己的爱国之情。我们将这种写法归纳为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之二――梦境展示法。
3.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描述的是诗人在饱受战乱流离之后,突然听到胜利消息的狂喜情态。诗中作者通过“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放歌”“纵酒”等动态的描述,使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听到*叛胜利后的喜悦心情。我们把这种通过动作描写反映人物情感的写作方法归纳为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之三――动作暗示法。
4.古诗《咏鹅》作者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描绘了鹅的形体,从“曲颈”到“白毛”再到“红掌”,抓住了部位的鲜艳色彩“白毛”“红掌”,还有神态动作“歌”“浮”“拨”,把鹅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漂游的样子写得活灵活现,十分可爱,是一则描写小动物外形的很好的范文。通过诵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明白描写小动物的方法与规律是“按顺序,抓特点”写出它的与众不同之处。
在摸索中,我们还从古诗文中归纳总结出许许多多实用的写作方法。如:根据《早发白帝城》中诗句描述的长江水流之急,小船轻快的方法,归纳出可以进行外延的“无形事物有形衬”的写法;根据《鹿寨》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两个描写空山深林幽静的句子,归纳出“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写法。另外还有“言情就写情,字字句句都含情”,“言情不体情,道是无情却有情”等根据古诗文归纳出来的方法。这些方法并没有针对整篇作文而提,而是针对于作文的细微之处,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地方,一法一诗,形成系列,进行训练。在从古诗文提炼方法时,教师必须注意重到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不求面面俱到,达到教学目的即可。这样长期训练,既教给了学生写作的方法,有使学生熟吟古诗文,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语言文字的素养。
三、吟诵理解,促进感悟
作文本质上的主观性、形象性、人文性决定了作文必然是感悟的、品味的、揣摩的、咀嚼的。因为在作文中有许多东西,学生已经领悟了其中的意思,但却说不出来,然而从学生的作文中却可以体现出来。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注重到通过吟诵、理解、入诗境、悟诗情,促进学生对诗作意境的理解和写作方法的感悟,潜移默化
地指导学生作文。
如:人教版小语六年制教材第十单元的作文,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夸夸自己的爸爸或妈妈,选择一两件能表现爸爸或妈妈关心和爱护自己,让自己深受感动的事来写。这类题材可以说是一个写了千百遍的老题材,遇到这类题目学生的选材不外乎是妈妈送自己上医院,爸爸帮自己补功课之类老生常谈的材料,既无新意,也没有真情实感。其实,最能体现父母之爱的往往是些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甚至说是一幕场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怎样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新颖的事例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敬意是本次作文的关键。这些教师心里是明白和,但教师如果只一味的跟学生强调要选小事,找细节,学生没有感情,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对究竟选什么样的小事,找什么样的细节不理解,恐怕是难以在选材上有所突破的。为促进学生感悟,我在这儿引入了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呤》一诗,通过吟诵理解,使学生明白这是一首赞颂母爱的千古佳作。作者孟郊一生穷困潦倒,与母亲相依为命。他最爱历名山大川,母爱对于孟郊这位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离别时的痛苦时刻。这首诗描述正是这种时刻,母亲为游子缝衣的普通场景,然而表现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歌颂的是天底下最伟大的母爱。语句朴实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但一片母爱的纯情却从普通的场景中冲溢而出,扣人心弦,催人泪下。通过诵读,学生一脸肃穆,很容易的领悟了本次作文选材应做到“小处落笔,大处着眼。”也选出了精彩鲜活的材料:父母为了接送自己上学在风雪中成了一个雪人的情景;因自己晕船,不能进船舱睡觉,母亲不顾带病的身体抱着自己在甲板上坐了一宿;父亲因孩子考试不好,失手打了孩子,后悔得泪流满面;由于自己的顽皮,不安生,将脚伸入了自行车辐条被绞伤,而父亲却一个劲自责,说是他的不小心等等。在后来材料时,许多学生因激动,在叙述时流下了幸福、感激的泪水,学生之所以有这些表现,与学生的感悟和理解是不无关系的。
“诵古诗,学作文” 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体系,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探究商榷。只要我们去发掘其中的宝藏,踏实的进行训练,相信学生作文水*与语言素养一定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的。
学古诗作文8
多少年来,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小学语文教师的最大难题之一,尽管许多教师在作文中进行了大量的摸索与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且颇有可圈可点之处。但长期训练下去,却终究未跳出为写作文而教作文的圈子。让学生达到“我手写我心”的境地为什么会这样呢?张光鉴先生在他的《相似论》中曾经明确指出:“人们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而存贮在大脑中的知识单元,我们称之为相似块。人们对外界的认识过程中常常依赖于它的存在。”现行的作文教学研究大多是摸索作文的途径,方法和规律,这其实是在激活已存贮在大脑中的那些与作文相匹配的相似块上下功夫。一旦激活,学生的作文当然会有一定的提高,但往往时间一长,学生的作文水*就又会裹足不前。这是因为研究忽视了学生大脑中存贮的相似块。试想,在学生的大脑中根本就没有那些与某次作文相匹配的相似块,你的方法再好又去激活什么呢?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如果想要长期地、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就必须处理好激活学生大脑中的相似块与积累存贮相似块的关系,也就是既要探索作文的途径,方法和规律,又要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为此,我们尝试着进行了“诵古诗,学作文”的作文教学实践,以期在作文教学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渊源,这些千古美文之所以能够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流传下来,且经久而不衰,是因为它们无论在思想上,内容上都堪称典范,可以使学生在诵读中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滋养和熏陶,奠定内涵丰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古诗文在材料的选择,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上也极有可取之处。从内容和材料上分有叙事的写景的,抒情的,明志的,说理的……从写作方法和技巧上分有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夸张写实……分门别类,各具特色,不尽相同。
“诵古诗,学作文”正是根据古诗文的这些特点,结合当前在各地如火如荼开展着的“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将诵读古诗文与小学生作文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古诗文作为材料提供给学生做作文练笔的材料;运用古诗文的写法和技巧,指导学生作文。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综合能力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解决学生“写什么”“怎么写”的难题。新大纲中明确的指出的:“语言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用意我想也在于此。
在“诵古诗,学作文”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提供材料,进行练笔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它们内容精粹,语言凝炼,意境优美,感情真挚。诗人根据表达的需要,语言高度浓缩,概括,情节跨度较大。具有很强的跳跃性。这就使诗中存在了许多“空白”之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合理的想象,把跳跃过的情节补充出来,把浓缩概括的语言具体化,就是一次很好和练笔。
1.拓展外延,多角度练写全文。
有些古诗文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人物个性鲜明。这就可以作为对学生作文的有机补充,有选择地进行练笔。练笔时,为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意,教师应将诗的出处、背景,诗人的情感,详尽地介绍给学生。在学生领悟了诗的内涵之后,让学生采用多种角度进行练笔,扩写,改写,写读后感或由一首诗想到的,难忘的一节课等,给学生以发挥想象的自由。学生就会放飞想象,兴趣盎然,入诗境,悟讲情,出精美的文章来。如:我在教给学生唐代诗人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时,学生了解了诗的由来后,仿照当时正在上演的电视剧《戏说乾隆》,写出了《戏说贾岛产》一文。文中叙述了贾岛是一个颇负文采的小和尚,在受到了一个云游四方号称算卦铁嘴的游说之后,蓄发还俗,进京谋求功名。但是却屡试不中,又没有了回家的盘缠。他听说当时的京兆尹韩愈礼贤下士,广交天下文人,认为这是一个发达的机会,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一天,趁韩愈外出的时候,故意以思考诗作为名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被军兵抓住押到韩愈面前。贾岛连忙解释是因为自己沉溺于诗作,不知道“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究竟是“敲”好,还是“推”好。正沉思的时候无意冲撞了大人,还望大人原谅。韩愈听了这些不但没有责怪贾岛,还为贾岛的好学深受感动。欣然邀请贾岛入府中长谈。并力保贾岛做官。从此贾岛开始飞黄腾达。文中一个聪明有心计又爱耍点小计谋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虽然写得有失偏 颇,但小作者精巧的构思,大胆地想象,不能不令人拍案叫绝。
还有许多诗作,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骨针对性地进行练笔。如:辛弃疾的《清*乐.村居》让学生以《瞧这一家子》为题进行扩写练习;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学生以《啊,朋友再见》为题,叙述出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岑参的《塞下曲》让学生以《飞将军李广》为题进行写人文章的训练。类似这些可以进行练笔的古诗文还有很多,如:《石灰吟》、《回乡偶书》、《七步诗》、《赠汪伦》等。只要悉心指导,许多古诗文都可以拿来让学生进行整篇文章的练笔。
2.根据需要,有目的练习片断。
学生的作文水*是不一致的,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具有一定的共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训练。这里所说的写作训练是根据需要,有选择地进行片断训练。如:《江畔独步寻花》要求学生根据诗作,描绘出一幅鲜花盛开、彩蝶飞舞、燕语莺声的春日江边美景,对学生进行写景片断训练。再如:《小儿垂钓》要求学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头发蓬乱,手持钓竿,掩映在河边草丛中,行人问路,急忙摇手,但却不应声的天真儿童,自由自在,憨态可掬的可爱情态。古诗文中可以作为片断训练的诗作也有很多,像《宿新市徐公店》、《春夜喜雨》、《小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教师选择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地片断训练,可以使学生的语感不断加强,词汇不断丰富,句子更加通顺,条理更加清晰,最终达到熟能生巧,提高学生的习作水*的目的。
3.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古诗文中有许多作品,作者只精炼地叙述了事情的经过,到关键处嘎然而止,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或者地作品的叙述中,与人物交流时,只截取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话语,其余的语言干脆隐去不提。当然这是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进行的“技术”处理。但这却为我们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留下了很好的用武之地。如: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描画了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雨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 闻犬吠,风雨夜归人”前两句,地承接中又有跳跃,从进入茅屋到安顿就寝之间有一段时间,应有一些可以描述的事物的。如:主人的询问,投宿者的应答,主人要尽的地主之意,与投宿者的感激礼宾司,作者都略去了。那么在此教师就可以创设情景,安排一次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揣摩人物可能进行的对话。又如:《寻隐者不遇》作者在诗中只写几句典型的语言,其它的都隐去不提,在这我就曾经安排了一次口语交际的训练。通过吟诵,学生完全理解诗意之后,我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诗人与童子,进行演练。在后来进行的练笔中学生写道:诗人气喘吁吁,边擦汗边来到隐者门前,举手扣门。“谁呀?”伴着一声清脆的童音,门“吱扭”一声开了,一位关挽双髻的童子,门内走出来,“请问公子有事吗?”诗人连忙拱了拱手:“这位小哥,敝人这边有礼了。”“还礼,还礼。”童子连忙也拱了拱手:“啊,小哥,麻烦你通报一声,就说贾岛前来拜访。”诗人恭敬地说到。童子一听,一脸歉意:“哎呀,真对不起,我师傅今天一早上山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里,这么大的山,我也不知道师傅在什么地方。”“这……”诗人失望极了。“要不公子明天再来,明天师傅在家中磨药,不会出门的。”童子说。“那也好。”诗人又一次拱了拱手,“隐士回来之后,还请小哥通禀一声,就说贾岛曾来拜访。多谢,多谢。”“不客气,我一定会把话带到的。” 童子爽快地答道。“那就拜托了我先告辞了,明日再会。”“恕不远送,公子走好。”贾岛转身向山下走去。一段谈话,想象合理,活灵活现,学生甚至将在电影电视中看到的古人说话的方式,模仿得惟妙惟肖,令人忍俊不禁。这样的训练长期开展,怎么会不使学生语言有所提高呢?
二、归纳方法,指导作文
*的语言文字之根在古诗文经典,这些千古美文是最好的范文。诗作中诗人所运用写作方法和技巧,直接影响了*文学的走向。可以说现在写文章所运用的方法的技巧,就是在古诗文写作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认真摸索古诗文的写作运用规律,归纳古诗文的写作方法,学习古诗文的写作技巧可以很好地指导学生的作文。限于本人的阅历有限,还未见过相关内容的文章,加之古诗文的内涵的博大精深,不敢妄言,只能罗列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1.古诗《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被历代无数读者所称赞,说是千古绝唱。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勾画出一幅秋郊夕照旅行图,意在抒发作者内心的哀愁。但诗中并未直白的叙述作者的愁思,然而一处处景物却在气氛上刻画出一种苍茫凄凉的意境。旅者那种思乡的愁绪,旅途的孤寂跃然纸上。从诗作中不难看出作者运用的是通过景物来衬托人物心情的方法。我们将这种写作方法归纳为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之一――景物衬托法。
2.古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后两句“夜籁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来。“作者陆游在此并不像前两句那样直抒自己的爱国之情,而是将笔墨放到了自己做的一个梦上。梦中自己骑着身披铁甲的战马,踏着冰封的河面,雄赳赳气昂昂的奔赴杀场。此时的陆游已有六十八岁,年老力衰,但在梦中还记得上前线立功杀敌,一腔爱国热情,从一个梦境中充溢而出。作者在这儿通过梦境抒发了自己的爱国之情。我们将这种写法归纳为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之二――梦境展示法。
3.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描述的是诗人在饱受战乱流离之后,突然听到胜利消息的狂喜情态。诗中作者通过“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放歌”“纵酒”等动态的描述,使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听到*叛胜利后的喜悦心情。我们把这种通过动作描写反映人物情感的写作方法归纳为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之三――动作暗示法。
4.古诗《咏鹅》作者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描绘了鹅的形体,从“曲颈”到“白毛”再到“红掌”,抓住了部位的鲜艳色彩“白毛”“红掌”,还有神态动作“歌”“浮”“拨”,把鹅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漂游的样子写得活灵活现,十分可爱,是一则描写小动物外形的很好的范文。通过诵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明白描写小动物的方法与规律是“按顺序,抓特点”写出它的.与众不同之处。
在摸索中,我们还从古诗文中归纳总结出许许多多实用的写作方法。如:根据《早发白帝城》中诗句描述的长江水流之急,小船轻快的方法,归纳出可以进行外延的“无形事物有形衬”的写法;根据《鹿寨》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两个描写空山深林幽静的句子,归纳出“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写法。另外还有“言情就写情,字字句句都含情”,“言情不体情,道是无情却有情”等根据古诗文归纳出来的方法。这些方法并没有针对整篇作文而提,而是针对于作文的细微之处,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地方,一法一诗,形成系列,进行训练。在从古诗文提炼方法时,教师必须注意重到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不求面面俱到,达到教学目的即可。这样长期训练,既教给了学生写作的方法,有使学生熟吟古诗文,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语言文字的素养。
三、吟诵理解,促进感悟
作文本质上的主观性、形象性、人文性决定了作文必然是感悟的、品味的、揣摩的、咀嚼的。因为在作文中有许多东西,学生已经领悟了其中的意思,但却说不出来,然而从学生的作文中却可以体现出来。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注重到通过吟诵、理解、入诗境、悟诗情,促进学生对诗作意境的理解和写作方法的感悟,潜移默化
地指导学生作文。
如:人教版小语六年制教材第十单元的作文,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夸夸自己的爸爸或妈妈,选择一两件能表现爸爸或妈妈关心和爱护自己,让自己深受感动的事来写。这类题材可以说是一个写了千百遍的老题材,遇到这类题目学生的选材不外乎是妈妈送自己上医院,爸爸帮自己补功课之类老生常谈的材料,既无新意,也没有真情实感。其实,最能体现父母之爱的往往是些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甚至说是一幕场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怎样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新颖的事例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敬意是本次作文的关键。这些教师心里是明白和,但教师如果只一味的跟学生强调要选小事,找细节,学生没有感情,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对究竟选什么样的小事,找什么样的细节不理解,恐怕是难以在选材上有所突破的。为促进学生感悟,我在这儿引入了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呤》一诗,通过吟诵理解,使学生明白这是一首赞颂母爱的千古佳作。作者孟郊一生穷困潦倒,与母亲相依为命。他最爱历名山大川,母爱对于孟郊这位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离别时的痛苦时刻。这首诗描述正是这种时刻,母亲为游子缝衣的普通场景,然而表现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歌颂的是天底下最伟大的母爱。语句朴实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但一片母爱的纯情却从普通的场景中冲溢而出,扣人心弦,催人泪下。通过诵读,学生一脸肃穆,很容易的领悟了本次作文选材应做到“小处落笔,大处着眼。”也选出了精彩鲜活的材料:父母为了接送自己上学在风雪中成了一个雪人的情景;因自己晕船,不能进船舱睡觉,母亲不顾带病的身体抱着自己在甲板上坐了一宿;父亲因孩子考试不好,失手打了孩子,后悔得泪流满面;由于自己的顽皮,不安生,将脚伸入了自行车辐条被绞伤,而父亲却一个劲自责,说是他的不小心等等。在后来材料时,许多学生因激动,在叙述时流下了幸福、感激的泪水,学生之所以有这些表现,与学生的感悟和理解是不无关系的。
“诵古诗,学作文” 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体系,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探究商榷。只要我们去发掘其中的宝藏,踏实的进行训练,相信学生作文水*与语言素养一定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的。
学古诗作文9
记得儿时,妈妈很少给我讲故事,给我讲的几乎都是古诗。一开始听起来觉着乏味,但慢慢地,我越来越觉得有趣。
听到杨万里的“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我便在家中撑起一把大伞挥来挥去,寻找风的方向;听到杜牧的“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我便会仰望星空,寻找银河里的牛郎织女星……古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好多的乐趣,读古诗,我会去还原诗人的场景,找到好多乐子。
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从小就喜欢。打从听到这个后,我就对落花情有独钟,我特别喜欢去捡落花,用落花制作各种香水,残留的花便拌入泥土。妈妈每次为我在干嘛,我就会堂而皇之地回答:“我在帮掉落的花瓣找回家的路。”妈妈便笑笑,还会和我一起玩。
渐渐地,我长大了。我不再玩落下的花瓣,但诗句经常萦绕在我耳畔。我开始感受古诗给我带来的诗情画意和无穷力量。诗人赋予落花是一种怎样的情感,花儿凋零,落入泥土,这个再寻常不过的自然现象,被诗人发觉了,认为花儿是不忘自己的使命,宁可把自己渗透进泥土,也要去完成自己的心愿,去呵护来年新绽放的花朵。诗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诗人是把落花比作自己,借落花来表达自己虽然辞官还乡,但也要立志为后代出力。
古诗是梦幻的,是神奇的`,是给人启迪、给人力量的。它让我憧憬“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友人之情,让我震撼“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之情,让我共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伟大的母爱,让我期盼“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豁达之情。
学古诗、爱古诗,诗人们的爱恨情仇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无处不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让我骄傲,古诗给我的光明,会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学古诗作文10
“诵古诗,学作文”是将诵读古诗与小学生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古诗作为材料提供给学生做作文,运用古诗的写作技巧,指导学生作文,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综合能力的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可解决学生不知道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难题。
一、提供材料,进行练笔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它们大多内容丰富,语言凝练,意境优美,感情真挚。诗人根据表达的需要,语言高度浓缩、概括,情节跨度较大,具有很强的跳跃性。这就使诗中存在许多“空白”之处,为学生留下了想像的余地。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空白之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合理的想像,把跳跃过的情节补充出来,把浓缩概括的语言具体化,就是很好的练笔。
1.拓展外延,练写全文。
有些古诗,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人物个性鲜明,可以作为学生作文的有机补充。练笔时,为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意,教师应将诗的出处、背景、诗人的情感等详尽地介绍给学生。在学生领悟了诗的内涵之后,让学生从多种角度进行练笔,或扩写,或改写,或写读后感,或写由一首诗想到的等。给学生以发挥想像的自由,学生就会放飞想像,趣味盎然,人诗境,悟诗情,写出精美的文章来。如:我在教唐代诗人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时,学生了解了诗的由来后,仿照当时正在上演的电视剧《戏说乾隆》,写出了《戏说贾岛》一文。
还有许多诗作,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练笔。如:辛弃疾的《清*乐·村居》让学生以《瞧这一家子》为题进行扩写练习;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学生以《啊,朋友再见》为题,叙述出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卢给的《塞下曲》让学生以《飞将军李广》为题进行写人文章的训练。类似这些可以进行练笔的.古诗还有很多,如:《石灰吟》、《回乡偶书》、《七步诗》、《赠汪伦》等。只要悉心钻研,许多古诗都可以拿来让学生进行整篇文章的练笔。
2.根据需要,练写片断。
学生的作文水*是不一致的,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具有一定的共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这里所说的写作训练是根据需要,有选择地进行片断训练。如:《江畔独步寻花》要求学生根据诗作,描绘出一幅鲜花盛开、彩蝶翩翩、草歌燕舞的春日江边美景,对学生写景进行片断训练。再如:《小儿垂钓》要求学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头发蓬乱,手持钓竿,掩映在河边草丛中,行人问路,急忙摆手,但却不应声的天真儿童自由自在、憨态可掬的可爱情态。古诗中可以作为片断训练的诗作也有很多,像《宿新市徐公店》、《春夜喜雨》、《小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教师选择合适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片断训练,可以使学生的语感不断加强,词汇不断丰富,句子更加通顺,条理更加清晰,最终达到熟能生巧,提高学生习作水*的目的。
二、吟诵理解,促进感悟
作文本质上的主观性、形象性、人文性决定了作文必然是感悟的、品味的、揣摩的、咀嚼的。因为在作文中有许多东西,学生已经领悟了其中的意思,却说不出来,然而从学生的作文中却可体现出来。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注重通过吟诵,促进学生对诗作意境的理解和写作方法的感悟,潜移默化地指导学生作文。
如人教版小语六年制教材第十册第七单元的作文,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夸夸自己的爸爸或妈妈,选择一两件能表现爸爸或妈妈关心爱护自己、让自己深受感动的事来写。这类题材可以说是一个写了千百遍的老题材了。遇到这类题目,学生的选材不外乎是妈妈送自己上医院,爸爸帮自己补功课之类老生常谈的材料,既无新意,也没有真情实感。其实,最能体现父母之爱的往往是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甚至说是一幕场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怎样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新颖的事例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敬意是本次作文的关键。这些,教师心里是明白的,但教师如果只一味地强调要选小事,找细节,在学生没有感悟,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对究竟选什么样的小事,找什么样的细节不理解的情况下,恐怕是难以在选材上有所突破的。为促进学生感悟,我在这儿引入了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一诗。通过引导吟诵理解,使学生明白这是一首赞颂母爱的千古佳作,语句朴实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但一片母爱的纯情却从普通的场景中冲溢出来,拨人心弦,催人泪下。通过诵读,学生一脸肃穆,很容易地领悟了本次作文选材应做到“小处落笔,大处着眼”,也选出了精彩鲜活的材料:父母为了接送自己上学在风雪中成了一个雪人的情景;因自己晕船,不能进船舱睡觉,母亲不顾带病的身体抱着自己在甲板上坐了一夜;父亲因自己考试不好,失手打了自己,后悔得泪流满面;由于自己的顽皮,不安生,将脚伸入了自行车辐条处被绞伤,而父亲却一个劲地自责,说是他的不小心等等。在后来汇报材料时,许多学生因为激动,在叙述时流下了幸福激动的泪水,学生之所以有这些表现,与学生的感悟和理解是不无关系的。情动而辞发,作文也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诵古诗,学作文”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体系,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探究。只要我们去发掘其中的宝藏,踏实地进行训练,相信学生作文水*与语文素养一定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学古诗作文11
多少年来,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小学语文教师的最大难题之一,尽管许多教师在作文中进行了大量的摸索与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且颇有可圈可点之处。但长期训练下去,却终究未跳出为写作文而教作文的圈子。让学生达到“我手写我心”的境地为什么会这样呢?张光鉴先生在他的《相似论》中曾经明确指出:“人们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而存贮在大脑中的知识单元,我们称之为相似块。人们对外界的认识过程中常常依赖于它的存在。”现行的作文教学研究大多是摸索作文的途径,方法和规律,这其实是在激活已存贮在大脑中的那些与作文相匹配的相似块上下功夫。一旦激活,学生的作文当然会有一定的提高,但往往时间一长,学生的作文水*就又会裹足不前。这是因为研究忽视了学生大脑中存贮的相似块。试想,在学生的大脑中根本就没有那些与某次作文相匹配的相似块,你的方法再好又去激活什么呢?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如果想要长期地、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就必须处理好激活学生大脑中的相似块与积累存贮相似块的关系,也就是既要探索作文的途径,方法和规律,又要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为此,我们尝试着进行了“诵古诗,学作文”的作文教学实践,以期在作文教学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渊源,这些千古美文之所以能够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流传下来,且经久而不衰,是因为它们无论在思想上,内容上都堪称典范,可以使学生在诵读中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滋养和熏陶,奠定内涵丰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古诗文在材料的选择,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上也极有可取之处。从内容和材料上分有叙事的写景的,抒情的,明志的,说理的……从写作方法和技巧上分有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夸张写实……分门别类,各具特色,不尽相同。
“诵古诗,学作文”正是根据古诗文的这些特点,结合当前在各地如火如荼开展着的“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将诵读古诗文与小学生作文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古诗文作为材料提供给学生做作文练笔的材料;运用古诗文的写法和技巧,指导学生作文。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综合能力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解决学生“写什么”“怎么写”的难题。新大纲中明确的指出的:“语言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用意我想也在于此。
在“诵古诗,学作文”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提供材料,进行练笔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它们内容精粹,语言凝炼,意境优美,感情真挚。诗人根据表达的需要,语言高度浓缩,概括,情节跨度较大。具有很强的跳跃性。这就使诗中存在了许多“空白”之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合理的想象,把跳跃过的情节补充出来,把浓缩概括的语言具体化,就是一次很好和练笔。
1.拓展外延,多角度练写全文。
有些古诗文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人物个性鲜明。这就可以作为对学生作文的有机补充,有选择地进行练笔。练笔时,为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意,教师应将诗的出处、背景,诗人的情感,详尽地介绍给学生。在学生领悟了诗的内涵之后,让学生采用多种角度进行练笔,扩写,改写,写读后感或由一首诗想到的,难忘的一节课等,给学生以发挥想象的自由。学生就会放飞想象,兴趣盎然,入诗境,悟讲情,出精美的文章来。如:我在教给学生唐代诗人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时,学生了解了诗的由来后,仿照当时正在上演的电视剧《戏说乾隆》,写出了《戏说贾岛产》一文。文中叙述了贾岛是一个颇负文采的小和尚,在受到了一个云游四方号称算卦铁嘴的游说之后,蓄发还俗,进京谋求功名。但是却屡试不中,又没有了回家的盘缠。他听说当时的京兆尹韩愈礼贤下士,广交天下文人,认为这是一个发达的机会,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一天,趁韩愈外出的时候,故意以思考诗作为名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被军兵抓住押到韩愈面前。贾岛连忙解释是因为自己沉溺于诗作,不知道“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究竟是“敲”好,还是“推”好。正沉思的时候无意冲撞了大人,还望大人原谅。韩愈听了这些不但没有责怪贾岛,还为贾岛的好学深受感动。欣然邀请贾岛入府中长谈。并力保贾岛做官。从此贾岛开始飞黄腾达。文中一个聪明有心计又爱耍点小计谋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虽然写得有失偏 颇,但小作者精巧的构思,大胆地想象,不能不令人拍案叫绝。
还有许多诗作,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骨针对性地进行练笔。如:辛弃疾的《清*乐.村居》让学生以《瞧这一家子》为题进行扩写练习;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学生以《啊,朋友再见》为题,叙述出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岑参的《塞下曲》让学生以《飞将军李广》为题进行写人文章的训练。类似这些可以进行练笔的古诗文还有很多,如:《石灰吟》、《回乡偶书》、《七步诗》、《赠汪伦》等。只要悉心指导,许多古诗文都可以拿来让学生进行整篇文章的练笔。
2.根据需要,有目的练习片断。
学生的作文水*是不一致的,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具有一定的共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训练。这里所说的写作训练是根据需要,有选择地进行片断训练。如:《江畔独步寻花》要求学生根据诗作,描绘出一幅鲜花盛开、彩蝶飞舞、燕语莺声的春日江边美景,对学生进行写景片断训练。再如:《小儿垂钓》要求学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头发蓬乱,手持钓竿,掩映在河边草丛中,行人问路,急忙摇手,但却不应声的天真儿童,自由自在,憨态可掬的可爱情态。古诗文中可以作为片断训练的诗作也有很多,像《宿新市徐公店》、《春夜喜雨》、《小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教师选择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地片断训练,可以使学生的语感不断加强,词汇不断丰富,句子更加通顺,条理更加清晰,最终达到熟能生巧,提高学生的习作水*的目的。
3.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古诗文中有许多作品,作者只精炼地叙述了事情的经过,到关键处嘎然而止,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或者地作品的叙述中,与人物交流时,只截取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话语,其余的语言干脆隐去不提。当然这是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进行的“技术”处理。但这却为我们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留下了很好的用武之地。如: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描画了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雨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 闻犬吠,风雨夜归人”前两句,地承接中又有跳跃,从进入茅屋到安顿就寝之间有一段时间,应有一些可以描述的事物的。如:主人的询问,投宿者的应答,主人要尽的地主之意,与投宿者的感激礼宾司,作者都略去了。那么在此教师就可以创设情景,安排一次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揣摩人物可能进行的对话。又如:《寻隐者不遇》作者在诗中只写几句典型的语言,其它的都隐去不提,在这我就曾经安排了一次口语交际的训练。通过吟诵,学生完全理解诗意之后,我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诗人与童子,进行演练。在后来进行的练笔中学生写道:诗人气喘吁吁,边擦汗边来到隐者门前,举手扣门。“谁呀?”伴着一声清脆的童音,门“吱扭”一声开了,一位关挽双髻的童子,门内走出来,“请问公子有事吗?”诗人连忙拱了拱手:“这位小哥,敝人这边有礼了。”“还礼,还礼。”童子连忙也拱了拱手:“啊,小哥,麻烦你通报一声,就说贾岛前来拜访。”诗人恭敬地说到。童子一听,一脸歉意:“哎呀,真对不起,我师傅今天一早上山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里,这么大的山,我也不知道师傅在什么地方。”“这……”诗人失望极了。“要不公子明天再来,明天师傅在家中磨药,不会出门的。”童子说。“那也好。”诗人又一次拱了拱手,“隐士回来之后,还请小哥通禀一声,就说贾岛曾来拜访。多谢,多谢。”“不客气,我一定会把话带到的。” 童子爽快地答道。“那就拜托了我先告辞了,明日再会。”“恕不远送,公子走好。”贾岛转身向山下走去。一段谈话,想象合理,活灵活现,学生甚至将在电影电视中看到的古人说话的方式,模仿得惟妙惟肖,令人忍俊不禁。这样的训练长期开展,怎么会不使学生语言有所提高呢?
二、归纳方法,指导作文
*的语言文字之根在古诗文经典,这些千古美文是最好的范文。诗作中诗人所运用写作方法和技巧,直接影响了*文学的走向。可以说现在写文章所运用的方法的技巧,就是在古诗文写作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认真摸索古诗文的写作运用规律,归纳古诗文的写作方法,学习古诗文的写作技巧可以很好地指导学生的作文。限于本人的阅历有限,还未见过相关内容的文章,加之古诗文的内涵的博大精深,不敢妄言,只能罗列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1.古诗《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被历代无数读者所称赞,说是千古绝唱。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勾画出一幅秋郊夕照旅行图,意在抒发作者内心的哀愁。但诗中并未直白的叙述作者的愁思,然而一处处景物却在气氛上刻画出一种苍茫凄凉的意境。旅者那种思乡的愁绪,旅途的孤寂跃然纸上。从诗作中不难看出作者运用的是通过景物来衬托人物心情的方法。我们将这种写作方法归纳为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之一――景物衬托法。
2.古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后两句“夜籁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来。“作者陆游在此并不像前两句那样直抒自己的爱国之情,而是将笔墨放到了自己做的一个梦上。梦中自己骑着身披铁甲的战马,踏着冰封的河面,雄赳赳气昂昂的奔赴杀场。此时的陆游已有六十八岁,年老力衰,但在梦中还记得上前线立功杀敌,一腔爱国热情,从一个梦境中充溢而出。作者在这儿通过梦境抒发了自己的爱国之情。我们将这种写法归纳为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之二――梦境展示法。
3.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描述的是诗人在饱受战乱流离之后,突然听到胜利消息的狂喜情态。诗中作者通过“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放歌”“纵酒”等动态的描述,使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听到*叛胜利后的喜悦心情。我们把这种通过动作描写反映人物情感的写作方法归纳为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之三――动作暗示法。
4.古诗《咏鹅》作者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描绘了鹅的形体,从“曲颈”到“白毛”再到“红掌”,抓住了部位的鲜艳色彩“白毛”“红掌”,还有神态动作“歌”“浮”“拨”,把鹅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漂游的样子写得活灵活现,十分可爱,是一则描写小动物外形的很好的范文。通过诵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明白描写小动物的方法与规律是“按顺序,抓特点”写出它的与众不同之处。
在摸索中,我们还从古诗文中归纳总结出许许多多实用的写作方法。如:根据《早发白帝城》中诗句描述的长江水流之急,小船轻快的方法,归纳出可以进行外延的“无形事物有形衬”的写法;根据《鹿寨》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两个描写空山深林幽静的句子,归纳出“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写法。另外还有“言情就写情,字字句句都含情”,“言情不体情,道是无情却有情”等根据古诗文归纳出来的方法。这些方法并没有针对整篇作文而提,而是针对于作文的细微之处,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地方,一法一诗,形成系列,进行训练。在从古诗文提炼方法时,教师必须注意重到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不求面面俱到,达到教学目的即可。这样长期训练,既教给了学生写作的方法,有使学生熟吟古诗文,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语言文字的素养。
三、吟诵理解,促进感悟
作文本质上的主观性、形象性、人文性决定了作文必然是感悟的、品味的、揣摩的、咀嚼的。因为在作文中有许多东西,学生已经领悟了其中的意思,但却说不出来,然而从学生的作文中却可以体现出来。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注重到通过吟诵、理解、入诗境、悟诗情,促进学生对诗作意境的理解和写作方法的感悟,潜移默化
地指导学生作文。
如:人教版小语六年制教材第十单元的作文,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夸夸自己的爸爸或妈妈,选择一两件能表现爸爸或妈妈关心和爱护自己,让自己深受感动的事来写。这类题材可以说是一个写了千百遍的老题材,遇到这类题目学生的选材不外乎是妈妈送自己上医院,爸爸帮自己补功课之类老生常谈的材料,既无新意,也没有真情实感。其实,最能体现父母之爱的往往是些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甚至说是一幕场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怎样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新颖的事例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敬意是本次作文的关键。这些教师心里是明白和,但教师如果只一味的跟学生强调要选小事,找细节,学生没有感情,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对究竟选什么样的"小事,找什么样的细节不理解,恐怕是难以在选材上有所突破的。为促进学生感悟,我在这儿引入了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呤》一诗,通过吟诵理解,使学生明白这是一首赞颂母爱的千古佳作。作者孟郊一生穷困潦倒,与母亲相依为命。他最爱历名山大川,母爱对于孟郊这位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离别时的痛苦时刻。这首诗描述正是这种时刻,母亲为游子缝衣的普通场景,然而表现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歌颂的是天底下最伟大的母爱。语句朴实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但一片母爱的纯情却从普通的场景中冲溢而出,扣人心弦,催人泪下。通过诵读,学生一脸肃穆,很容易的领悟了本次作文选材应做到“小处落笔,大处着眼。”也选出了精彩鲜活的材料:父母为了接送自己上学在风雪中成了一个雪人的情景;因自己晕船,不能进船舱睡觉,母亲不顾带病的身体抱着自己在甲板上坐了一宿;父亲因孩子考试不好,失手打了孩子,后悔得泪流满面;由于自己的顽皮,不安生,将脚伸入了自行车辐条被绞伤,而父亲却一个劲自责,说是他的不小心等等。在后来材料时,许多学生因激动,在叙述时流下了幸福、感激的泪水,学生之所以有这些表现,与学生的感悟和理解是不无关系的。
“诵古诗,学作文” 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体系,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探究商榷。只要我们去发掘其中的宝藏,踏实的进行训练,相信学生作文水*与语言素养一定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的。
学古诗作文12
每看到一个事物,我的小脑瓜里都会浮现出一句句唐诗,其实我学习古诗,还有一个由来。
从小,我最不喜欢背古诗,就因为这样我的妈妈还被老师叫到学校过许多次,爸爸觉得不能这样下去,就用各种方法来开导我,可是都以失败告终。
记得在五岁那年,爸爸领我去除草,爸爸边走边念叨,我听到了,就问爸爸说些什么。爸爸跟我说:“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一听是古诗有些不耐烦了,爸爸看了看我,跟我说:“古诗是我们国家的精华,也是古人留下的古迹。”另外他还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有一位小孩,拿了一把火,一不小心就把火烧到草原上的草了,最后火愈来愈大,把整片森林给烧了。爸爸问我结果会真么样,我摇了摇头,他又说,到了明年,草原上的草又和原本长了出来,而且是一篇翠绿。我听了,非常的惊讶,原来草有那么顽强的生命啊!我当时为诗人感到敬佩,他能把草写到诗中真是了不起!
从这以后爸爸经常把一首首小诗编成一个个故事给我讲。长大些我和爸爸一起学习古诗。我也把一首首古诗编成故事讲给爸爸听,每每爸爸都听得入了迷,直夸我想象力丰富。那年过年的时候,鞭炮齐鸣,我们一起坐在家里,这时爸爸说了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我连忙接到:“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们相视哈哈大笑起来,爸爸突然想到了什么,饶有趣味的说:“新春到家家户户俱欢颜”。妈妈凑了过来,说:“爆竹声惊天动地*年”。该轮到我了,说些什么呢?这时弟弟跑了过来,说:“新年快乐,红包拿来!”我们听了又一次哈哈大笑起来。我多么想把一家人在一起过春节对对子的情景給照下来,可是没有摄像机。我突然想到不如把它给画下来,贴在墙上留做纪念。那红红火火过新年的图画里,家人一起学古诗,对春联热闹极了。那幅画不仅珍藏着家人的快乐还折射出全家对古诗的爱呀!多么有意义的新年呀!
从那以后古诗便成了我们闲谈中不可缺少的话题,那么我呢自然成了这方面的专家。每当看到晚上的月亮,就能想到李白大诗人诗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听到小鸟叫,就想起“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看到花落下,就知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爱学古诗,从中我总能体验到快乐。
学古诗作文13
多少年来,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小学语文教师的最大难题之一,尽管许多教师在作文中进行了大量的摸索与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且颇有可圈可点之处。但长期训练下去,却终究未跳出为写作文而教作文的圈子。让学生达到“我手写我心”的境地为什么会这样呢?张光鉴先生在他的《相似论》中曾经明确指出:“人们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而存贮在大脑中的知识单元,我们称之为相似块。人们对外界的认识过程中常常依赖于它的存在。”现行的作文教学研究大多是摸索作文的途径,方法和规律,这其实是在激活已存贮在大脑中的那些与作文相匹配的相似块上下功夫。一旦激活,学生的作文当然会有一定的提高,但往往时间一长,学生的作文水*就又会裹足不前。这是因为研究忽视了学生大脑中存贮的相似块。试想,在学生的大脑中根本就没有那些与某次作文相匹配的相似块,你的方法再好又去激活什么呢?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如果想要长期地、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就必须处理好激活学生大脑中的相似块与积累存贮相似块的关系,也就是既要探索作文的途径,方法和规律,又要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为此,我们尝试着进行了“诵古诗,学作文”的作文教学实践,以期在作文教学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渊源,这些千古美文之所以能够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流传下来,且经久而不衰,是因为它们无论在思想上,内容上都堪称典范,可以使学生在诵读中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滋养和熏陶,奠定内涵丰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古诗文在材料的选择,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上也极有可取之处。从内容和材料上分有叙事的写景的,抒情的,明志的,说理的……从写作方法和技巧上分有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夸张写实……分门别类,各具特色,不尽相同。
“诵古诗,学作文”正是根据古诗文的这些特点,结合当前在各地如火如荼开展着的“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将诵读古诗文与小学生作文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古诗文作为材料提供给学生做作文练笔的材料;运用古诗文的写法和技巧,指导学生作文。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综合能力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解决学生“写什么”“怎么写”的难题。新大纲中明确的指出的:“语言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用意我想也在于此。
在“诵古诗,学作文”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提供材料,进行练笔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它们内容精粹,语言凝炼,意境优美,感情真挚。诗人根据表达的需要,语言高度浓缩,概括,情节跨度较大。具有很强的跳跃性。这就使诗中存在了许多“空白”之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合理的想象,把跳跃过的情节补充出来,把浓缩概括的语言具体化,就是一次很好和练笔。
1.拓展外延,多角度练写全文。
有些古诗文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人物个性鲜明。这就可以作为对学生作文的有机补充,有选择地进行练笔。练笔时,为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意,教师应将诗的出处、背景,诗人的情感,详尽地介绍给学生。在学生领悟了诗的内涵之后,让学生采用多种角度进行练笔,扩写,改写,写读后感或由一首诗想到的,难忘的一节课等,给学生以发挥想象的自由。学生就会放飞想象,兴趣盎然,入诗境,悟讲情,出精美的文章来。如:我在教给学生唐代诗人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时,学生了解了诗的由来后,仿照当时正在上演的电视剧《戏说乾隆》,写出了《戏说贾岛产》一文。文中叙述了贾岛是一个颇负文采的小和尚,在受到了一个云游四方号称算卦铁嘴的游说之后,蓄发还俗,进京谋求功名。但是却屡试不中,又没有了回家的盘缠。他听说当时的京兆尹韩愈礼贤下士,广交天下文人,认为这是一个发达的机会,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一天,趁韩愈外出的时候,故意以思考诗作为名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被军兵抓住押到韩愈面前。贾岛连忙解释是因为自己沉溺于诗作,不知道“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究竟是“敲”好,还是“推”好。正沉思的时候无意冲撞了大人,还望大人原谅。韩愈听了这些不但没有责怪贾岛,还为贾岛的好学深受感动。欣然邀请贾岛入府中长谈。并力保贾岛做官。从此贾岛开始飞黄腾达。文中一个聪明有心计又爱耍点小计谋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虽然写得有失偏 颇,但小作者精巧的构思,大胆地想象,不能不令人拍案叫绝。
还有许多诗作,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骨针对性地进行练笔。如:辛弃疾的《清*乐.村居》让学生以《瞧这一家子》为题进行扩写练习;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学生以《啊,朋友再见》为题,叙述出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岑参的《塞下曲》让学生以《飞将军李广》为题进行写人文章的训练。类似这些可以进行练笔的古诗文还有很多,如:《石灰吟》、《回乡偶书》、《七步诗》、《赠汪伦》等。只要悉心指导,许多古诗文都可以拿来让学生进行整篇文章的练笔。
2.根据需要,有目的练习片断。
学生的作文水*是不一致的,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具有一定的共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训练。这里所说的写作训练是根据需要,有选择地进行片断训练。如:《江畔独步寻花》要求学生根据诗作,描绘出一幅鲜花盛开、彩蝶飞舞、燕语莺声的春日江边美景,对学生进行写景片断训练。再如:《小儿垂钓》要求学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头发蓬乱,手持钓竿,掩映在河边草丛中,行人问路,急忙摇手,但却不应声的天真儿童,自由自在,憨态可掬的可爱情态。古诗文中可以作为片断训练的诗作也有很多,像《宿新市徐公店》、《春夜喜雨》、《小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教师选择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地片断训练,可以使学生的语感不断加强,词汇不断丰富,句子更加通顺,条理更加清晰,最终达到熟能生巧,提高学生的习作水*的目的。
3.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古诗文中有许多作品,作者只精炼地叙述了事情的经过,到关键处嘎然而止,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或者地作品的叙述中,与人物交流时,只截取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话语,其余的语言干脆隐去不提。当然这是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进行的“技术”处理。但这却为我们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留下了很好的用武之地。如: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描画了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雨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 闻犬吠,风雨夜归人”前两句,地承接中又有跳跃,从进入茅屋到安顿就寝之间有一段时间,应有一些可以描述的事物的。如:主人的询问,投宿者的应答,主人要尽的地主之意,与投宿者的感激礼宾司,作者都略去了。那么在此教师就可以创设情景,安排一次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揣摩人物可能进行的对话。又如:《寻隐者不遇》作者在诗中只写几句典型的语言,其它的都隐去不提,在这我就曾经安排了一次口语交际的训练。通过吟诵,学生完全理解诗意之后,我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诗人与童子,进行演练。在后来进行的练笔中学生写道:诗人气喘吁吁,边擦汗边来到隐者门前,举手扣门。“谁呀?”伴着一声清脆的童音,门“吱扭”一声开了,一位关挽双髻的童子,门内走出来,“请问公子有事吗?”诗人连忙拱了拱手:“这位小哥,敝人这边有礼了。”“还礼,还礼。”童子连忙也拱了拱手:“啊,小哥,麻烦你通报一声,就说贾岛前来拜访。”诗人恭敬地说到。童子一听,一脸歉意:“哎呀,真对不起,我师傅今天一早上山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里,这么大的山,我也不知道师傅在什么地方。”“这……”诗人失望极了。“要不公子明天再来,明天师傅在家中磨药,不会出门的。”童子说。“那也好。”诗人又一次拱了拱手,“隐士回来之后,还请小哥通禀一声,就说贾岛曾来拜访。多谢,多谢。”“不客气,我一定会把话带到的。” 童子爽快地答道。“那就拜托了我先告辞了,明日再会。”“恕不远送,公子走好。”贾岛转身向山下走去。一段谈话,想象合理,活灵活现,学生甚至将在电影电视中看到的古人说话的方式,模仿得惟妙惟肖,令人忍俊不禁。这样的训练长期开展,怎么会不使学生语言有所提高呢?
二、归纳方法,指导作文
*的语言文字之根在古诗文经典,这些千古美文是最好的范文。诗作中诗人所运用写作方法和技巧,直接影响了*文学的走向。可以说现在写文章所运用的方法的技巧,就是在古诗文写作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认真摸索古诗文的写作运用规律,归纳古诗文的写作方法,学习古诗文的写作技巧可以很好地指导学生的作文。限于本人的阅历有限,还未见过相关内容的文章,加之古诗文的内涵的博大精深,不敢妄言,只能罗列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1.古诗《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被历代无数读者所称赞,说是千古绝唱。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勾画出一幅秋郊夕照旅行图,意在抒发作者内心的哀愁。但诗中并未直白的叙述作者的愁思,然而一处处景物却在气氛上刻画出一种苍茫凄凉的意境。旅者那种思乡的愁绪,旅途的孤寂跃然纸上。从诗作中不难看出作者运用的是通过景物来衬托人物心情的方法。我们将这种写作方法归纳为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之一――景物衬托法。
2.古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后两句“夜籁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来。“作者陆游在此并不像前两句那样直抒自己的爱国之情,而是将笔墨放到了自己做的一个梦上。梦中自己骑着身披铁甲的战马,踏着冰封的河面,雄赳赳气昂昂的奔赴杀场。此时的陆游已有六十八岁,年老力衰,但在梦中还记得上前线立功杀敌,一腔爱国热情,从一个梦境中充溢而出。作者在这儿通过梦境抒发了自己的爱国之情。我们将这种写法归纳为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之二――梦境展示法。
3.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描述的是诗人在饱受战乱流离之后,突然听到胜利消息的狂喜情态。诗中作者通过“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放歌”“纵酒”等动态的描述,使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听到*叛胜利后的喜悦心情。我们把这种通过动作描写反映人物情感的写作方法归纳为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之三――动作暗示法。
4.古诗《咏鹅》作者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描绘了鹅的形体,从“曲颈”到“白毛”再到“红掌”,抓住了部位的鲜艳色彩“白毛”“红掌”,还有神态动作“歌”“浮”“拨”,把鹅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漂游的样子写得活灵活现,十分可爱,是一则描写小动物外形的很好的范文。通过诵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明白描写小动物的方法与规律是“按顺序,抓特点”写出它的与众不同之处。
在摸索中,我们还从古诗文中归纳总结出许许多多实用的写作方法。如:根据《早发白帝城》中诗句描述的长江水流之急,小船轻快的方法,归纳出可以进行外延的“无形事物有形衬”的写法;根据《鹿寨》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两个描写空山深林幽静的句子,归纳出“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写法。另外还有“言情就写情,字字句句都含情”,“言情不体情,道是无情却有情”等根据古诗文归纳出来的方法。这些方法并没有针对整篇作文而提,而是针对于作文的细微之处,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地方,一法一诗,形成系列,进行训练。在从古诗文提炼方法时,教师必须注意重到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不求面面俱到,达到教学目的即可。这样长期训练,既教给了学生写作的方法,有使学生熟吟古诗文,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语言文字的素养。
三、吟诵理解,促进感悟
作文本质上的主观性、形象性、人文性决定了作文必然是感悟的、品味的、揣摩的、咀嚼的。因为在作文中有许多东西,学生已经领悟了其中的意思,但却说不出来,然而从学生的作文中却可以体现出来。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注重到通过吟诵、理解、入诗境、悟诗情,促进学生对诗作意境的理解和写作方法的感悟,潜移默化
地指导学生作文。
如:人教版小语六年制教材第十单元的作文,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夸夸自己的爸爸或妈妈,选择一两件能表现爸爸或妈妈关心和爱护自己,让自己深受感动的事来写。这类题材可以说是一个写了千百遍的老题材,遇到这类题目学生的选材不外乎是妈妈送自己上医院,爸爸帮自己补功课之类老生常谈的材料,既无新意,也没有真情实感。其实,最能体现父母之爱的往往是些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甚至说是一幕场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怎样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新颖的事例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敬意是本次作文的关键。这些教师心里是明白和,但教师如果只一味的跟学生强调要选小事,找细节,学生没有感情,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对究竟选什么样的小事,找什么样的细节不理解,恐怕是难以在选材上有所突破的。为促进学生感悟,我在这儿引入了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呤》一诗,通过吟诵理解,使学生明白这是一首赞颂母爱的千古佳作。作者孟郊一生穷困潦倒,与母亲相依为命。他最爱历名山大川,母爱对于孟郊这位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离别时的痛苦时刻。这首诗描述正是这种时刻,母亲为游子缝衣的普通场景,然而表现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歌颂的是天底下最伟大的母爱。语句朴实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但一片母爱的纯情却从普通的场景中冲溢而出,扣人心弦,催人泪下。通过诵读,学生一脸肃穆,很容易的领悟了本次作文选材应做到“小处落笔,大处着眼。”也选出了精彩鲜活的材料:父母为了接送自己上学在风雪中成了一个雪人的情景;因自己晕船,不能进船舱睡觉,母亲不顾带病的身体抱着自己在甲板上坐了一宿;父亲因孩子考试不好,失手打了孩子,后悔得泪流满面;由于自己的顽皮,不安生,将脚伸入了自行车辐条被绞伤,而父亲却一个劲自责,说是他的不小心等等。在后来材料时,许多学生因激动,在叙述时流下了幸福、感激的泪水,学生之所以有这些表现,与学生的感悟和理解是不无关系的。
“诵古诗,学作文” 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体系,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探究商榷。只要我们去发掘其中的宝藏,踏实的进行训练,相信学生作文水*与语言素养一定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的。
学古诗作文14
每看到一个事物,我的小脑瓜里都会浮现出一句句唐诗,其实我学习古诗,还有一个由来。
从小,我最不喜欢背古诗,就因为这样我的妈妈还被老师叫到学校过许多次,爸爸觉得不能这样下去,就用各种方法来开导我,可是都以失败告终。
记得在五岁那年,爸爸领我去除草,爸爸边走边念叨,我听到了,就问爸爸说些什么。爸爸跟我说:“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一听是古诗有些不耐烦了,爸爸看了看我,跟我说:“古诗是我们国家的精华,也是古人留下的古迹。”另外他还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有一位小孩,拿了一把火,一不小心就把火烧到草原上的草了,最后火愈来愈大,把整片森林给烧了。爸爸问我结果会真么样,我摇了摇头,他又说,到了明年,草原上的草又和原本长了出来,而且是一篇翠绿。我听了,非常的惊讶,原来草有那么顽强的"生命啊!我当时为诗人感到敬佩,他能把草写到诗中真是了不起!
从这以后爸爸经常把一首首小诗编成一个个故事给我讲。长大些我和爸爸一起学习古诗。我也把一首首古诗编成故事讲给爸爸听,每每爸爸都听得入了迷,直夸我想象力丰富。那年过年的时候,鞭炮齐鸣,我们一起坐在家里,这时爸爸说了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我连忙接到:“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们相视哈哈大笑起来,爸爸突然想到了什么,饶有趣味的说:“新春到家家户户俱欢颜”。妈妈凑了过来,说:“爆竹声惊天动地*年”。该轮到我了,说些什么呢?这时弟弟跑了过来,说:“新年快乐,红包拿来!”我们听了又一次哈哈大笑起来。我多么想把一家人在一起过春节对对子的情景給照下来,可是没有摄像机。我突然想到不如把它给画下来,贴在墙上留做纪念。那红红火火过新年的图画里,家人一起学古诗,对春联热闹极了。那幅画不仅珍藏着家人的快乐还折射出全家对古诗的爱呀!多么有意义的新年呀!
从那以后古诗便成了我们闲谈中不可缺少的话题,那么我呢自然成了这方面的专家。每当看到晚上的月亮,就能想到李白大诗人诗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听到小鸟叫,就想起“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看到花落下,就知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爱学古诗,从中我总能体验到快乐。
学古诗作文15
读了“英英学古诗”这篇课文以后,我也萌生了教奶奶学古诗的想法。
星期五放学的路上,我非常自豪的对奶奶说:“奶奶,我今天在学校里学了一首古诗,题目叫:‘静夜思’,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想念远方亲人的心情。奶奶,我来教您好吗?”奶奶看到我一本正经的样子,连连点头。
吃完晚饭,我像模像样的当起了小老师,教奶奶学习“静夜思”这首诗。我学着老师的样子读了起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读了一遍以后,便带着奶奶一句一句的读,奶奶认认真真的跟着我读了起来,但是因为奶奶小时侯没有上过学,不认识字,普通话也读不标准,再加上不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总是把“床前明月光”读成了“床前明月huang,”教了好几遍,还是纠正不过来,奶奶开始打起了退堂鼓,说是不学了,我学着妈妈*常鼓励我的样子开始鼓励奶奶:“奶奶,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您一定要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坚持就是胜利,你肯定能行的。”奶奶看到我一脸的期待,不忍心拒绝,只好跟着我继续学起来。我们读了一遍又一遍……经过我和奶奶的共同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奶奶终于把这首诗读正确了,我开心极了!兴奋地手舞足蹈,欢呼雀跃!奶奶看到我开心的样子,也呵呵呵的"笑了起来!
通过这件事情,让我更加体会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的真谛,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到底,永不放弃,成功是属于有准备的人。
学古诗作文16
一天上午,我正在写作业,弟弟拿着我的古诗书,对我说:“姐姐,请你教我读古诗,好吗?”我爽快的答应了他,写完作业后,我便从古诗书中挑选一首比较简单的诗。挑好后,我便对他说;“我读一句,你跟着读一句,好吗,”弟弟使劲地点点头说;“好,好,就听姐姐老师的。”于是我喝了口水,润了润喉,读了起来,“白日依山尽”。弟弟跟着读“白日依山尽”。之后我读“黄河入海流”。弟弟又跟读“黄河热海流”。我说不对,是“入”海流。“热,热,……,入”弟弟结结巴巴的终于读了出来。
“对了,对了,弟弟太聪明了,”我不失时机的夸奖他。之后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弟弟把“层”读做“成”连忙帮弟弟改正过来,我又教他两便之后,再考他,竟然连一个字都不错的读了下来。
并且,他读时还摇头晃脑,津津有味呢。
可是,光学习一首诗怎么能满足他那强烈的求知欲呢?之后,我又教他诗的意思,并且又教了他五首古诗。这回弟弟可不像开始时那么粗心了,认认真真地去读每一个字,竟然没有几处错的地方,甚至连一些诗句的意思,也能解释出五六分。我们就这样开开心心地度过了一上午。
二姨回来后,听小弟弟说学会了六首古诗,是姐姐教的。并且说;姐姐将来一定能成为一名好老师!大家说,我够格吗?
学古诗作文17
五岁的宸宸迷上了拉丁舞,央求我给她报个拉丁舞班。那天,上完课,她兴致勃勃地从舞蹈教室里出来,对我说:“妈妈,我可喜欢崔老师了。”“为什么?”我问道。宸宸说:“因为崔老师好看。”怪不得报名那天,宸宸一直盯着崔老师看呢!崔老师的确漂亮,高鼻梁,大眼睛,满脸的笑意。
我问宸宸:“你说崔老师好看,你能用什么词语形容她呢?”宸宸歪着小脑袋想了会儿说:“完美!”我立刻表扬她:“小宸宸这个词真好!”这个词得到了我的肯定,她挺得意,又跑到崔老师面前,大声说道:“崔老师 ,你真完美!”崔老师冲宸宸笑了,宸宸开心地和崔老师说再见,离开了舞蹈班。
回家的路上,我说:“宸宸,我来教你一首诗,好吗?”
“恩,你教吧!”
我念着:“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宸宸跟着我读了两遍,说:“没意思,我不想背了。”
我没接她的话茬,而是和她谈起那天下暴雨的情形,突然之间,暴雨如注,对那场雨宸宸印象很深刻。我问她:“那天下大雨,我们差点被淋,你喜欢那样的雨吗?”
宸宸说:“不喜欢。我喜欢小雨。小雨一点点,滴到脸上很舒服。”
我说:“花啊,草啊,和你一样,都喜欢春天里的小雨,大家就给这样的雨起了个好听的名字。”
“叫什么?”宸宸迫不及待地问道。
“叫杏花雨。”我说。
宸宸一幅恍然大悟的样子。“因为春天下了小雨,花开了,所以叫杏花雨。”
“对啊,这就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啊!”话题又绕到了这首诗上。
“那可不可以说是‘沾衣欲湿桃花雨’,因为下小雨时桃花也会开。”
“宸宸真棒,给雨又起了这么好听的.名字。”我立刻表扬她。
我又问她:“宸宸,现在的风吹到你身上冷不冷?”
“不冷。”
“风吹得你难受不难受?”
“不难受。”
“你喜欢这风吗?”
“喜欢。”
“那人们会给这风起什么名字呢?”
“杏花风。”宸宸脱口而出。
我笑了,说:“你看,柳树在风中跳舞呢,这风就叫杨柳风。”
“吹面不寒杨柳风。”话题又绕到了这首诗上。
宸宸被“杏花雨”“杨柳风”这俩词吸引住了,一遍一遍地跟我读着诗句。
正读着,宸宸突然喊道:“妈妈,我手疼。”
前天玩耍时划破了手,我说:“现在你把手伸出来,让杨柳风亲一下,就不疼了。”
宸宸伸出手,让风拂过。一会儿,她又叫起来:“杨柳风亲了我的手,我的手不疼了 。”
正说着话,风把我的帽子吹到了地上,宸宸笑起来,说:“妈妈,杨柳风想要你漂亮的帽子啊!”
学古诗作文18
一天上午,我正在写作业,弟弟拿着我的古诗书,对我说:“姐姐,请你教我读古诗,好吗?”我爽快的答应了他,写完作业后,我便从古诗书中挑选一首比较简单的诗。挑好后,我便对他说;“我读一句,你跟着读一句,好吗,”弟弟使劲地点点头说;“好,好,就听姐姐老师的。”于是我喝了口水,润了润喉,读了起来,“白日依山尽”。弟弟跟着读“白日依山尽”。之后我读“黄河入海流”。弟弟又跟读 “黄河热海流”。我说不对,是“入”海流。“热,热,……,入”弟弟结结巴巴的终于读了出来。
“对了,对了,弟弟太聪明了,”我不失时机的夸奖他。之后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弟弟把“层”读做“成”连忙帮弟弟改正过来,我又教他两便之后,再考他,竟然连一个字都不错的读了下来。
并且,他读时还摇头晃脑,津津有味呢。
可是,光学习一首诗怎么能满足他那强烈的求知欲呢?之后,我又教他诗的意思,并且又教了他五首古诗。这回弟弟可不像开始时那么粗心了,认认真真地去读每一个字,竟然没有几处错的地方,甚至连一些诗句的意思,也能解释出五六分。我们就这样开开心心地度过了一上午。
二姨回来后,听小弟弟说学会了六首古诗,是姐姐教的。并且说;姐姐将来一定能成为一名好老师!大家说,我够格吗?
学古诗作文19
记得儿时,妈妈很少给我讲故事,给我讲的几乎都是古诗。一开始听起来觉着乏味,但慢慢地,我越来越觉得有趣。
听到杨万里的“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我便在家中撑起一把大伞挥来挥去,寻找风的方向;听到杜牧的“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我便会仰望星空,寻找银河里的牛郎织女星……古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好多的乐趣,读古诗,我会去还原诗人的场景,找到好多乐子。
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从小就喜欢。打从听到这个后,我就对落花情有独钟,我特别喜欢去捡落花,用落花制作各种香水,残留的花便拌入泥土。妈妈每次为我在干嘛,我就会堂而皇之地回答:“我在帮掉落的花瓣找回家的路。”妈妈便笑笑,还会和我一起玩。
渐渐地,我长大了。我不再玩落下的花瓣,但诗句经常萦绕在我耳畔。我开始感受古诗给我带来的诗情画意和无穷力量。诗人赋予落花是一种怎样的情感,花儿凋零,落入泥土,这个再寻常不过的自然现象,被诗人发觉了,认为花儿是不忘自己的使命,宁可把自己渗透进泥土,也要去完成自己的心愿,去呵护来年新绽放的花朵。诗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诗人是把落花比作自己,借落花来表达自己虽然辞官还乡,但也要立志为后代出力。
古诗是梦幻的,是神奇的,是给人启迪、给人力量的。它让我憧憬“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友人之情,让我震撼“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之情,让我共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伟大的母爱,让我期盼“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豁达之情。
学古诗、爱古诗,诗人们的爱恨情仇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无处不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让我骄傲,古诗给我的光明,会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学古诗作文20
“诵古诗,学作文”是将诵读古诗与小学生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古诗作为材料提供给学生做作文,运用古诗的写作技巧,指导学生作文,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综合能力的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可解决学生不知道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难题。
一、提供材料,进行练笔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它们大多内容丰富,语言凝练,意境优美,感情真挚。诗人根据表达的需要,语言高度浓缩、概括,情节跨度较大,具有很强的跳跃性。这就使诗中存在许多“空白”之处,为学生留下了想像的余地。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空白之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合理的想像,把跳跃过的情节补充出来,把浓缩概括的语言具体化,就是很好的练笔。
1.拓展外延,练写全文。
有些古诗,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人物个性鲜明,可以作为学生作文的有机补充。练笔时,为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意,教师应将诗的出处、背景、诗人的情感等详尽地介绍给学生。在学生领悟了诗的内涵之后,让学生从多种角度进行练笔,或扩写,或改写,或写读后感,或写由一首诗想到的等。给学生以发挥想像的自由,学生就会放飞想像,趣味盎然,人诗境,悟诗情,写出精美的文章来。如:我在教唐代诗人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时,学生了解了诗的由来后,仿照当时正在上演的电视剧《戏说乾隆》,写出了《戏说贾岛》一文。
还有许多诗作,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练笔。如:辛弃疾的《清*乐·村居》让学生以《瞧这一家子》为题进行扩写练习;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学生以《啊,朋友再见》为题,叙述出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卢给的《塞下曲》让学生以《飞将军李广》为题进行写人文章的训练。类似这些可以进行练笔的古诗还有很多,如:《石灰吟》、《回乡偶书》、《七步诗》、《赠汪伦》等。只要悉心钻研,许多古诗都可以拿来让学生进行整篇文章的练笔。
2.根据需要,练写片断。
学生的作文水*是不一致的,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具有一定的共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这里所说的写作训练是根据需要,有选择地进行片断训练。如:《江畔独步寻花》要求学生根据诗作,描绘出一幅鲜花盛开、彩蝶翩翩、草歌燕舞的春日江边美景,对学生写景进行片断训练。再如:《小儿垂钓》要求学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头发蓬乱,手持钓竿,掩映在河边草丛中,行人问路,急忙摆手,但却不应声的天真儿童自由自在、憨态可掬的可爱情态。古诗中可以作为片断训练的诗作也有很多,像《宿新市徐公店》、《春夜喜雨》、《小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教师选择合适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片断训练,可以使学生的语感不断加强,词汇不断丰富,句子更加通顺,条理更加清晰,最终达到熟能生巧,提高学生习作水*的目的。
二、吟诵理解,促进感悟
作文本质上的主观性、形象性、人文性决定了作文必然是感悟的、品味的、揣摩的、咀嚼的。因为在作文中有许多东西,学生已经领悟了其中的意思,却说不出来,然而从学生的作文中却可体现出来。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注重通过吟诵,促进学生对诗作意境的理解和写作方法的感悟,潜移默化地指导学生作文。
如人教版小语六年制教材第十册第七单元的作文,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夸夸自己的爸爸或妈妈,选择一两件能表现爸爸或妈妈关心爱护自己、让自己深受感动的事来写。这类题材可以说是一个写了千百遍的老题材了。遇到这类题目,学生的选材不外乎是妈妈送自己上医院,爸爸帮自己补功课之类老生常谈的材料,既无新意,也没有真情实感。其实,最能体现父母之爱的往往是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甚至说是一幕场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怎样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新颖的事例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敬意是本次作文的关键。这些,教师心里是明白的,但教师如果只一味地强调要选小事,找细节,在学生没有感悟,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对究竟选什么样的小事,找什么样的细节不理解的情况下,恐怕是难以在选材上有所突破的。为促进学生感悟,我在这儿引入了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一诗。通过引导吟诵理解,使学生明白这是一首赞颂母爱的千古佳作,语句朴实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但一片母爱的纯情却从普通的"场景中冲溢出来,拨人心弦,催人泪下。通过诵读,学生一脸肃穆,很容易地领悟了本次作文选材应做到“小处落笔,大处着眼”,也选出了精彩鲜活的材料:父母为了接送自己上学在风雪中成了一个雪人的情景;因自己晕船,不能进船舱睡觉,母亲不顾带病的身体抱着自己在甲板上坐了一夜;父亲因自己考试不好,失手打了自己,后悔得泪流满面;由于自己的顽皮,不安生,将脚伸入了自行车辐条处被绞伤,而父亲却一个劲地自责,说是他的不小心等等。在后来汇报材料时,许多学生因为激动,在叙述时流下了幸福激动的泪水,学生之所以有这些表现,与学生的感悟和理解是不无关系的。情动而辞发,作文也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诵古诗,学作文”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体系,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探究。只要我们去发掘其中的宝藏,踏实地进行训练,相信学生作文水*与语文素养一定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推荐访问:菁华 作文 古诗 学古诗作文 菁华20篇 学古诗作文1 学古诗作文100字 学古诗作文100字三年级下册 学古诗作文300字
相关推荐:
- [工作计划] 2023年度团结就是力量话题作文,菁华20篇【精选推荐】
- [工作计划] 2023寒假随笔日记,菁华20篇(完整文档)
- [工作计划] 优美句子,菁华20篇
- [工作计划] 2023年寒假随笔作文,菁华20篇
- [工作计划] 2023年初中音乐教师教学工作总结,菁华20篇
- [工作计划] 羽毛球协会工作计划,菁华20篇
- [工作计划] 2023年八年级作文300字,菁华20篇
- [工作计划] 2023年度写小动物作文,菁华20篇
- [工作计划] 2023年度学生会纪检部工作计划,菁华20篇
- [工作计划] 独行作文,菁华20篇(完整)
- [工作计划] 2023年作文比赛活动策划方案五篇
- [工作计划] 2023年辞职申请书作文五篇(完整)
- [工作计划] 2023年关于辞职申请书作文五篇【通用文档】
- [工作计划] 有关整改通知书作文7篇
- [工作计划] 军训心得体会作文【10篇】【通用文档】
- [工作计划] 2023年小学军训心得体会作文【10篇】【精选推荐】
- [工作计划] 初一学生军训心得感想作文五篇(完整)
- [工作计划] 2023年度初一生军训心得作文五篇(范文推荐)
- [工作计划] 新生军训心得高一作文五篇
- [工作计划] 高一军训心得感受作文五篇【完整版】
- [工作计划] 关于古诗研究报告范本五篇
- [工作计划] 幼儿古诗朗诵主持词范本五篇(范例推荐)
- [工作计划] 《古诗》教学反思12篇【精选推荐】
- [工作计划] 2023年度形容婚姻爱情古诗词,菁选2篇(范例推荐)
- [工作计划] 形容心情低落古诗,菁选2篇
- [工作计划] 清明节古诗词篇,荟萃2篇【精选推荐】
- [工作计划] 2023年经典励志古诗词鉴赏,菁选2篇(精选文档)
- [工作计划] 春天游玩古诗,菁选2篇(全文完整)
- [工作计划] 2023年表达思念古诗,菁选2篇(2023年)
- [工作计划] 2023年秋天唯美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