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顶好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超限检测站设计方案(7篇)

时间:2024-09-04 12:42:02 来源:顶好范文网
导读: 超限检测站设计方案

篇一:超限检测站设计方案

  

  交通设备高低速超限检测站检测系统

  设计方案

  专业资料

  一、概述

  本方案是我公司结合多年来动态称重设备设计制造以及在全国各个地区的实际运用经验,综合公路管理部门对超限运输管理的具体需求,进行开发设计的。系统可在不干扰道路正常通行秩序的前提条件下,对在车道中正常行驶的车辆进行无限制预检测,并提示超载车辆以及管理人员引导超限嫌疑车辆进入低速精确称量区域,进行精确复核,对于确实超限车辆,可进行进一步的执法处理。同时,超限检测站也可以为公路管理部门提供交通统计基础数据,为交通情况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超限检测站主要包括高速预检子系统、低速高精度检测子系统、图像监控系统和执法管理系统等组成,并进行联网扩展,实现区域内的站点联网,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

  1.高速预检子系统:包括高速动态称重系统、车牌识别系统、可变情报板和引导信息屏系统。主要完成对道路上行驶车辆的无干扰检测,并对超限嫌疑车辆进行提示,引导车辆进入低速高精度检测区域,进行下一步处理。

  2.低速复检子系统:包括低速高精度动态称重系统、车牌识别系统和重量及报警信息显示。该子系统主要完成对超限嫌疑车辆的复核,精确分辨出超限情况,为进一步处理提供数据依据。

  3.图像监控系统:包括对高速检测区域、低速精确检测区域、超限检测站出入口、卸货区域、仓储区域、执法大厅以及整个站区全景进行视频监控,并使用硬盘录像机录像,为突发事件处理提供可靠的实时信息和证据。

  4.执法管理系统:执法管理系统是结合对于超限车辆处理相关程序,进专业资料

  行相关文件的处理和打印,和称重检测系统进行数据共享,为执法提供有力的保障。

  5.系统流程图

  否专业资料

  车辆经过高速动态称重系统

  否是否超限

  是继续行驶

  LED信息提示

  进入低速检测站

  通过低速高精度称重系统

  是否超限

  是继续行驶

  上执法大厅接受处理

  6.系统的设计特点:

  专业资料

  6.1.系统核心部分采用进口设备,其他部分采用成熟可靠设备,确保系统的高可靠性。

  6.2.系统全部部分均采用模块化设计,易于维护和扩展。

  6.3.系统数据完整有效,并实现全面共享,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并最大程度的杜绝各种漏洞。

  6.4.系统高速部分使用弯板式传感器,施工量小,安装方式灵活,仅在路面安装,不破坏路基;

  6.5.系统软件成熟,可靠性高,系统可扩展远程功能,实现区域性管理。

  超限检测站的布设方案根据各个检测的特点有着不同的设计,但是设计基本原则必须保证,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布设方案:

  在距离超限站约1000处设置高速动态称重设备(根据道路上车辆的行驶速度情况),对行驶的车辆进行检测。此处的设置需要考虑路面条件,不要选择在有弯角和坡度较大的地方,同时也不要选择路面有破损的区域。

  在高速动态传感器后方25米处设置车牌识别系统及监控摄像机,并在高速传感器的上方安装补光设备,确保车牌识别的可靠性。车牌识别设备、补光设备及监控摄像机均安装在监控杆上,净空高度不得小于6米。

  在高速动态称重设备后方400~500m处设置可变情报板系统(根据道路上车辆行驶速度情况),情报板安装在F型标志架上。同时在F型专业资料

  标志架上安装监控摄像机,对高速预检区域进行全景监控。

  在超限检测站入口处,设置引导信息屏,为入口处的引导人员提供超限嫌疑车辆的信息,确保超限嫌疑车辆进入精确称量区域。

  超限站低速精确称量区域设置检测室和低速精确称量设备,在精确称量称台的后方5米处设置车牌识别系统(或抓拍系统),在22米处设置费额显示屏,显示称量车辆数据。同时在检测室外安装低速检测区域监控摄像机,对被检测车辆全程监控。

  在低速精确称量区域后,设置超限站处理区入口和驶离车道,对于确认超限车辆,引导进入处理区,对于不超限车辆允许驶离超限检测站。

  在超限检测站区内设置执法大厅、监控中心、卸货场地和仓储区域。

  各个子系统通过网络进行连接,全部数据存储在数据服务器中,各个子系统根据权限不同,可以进行数据的共享,大大提高效率。通过扩展远程网络,超限检测站系统可连入管理处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可以实时了解各个站点的情况,统一调度,实现管理智能化。专业资料

  二、系统组成:

  1.高速预检系统

  高速预检系统包括4个部分:

  高速动态称重设备、车牌识别设备、可变情报板设备和引导信息屏。

  高速动态称重设备设置在检测站前约1000米处,在其后方25米处设置简易门架,安装车牌识别设备,同时在高速检测传感器位置上设置补光灯门架,安装补光灯。可变情报板设置在高速称重设备后方400~500米处,在高速称重设备检测出车辆重量信息,并通过高速管理计算机进行超限判断后,如果超限,结合车牌识别设备获取的车牌信息,发布到可变情报板上,提醒嫌疑车辆进入站区处理。同时高速预检管理计算机将超限嫌疑车辆数据发送到引导信息屏上,为引导人员提供引导信息。最后,检测数据、车牌信息以及车辆照片通过网络存储至服务器中,为下一步执法提供依据。

  2.低速复检系统

  低速高精度检测系统包括3个部分:

  低速高精度动态称重设备、车牌识别(或抓拍)设备和重量报警显示屏。

  引导人员根据引导信息屏上信息,引导超限嫌疑车辆进入低速高精度检测区域,车辆缓慢匀速通过检测称台,低速动态高精度检测设备控制器进行检测并得出重量数据。低速管理计算机通过称重控制器获取重量信息,同时控制车牌识别系统(或抓拍系统)获取车辆信息,并在重量报警显示屏上显示车辆信息。车辆引导人员根据报警显示屏上信息,引导车辆进入站区处理,或者驶离检测区,回到道路上。

  专业资料

  3.图像监控系统

  图像监控系统主要是对超限站各个区域进行监控,确保各个区域的安全有序,并对突发事件进行信息保存。整个监控系统主要包括:

  高速检测点监控、低速检测点监控、超限站入口监控、卸货区域监控、仓储区域监控、超限站出口监控、执法大厅监控、超限站全景监控和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设置电视墙、视频矩阵和硬盘录像机。电视墙对应各个监控点信息,方便监控人员进行监控,电视墙中间大屏幕监视器主要是为了对重点地点监控,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视频矩阵的键盘进行切换,将重点区域的信号切换到主屏上。监控人员也可以通过键盘控制各个监控点的摄像机,进行拉近、放大、旋转等操作,实现对全部区域监控。

  4.执法管理系统

  执法管理系统主要是处理超限车辆的相关文档,通过和数据服务器相连接,可以自动获取处理车辆的全部检测信息,自动生成处理文档,实现办公自动化。

  整个系统还设置了站长接口,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这个接口,连入整个系统,对现场情况进行检查,获取分析报表。

  5.通讯网络系统

  通讯网络系统是整个系统的传输中心,负责整个系统的数据传输。整个通讯系统分为光缆通讯部分、信号通讯部分和网络部分。由于高速预检点距离监控中心的距离比较远,因此这部分的通讯采用光缆方式,使用了光电收专业资料

  发器进行网络信号的传输,光端机进行视频及数据信号的传输。其余部分根据现场距离的情况分别使用电缆传输和光缆传输。

  6.计算机系统

  超限站的计算机系统将各个子系统连成一体,实现数据的共享。整个系统主要包括:高速预检管理计算机、低速检测计算机、执法计算机、硬盘录像机、站长管理计算机和数据服务器。

  数据服务器是系统的核心,采用镜像备份的方式保存数据。各个部分都将数据存入数据服务器,并从中获取需要的数据。

  专业资料

  三、高速动态称重设备说明

  DH-40G高速动态称重系统是专门设计用于高速公路或者普通公路上不限速动态称重的系统。主要由中心控制器、弯板式传感器、线圈传感器及相关附件组成。可以完成对通过车辆的重量、速度、车型等数据的检测。广泛用于超限预检、车流量统计、超限调查等应用领域。

  高速称重系统(以两车道为例)由4块L15E弯板式称重传感器、4个线圈传感器和1个中心控制器构成。该系统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应用目前国内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不仅保证了高精度,且解决了可靠性的问题;

  特殊全防水设计保证野外使用可靠;

  特殊的结构设计,保证在恶劣环境下的高可靠性和长寿命;

  多处理器的高效结构,使系统可以完成各种复杂的处理功能,能同时完成车辆检测器和动态称重仪的功能,并有很强的扩展能力,可最大限度应用用户投资资源;

  完善的防高压及雷电保护机制,确保每一个进入系统的电气接线均有保护,确保系统可靠。

  弯板式称重传感器长度为1800mm,每个车道放置两块弯板,采取并排布置方式。在弯板前后各安装一个1000×2000mm的线圈传感器,用作车辆检测器,同时为称重系统提供开始和结束信号,为了避免相邻线圈之间的相互干扰,线圈处理器上可以对线圈的频率和灵敏度进行调节。中心控制器安装在路侧,对弯板式称重传感器和线圈传感器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判断,并将专业资料

  处理结果传送到管理计算机,如果车辆总重或轴重超限,则通过管理计算机向声光报警器及可变情报板发出控制信号,启动报警。高速称重系统配套软件包对高速称重系统各种数据进行接收并对车辆信息进行管理。该系统具备了车辆的动态信息处理、超重车辆图像抓拍、数据统计管理等多项功能。并可根据用户要求对软件功能进行扩展。

  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系统精度:

  2个标准偏标准偏差

  平均偏差

  68%)95%)±轴负荷

  7%±轴组负荷

  5%±整车重量

  5%?

  速度检测精度:

  ±5%±7%±5%±7%±7%±10%(1σ≈(2σ≈差

  车速在5~50km/h时:

  ±3km/h

  车速在

  >50km/h时:

  ±3%(2σ)

  检测速度是指被检测车辆通过弯板的平均速度值

  专业资料

  轴间间距:

  ±0.15m(标准偏差)?

  温度:

  -30℃~+80℃

  相对湿度:

  0~95%

  标准载重:

  30t?

  过载能力:

  150%

  3.1.弯板传感器L16L16型弯板式称重传感器是一种大型整体式传感器,在动态车辆称重领域具有较大的优势,其特点如下:

  采用特殊的合金材料,解决了非周期性交变应力产生的疲劳损伤问题,使用寿命>10年;

  速度范围宽,最大允许通过速度为200km/h;解决了车辆高速通过对设备冲击造成的损坏;

  行车方向的宽度为612mm,可完整纪录车轮通过时的重量信号曲线,是真实的检测,不同于条状传感器使用的间接检测方式,不仅确保100%称量置信度,不会出现丢轴和多轴现象,并且可检测到车轮动态、静态以及加速、减速等指标,从而为在速度变化的情况下准确测量提供了有利保证;

  专业资料

  为整体式称重传感器,称重台无机械结构,避免了车辆通过时的冲击对机械结构的损坏,免维护,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日常检修、维护、保养工作;

  表面经专用保护层技术处理,防水、防尘(可连续浸水300小时以上)。

  3.2.中心控制器

  中心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控制装置,负责处理弯板式称重传感器和线圈传感器送来的信息,经过分析和处理得出车辆的载荷信息。

  专业资料

  采用19″欧洲总线结构设计,含有电源板、CPU处理板、线圈处理板、称重处理板、I/O处理板,并对全部信号配置防电涌、防雷和防电磁辐射的装置。

  采用64位多CPU技术,具有处理速度快、信息处理量大、性能可靠、维护方便等特点。

  称重传感器信号处理板自带CPU,在系统繁忙时保证了采样和信号处理的速度,从而保证了整个系统的称重精度。

  有一个用于系统参数设定的串行接口,可以用便携式计算机或手持终端进行参数设定、数据下载和即时数据显示,并可根据要求提供各种通讯方式和接口。

  采用多层防雷保护设计,整个控制器安装于一个不锈钢制机箱中,能有效避免空气潮湿及温度变化的影响,外机箱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野专业资料

  外工作的恶劣环境,采用隔断式散热孔设计,既考虑了散热又考虑了防止老鼠等小动物的入侵。

  采用220VAC/50Hz供电。

  3.3.车牌识别系统

  在系统中,车牌识别器安装在车辆经过的高速称重弯板的后方25米处的“T”形架上。当车辆通过高速称重弯板时,车牌识别器被启动并进行识别,专业资料

  将车牌识别结果、车牌图像、车牌颜色等信息上传到高速控制计算机,该计算机根据车牌识别器识别结果、车辆图片、通过时间、地点、车长、车速等信息综合成一条车辆通行记录,写入数据库。

  车牌识别系统主要包括两个主要部分:车牌识别器和“T”形架。

  车牌识别系统采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DSP

  技术、图像识别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对视频流中的车辆进行高速实时准确的识别,彻底抛弃了外部触发,成功实现了识别率高、工程简洁、维护成本低等诸多目标。

  同时,设备对较小的车牌有较高的识别率,在大车流量、高车速、夜间、雨雾等恶劣环境中具有较高的适应性。

  车牌识别系统分为两个部分,一体化摄像机和车牌自动识别器。

  一体化摄像机内部集成LED自动同步频闪光源,频闪光源的控制板可编程分时段调控摄像机与辅助光源的各项参数,以适应复杂的环境、气候及光照条件变化,尽可能取得高质量的视频图像。

  车牌自动识别器设备内嵌识别软件,包含了视频采集、图像预处理、车牌检测、车牌切分、字符识别、跟踪和比对、图像压缩、数据传输等模块,系统识别速度快,可靠性高。车牌自动识别器的外形尺寸为

  236mm×

  139mm×

  36mm,前端包括一对视频输入

  /输出接口、一个标准

  10M/100M

  自适应的RJ45以太网接口、一个

  DB外部设备扩展口、一个

  DB外部控制命令端口;在设备的前端还设置了

  2个

  LED

  指示灯,用来显示设备的工作状态;在设备的背板上包括一个

  220V

  电源输入接口与电源开关。

  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识别时间:

  ≤0.04秒

  专业资料

  车牌正确定位率:99%

  车牌字符识别率:99%

  车牌整牌识别率:95%

  允许车辆行驶速度:

  0-20公里

  /小时

  输出图像色彩:

  彩色

  视频:全景监控视频

  图像格式:200万像素高清JPEG

  设备输出接口:

  RS232、RS485串口、10/100M

  以太网口、ADSL、CDMA、GPRS

  输出信息:车辆大图、车牌小图、车牌识别号码、车牌颜色和识别可信度

  工作电压:

  AC220V±

  10%,50HZ

  功耗:

  <6W

  工作温度:

  -40℃—

  +70℃

  湿度:

  <90%

  平均无故障时间:

  MTBF≥3000小时

  3.4.“T”形架

  车牌识别器和补光灯安装于单臂式“T”形架上,其跨度不小于6米,净空高度不小于6米。

  专业资料

  3.5.LED情报板

  LED情报板安装于高速动态称重设备后方400~500米处(根据道路车辆行驶状态),通过光电收发器和监控中心的高速管理计算机连接。高速管理计算机在收到高速动态称重设备检测到的车辆信息和车牌识别系统的车牌信息后,进行超载判断,如果超载,则将相关信息发送到可变情报板,进行发布,并触发光电报警器,提醒车辆驾驶人员进入超限站低速高精度检测区域进行检测,接受相关处理。

  LED情报板主要由显示系统、控制系统构成。

  显示系统主要是由LED发光组件构成,系统采用的专业厂家生产的高可靠性LED发光组件,质量可靠,性能稳定。超限报警情报板采用室外单基红色模式,每平方像素数为3906个,可256级灰度显示。

  情报板控制系统主要用于和外部通讯,接收命令,并控制显示单元显示专业资料

  相关信息。

  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尺寸:3072mm×2048mm

  像素间距:

  16mm?

  单元组成:显示模块、驱动板、电源等

  采用静态恒流驱动,具有过流保护功能

  屏体最大亮度:5000cd/m2?

  屏体视角:110°

  画面扫描速度:每秒不小于60帧

  屏体寿命:100000小时

  连续工作时间:24小时

  工作环境湿度:

  10%~95%?

  工作环境温度:

  -25℃至+60℃

  具有RS232和10M/100M网络接口,可通过远程计算机进行控制显示

  装有一、二级简体汉字库,可显示简单交通标志图形或限速值

  可显示16×16,24×24等各种不同大小的汉字,并可显示16×8,24×12或32×16等大小的英文字母与数字,符合GB2312要求

  显示屏及控制器箱体为防风雨型,并有通风,散热等装置,以保证信息标志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防护等级应符合GBIP65标准

  专业资料

  显示屏不发光时为黑色或无色

  具有防雷设施,在遭受雷击时,能保证设备在规范确定的使用环境下正常工作

  正常天气下,距显示屏200m外清晰可见,包括在阳光直射的情况下

  工作电压:A220V±10%,50Hz

  3.6.门架

  LED情报板由于重量较重,一般安装在悬臂式大型支架上,具体技术及施工按国标GB5768-86及交通安全标志施工技术规范,其技术指标如下:

  净高:6m?

  总重量:2T左右

  承重:1.5T左右

  材料:钢结构

  结构型式:F架式。

  表面处理:环氧附锌、环氧云铁二层底漆,加二层面漆烤漆

  抗风速:40m/s

  固定型式:法兰盘

  3.7.接地及防雷

  接地就是把数字电路等位地与大地相接,它克服了直流地悬浮带来的问题,特别是在LED显示屏系统中有大量的静电荷积沉,还有人体静电都会影响设备的运行,所以采用直流地接大地后,为静电荷找到了通路。

  专业资料

  直流地接大地我们采用的是并联接地方法,这种接法各点间的电位差很小,可获得较低的接地阻。

  LED显示屏系统中的安全保护地是将所有显示单元的固定柱,通过安装骨架联接起来,再用接地母线将其接地或接到配电柜的中线上。

  对于防雷采取了一下措施:

  避雷网:采用Φ8圆钢绕屏顶部四角

  避避引接架设;

  避雷针:采用Φ10圆钢,高度为1米2根,分别焊接于避雷网两对角处;

  引下线:采用Φ8圆钢,建筑物上的显示屏引下线沿建筑物外墙明敷,地面安装的显示屏其引下线沿支柱敷设;

  接地线:垂直接地体均采用Φ10圆钢,长度为2.5m,2根。

  专业资料

  3.8.引导信息屏

  引导信息屏安装于超限检测站入口附近,主要用于给引导人员提供嫌疑车辆信息。当高速预检系统检测到超载嫌疑车辆后,将相关车牌号码信息显示在引导信息屏上,同时,岗亭内的显示屏显示最近时刻的10辆超限车车牌信息,这样引导人员可以清楚的了解到要拦截的车辆,在车辆拦截完成并进入低速站检测后,系统自动消除引导屏上已拦截车辆的车牌信息。

  专业资料

  引导信息屏为室外显示屏,也分为显示部分和控制部分。显示部分采用单红色显示单元,封装满足IP65要求。控制部分具有RS422接口,可由远程控制。

  引导信息屏可显示四行16×16的文字信息,显示内容为嫌疑车辆的车牌号码。

  引导信息屏箱体为防风雨型、整个箱体刚性、坚固,不会因情报板本身重量而产生弯曲。驱动和控制系统在其箱体内,内部电路板的布置易于操作和维护。箱体有通风、散热装置,以保证情报板正常工作。控制机箱机壳有接地点与地线相连。

  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环境温度:-25℃至+60℃

  温度:<95%

  专业资料

  平均亮度:≥4000cd/㎡

  显示面积:1200mm×800mm

  显示内容:显示超限嫌疑车辆车牌号,可显示4排。

  电力:A220V±10%,50Hz

  可视距离:≥20m(在阳光直射情况下)

  LED寿命:100000小时

  防护等级:IP65?

  封装要求:防水、防光、防腐

  系统框图

  工作原理

  通过传感器触发,传输信号给中央处理器,同时车牌识别系统和图像处理系统开始工作,然后将所得到的信息反馈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再将处理过的信息传输到情报板和引导屏,完成引导嫌疑车辆进入低速称重区域。

  专业资料

  四、低速动态称重设备

  DH-40G型低速动态称重设备是一种高精度的动态称量设备,可在静态或者低速(30km/h)下高精度的获取通过车辆的重量数据。和传统的静态地磅相比较,DH-40G具有体积小,安装费用低,检测效率高等特点。DH-40G的设计过程中充分的考虑了使用环境的恶劣,采用了特殊的结构设计,确保称台在使用中的稳定性。同时,也对称台进行了加固处理,更适合在大频率重载条件下使用,稳定的提供称重数据。

  主要包括:称台、线圈和控制器三个部分组成。

  DH-40G的称台采用大尺寸称台(18×米),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车辆。称重平台放置在嵌入水泥基座中的金属框架上。称重平台的特殊安装和支撑方式可以以最佳的方式处理动态应力及横向压力所产生的影响,以确保检测出精确的负荷值。

  线圈主要是为了给系统提供车辆的位置信息,控制称重的开始和结束。线圈可以通过软件设定线圈的频率范围和灵敏度,可以方便和有效调整灵敏度,防止相互干扰。线圈的具体选择和设计根据安装现场情况确定。

  控制器采用多CPU结构,使用64位CPU,可以有效快速的测量出通过车辆的重量数据。

  低速动态称重设备的工作流程如下:

  当超限嫌疑车辆进入超限检测站,首先进入低速检测车道,在引导人员的控制下,车辆匀速进入称重区域。车辆首先通过开始线圈,系统自动进入动态称重状态;车辆通过称重平台,系统检测每个轴的重量,并保存;车辆专业资料

  离开结束线圈,系统自动结束动态称量,上传数据到低速称量管理计算机上显示。

  DH-40C的主要技术指标:

  静态精度:静态称重达到

  OIMLIII

  级精度标准

  动态精度:

  精度

  0~5Km/h匀速

  <±2%

  5~20Km/h匀速

  <±3%

  20~30Km/h匀速

  <±5%

  速度测量精度(没有明显加减速的前提下):车速在1~30km/h时,小于10%;

  轴间距测量精度(没有明显加减速的情况下):±0.15m(标准偏差)?

  温度:

  -30℃~+80℃

  相对湿度:

  0~95%

  标准载重:

  150t?

  过载能力:

  120%

  3.9系统原理图

  4.1.称重平台

  DH-40G低速高精度动态称重设备称重平台主要包括传感器、称体和拉杆限位机构构成,传感器采用支撑式结构,8个传感器位于称台的8个支撑点上,拉杆限位机构位于称台两侧,整个称体安装于一个预埋在水泥混凝土中专业资料

  的金属框架内。这种结构是按照高频率恶劣条件使用的情况设计,坚固可靠,动态效果好,得到广泛的使用。

  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秤体尺寸18m×3.2m

  工字型刚框架式结构,强度高、抗冲击力强

  秤体表面使用特殊处理工艺,防锈蚀

  称台重量

  11000kg

  传感器采用动态性能较好的桥式传感器,其外形较低,动态响应指标最好,具体指标如下:

  量程:

  40T

  极限荷载

  150%

  破坏荷载

  ≥350%

  精度等级

  OIMLC3(0.0170%)

  灵敏度

  2mv/v

  零点温度误差

  ±0.0140%

  30分钟蠕变

  ±0.0167%

  激励电压范围

  0.5---12v

  参考激励电压

  5v

  使用温度范围

  -30℃

  ~+80℃

  绝缘电阻

  5GΩ

  传感器重量

  2.1kg

  专业资料

  保护等级

  IP6?

  传感器使用寿命

  》1000万次

  4.2.线圈传感器

  线圈传感器分别安装于称重平台的前方和后方,主要用于控制称重过程的开始和结束。线圈传感器可以设定线圈的频率范围和灵敏度,可以方便和有效调整灵敏度,防止相互干扰。

  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尺寸:

  1000×2000mm

  温度范围:

  -30℃

  ~+80℃

  湿度范围:

  0~99%

  速度检测范围:

  1~200km/h

  电缆长度:

  50m(可扩展到150m)?

  频率范围:

  50~200KHz

  专业资料

  4.3.称重控制器

  称重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处理称重传感器和线圈送来的信息,经过分析和处理得出车辆的载荷信息。根据低速管理计算机的要求传送车辆载荷信息,并控制相应的报警装置报警。

  称重控制器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控制箱外部尺寸及重量:

  1200×400×400mm,75kg

  温度范围:

  -30℃

  ~+80℃

  湿度:

  0%--95%,无凝结

  供电方式:

  220VAC±10%,50Hz

  专业资料

  防护等级:

  IP654.4.低速车牌识别系统

  低速车牌识别系统安装于低速称台后方,单支柱安装,主要用于对通过低速称台的车辆进行车牌识别。当超限嫌疑车辆通过低速称台时,低速管理计算机控制车牌识别系统进行抓拍,并自动进行车牌识别。

  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车牌识别系统技术指标:

  成像器件:1/3″彩色CCD;

  信号制式:PAL制信号;

  信噪比:≥48dB;

  最低照度:0.95Lux(F1.2);

  解像度:水平470线,灵敏度为1Lux,图像中心可视分辨率优于600行水平向。

  水平与垂直比是非曲直4∶3;

  C/CS镜头接口;

  视频输出接口:1Vp-p75Ω;

  工作温湿度范围:-10℃~+550℃,<95%(无凝结)。

  低速抓拍摄像机镜头技术指标:

  焦距:12mm

  视像自动光圈:F1.4~F36?

  标准C接口。

  专业资料

  室外防护罩:

  采用底部固定安装方式

  窗口尺寸:90(宽)×80(高)mm

  允许摄像机与镜头总长:最大300mm

  散热方式:内置风扇(启动/停止温度:40℃~35℃)

  选配件:加热器(启动/停止温度:5℃~16℃)

  4.5.低速称重显示屏

  低速称重显示屏位于低速称台后方约30米处,用于显示称重结果。当嫌疑车辆通过低速称台完成检测后,低速称重管理计算机将检测结果发送到显示屏上,供驾驶人员及执法管理人员查看,并进行下一步处理。

  专业资料

  4.6.显示屏

  路侧显示屏包括显示单元,驱动模块,电源供应器及箱体等组成。

  固定文字方式制作;

  数字点阵为16×8,点间距为17.5mm,像素为15mm×15mm。每个像素内封装二个超高亮红色LED,元件均为户外专用长寿命,高品质之元件,寿命达100000小时,LED半功率角30°;

  正常天气下,距显示屏200m外清晰可见,包括在阳光直射的情况下;

  显示方式:闪烁,闪烁频率可调;

  亮度自动调节(6档);

  无显示内容时,显示屏为全黑,无任何亮点;

  为防风防雨型,可抵御40m/s风速。

  4.7.显示屏控制器

  路侧显示屏控制器由微处理单元、电源供应器、亮度检测器、通信接口等部分组成。

  微处理器单元,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RAM;

  装有室外型的光敏开关,亮度自动调节(6档);

  可发回报警显示屏实际显示内容的确认信息和工作状态信息;

  通信接口为RS485、RS422、RS232。

  专业资料

  称重平台对车辆载荷进行称重将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器,控制器处理完信息,传输给显示器,可以完整显示车辆,车牌、轴数、车货总重、超限率等信息,分离光幕告知中央控制器已经收尾,测高光幕告知高度,车牌识别仪告诉中央控制器车牌号。,完成一整套低速称重,引导超限车辆,进入卸货场。低速称重结束。

  4.8.显示屏结构

  显示屏箱体为全封闭、全天候、防风雨型。防护等级符合IP66标准,颜色为不反光的仪器灰。外框有10cm宽的反衬板;

  像素管中LED的封装要求为防水、防光、防腐性,利于散热的野外型组件;

  LED模组框体材质为1.5mm烤漆钢板;

  箱体尺寸1.2m×0.8m;

  后面箱门为网架结构设计,便于开启维护;

  报警显示屏内预置符合电气规范接地装置,设置独立接地,具体要求如下:

  控制器电源进入端及所有输出端加装突波吸收器,以吸收瞬时大电流专业资料

  涌入和避免雷击时的电流冲击,防雷接地电阻≤10Ω;

  所有电路与机壳隔离,具有接地保护功能;

  对控制器接地线要求依照电气规范作业,保持在4欧姆以下;

  控制机箱机壳有接地点与地线相连。

  4.9.安装

  采用立柱式安装。立柱具体技术要求及施工按国标GB5768-86及交通安全标志施工技术规范。有关技术指标如下:

  高度:1.5m

  材料:钢结构

  表面处理:环氧附锌、环氧云铁二层底漆,加二层面漆

  抗风速:40m/s

  固定型式:法兰盘

  五、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主要是对整个区域进行监控,处理各种突发事件,规避管理漏洞。主要的监控区域包含以下12个点:高速检测点监控、低速检测点监控、超限站入口监控、卸货区域监控、仓储区域监控、超限站出口监控、执法大厅监控和超限站全景监控。其中高速检测3个点、超限站全景2个点、超限站入口和超限站出口各1个点,共计7个点采用室外固定摄像机(枪式摄像机)。超限站全景2个点采用室外120米全球摄像机,执法大厅内2个点、超限站入口1个点采用球形摄像机。监控中心包含硬盘录像机、LCD液晶电视等。

  专业资料

  监控点的全部图像通过通讯传输系统传输到监控中心,通过视频分配器分配到液晶电视、硬盘录像机和电视墙上,通过连接到硬盘录像机的键盘进行切换,选择要重点关注的监控点,并可通过键盘进行拉近和放大处理。硬盘录像机则将全部视频信号存储到硬盘上。

  视频监控的各个设备性能描述如下。

  5.1.室外全球摄像机

  信号格式:PAL制

  图像传感器:1/4固态CCD图像传感器

  总像素:752(H)×582(V),PAL

  镜头:大于26倍,自动聚焦,F1.8-2.7,f=4.1-73.8mm,?

  光学变倍:26倍

  数字变倍:可编程2~8倍

  专业资料

  视角:H:47°(广角),3°(望远)

  焦距:Inf.-10mm(广角)-1m(望远)

  同步系统:内同步,线路锁相

  水平解晰度:470TV线NTSC/460TV线PAL

  信噪比:大于50dB

  光照度:

  0.2fc/2lux彩色

  (1/50秒)

  01fc/0.1lux黑白(1/50秒)

  012fc/0.12lux彩色(1/30秒)

  0006fc/0.006lux黑白(1/3秒)

  护罩:高强度透明罩

  输入电压:24VAC,60Hz(50HzPAL制式)

  控制信号:RS422或RS485?

  摄像机安装:高速检测点监控摄像机安装在车牌识别摄像机门架上;低速检测点摄像机安装在低速检测站房的上;卸货区监控摄像机安装卸货区顶棚上;超限站全景摄像机安装在立柱上,立柱由热浸镀锌钢管制成,地面以上高度5m,摄像机牢固安装在立柱上,使之能在摄像机防护罩处于最大额定风速下,从监视器看不出摄像机有明显抖动现象。

  摄像机防雷:摄像机立柱顶端设置避雷针,避雷引下线绝缘套管做支撑夹子固定。防雷接地母线采用40*4mm镀锌扁钢引至20米以外做防雷接地体。防雷接地电阻<10Ω,摄像机室外电缆屏蔽层和控制箱专业资料

  均做保护接地,保护接地电阻≤4Ω。两类接地体距离≥20m。或采用联合接地电阻≤1Ω。

  5.2.室外固定摄像机

  摄像机技术指标:

  成像器件:1/3″彩色CCD;

  信号制式:PAL制信号;

  信噪比:≥48dB;

  最低照度:0.95Lux(F1.2);

  解像度:水平470线,灵敏度为1Lux,行水平向,?

  水平与垂直比是非曲直4∶3;

  C/CS镜头接口;

  视频输出接口:1Vp-p75Ω;

  工作温度:-10℃~+550℃;

  工作湿度范围:30%~90%。

  摄像机镜头技术指标:

  焦距:12mm

  视像自动光圈:F1.4~F36?

  标准C接口。

  室外防护罩:

  采用底部固定安装方式

  专业资料

  600图像中心可视分辨率优于

  结构:铝质

  窗口尺寸:90(宽)×80(高)mm

  允许摄像机与镜头总长:最大300mm

  散热方式:内置风扇(启动/停止温度:40℃~35℃)

  选配件:加热器(启动/停止温度:5℃~16℃)

  5.3.室内全球摄像机

  成像器件:1/3″彩色CCD;

  信号制式:PAL制;

  有效像素:≥760H×582V;

  信噪比:≥48dB;

  最低照度:≤1Lux(F1.2);

  自动电子快门:1/5~1/80,000秒;

  具备背景光补偿功能;

  解像度:水平≥480线,灵敏度为1Lux;

  自动增益控制:最小20dB;

  C/CS镜头接口;

  摄像头同步系统符合CCIR扫描标准(625行,50场/秒,2∶1隔行),使用公用同步发生器,电源能锁定,在低亮度情况下有良好的图像;

  视频输出接口:1Vp-p75Ω

  工作温度:-10℃~+50℃;

  工作湿度范围:30%~90%。

  专业资料

  供电:DC12V±1.0Vp-p

  5.4.硬盘录像机

  CPU:Intel?

  Pentium?

  Ⅲ/Ⅳ

  主频≥1GHz;

  内存:

  256MB;

  硬盘:1块1000GBUltraATA100(7200转);

  视频编码格式:MPEG-II;

  显示、录像帧数:16路全实时共200帧/秒(25帧/秒/路);

  格式:PAL制式;

  视频分辨率:384*288像素;

  集成1个10/100MB自适网口。

  图像控制系统,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信息,通过中央控制器显示信息

  六、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设置3台液晶电视,每台电视对应4个监视点,主显示器显示重点区域,操作员根据情况用硬盘录像机键盘控制将需要监控的画面切换到主显示器上,并用键盘控制镜头和云台对重点区域进行监视。

  计算机系统

  整个监控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所有的数据存储在数据服务器上,实现各个子系统的数据共享。整个计算机系统包括以下设备:数据服务器、高速管理计算机、低速管理计算机、执法计算机(可根据需求增加数量)、站级管理计算机、统计及执法文书打印机以及交换机。下面分别列出技术指标。

  专业资料

  6.1.数据服务器

  处理器:大于Xeon

  3.0GHz,?

  高速缓存:512KB二级缓存;

  内存:1G

  扩展插槽:5个PCI扩展插槽;

  磁盘控制器:集成双通道ULTRA320SCSI控制器;

  硬盘驱动器(标配/最大):36.4GB×3热插拔硬盘驱动器;

  SCSIRAID5支持:标配;

  网络:集成10/100/1000Mbps以太网卡;

  I/O端口:前端:2个USB(Ver2.0);后端:2个USB(Ver2.0),2个串口,并口,键盘,鼠标,以太网(RJ-45),显示器(DB-17)

  CD-ROM/软盘驱动器:48XIDE/1.44MB

  能满足24小时连续开机的需要。

  6.2.工作计算机

  R

  Pentium○R

  4Processor3.0GHz;

  处理器:Intel○?

  内存:1GDDR;

  硬盘:大于500GB

  Ultra

  ATA100(7200转);

  视频卡:nVidiaGeforce2MX4003DAGP

  图形卡;

  显存:32MBDDR;

  显示器:19″高分辨率液晶显示器;

  标准无线键盘、鼠标;

  专业资料

  I/O接口板:3串+1并+2PS/2+4USB;

  扩展槽:3PCI+1PCI/ISA共享;

  网卡:10M/100Mbps以太网卡;

  光驱:52XDVD;

  能满足24小时连续开机的需要。

  低速执法计算机需配置视频捕捉卡

  6.3.打印机

  视频卡:60~75Hz下,支持1024×768真彩色(32位)分辨率,32MB显存;

  19″高分辨率液晶显示器;

  HP激光打印机

  打印内存:2MB?

  接口类型:USB2.0?

  打印速度:达到12ppm?

  打印介质:普通纸,信封,投影胶片,卡片,明信片,标签

  纸张尺寸:A46.4.交换机

  交换机为16口的网络交换机,其技术指标要求如下:

  符合IEEE802.3u

  100Base—T快速以太网标准;

  接口:16口RJ-45以太网,LED指示灯,电源、网络通信量/双工模式、链路状态/速度

  专业资料

  功能:ISO8802-3、IEEE802.3(以太网)、IEEE802.3u(快速以太网)、IEEE802.1d(桥接)、IEEE802.3x(流控),MAC地址:4,000个

  电源:交流线路频率:50/60Hz

  输入电压:100-240VCA

  6.5.UPS不间断电源

  为了保证系统中的设备在电源不正常的时候正常使用,系统中需配置UPS不间断电源。考虑到外场设备的不确定性,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因此UPS供电只给室内设备供电,根据位置不同,采用两套UPS系统,分别放置在低速检测站房和监控中心。具体指标如下:

  额定容量:3KVA?

  输入电压:(165VAC~265VAC)±7VAC?

  输出电压:220×(1±10%)VAC?

  备用时间:15分钟

  专业资料

  七、通讯系统

  通讯系统主要用于连接外场设备和监控中心,由于距离较远,采用光纤通讯的方式。整个外场设备共需要传输1路视频、1路双向数据、1路反向数据、和3路网络信号,因此需要1对光端机和3对光电收发器,需要布设8芯光缆。光端机和光电收发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7.1.光端机

  多模

  850nm

  视频输入/输出阻抗

  75欧

  信噪比>60dB

  误码率

  10-?

  兼容RS-232,RS-422,RS-485?

  工作温度

  -40℃

  ~+70℃

  10位PCM

  视频编码

  兼容NTSC,PAL,SECAM

  视频制式

  IEEE802.3以太网兼容

  SMT

  表面贴装工艺

  DB-15高密度数据连接器,六个数据状态指示灯

  1路单向视频+2路双向数据,数据格式组合可选

  兼容RS-232,RS-422,RS-485,曼码/Biphase

  数据,开关?

  信号,IP以太网信号

  超级光学动态范围

  专业资料

  无电磁、射频及地电流干扰

  抗干扰性强、保密性高

  结构紧凑、安装简便、即插即用

  使用时无需调节

  带电热插拔、无须停机维护

  7.2.光电收发器

  端口传输率:每端口10M/100Mbps

  双工支持:全双工或半双工可选

  网络线缆:100Base-TXUTP5类线

  100Base-FX

  多模光纤

  传输距离:100BASE-FX∶2公里(多模)

  光接口特性:1300nm(多模2公里)

  专业资料

  完成所有系统的讯号传输专业资料

  八、防雷保护系统

  超限检测站大多安装于野外,而且还有门架等较易遭受雷击的装置,因此防雷系统的好坏非常关键,除了各个设备跟前一定要设置接地点,并严格按照规范保证接地电阻外,还要对所有的线路进行保护。系统中主要有3类线路:电源、视频、网络和通讯。我们针对这些线路特征,选取了相应的防雷设备,具体如下。

  8.1.电源防雷

  SPD端口分类两一端口

  SPD类别限压型

  保护模式L-PE/L-N/N-PE

  最大持续工作电压Uc320V/385V

  额定负载电流I35/63A

  连接导线16-35mm

  接地接零不良指示/缺相报警LED报警/蜂鸣报警

  劣化指示LED报警/蜂鸣报警

  工作环境温度-40/85?

  外壳防护等级IP5?

  安装方式:串联安装

  标称放电电流In:30KA

  最大放电电流IMAX:60KA

  电压保护水平Up:0.9KV

  专业资料

  输出功率:10KVA

  适用电源:220VA

  8.2.视频防雷

  SPD端口分类两端口

  SPD类别组合型

  接口形式BNCF/M

  额定电压

  Un8V

  标称放电电流

  In5kA

  最大放电电流

  Imax10kA

  限制电压

  15V

  最大传输速率10Mbps

  插入损耗<0.15db

  外壳防护等级IP28.3.网络通讯防雷

  工作电压:6V

  通流容量:5KA

  插入损耗:0.2dB

  限制电压

  15V

  标称放电电流

  In5kA

  标称放电电流

  Imax10kA

  放电电流(屏蔽-地)10kA

  专业资料

  保护线路1,2,3,6?

  外壳防护等级IP2专业资料

  九、售后服务承诺

  公司依照合同要求,派遣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到买方现场实施技术服务。

  9.1.计划

  在合同生效后的当天内,公司向买方提供一份详尽的“施工方案”,该方案含:交货时间表,安装、调试计划和时间表,对业主人员的培训计划等,并在“施工方案”中说明买方应具备的安装条件。

  9.2.现场培训

  公司技术人员对业主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培训,向业主讲授说明设备的安装、操作、保养和应该注意的事项,使业主能够尽快地熟悉设备的性能和使用。

  9.3.质量保证期和保修期的确定

  正常质量保证期为自合同所列的货物安装验收合格签字之日起一年。

  由于业主原因,不能及时安装的设备,质量保证期自公司设备起运日期开始计算一年。

  保修期为质量保证期满开始计算一年。

  9.4.质量保证期内的服务

  9.4.1.零、部件更换

  对由于零、部件质量问题造成的零、部件损坏,公司将提供现场服务,免费维修更换损坏的零、部件。由于业主人为原因造成的零、部件损坏,公司有义务对损坏零、部件作有偿的维修更换。更换后的质量保证期为12个月。

  专业资料

  9.4.2.故障响应

  公司所提供的设备发生故障后,业主应立即通知我方。对于操作故障我方在接到故障通知2小时内给予回复;对于设备故障,我方在接到故障通知后24小时内派技术人员到达现场。

  9.4.3.软件升级

  我方及时向业主通报软件升级情况,并免费提供软件升级服务。

  9.5.其他服务

  如业主要求,公司提供与业主原有相关系统的集成服务,集成费用在合同签定时商定。

  在保修期内公司应继续对业主使用过程中的设备损坏进行售后服务。

  保修期内的服务是有偿服务,我方将低于市场价的优惠价格收取相应费用,并在最快的时候给予解决。

  十、保修外的服务

  10.1.热线服务

  售后服务由客户服务中心协调相关服务网点完成,客户服务中心热线电话?:**10.2.备件服务

  公司具备充分的备品、配件、可及时向业主提供技术服务和备件服务。

  专业资料

篇二:超限检测站设计方案

  

  超限站施工方案

  1.引言

  超限站是指用于检测和限制超限车辆通行的设施。在城市交通管理中,超限站的设计和施工方案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可以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确保交通安全。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超限站施工方案,包括施工目标、施工步骤、施工材料和施工注意事项等。

  2.施工目标

  超限站施工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对超限车辆的有效检测和限制。具体目标包括:

  检测车辆的高度、宽度、长度和重量等参数;

  识别超限车辆并及时发出警报;

  限制超限车辆的通行;

  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

  3.施工步骤

  超限站的施工步骤如下:

  3.1.工程准备

  组织施工团队,明确各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调查施工地点,确定超限站的位置和布局;

  联系相关部门,获得施工所需的许可和证书。

  3.2.设计超限站

  根据施工地点的特点和要求,设计超限站的布局,包括设备的放置位置和通行车道的宽度等;

  考虑超限车辆的主要特征,确定需要使用的检测设备和限制措施。

  3.3.采购材料和设备

  根据设计要求,采购相应的材料和设备,如超限检测仪、摄像头和报警器等。

  3.4.施工安装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场地的平整和清理;

  安装超限检测仪、摄像头和报警器;

  铺设车道线和标志,标明禁止超限车辆通行的信息;

  进行设备的调试和测试,确保功能正常。

  3.5.施工验收

  完成施工后,进行全面的验收,确保超限站的设备和功能符合要求;

  进行系统测试,模拟超限车辆通过,检查系统的反应和报警效果;

  解决任何存在的问题,确保超限站达到预期的效果。

  4.施工材料

  超限站的施工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参数;

  钢材和混凝土:用于超限站设备的支架和基础;

  摄像头和报警器:用于识别超限车辆并发出警报;

  超限检测仪:用于测量车辆的高度、宽度、长度和重量等车道线和标志:用于指示禁止超限车辆通行的信息。

  5.施工注意事项

  在超限站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施工时间:选择合适的时间段进行施工,尽量避免影响道路通行;

  施工安全: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得到有效实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施工质量:保证超限站的设备和功能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试;

  交通管理:在施工期间,采取措施引导车辆绕行,确保施工区域的交通秩序。

  6.总结

  超限站的施工方案是确保交通管理和安全的重要一环。本文档详细介绍了超限站施工的目标、步骤、材料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希望能对相关方面的工作提供参考。在实际施工中,还应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进,以确保超限站的效果和功能最佳化。

篇三:超限检测站设计方案篇四:超限检测站设计方案

  

  非现场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设计方案

  一、设计原则

  1.先进性

  本设计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成熟的理念、经验和技术,严格遵守《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62号)和JJG907《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检定规程》技术要求,同时参考各省的非现场执法设计指南及相关指导文件,满足非现场执法的需要,选择最先进、最成熟、最稳定的设备及系统,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先进性。

  2.可靠性

  调研市场上现有称重系统,充分评估和论证主流产品的功能、成本及技术参数发展状况,结合动态称重检测系统拟建地点的现状条件,进行综合性的权衡考虑,推荐最合理、最优秀的设备技术参数,以确保建成的非现场执法超限检测系统能够可靠稳定的运行。

  3.安全性

  动态称重检测系统每天自动采集到大量的车辆信息,原始数据以及执法处罚数据的安全性也至关重要。软件上可通过密码控制、权限控制、和选取更安

  全的服务器操作系统等方式实现,网络安全上根据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

  4.开放性

  严格遵循国家、各省市的治超相关法规制度,统一超限超载证据采集标准,同时满足公安、交管部门执法需要,保障各部门之间信息的共享共用和业务的协同。

  与其他动态称重检测点位统一动态称重检测系统精度标准、统一取证标准、与交管部门联合,为非现场联合执法提供技术与设备支撑,最终实现货车超限超

  载运输全面的非现场联合执法。

  二、设计思路

  1.非现场检测

  利用不停车超限检测设备获取车货总重、车辆轴数、速度、轴重数据;利用高清智能车辆号牌识别系统(即抓拍设施)获取车辆特征信息并识别车牌号;并将车牌和超限信息迅速传到LED屏上显示,及时告知车辆驾驶人员;系统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和多维图像数据校验,能够在不停车、不减速、不以特定速度及特定车道行驶的前提下及时准确地测得车辆轴数、轴重、车货总重、牌照、速度等信息,通过算法优化检测逃避动态称重系统的若干异常驾驶行为(如超低速过衡、高速冲岗等行为作弊),达到非现场处罚标准。

  2.系统融合

  系统融合动态称重技术、视频监控和高清抓拍技术、车牌识别技术、称重算法技术、计算机网技术等,实现多维数据的采集和LED信息发布屏动态通告车辆超载超限信息,实现“感知”层面的功能;采用交通综合治超业务管理平台,实现应“用”层面的设计。

  3.数据深度应用

  本系统完成采集、分析、控制、显示、报警、存储、运行、应用、管理、维护等功能要求,最终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整合、分析、展示等全功能的平台应用,建立完善的治超业务处理流程,为交通运输管理者进行指挥决策提供多维数据支持。

  三、设计依据

  为保证系统建设质量,系统设计将遵循国家和省市信息化主管部门的要求和规范。

  (1)国家/地方政府政策性文件或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年修订)

  《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55号)

  《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62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意见》(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2016年7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016年修订)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程序规定》(交通运输部2019年9号令)

  (2)汽车衡器相关规范或标准

  《称重显示控制器技术条件》(GB7724—87)

  《电子衡器安全要求》(GB14249.1-1993)

  《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检定规程》(JJG907-2006)

  《衡器术语》(GB/T14250-2008)

  《称重传感器》(GB/T7551-2008)

  《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GB/T21296-2007)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2016)

  (3)公路相关规范或标准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F71-2006)

  《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009)

  《高速公路LED可变信息标志》(GB/T23828-2009)

  《公路机电系统设备通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JT/T817-2011)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832-201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

  《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蚀技术条件》(GB/T18226-2015)

  《交通安全社会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1317-2016)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2017)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

  《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GB/T917-2017)

  《公路工程标准体系》(JTG1001-2017)

  (4)视频监控类规范或标准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视频取证设备技术规范》(GA/T995-2012)

  《机动车号牌自动识别系统》(GB/T28649-2012)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摄像机通用技术要求》(GA/T1127-2013)

  《安全防范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1211-2014)

  《电信网视频监控系统

  终端设备网管技术要求》(YD/T2882-2015)

  《电信网视频监控系统

  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YD/T2883-2015)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16)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GB/T25724-2017)

  (5)网络安全类规范或标准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安全技术要求》(YD/T2095-2010)

  《网络安全监控系统技术要求》(YD/T2387-2011)

  (6)计算机信息技术规范或标准

  《计算机信息系统

  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1999)

  《信息技术

  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别》(GB/T18492-2001)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GB/T14394-2008)

  《信息安全技术

  应用软件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28452-2012)

  (7)机房设计方面规范或标准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机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

  《空调机房设计与安装》(07K304-2007)

  《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YD/T1821-2008)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16)

  三、总体架构

  1.系统组成

  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前端感知系统、数据传输网络、(数据)管理中心。

  (1)前端感知系统

  前端感知系统由动态称重子系统、监控和抓拍子系统、信息发布子系统交通标志子系统构成。信息发布子系统和交通标志子系统主要实现“知”的任务,体现为信息发布告知功能;其他部分负责“感”的任务,体现为称重检测、图像取证、视频监控信息获取功能。不同子系统之间相互耦合,完成超限数据的的采集、关联、发布等功能。

  前端感知系统布局示意图

  (2)传输网络

  负责系统组网,完成数据、视频、图片等数据传输与网络交换。

  (3)综合治超管理平台

  提供智能化车辆运输超限超载称重综合管理软件和车辆超限检测移动执法管理软件(APP),实现将汇聚的治超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执法应用、执法文书处理、数据可视化等功能应用。

  (4)站级管理中心

  负责实现对多个超限检测点位相关数据的汇聚、处理、存储、应用、管理与共享,其核心是为治超管理平台提供网络环境和硬件系统支撑,包括:网络交换机、应用服务器、数据服务器、硬盘录像机、大屏显示系统、执法办公设施等。

  2.系统拓扑

  3.系统工作流程

  (1)车辆进入检测区域。

  (2)系统开始检测,交通信息采集主机采集称重传感器、异常行驶检测传感器的信号,处理后发送给称重仪表;采集检测线圈信号,处理后发送给抓拍机触发抓拍,正面抓拍机抓拍图片,提取车牌;反向与侧面抓拍机抓拍侧面和反面图片。

  (3)称重仪表处理来自称重传感器、异常行驶检测传感器的车辆信息和称重数据,匹配车辆图片信息和称重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车辆信息和称重信息。

  (4)称重仪表通过数据接口将过车的车辆信息和称重信息,发送至交通信息处理工作站。

  (5)交通信息处理工作站通过采集软件对车辆信息和称重信息进行存储、分析、管理和中转,并对超限车辆进行信息发布。

  (6)完成对一辆车的检测过程,等待下一辆车的检测。

  (7)前端采集信息通过网络上传至(数据)管理中心,管理平台与移动执法APP协同,完成相关治超业务,同时管理平台预留其他管理部门接口。

  (8)上述流程中,检测过程不间断运行,数据的传输等操作不影响检测系统的正常工作。

  (9)如遇网络故障,系统自带的缓存功能,能够保存一定数量的数据,发送数据失败时,能重发数据,保持数据的唯一性和完整性。

  四、亿维股份非现场执法超限检测系统优势

  1.前端检测系统优势

  (1)适用场景广:非现场执法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适用于普通公路或高速公路非现场执法超限检测、路警联合治超中的预检系统、高速公路入口治超站前预检系统;

  (2)适用地域广:亿维股份非现场执法系统已经在新疆、吉林、湖南、湖北、珠海、东莞、广西、江西等十几个省份几十个点位安装并投入正常使用,通过不同地域、不同温度长时间的考验,系统性能稳定,环境适应性极好;

  (3)检测速度范围广:确保在0.5—100km/h速度范围内,称重数据得到准确计算和输出,满足于目前非现场执法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对速度的要求;更宽的速度范围,使得非现场执法超限检测路段减少拥堵和排队,极大的保证了道路通行效率;

  (4)取证全面:非现场执法超限检测系统抓拍获取车辆经过检测区域时正面、反面、车辆两侧、全景图片共五张图片,加上车辆经过检测区域10秒视频,可以全面了解车辆本身的相关情况、车辆驾驶行为及道路的相关情况,加上证据

  图片、视频上叠加检测时间、地点等准确的相关信息,从而保证证据的全面性、可靠性;

  (5)逆行抓拍:除了对正常行驶车辆进行检测抓拍外,非现场执法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还对跨道逆行甚至完全逆行进行检测抓拍取证,规避了车辆逃避检测等作弊行为,同时规范了司机的驾驶行为,减少事故的发生;

  (6)异常行驶检测:对车辆S弯行驶、跨道、压实线、逆行

  、短时间内走走停停等的行驶位置信息进行判断,实现称重数据修正与补偿,还原真实过车波形数据,同时利用具有强大的纠偏能力机器学习算法,极大优化了车辆异常行驶中所测的重量精准度;

  (7)数据采集的不间断性:非现场执法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可以实现7*24小时不间断的实时超限超载数据监测;并且保证在主网断开情况下,仍可实现数据采集和存储。

  五、科技治超信息化平台(软件)优势

  (1)多元数据接入:一套治超管理平台可以接入多数量、多类型的前端治超点位数据;实现辖区多站点数据整合,与公安、交警等部门横向数据共享等。

  (2)数据可视化分析:对检测的数据进行多维度的统计分析,依托GIS地图技术、超高分显示技术、数据显示模型,将各个点位布局情况、交通流量信息、交通趋势分析、超限超载趋势分析等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方便主管单位能快速了解重要信息,辅助指挥决策。

  (3)车辆数据毫秒级检索:可以通过检测站点、检测时间、车辆轴数、车牌号码、超重标识、超限率等多个查询条件进行检索,毫秒响应,查询结果准确高效;

  (4)执法文书处理:车辆信息自动采集录入,也可以手动进行添加,执法文书模板可以进行更改定制;

  (5)丰富软件接口和协议:在设备对接方面,亿维股份治超平台软件无缝对接市场上主流品牌的称重设备、监控和抓拍设备、轮廓检测设备、工控设备、LED屏等;在纵向上提供省级平台数据上传接口,在横向上为各个部门(工商、交警等)提供平台间的数据对接,实现上传、互联的数据共享服务;

  (6)移动治超执法平台(APP):APP是快捷治超、提高公路执法的效率的重要工具,实现数据之间及时更新、查看、传输与现场执法处理,多层数据、一图展示,随时随地获取数据研判信息指导决策。

  (7)运维管理:实时侦测前端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当遇到设备离线、视频信号丢失、系统设备故障、网络通讯故障等各种情况发生时,系统自动诊断、记录并报警;在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前提下进行重启等自我修复功能。

篇五:超限检测站设计方案

  

  超限检测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述

  超限检测站是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和保护道路设施不受超限车辆损害而设计的一种设施。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超限车辆问题日益突出,给道路交通管理和安全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因此,建立超限检测站,将超限车辆及时发现和阻止,成为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报告旨在对超限检测站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研究,包括市场需求、技术方案、投资回报、风险评估等各个方面,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确定超限检测站的建设和运营方案。

  二、市场需求分析

  1.超限车辆情况

  据统计,目前我国道路上每年有数千万辆超限车辆行驶,占据了公路资源,对道路和桥梁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给公路交通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超限车辆主要包括宽度、高度和重量超限的车辆,这些车辆大多数是货车和运输车辆,尤其是那些长途运输和泄露作业的大型车辆。

  2.社会需求

  道路交通安全事关广大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超限车辆的存在对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社会对超限检测站的需求非常迫切,希望能够通过超限检测站及时识别和处置超限车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和安全。

  3.政策法规需求

  为了规范道路货运交通,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保护道路设施不受超限车辆损害,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要求在重点道路上建立超限检测站,严格查处超限车辆的违法行为。因此,超限检测站的建设已经成为一项国家政策的需要。

  综上所述,超限检测站的建设迎合了市场需求、社会需求和政策法规需求,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投资价值。

  三、技术方案分析

  1.超限检测技术

  目前,超限检测技术主要包括视频监控、激光扫描、传感器检测等多种技术手段。其中,视频监控技术可以通过摄像头实时监测车辆的高度和宽度,检测车辆是否超限;激光扫描技术可以通过激光传感器扫描车辆的高度和宽度等数据,实现对车辆的高度和宽度测量;传感器检测技术可以通过地感线圈或称重传感器等传感器装置,对车辆的重量进行检测。超限检测技术的叠加应用,可以实现对超限车辆的全方位检测。

  2.设施建设

  超限检测站的建设需要有标准化的设施和设备,包括安装摄像头、激光扫描仪、传感器、称重仪等设备,以及建设车辆通行道、停车区、管理和操作室等相关建筑。同时,超限检测站还需要实施相关软件系统,包括车辆信息采集系统、数据管理系统、报警和处罚系统等软件平台。

  3.运营管理

  超限检测站的运营管理是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和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需要建立科学的运营管理机制,包括定期检修设备、优化检测流程、规范人员操作、加强巡检监控等工作。同时,整合交通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的资源,开展超限车辆情况的登记、核查和处罚,加大对超限车辆的打击和治理力度。

  四、投资回报评估

  1.投资规模

  超限检测站的建设投资规模主要包括设备购置、场地和建筑建设、软件系统和管理平台的投资。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方案的要求,投资规模较大,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2.收益渠道

  超限检测站的收益主要包括政府资金补贴、超限车辆处罚收入、运营收入等多个渠道。其中,政府资金补贴是超限检测站建设和运营的重要支持;超限车辆处罚收入是根据超限车辆的违法情况进行处罚所得;运营收入主要来自于对其他车辆的收费。

  3.投资回报

  根据投资规模和收益渠道的估算,超限检测站的投资回报主要取决于超限车辆的数量和相关处罚政策。如果能够有效减少超限车辆数量,并通过处罚获得一定收入,那么超限检测站将具有较好的投资回报。

  五、风险评估

  1.市场风险

  随着我国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超限车辆问题日益突出,因此超限检测市场需求很大。但是,相关政策法规的不断变化,以及超限车辆的逃避手段不断升级,都可能影响超限检测站的市场表现。

  2.技术风险

  超限检测技术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超限检测站的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市场上有很多超限检测技术产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能够达到预期的检测效果,因此技术风险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3.管理风险

  超限检测站的运营管理是否规范,对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对超限车辆的管控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超限检测站的管理风险是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六、总结及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超限检测站的可行性较为明确。目前,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迅速,交通拥堵、事故频发等问题依然存在。超限车辆的存在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超限检测站有望成为重要的交通安全保障设施。同时,随着超限检测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超限检测站的技术上市场上成熟可行,因此投资回报也具有良好的潜力。

  针对超限检测站的建设和运营,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和管理,明确超限车辆的定义和处罚标准,优化超限检测站的管理模式和运营规范。

  2.加大超限检测技术的投入和研发,促进超限检测技术的更新换代,提高超限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加强对超限检测站的监管和管理,建立科学的运营机制和管理制度,提高超限检测站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4.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提高驾驶员和交通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促进交通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安全稳定。

篇六:超限检测站设计方案

  

  设计规范说明

  2020年4月19日

  超限超载检测站点

  文档仅供参考

  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

  设计指南

  (试点工程版)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

  交通部规划研究院

  二〇〇五年十月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目录

  前1言总........................................................................................则..........................................11.1........................................................................................编制目1.2..........................................2的1.3......................................................................................适用范

  围一般规1.4..............................2......................................................................................定分1.5..............................2......................................................................................

  类建设规1.6..............................2......................................................................................

  模检测站选

  2总体设.....................................3......................................................................................址

  .............................3......................................................................................计2.1.................................................................................................................5检测站的工作流

  2.2..................................6程检测站的组2.3......................................................................................

  成2.4..............6......................................................................................安全设施......................................................................................连接道

  3超限检测系......................6路

  .............................7......................................................................................3.1统.....................................................................................................................7预检系3.2精检系

  ..........................8统......................................................................................4交通工程设

  统..............................8......................................................................................计4.1.....................................................................................................................9安全设

  4.2视频监

  ..........................9施4.3......................................................................................视通信系

  4.4..............................9......................................................................................统照明设

  4.5............................11......................................................................................施防雷接地系

  5连接道路设............................11......................................................................................统............................11......................................................................................

  计5.1...........................................................................................................1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连接道路设

  5.2........................12计.................................................................12其它等级公路的连接道路设

  6房建设

  计.............................................................................1施6.1........................................................................................建筑功能构6.2................................20成总图设6.3......................................................................................

  计建筑设6.4....................20......................................................................................施6.5............................21......................................................................................建筑设

  计6.6............................21......................................................................................给排水设

  施......................................................................................供配电设

  附............................21施

  附录一:超限超载检测站各种用房建筑面........................22......................................................................................

  图........................22........................................................................................

  附录二:超限检测站布设示意积............................................23................................................................3图....................................................................................4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前言

  统筹规范地建设全国超限超载车辆监控网络,是未来一段时期治超工作的基础

  任务。作为《治理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布局规划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公路超限

  超载检测站设计指南》旨在对全国治超检测站点建设规模、选址、连接道路设计、检测设备配备、交通工程及房屋建筑设计等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以规范治超检测

  站点的建设和管理。

  为了配合全国治超办领导组织的治超检测站点试点工程建设,在初步成果基础

  上,我们有针对性编写了这部试点工程版指南,供试点工程建设或改造设计过程中

  参照执行。由于水平有限,加之前无经验可借鉴,难免有不完善甚至不妥之处,冀

  望经过试点工程实践广泛吸纳智慧和经验,便于进一步修改完善,为指导全国超限

  超载车辆监控网络建设的全面铺开奠定规范化基础。

  各有关单位在试点参照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问题或有不同意见及建议,请及时

  联系编写单位: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地址:西安市高新区科技二路63号邮编:710075电话:,联系人:张社升、杨晓东

  Email:或

  ——交通部规划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里甲240号通联大厦邮编:10002电话:,联系人:谭小平、王燕弓

  Email:或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1总则

  1.1编制目的本指南用于规范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的设计,指导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的标准

  化、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1.2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点的选址、建设规模、连接道路设计、站场

  平纵横技术要求、交通工程设施及检测设备配置要求、房屋建筑设计以及场区平面

  布置等。

  本指南适用于中国高速公路及其它各级公路上新建超限超载检测站的设计,超

  限检测站的改建或利用既有沿线设施改造设置超限检测站的也应符合本指南的有关

  规定。

  1.3一般规定

  1.3.1超限超载检测站宜设置在视线通视良好,通风条件好,易排水,自然环

  境好,用水用电方便,生活便利的地点。

  1.3.2超限超载检测站的设置及其日常管理不得干扰主线交通的正常运行。

  1.3.3超限超载检测站一般宜采取港湾式,靠近公路主线设置;当受客观条件

  限制,检测站必须远离公路主线设置时,应合理设置连接公路主线与检测站场区的道路。

  1.3.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上设置超限超载检测站时应按双侧布置考虑,实行

  单向检测。其它等级公路上的超限超载检测站宜单侧设置,实行双向检测;当实行

  双向检测严重干扰主线交通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对主线交通运行的影响,或考

  虑双侧设站实行单向检测。

  1.3.5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在主线上设置超限超载预检系统,预先分离可疑

  超限超载车辆,尽量减少对非超限车辆通行的影响,有效降低超限检测站的工作负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荷;采取计重收费方式的收费公路可利用计重车道对超限超载车辆实行预分离。

  1.3.6其它等级公路一般可采用人工方式初步分离可疑超限超载车辆;当人工

  方式对公路通行能力干扰较大时,也应在主线上设置超限超载预检系统。

  1.4分类

  1.4.1超限检测站按设置型式可分为独立设置和合并设置两种。参见附录二(附

  后)布设示意图1-4。

  独立式超限超载检测站:在公路沿线单侧或双侧设置的仅用于超限超载检测功

  能的港湾式超限超载检测站。

  合并式超限超载检测站:利用既有的沿线设施如服务区、收费站、道班房、各

  类专业检测站进行改造或扩建而成的超限运输检测站,这些检测站与沿线设施场地

  共用,办公和生活设施全部或部分共用。

  1.4.2超限超载检测站按适应的交通量可分为大型、中型、小型检测站。

  1.5建设规模

  1.5.1超限检测站的检测车道数宜按公路开通后第

  的预测交通量设计。

  1.5.2参照收费车道数计算方法,考虑车辆组成、超限率等因素,将收费车道

  数计算采用的基础数据DHV修正为超限交通量,即DHV超限=AADT×K×D×δ1×δ2,

  式中δ1为载货车组成比例,δ2为超载率,检测服务时间(检测车道检测完一辆车

  辆并打印结果所持续时间,不包括卸载处理时间)按30~50秒考虑,平均等待车辆

  数2~3辆。

  1.5.3计算各级公路上设置的超限超载检测站单侧用地指标的主要设施总规模

  见表1.5.3。各分项功能设施的建筑规模可参照附录一(附后)考虑。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计算超限检测站用地指标的主要设施规模(单侧)表1.5.3检测站类型检测站规模建筑面积(M2)

  大型80独立式

  中型60小型40大型60合并式

  中型40小型30每增加一个检测道101.5.4超限超载检测站的用地可分为永久用地和临时(变动)用地,永久用地

  用于检测站工作生活用地,临时用地用于卸载货物的存放(根据治超形势变化而变

  动)。永久用地是指维持一个超限站正常运转所必须的最小占地面积,一般应根据交

  通量、货车比重、超载率、检测时间及排队车辆数确定。参照国内部分超限站设置

  规模的调研结果,一般遵循表1.5.4的规定;临时用地应根据卸载货物种类、性质

  和超限超载交通量等因素确定。

  超限检测站用地指标(单侧)表1.5.4永久用地

  临时用地

  检测站类型检测站类型

  (亩)

  (亩)

  大型8~1独立式

  中型6~根据卸载货物种小型4~6类、性质和超限大型5~超载交通量等因合并式

  中型4~5素确定

  小型3~4每增加一个检测车道0.5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1.6检测站选址

  1.6.1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设置位置应符合全国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布局规

  划要求。

  1.6.2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选址应考虑路段交通流量和车型组成。

  1.6.3新建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应结合服务设施、收费站等沿线设施综合考虑,合理布局;有条件时宜与其它沿线设施合并设置。

  1.6.4既有道路可在原有服务设施、收费站等沿线设施的基础上经过适当改造

  建设超限超载检测站,合理利用原有设施。

  1.6.5超限超载检测站不应设在平、纵曲线半径较小和视距不良路段,以保证

  交通安全。

  1.6.6超限超载检测站不得设置在易超速的凹形竖曲线的底部或长下坡路段的下方。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2总体设计

  2.1检测站的工作流程

  超限超载检测站的工作流程可参照图2.1。

  车辆经过预检设施

  否

  超限?

  是

  继续行驶

  信息提示

  进入超限检查站

  经过精确检测台

  否

  超限?

  获放是

  行通知单

  接受处理

  卸载?是

  卸货场

  否

  在检查站出口出示处理单据复检车道

  可否离开?

  否

  是

  离开检查站

  图2.1检测站工作流程示意图

  2.2检测站的组成

  超限超载检测站一般由检测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安全设施、连接道路、房建设施等组成。

  2.2.1检测系统包括预检系统和精检系统。

  2.2.1.1预检系统

  设置预检系统时系统应能有效的对主线车辆进行初检,实现对车辆无障碍预分离,引导可疑超限超载车辆驶入检测站,预检误差不得大于10%。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2.2.1.2精检系统

  精检系统对初检认定的超限车辆进行低速精确检测,准确判别车辆类别,认定

  超限超载情况。

  2.2.2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完成数据库管理,数据汇总查询及上传等功能,根据检测站

  级别,利用通信系统将超限超载数据上传至上级管理部门。系统建设应遵循《全国

  治超信息系统建设指导意见》的有关技术标准要求。

  2.3安全设施

  交通安全设施包括交通标志、标线、安全护栏、防撞及隔离设施等。

  2.3.1交通标志的设置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的有关

  规定。

  2.3.2在检测站区域应根据交通组织需要布设正确引导交通的标线、导向箭头、文字标记等,标线的设置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2.3.3根据交通安全需要,在检测站场区应设置必要的安全护栏、防撞及隔离

  设施,其设置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2.4连接道路

  2.4.1连接道路包括进出检测站的加减速车道、排队车道、检测车道及供车辆

  进出检测站的连接匝道。

  2.4.2在一级公路、高速公路主线两侧设置超限检测站的,应设置加减速车道

  及供超限车辆进出检测站的连接匝道。

  2.4.3其它等级的公路单侧设置超限检测站的,应设置进出场区的连接道路,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超限车辆安全驶入及驶出检测车道。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3超限检测系统

  3.1预检系统

  3.1.1在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检测过往车辆的车长、每根轴的承载重量,并

  将每轴重量自动进行累加得到总重。

  3.1.2预检系统由动态称重、车型车牌自动识别、信息显示诱导等子系统组成。3.1.2.1动态称重子系统

  动态称重子系统一般由控制器、称重台、轮胎识别器、红外线车辆分离器等组成。

  设备精度主要受安装精度、设备性能、排水设施等因素影响,并应考虑长期使用的可靠性,应采用轴重检测精度为不大于±10%、整车重量精度小于10%的动态称

  重设备。

  控制器连接主线外场设备,完成数据处理,识别超限车辆并报警,将有关数据传输至超限检测站。

  3.1.2.2车型车牌自动识别子系统

  车型车牌自动识别子系统由摄像机、环形线圈、轮胎识别器、辅助照明设施等组成。

  车型车牌自动识别子系统应能准确判别车型、识别车牌,识别率不小于90%。

  应能正确识别轮数和轴数。

  为保证夜间车型判别与车牌识别子系统的可靠工作,应设置辅助照明装置,照明强度可根据需要调整。

  3.1.2.3信息显示诱导子系统

  信息显示诱导子系统由信息显示屏、交通信号灯及控制器等组成。

  信息显示诱导子系统应能及时告知初检超限超载信息,正确诱导初检后判定的超限车辆进入检测站精确检测。

  2020年4月19日

  11文档仅供参考

  3.2精检系统

  3.2.1精检系统由工作站,测高、测宽、测重装置,轮胎识别器及红外线车辆

  分离器等设备组成。

  3.2.2当载货车辆以低于10公里/小时的速度匀速经过检测车道时,测重设备

  的检测误差不应大于5%。

  3.2.3超重检测子系统包括车辆检测器、低速称重台、红外线车辆分离器、轮

  胎识别器等。

  3.2.4轮胎识别器检测宽度宜在1米至2米之间。

  3.2.5测高、测宽设备应能准确判断载货车辆是否超高、超宽。

  3.2.6红外线车辆分离器检测高度应在1.3米以上,扫描时间小于50微秒。

  3.2.7检测设备应及时将检测数据传输给管理计算机,接口可采用RS232或

  RS422。

  3.2.8有条件时,采取计重收费的收费公路可利用收费站入口计重车道设备实

  现精检功能。

  4交通工程设计

  4.1安全设施

  在公路沿线设立超限超载检测站的,应综合考虑设置交通安全设施。原则上站

  外安全设施设计可参照预告和指示服务区的相关设计规范;站内安全设施设计可参

  照收费广场的相关设计规范。

  4.1.1交通标志

  交通标志应能及时预告、指示超限超载检测站的位置,在主线上应设置2km(非高速公路可不设2km标志)、1km、500m预告标志和出口指示标志(见附图一)以及

  分合流标志;根据不同区域的限速需要设置限速标志;实行双向检测的超限检测站

  其左转车道应设停车让行标志。应经过标志的合理设置及时告知司乘人员场区内执

  法大厅、卸货场、停车场及公厕等的位置。

  2020年4月19日

  12文档仅供参考

  主线预检区不设置预告标志及专用指示标志。考虑到车辆变道会对车辆的动态

  检测造成影响,应在距主线预检区100米处设置禁止变道标志。禁止变道标志采用

  文字式标志。应同时在该路段设置白色实线及路面文字,以提醒司机禁止变道,在

  经过预检区后设置文字式解除禁止变道标志。标志版面反光膜等级与主线其它标志

  反光膜等级相符(详见附图二)。

  4.1.2标线

  4.1.2.1在检测站区域内应根据交通组织需要布设正确引导交通的标线、导向

  箭头、减速标线及文字标记等,标线的设置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

  4.1.2.2在超限超载检测站出入口应设置出入口标线,包括出入口横向标线,三角地带标线等(参考附图三、附图四)。

  4.1.2.3设二次减速车道的应在二次减速段设减速标线,不设二次减速车道的应在排队车道前方设减速标线。

  减速标线为白色虚线,根据位置不同,设置单虚线、双虚线或重复三次,并垂

  直于行车方向(见附图五)。减速标线按以下原则配置:使驶向检测车道的车辆经过各标线间隔的时间大致相等,以利于行驶速度逐步降低。

  第一道减速标线设置于距超限站中心线50米的地方,其余标线按下表规定设

  置(附图六)。

  减速标线设置表

  减速标线第1第2第3第4第5第6第7第8第9第第11间隔(m)L1=5L2=9L3=1L4=1L5=2L6=2L7=2L8=2L9=3L10=L11=

  标线重复

  4.1.2.4为便于车辆进出,在出入口附近应设导向箭头加强对渠化交通的引导

  (见附图七)。

  4.1.3其它

  4.1.3.1应根据交通安全需要,在检测站场区设置必要的防撞护栏及隔离设施,其设置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2020年4月19日

  13文档仅供参考

  4.1.3.2检测区应设置安全岛(参见附图八)。安全岛岛头标线的颜色为黄黑相

  间斜线,线宽各15厘米,由岛头中间以45°角向两边标划(详见附图六)。

  4.1.3.3在公路出口匝道与主线分流处、路侧护栏端头前、超限检测区安全岛

  前设置防撞桶。防撞桶一般由塑料或橡胶制成,外贴二级反光膜。使用时要求三个

  防撞桶组合使用,并采取一定的捆绑固定措施,防止车辆高速碰撞时飞散、降低缓

  冲效果或飞散防撞桶波及其它正常行驶车辆。

  4.1.3.4在检测亭(工房)两边设置防护栏,在超限检测站前适当距离设置限

  速5公里标志。

  4.2视频监视

  4.2.1为加强安全管理,超限检测站内宜设置视频监视,视频图像应能自动保

  存,保存时间不得低于3天。

  4.2.2视频监视应能有效覆盖检测站出入口、检测车道、执法大厅及卸货场区

  等区域,无监视盲点。

  4.3通信系统

  应设置必要的通信设施将检测数据及超限超载处理数据及时上传上级管理机

  构。

  4.4照明设施

  4.4.1为保证超限检测站夜间的正常运行,保障交通安全,连接道路及场区应

  设置照明设施。

  4.4.2连接道路设置照明的,其平均路面亮度≥1.5cd/m2。

  4.4.3检测站工作区域及站场照明宜按表4.4.3确定。

  4.4.4照度的均匀度要求:最低照度和平均照度之比宜大于0.7。

  4.4.5检测区域照明应无眩光。

  4.4.6检测站照明设计的其它要求原则上应符合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照明设计

  112020年4月19日

  14文档仅供参考

  标准(GBJ133-90)》的规定。

  检测站照度标准表4.4.3照度标准值(LX)

  类别参考平面

  低中高

  检测室工作台平面1500执法大厅、普通办公室办公桌平面

  检测区检测车道路面507510检测广场检测车道路面203054.5防雷接地系统

  4.5.1为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供电电缆应做屏蔽接地和防雷接地,其避雷装

  置和过电压保护装置等都应可靠接地。

  4.5.2接地要求必须根据具体供电条件和气象情况设计,一般防雷接地电阻应

  不大于10欧姆,工作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欧姆;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时,接地电阻应

  小于1欧姆。

  4.5.2接地系统设计应满足《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民用建筑

  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的要求。5连接道路设计

  为保障待检车辆安全驶入、驶出检测站,应设置连接道路。连接道路的设置应

  符合以下规定。

  5.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连接道路设计

  5.1.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连接道路由变速车道、排队候检车道以及供车辆驶

  入或驶离检测站的连接匝道组成。设置一条检测车道时连接道路的型式如图

  5.1.1.1,设置两条检测车道时连接道路的型式如图5.1.1.2所示。

  122020年4月19日

  15文档仅供参考

  图5.1.1.1设置一条检测车道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连接道路设置图

  2020年4月19日待

  检

  车

  道

  二

  次

  加

  速

  车

  道

  外

  侧

  分

  隔

  带

  直

  接

  放

  行

  车

  减

  速

  车

  道

  三

  角

  段二

  次精称

  减

  确重

  速

  指入台

  检

  查

  室

  道

  挥口

  检岗出

  口加

  速

  车

  道

  三

  角

  段

  查

  岗

  车

  道

  执检

  查

  站

  内

  法

  复

  卸

  区

  大

  货

  厅

  称

  台

  场

  生

  活

  区

  1316文档仅供参考

  图5.1.1.2设置两条检测车道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连接道路设置图

  2020年4月19日渐

  变

  待段

  检

  车

  道二

  次外

  侧

  分

  隔

  带

  加

  速

  车

  道直

  接

  放

  行

  车

  道

  二

  次

  精

  确

  入

  检口

  查出

  室口

  指

  挥

  岗检

  查

  岗

  减

  速

  车

  道

  执检

  查

  站复

  称内

  法

  台

  卸区

  大

  货场

  厅

  生

  活

  区

  14加

  速

  车

  道

  三

  角

  三段减

  角

  速段

  车称

  道重

  台

  1文档仅供参考

  5.1.2变速车道包括加、减速车道。宽度一般为6.25m,其横断面尺寸见图5.1.2。

  变速车道路基

  路缘带

  变速车道

  路缘带

  硬路肩

  土路肩

  0.5m

  3.5m

  0.5m

  1.0m

  0.75m

  图5.1.2变速车道路基横断面图

  变速车道长度采用的数值宜按表5.1.2确定:

  变速车道长度表5.1.2主线设计速度(Rm/h)10806三角段长度1/251/251/201/15驶入

  减速车道长度(m)

  检测站

  二次减速车道长度(m)5050503二次加速车道长度(m)40404025驶离

  加速车道长度(m)8016012检测站

  三角段长度(m)70605045⑴减速车道采用直接式,三角段长度用渐变率表示;

  ⑵下坡路段的减速车道和上坡路段的加速车道,其长度应按有关规定予以修正。

  5.1.3待检车道

  5.1.3.1设置一个检测车道时,一般情况下采用40m的长度,路基宽度采用

  4.5m,其横断面尺寸见图5.1.3.1。

  152020年4月19日

  1文档仅供参考

  待检车道路基

  外

  路缘带

  待检车道

  路缘带

  土路肩

  侧

  0.25m

  3.5m

  0.25m

  0.5m

  分

  隔

  带

  图5.1.3.1单检测车道待检车道路基横断面图

  5.1.3.2设置两个检测车道时,靠近检测站内侧的车道长度一般采用40m,外

  侧车道稍长于内侧车道,路基宽度采用10m,其横断面尺寸见图5.1.3.2。

  待检车道路基

  外

  路缘带

  待检车道

  分隔带

  待检车道

  路缘带

  土路肩侧

  0.25m

  3.5m

  2.0m

  3.5m

  0.25m

  0.5m

  分

  隔

  带

  图5.1.3.2双检测车道待检车道路基横断面图

  5.1.4直接放行车道

  5.1.4.1设置一个检测车道时,直接放行车道路基宽度采用4.5m,其横断面尺

  寸见图5.1.3.1。

  5.1.4.2设置两个检测车道时,直接放行车道路基宽度采用8m,其横断面尺寸

  见图5.1.4.2。在接近出口检查岗前,经过标线将双车道按1:5的渐变率变到单车

  道。

  162020年4月19日

  1文档仅供参考

  直接放行车道路基

  外

  路缘带

  直接放行车道

  直接放行车道

  路缘带

  土路肩

  侧

  0.25m

  3.5m

  3.5m

  0.25m

  0.5m

  分

  隔

  带

  图5.1.4.2直接放行车道(双车道)路基横断面图

  5.1.5紧接主线路基边缘应设置外侧分隔带,宽度采用2.0m,四周设置凸起式路缘石。

  5.2其它等级公路的连接道路设计

  5.2.1其它等级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的连接道路一般由分流、减速及左转等待车道组成,其设置形式见图5.2.1。

  12020年4月19日

  2文档仅供参考

  图5.2.1其它等级公路连接道路设置图

  2020年4月19日左转减速等待车道

  外侧分隔带

  停车让行线

  驶入及左转车道直接放行车道渐变段

  精确称重台

  检查室

  停车让行线分流段

  减速、等待车道

  指挥岗入口检查岗出口左转驶入车道执检查站内区

  法

  复

  大

  称

  卸货

  厅

  台

  场

  生活区

  121文档仅供参考

  5.2.2分流、减速及等待车道

  5.2.2.1分流、减速及等待车道的长度宜按表5.2.2.1确定。

  等待车道长度按2辆车的车头间距考虑一般取40m。

  分流段、减速段长度表5.2.2.1主线设计速度(km/h)分流段长度(m)减速车道长度(m)

  80606604044020230101⑴表列减速车道长度为至停车状态,不包括等待车道长度。

  ⑵表列数值为允许采用的最小值。

  5.2.2.2减速及等待车道宽度采用4.0m,其横断面尺寸见图5.2.2.2。

  减速等待车道路基

  主线

  主线

  主线

  减速等待车道

  土路肩

  车道

  硬路肩

  土路肩

  3.5m

  0.5m

  图5.2.2.2减速等待车道路基横断面图

  5.2.3左转减速等待车道:采用1:10的渐变率从主线分离出来,左转平曲线半径采用12~15m。直线段路基宽度采用4.5m,其横断面尺寸见图5.2.3。弯道段内

  侧路面加宽4.5m。

  2020年4月19日

  122文档仅供参考

  左转减速等待车道路基

  土路肩

  0.5m

  变速车道

  3.5m

  图5.2.3左转减速等待车道路基横断面图5.2.4驶入及左转车道:车道宽度采用4.0m,其横断面尺度采用60m,左转驶入车道在20m处与主线开始渐变分离。

  5.2.5左转驶入主线车道:采用1:5的渐变率,其它同左转5.2.6直接放行车道:车道宽度采用4.5m,其横断面尺寸5.2.7紧接主线路基边缘宜设置外侧分隔带,宽度采用1.路缘石。

  6房建设施

  6.1建筑功能构成

  超限检测站场区一般由检测区、停车场、卸货场、办公区6.1.1检测区用于精确称重检测。包括检测车道、检测亭232020年4月19日

  6.1.2停车场供接受处理的超限超载车辆临时停放使用。不同类型车辆停放数量、停留时间、周转率以及车辆转弯的几设置露天堆场或仓库。主提供放心、满意的服务。空间。6.1.36.1.46.1.56.1.6卸货场用于临时存放超载车辆卸载的货物,应根据卸货场应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建立完善的货物管卸货场应根据货物装卸需要配备叉车等必要机具,办公区主要是执法大厅,应考虑超限超载车辆司机

  20

篇七:超限检测站设计方案

  

  目

  录

  第一章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

  第二章

  工程概况

  第三章

  施工组织机构

  第四章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第五章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六章

  施工场地布置

  第七章

  施工总平面管理

  第八章

  施工现场平面规划

  第九章

  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第十章

  劳动力资源配备计划

  第十一章

  施工机械设备配备

  第十二章

  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十三章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的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第一章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

  一、编制依据

  1、公路超限检测站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文件。

  2、工程施工设计图。

  3、现场踏勘及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用水、用电接入点和用地范围。

  4、本工程有关的国家现行施工规范、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施工图集及工艺操作规程;

  5、有关建设管理、现场文明施工、绿色环保等规定。

  6、公司的技术力量、机械设备情况及施工经验。

  7、公司现行管理制度及有关质量、安全、环境的规定,遵循雕塑精品、绿色施工、健康人生、风险预控、科学管理、诚信守法、顾客至上、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目标方针。

  二

  、编制说明

  1.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原则是“满足招标文件的要求,先进、合理、经济、安全、优质、文明”。

  2.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为招标文件规定的范围,即:泸荣路公路超限检测奇峰站工程。

  3.本组织设计仅作投标之用,若我公司有幸中标施工,将根据具体施工图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校对各工种图纸,对错漏、碰撞、相互矛盾等问题进一步补充完善,再编制更为详尽的项目施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三

  、投标承诺

  (一)、总体承诺

  经详细阅读本工程的比选文件及合同条款,我公司完全同意并响应比选文件和合同条款的要求。

  我公司如能荣幸承建本工程,将充分发挥我公司的优势,抽调精兵强将组建项目管理班子,组织技术水平高,善打硬仗的劳务队伍进场,运用先进成熟的施工工艺、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按“质量、安全、工期、文明、效益、服务”六个一流的要求,以标准的施工质量管理模式竭诚为社会和业主提供“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高速度”的服务,令业主满意。

  (二)、工期承诺

  本工程我公司将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最佳施工程序,对施工方案按施工阶段和部位进行深化、细化,力争尽早插入砌体工程施工,作好现场协调工作。我公司郑重承诺在180日历天内竣工,此工期已考虑节假日、大雨、大风等因素对工期的影响。我们将制定切实可行的保证措施,以工期目标组织劳动力、机械、材料、资金等进行施工。

  (三)、质量承诺

  我公司将严格按照《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国家、省、市现行的规范、标准、规程等进行施工操作及质量验收,质量目标确定为:符合现行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标准。

  (四)、安全施工承诺

  严格遵守国家、部、市颁布的安全生产有关规定,加强安全管理与教育,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防火安全规定,确保杜绝重大伤亡和火灾事故。我公司专门成立安全监察小组,制定安全计划,按施工阶段、施工进度制定不同情况下的安全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做到严格按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施工,不得出现任何人为的恶性安全事故,并采取严密的监控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五)、环境保护承诺

  以实际行动搞好环境保护,对施工场地周围树木、建筑物和绿化场地严加保护。车辆驶出必须在洗车点冲洗干净,污水沉淀后才可排放,接驳排污水管按省、市及地方有关规定执行。有效控制施工噪音、粉尘,避免影响邻近单位、居民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

  第二章

  工程概况

  一、工程建设简介

  1234工程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质量要求

  公路超限检测奇峰站工程

  符合现行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标准

  新建检测房1400平方米;硬化水泥路面3000平方米;购置56建设规模

  检测设备;新建检测站棚及堡坎、围墙、绿化等附属设施

  资金来源

  县级财政拨款

  二、本工程特点、重点及对策

  (一)工程特点

  1、本工程显著的地理位置也就要求高质量的安全、文明施工。为此,我公司高度重视,实行现场封闭施工,采取具体、针对性强的安全、文明、环保施工技术措施,保证施工现场内外人员人身安全,组织有序的文明、环保施工。

  2、专业施工队伍与施工总承包方配合、协调尤为重要。安装专业队伍与施工总承包方必须密切配合,相互协作,服从施工总承包方的指挥、调度,以利工程施工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进度。

  第三章

  施工组织机构

  一、项目管理机构的组建

  我公司新组建一个由工程部副经理亲自挂帅,公司工程师任工程负责人,并按已获得成功管理经验的管理模式组成项目部。同时向建设方承诺:针对此工程项目,我公司推选的项目班子一律持证上岗、押证施工,并且该项目部仅负责此工程。实行建造师责任制,建造师将对质量、工期、安全、成本及文明施工全面负责。各施工管理职能部门在项目部的直接指导下做到有计划的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等方面达到目标要求。

  该项目部采用老、中、青相结合的方式,把老同志的丰富经验、中年同志的稳重干练、年轻同志的开拓进取精神有机结合,形成强有力的项目班子。其项目部主要人员均来自施工生产管理第一线的骨干力量,年富力强、精力充沛,而且个人素质高,专业技术水平强。在工程施工中对各参战人员实行统一指挥协调,严格按监理公司、质监部门和建设方的要求,全力为建设单位创造出“质量优、进度快、功能齐”的完美建筑产品。

  二、施工组织结构框

  项目管理结构矩阵图:

  土石方工长

  模板工长

  建砌筑施工工长

  钢筋工长

  砼工长

  安装工长

  装饰工长

  造师

  技

  术质检员

  施工员

  材料员

  安全员

  造价员

  负

  三、本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具体职责

  一、建造师

  1、为工程项目的第一质量责任人,对该项目的工程质量直接负责;

  2、严格执行本公司质量手册及各类控制文件,保证质量体系正常运行;

  3、负责合理组织资源,正确处理质量与工期、质量与产值、质量与消耗的关口,在计划布置落实施工任务时,同时落实质量保证措施,确保项目工期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4、严格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

  5、组织项目质量检查、组织分部分项工程评定,配合施工科工作。

  二、技术负责人

  1、负责项目质量技术工作,对工程质量负技术责任;

  2、组织编写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制订项目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负责参加图纸会审,组织整理图纸会审纪要;负责向工长进行技术和质量标准、要求交底;

  4、负责技术管理和技术实施情况检查和参加项目工程质量检查;参加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审查现场试验人员提供的试验报告;

  5、组织对五千元以下质量事故的调查及处理;

  三、责任工长

  1、负责施工生产、管理工作,协调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等的调度和调配;

  2、组织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的检查、验收;

  四、施工员

  1、组织生产班组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规范、操作规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措施施工;组织工序交接检查,加强对工序质量控制,对其所管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负责;

  2、对班组进行技术交底;组织办理隐蔽工程验收,参加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评定和项目质量检查;

  3、及时编制和填写各类技术资料和质量记录,保证工程技术档案完整;

  4、认真具体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规章制度和上级已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如在执行中,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需要做修改,必须经原编制,审批部门的批准;

  5、对所负责的施工项目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及时纠正不安全因素,不准违章指挥,制止违章冒险作业。负责定期布置、检查、总结、汇报安全工作。保证及时返回上级下发的隐患整改通知单;

  6、认真执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及时架设安全设施和防护保险装置,对所管的施工现场环境安全和一切安全防护设施的完整、齐全、有效,是否符合安全要求负有直接责任;

  7、领导所属班组搞好安全活动日,组织班组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在交待生

  产任务时,要特别做好有针对性的局面安全技术交底,并检查执行情况,遇到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必须服从安全。要督促工人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8、发生伤亡事故后,立即报告建造师,对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重大未遂事故还要保护好现场,参加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填写轻伤事故《工人职员伤亡事故登记表》,认真吸取事故教训;

  9、负责脚手架、机械设备的验收工作,合格后方可交工人使用;

  10、施工生产的劳动组合符合现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规定,不准非特殊工种去干特殊工种的作业。

  五、内业员

  1、负责项目技术资料,质量记录的收集、检查、保管、归档工作;

  2、竣工资料的整理、编制、装订和移交;

  3、质保中心和公司技术、质安部门的业务负责相关文件和资料分发、保管、上报等;

  六、材料员

  1、负责进货物资的质量、数量验证,通知项目试验人员取样送检,收集合格证明文件提交内业技术员;

  2、负责对进货物资进行标识,并记入施工现场收料台帐,负责有关联络工作,做好不合格或不适用记录;

  3、负责进入项目物资贮存、保管、发放;

  七、质量员、安全员

  1、公司委派驻工地负责质量监督检查;

  2、检查工程质量,监督施工人员按规范、标准要求施工,对发现的一般问题要求随时纠正,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可要求停工处理,并负责处理后的验证;

  3、领导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核查班组质量自检记录及任务书质量等级,核定分部分项质量等级;

  4、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制止使用不合格的产品;

  5、参与隐蔽工程验收,参与质量样板的检查鉴定,参与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

  6、参加项目质量检查,整理检查记录,并上报公司有关部门;

  7、收集整理质量检验评定资料;编制项目质量报表并上报质安科;

  8、有权随时向上级反映本项目施工中的违章现象。

  第四章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基础工程

  一、基坑、基槽土方开挖,人工修边检底

  (一)、土方开挖

  根据建筑物主轴线控制网,基础平面图、放坡系数和工作面的要求,用白灰放出基坑开挖边线(距外墙边线1.5m)。

  开挖顺序采用人工开挖。

  1、施工要求

  (1)土方开挖严禁超挖。

  (2)开挖时,按时空效应的原理,遵循分层、分区、分块抽槽开挖。

  (3)土方开挖前须先降水后才能开挖。

  2、实施措施

  施工中,由测量小组根据±0.000米标高水准点向下传递标高,沿基坑四周侧壁打入水平小木桩,桩距4m,形成水平标高控制线,挖掘机大面积挖至底板垫层标高上250mm高,将小木桩打入基坑底,用红油漆标识,形成间距3000mm的水平标高控制网。

  根据建筑物主轴线控制网测放基底轴线网,建立基底轴线控制网,独立柱基础土方开挖白灰线及地梁槽边线,由人工开挖地基梁槽土方和柱基坑土石方,修边检底至设计要求标高。

  二、带形基础的施工

  检底验槽→浇筑砼基础垫层→弹线、复核垫层标高→扎钢筋砼条形基础钢筋→支模→浇砼。

  土方开挖完毕后,经质监站及有关单位验槽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砼基础及钢筋砼条形基础的施工。首先进行测量放线,定出钢筋砼条形基础的位置,垫层施工完毕后应复核检查垫层标高,然后再在垫层上弹出钢筋砼条形基础的模板位置线,经检查模板位置线准确无误后,再绑扎条形基础的钢筋,钢筋绑扎完毕,经校核、检查合格后进行砼基础的支模工作,支模完毕经现场自检合格后应会同建设单位、质监站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浇筑砼基础。砼浇筑完毕应立即进行养护。

  三、土方回填

  地梁施工完毕,经过验收合格后进行土方回填。土方回填严格按照专项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执行材料要求。

  采用素土或按设计要求的土质回填,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机杂质和其它杂物,草皮、树根等必须清除。

  (一)施工要求:填土前做好水平高程的测设工作,按需要的间距打入水平桩。回填采用机夯和人夯相结合,大面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转角和机夯不易达到要求处采用人工夯实。土方分层填铺找平,分层夯实,采用人工夯实时,每层虚铺土不大于150mm,每层压实遍数3~4遍。机夯时每层铺150~200mm,遍数3~4遍,做到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每遍纵横交叉,分层夯打。

  按规定要求对填土取样送检,回填土密实度必须符合设计规定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

  (二)回填施工

  本工程回填量较大,为保证回填质量,保证工期,回填土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填压实。

  回填应分层铺填夯实。使用机械不同,每层铺料及回填料厚度和压实遍数也不同,见下表:

  填土每层的铺设厚度和压实遍数

  压实机具

  蛙式打夯机

  人工打夯

  (三)填土注意事项

  1、回填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等合理选择压实机具,并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回填土料亦采用场内粉质粘土和连砂石,所有回填土压实系数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2、填土前,应清除基坑内的积水和有机杂物。填土在机械碾压之前,先推平,使其表面平实。粉质粘土在夯实前可洒水润湿,以提高压实效果。

  3、打夯机进行填方碾压,应采用“薄填、慢驶、多次”的方法,碾压方向应从两边渐渐压向中间,夯锤每次重叠宽度约为15~25cm。辗压时,夯迹应相互每层铺土厚度

  150~200不大于150每层压实遍数(遍)

  3~43~4搭接,防止漏压。压实密实度以夯锤每次夯压后下沉量不超过1~2cm为准,回填时,如遇管道,先在管道两侧人工填土,手夯对称夯实,至管顶500以上时,方可用打夯机夯实。

  4、分段填土时,每层接缝处应作成斜坡形,夯(碾)迹得迭0.5~1m。上、下层接缝错开不小于1m;

  5、填方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若设计无要求时,沉降量一般不超过填方高度的3%。

  2、独立柱基施工

  柱基模板采用钢模板,散拼散拆,钢管作支撑系统。为保证柱与柱基中心一致,在柱基模板上弹出柱中心位置,钢管夹紧模板使模板不产生位移,柱筋用十字形钢管固定。

  施工要点:垫层干硬后弹线,铺放水平钢筋网,并放置相应垫块,在浇筑砼前模板内的建渣和钢筋网上的泥土等必须清除干净,模板加以湿润。每一台阶高度内的砼分层浇捣,在浇捣上层台阶时必须注意防止下台阶表面砼溢起,每一台阶表面应抹平。基础上的插筋设定位箍并焊牢确保柱插筋位置正确,不移位。砼施工时派专人进行模板和插筋保护。

  3、带形基础施工

  (一)工艺流程

  前期准备→土方开挖→人工检底→地基处理→基础垫层→钢筋砼基础→地圈梁→回填土。

  (二)土方开挖

  本工程基础为原新建,土方施工时采用一台W-501型反铲挖基槽,人工修边捡底。

  1、施工方法

  (1)基槽开挖

  a.测量根据相关座标放出基槽开挖线,基坑开挖线与基槽设计宽度相等。条型基础系用原槽浇灌。

  b.开挖线放定后须由质量检查员复查轴线间距和座标位置,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开挖。

  c.W-501型反铲挖基槽纵向挖土,分别从3-A轴、3-N轴从3-13轴线向南推进。反铲机配合自卸汽车装运弃土。

  挖至距基槽底标高30cm时机械挖土停止,进行人工修边清底,机械挖土不易施工的个别轴线采用人工挖基槽补充。

  d.基槽修边清底提土采用手摇绞筒,每距10米设置一座,槽底人工水平运土至绞筒处提升出地面。

  基槽底清挖好后经验槽认可则及时封闭槽底。

  (2)

  砼带形基础

  a.基槽通过隐蔽验收后及时封闭垫层。

  b.基础垫层采用原槽浇灌砼。在垫层上安装吊模板,吊模板支承钢管横杆置于基槽土壁上。

  c.C15砼浇筑使用串筒依次下料,插入式振动器梅花形捣固,提棒间距不大于500,串筒按浇筑速度前移。

  d.带形砼基础按轴线从两头浇筑且一次浇成不留施工缝。如因意外原因停歇两小时以上,用木板隔成直缝,并严格按新老砼接槎规定程序处理。

  4、模板施工方案

  一、模板工程

  (一)、模板安装与拆除工艺流程:

  材料准备

  按工程量准备模板(各种规格齐备),楞木、支撑架料及各种所需附件

  抄平、放线

  抄平水平基准线,放出各条轴线及墙、柱、梁边线

  基层处理

  清理表面,模板有牢固的支撑点。墙柱脚模板下口做水泥砂浆找平带。钢筋办好隐蔽验收

  (二)模板及支撑

  模板安装

  熟悉图纸,了解各构

  件的几何尺寸、位置,按图拼出各开间的模

  板

  支撑体系

  有足够的刚度及强度,保证模板构件的垂直度、水平度及尺

  寸

  自检

  检查各构件的轴线、边线垂直度、水平度、平整度、几何尺寸等

  交接检

  下一工序应认真检查工程质量,保证构件满足设计要求

  模板拆除

  拆除时间满足规范要求,先拆支撑后拆模板,不损伤砼表面

  保养

  模板进行表面清理和几何尺寸的修理,涂刷脱模剂。按规格堆放

  1、楼梯段用30mm木板作踏步侧模板,15厚竹胶合板为底模板。支模架纵横采用钢管支撑。

  楼梯支模大样如下

  =50木板踏步状a48钢管横拉杆<900立杆900a钢模板纵横背杠48钢管斜撑48钢管纵横水平杆48钢管模板

  模板

  楼板

  模板

  (L>1000)

  1000>L>70o15PVC套管

  剪刀撑36012对拉螺栓@100(212对拉螺栓@1000)

  立杆纵向距100(立杆纵向距800)

  70垫方

  梁宽

  模板

  151907090楼板

  2、方柱、梁采用组合钢模。

  方柱模先拼成L型,编号,对号安装就位组装,整拼整拆。方柱支模大样如下

  3、支撑架

  梁、板、柱均采用钢管支撑,满堂搭设。柱箍间距≤0.6m;梁下支撑架:梁高<1000mm,立杆间距≤0.9m,梁高≥1000mm,立杆间距≤0.8m,中部设钢管顶撑,梁下横亘采用双钢管和双扣件;楼板支撑间距≤1.0m,楼板模板下用满堂钢

  管脚手架作支撑。横杆步距1600mm,扫地杆距楼面200mm。剪刀撑每隔12m设置,宽度不大于4个间距,斜杆与地面的倾斜角为45°~60°。

  梁板支模大样如下

  5、楼板模板支设:

  楼板模板选竹胶合板作成清水大模板,50×100@1000mm木枋做背杠,拼缝处用宽胶带封严。楼面模板拼缝:模板拼缝时,水平面模板交接处用单面胶贴缝,竖直面模板交接处用双面胶贴缝,阴阳角位置塞棉线嵌缝,以保证拼缝严密。

  楼面模板单面胶拼缝

  6、现浇楼梯底模采用竹胶合板,侧模和踏步等异形和边模选用木模。

  7、施工要求

  (1)梁、柱支模前先设计模板拼装图。钢模工严格按图施工,要求钢模排列有序,凡不合模数的模板不得放在梁与板交接处,对拉螺杆位置横平竖直。

  (2)模板拆除一般构件砼强度达到75%,跨度大于8M的梁及悬挑构件砼强度达到100%时(由试验室试块的7天强度报告确定)方可拆除底模板。

  8、模板要求及质量措施

  (1)模板的支设必须保证结构的几何尺寸及轴线位置的准确。

  (2)梁、板跨度≥4m时(本工程大多数梁、板跨度≥4m),按跨度的3/1000起拱。

  (3)砼浇筑前,应检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撑扣件是否拧紧,拧紧螺栓的扭力矩控制在45N.m~60N.m之间。

  (4)模板与砼接触面应刷隔离剂,禁止用油质隔离剂,并防止隔离剂污染钢筋及砼。

  (5)、柱、梁接头处尽量使用标准钢模板,不合模数的地方和异形部位用木模支设,以保证接头处的几何尺寸。

  (6)、柱模板底部置于现浇板上,支模前在模板处抹5cm宽水泥砂浆找平带,防止砼浇筑时跑浆烂根。

  (7)楼板底模下面垫通长木枋,间距800mm,竹胶板之间的拼缝用50mm宽胶带粘贴,以防止砼漏浆,形成小埂。

  5、钢筋工程

  主体钢筋根据工程进度按计划在现场钢筋加工房加工成型,塔吊输送到现场绑扎点。

  (一)、施工流程:

  材料进场

  抽样送检

  钢筋加工

  验收

  钢筋绑扎

  (二)、钢筋原材料要求

  1、严格把好进场的钢筋质量关,结构所用的钢筋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的规定,每批进场的钢筋必须有出厂质量合格证明书或检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现场按钢筋生产的炉罐(批)号及规格分批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查对标志、外观检查,按规范规定抽样检验其力学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冷轧扭钢筋的成品规格和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2000)的规定。进场时应有出厂合格证书或试验合格报告单,进入现场时分批分规格捆扎,每捆均应挂标牌,注明钢筋的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并对标签标牌进行核实,分批验收。冷轧带肋钢筋成品的规格、截面参数和外形尺寸必须符合《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95)的相关要求。冷轧带肋钢筋易生锈,不得在室外露天堆放。

  3、进场的每批钢筋用完后钢筋工长、试验人员必须在检验报告和合格证明书上注明该批钢筋所用楼层的部位,以便今后进行追溯。

  4、钢筋在储运堆放时必须挂标牌,并按级别、品种分规格整齐堆放,钢筋与地面之间应支垫不低于200mm的底垫或搭设钢管架。冷轧扭钢筋遇水易于锈蚀,特别要作好防雨措施,钢筋存放在钢筋加工房内,表面加物覆盖,防止钢筋锈蚀和污染。

  5、钢筋规格配备不齐需代换时应先经过设计同意方可进行,并及时办理技术核定单。

  6、钢筋表面应干净、无损伤,油漆、漆污和锈蚀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带有颗粒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三)、钢筋制作:

  施工现场设置钢筋加工房,钢筋的加工制作在钢筋加工房内进行。

  1、钢筋的配料

  在设计图纸中,钢筋位置的细节问题没有注明时,一般按构造要求处理。

  钢筋的形状和尺寸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要有利于加工安装。

  施工需要的附加钢筋,如凳子铁,垫铁等

  2、钢筋直径≥Φ16,水平接长采用闪光对焊、窄间隙焊及螺纹套筒连接,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长。同一截面内钢筋的接头数量不得超过钢筋总量的受压时50%.受拉25%。钢筋焊接前必须试焊,检验合格后方可施焊,所有焊工必须持有焊工考试合格证和上岗证。焊接接头必须先经过试焊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3、钢筋放样前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弄清节点处钢筋锚固长度,对梁柱节点处各构件的钢筋排放位置进行合理安排,避免绑扎时发生打架情况。技术负责人、主办工长、钢筋工长要对钢筋的接头形式、位置、弯钩形式、长度进行放样,并按大样审核制度进行检查,确保钢筋的制作质量。

  4、所有钢筋尺寸必须满足施工规范要求,箍筋做成135°弯勾且平直长度不小于规范要求,箍筋制作弯心直径应大于主筋直径。

  5、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10±206、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要符合国家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中的有关规定。钢筋接头的试验方法按《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7、柱竖筋按一个楼层高度下料,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钢筋焊接接头相邻间距不少于35d,且不小于500mm;接头相邻间距不少于600mm;接头最低点距楼面≥750mm,且宜大于柱截面尺寸,同一水平截面接头数量≤50%。配制柱钢筋时应注意下料长度满足以上要求。

  8、钢筋切断

  (1)注意事项:

  ①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安排,一般应先断长料,后

  断短料,减少、降低损耗。

  ②断料时应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计误差。为此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

  ③钢筋切断机的刀片,应由工具钢热处理制成。

  ④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裂纹、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如发现钢筋的硬度与该种钢筋有较大的出入,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查明情况。

  (2)质量要求:

  ①I级钢筋末端需作180°弯钩,其弯钩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对轻骨料混凝土结构,其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

  ②Ⅱ级钢筋末端需做90°弯钩。

  ③弯起钢筋中间部分弯折处的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④对节点复杂的构件,应认真全面熟悉图纸,弄清其锚固方式及长度,对梁、柱节点处各构件排放位置应进行合理编排,避免绑扎时发生钢筋挤压成堆的情况,在施工前应按图放样,对每一号钢筋均应先试制无误后,方可批量加工生产。

  9、对钢筋加工质量的要求:

  钢筋形状正确,平面上没有翘曲和不平现象;钢筋末端弯勾的净空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曲点处不得有裂纹;钢筋弯曲成型后的允许全长偏差±10mm,弯曲钢筋弯点位移偏差±20mm,弯起钢筋的弯起高度偏差±5mm,箍筋边长偏差±5mm。

  (四)、钢筋绑扎与安装:

  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形状是否与下料表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

  采用20#铁丝绑扎直径12mm以上钢筋,22#铁丝绑扎直径10mm以下钢筋。

  1、柱子钢筋绑扎:

  绑扎顺序:定位放线→偏位纠正→立筋连接→柱箍筋绑扎安装。

  柱钢筋一次性安装到位,为防止上、下层柱钢筋偏位,下层柱砼浇筑前,下层柱主筋用井字型箍筋与板筋焊接固定,上层柱主筋在离板面1m高处用井字型箍筋定位。

  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夹角为45°角。

  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

  筋平直部分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可每隔一根互成梅花式扎牢)。绑扎箍筋时,铁线扣要相互成八字形绑扎。

  柱筋绑扎时应吊线控制垂直度,并严格控制主筋间距。柱筋搭接处的箍筋及柱立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下层柱的竖向钢筋露出楼面部分,用工具或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并与上层梁板筋焊接,当上下层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钢筋之前,先行收分准确。

  柱子钢筋绑扎完成后,须按照施工要求,将垫块绑扎在主筋外侧,垫块数量及位置应保证施工要求。

  2、梁、板钢筋绑扎:

  (1)梁、板绑扎基本顺序:定位放线→梁钢筋绑扎安装→板底主筋绑扎安装→板底分布筋或次向主筋绑扎安装→板面筋绑扎绑扎安装。

  (2)梁筋先在梁位上方架空安装,骨架绑扎安装完成验收合格后再一齐放入梁位。

  (3)梁绑扎顺序:梁底筋铺放连接→梁面筋铺放、连接→梁箍筋就位→梁面筋绑扎穿腰筋→摆放吊筋→绑扎梁底筋→绑扎腰筋、吊筋、拉结筋→拆梁筋支承架体→梁筋整体放入梁位。

  (4)本工程结构框支梁钢筋根数较多,直径较大,排列较密,施工前必须编制单项作业指导书,根据框支梁和框支柱的配筋情况,排出框支梁与框支柱节点处钢筋穿插详图,明确框支梁钢筋绑扎程序,并对作业班组进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交底,加强现场指导,以确保框支梁钢筋绑扎质量。

  (5)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6)同层钢筋间距应均匀,不得出现受力筋重叠现象。

  (7)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

  (8)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9)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粱钢筋在上。

  (10)板筋绑扎前须先按设计图要求间距弹线,按线绑扎,控制质量。

  (11)板上部的负钢筋,应用Ф8@1500板凳铁呈梅花状支撑,严防人为踩踏;雨蓬、挑檐、阳台、窗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在板根部与端部必须加设板凳铁,确保负筋的有效高度。

  (12)板筋绑扎过程中应及时加设垫块,垫块数量及位置应保证施工要求。

  (13)为防止浇筑砼时施工人员对楼板负筋的踩踏,搭设活动跑道随操作面移动,同时派钢筋工值班,以便随时修正钢筋。

  3、钢筋接头:

  1)楼面主梁通长钢筋D>16的接头采用焊接和螺纹套筒连接,其余钢筋采用绑扎接头。梁面钢筋的接头位置均设在梁跨中1/3跨度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不大于受力钢筋总面积的受压50%,受拉25%。采用搭接焊时,应采用双面焊,搭接焊缝长度≥5d,且应将钢筋预弯,以保证钢筋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2)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

  3)不允许在同一跨度内,同一钢筋上设置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接头。

  4)搭接长度的未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5)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未端应做弯钩。

  6)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7)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五)、钢筋焊接

  钢材的可焊性系指钢材在采用一定焊接材料、焊接工艺条件下,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也就是钢材对焊接加工的适应性。

  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a.工艺焊接性,也就是接合性能,指在一定焊接工艺条件下焊接接头中出现各种裂纹及其它工艺缺陷的敏感性和可能性。这种敏感性和可能性越大,则其工艺焊接性能越差。

  b.使用焊接性,是指在一定焊接条件下焊接接头对使用要求的适应性,以及影响使用可靠性的程度。这种适应性和使用可靠性越大,则其使用焊接性越好。

  I级钢筋的焊接性良好;

  Ⅱ级钢筋的焊接性能较差(尤其是碳、锰含量处于上限的情况),焊接时需

  采取预热、控制焊接规范等工艺措施;

  (A)电弧焊

  1、电弧焊工艺

  (1)帮条焊与搭接焊

  ①施焊前钢筋的装配与定位,应符合下列要求:

  a.采用帮条焊时,两主筋端面之间的间隙应为2—5mm;

  b.采用搭接焊时,钢筋的预弯和安装,应保证两钢筋的轴线在一直线上,(注:在现场预制构件安装条件下,节点处钢筋进行搭接焊时,如钢筋预弯确有困难,可不预弯);

  c.帮条和主筋之间22#绑扎丝固定。顶焊收弧时应离搭接端头20mm,以减少接头脆断。

  ②施焊时,引弧应在帮务或搭接钢筋的一端开始,收弧应在帮条或搭接钢筋端头上,弧坑应填满。多层施焊时,第一层焊缝应有足够的熔深,主焊缝与定位焊缝,特别是在定位焊缝的始端与终端,应熔合良好。

  ③钢筋接头采用帮条焊或搭接焊时,单面焊焊缝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10d长度,焊缝高度h≥0.5d,并不得小于8mm。

  2、质量检验

  (1)取样数量

  钢筋电弧焊接头外观检查时,应在接头清渣后逐个进行目测或量测。强度检验时,从成品中每批切取三个接头进行拉伸试验。对于装配式结构节点的钢筋焊接接头,可按生产条件制作模拟试样。

  在工厂焊接条件下,每一楼层中以300个同类型接头(同钢筋级别、同接头型式)为一批。

  在现场安装条件下,每楼层中200个同类型接头(同钢筋级别、同接头型式)为一批。

  在现场安装条件下,每一楼层中200个同类型接头(同钢筋级别、同接头型式、同焊接位置)作为一批,不足200个时,仍作为一批。

  (2)外观检查

  钢筋电弧焊接头的外观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a.焊缝表面平整,不得有较大的凹陷、焊瘤;

  b.接头处不得有裂纹;

  c.咬边深度、气孔夹渣等数量与大小,以及接头尺寸偏差,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

  电弧焊钢筋接头尺寸和缺陷的允许偏差

  项次

  单位

  允

  许

  偏差1帮条对焊接头中心的纵向偏移

  接头处钢筋轴线的曲折

  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

  焊缝高度

  焊缝宽度

  (3)拉伸试验

  钢筋电弧焊接头拉伸试验结果,应符合下列要:

  a.三个试样的抗拉强度均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

  b.至少有两个试样呈塑性断裂。

  当检验结果有一个试样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或有两个试样发生脆性断裂时,应取双倍数量的试样复验。复验结果如仍有一个试样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或有三个试样呈脆性断裂时,则该批接头即为不合格品。

  (4)坡口焊缝的加强高度为2-3mm。

  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经修整后可提交二次验收。

  (5)钢筋的验收

  ①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型号、直径、根数、间距是否正确。特别是要检查支座负筋的位置及长度。

  ②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mm0.5d6焊缝长度

  mm0.50d项次

  允许偏差值

  偏差名称

  偏差名称

  单位

  2度

  40.1d(3)

  0.05d

  0.10d7横向咬口深度

  焊缝表面上气孔和夹渣在长度2d8的焊缝表面上(对坡口焊为全部焊缝上)mm0.5345个

  mm26③)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④检查钢筋绑扎是否牢固,有无松动现象。

  ⑤检查钢筋是否清洁。

  6、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采用自拌砼

  1、施工措施:

  (1)砼浇筑顺序

  浇筑顺序:

  柱与梁板标号不一致时以及边角部位、零星构件可采用塔吊吊送砼浇注。

  (2)楼层标高的控制

  在浇筑砼前,在楼层柱较大直径钢筋上用水准仪抄平,形成@1.5~2m的水平控制网;屋面板则焊短筋,顶部涂红油漆。抹压楼面时操作人员根据网格来控制砼面的标高,用塑钢扁管以铁件顶部水平标高赶平压实。

  (3)砼的养护

  砼浇筑完毕必须加强养护工作。砼浇实收平终凝后,养护不少于14天。派专人进行浇水养护,24小时内上人养护时应铺垫木板。

  (4)保证砼振捣密实的措施

  ①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每一砼入模点布置2台振动器,2台配合砼下料和进行一次振捣,另1台进行二次振捣,振捣的重点部位为钢筋密集处和与下层砼交接处。

  ②振捣时应按梅花型布置插入振动器,间距0.4~0.5m,振动时做到快插慢拔,插入下层50mm,振捣时间20~30s,以砼表面泛浆,不冒气泡为准,保证砼里实外光。

  ③振捣点尽量避开钢筋和模板,振捣应在砼初凝前进行,初凝后不得振捣。振捣过程中不得有漏振、过振、欠振现象发生。

  ④楼板采用平板振动器,梁、柱采用插入式振动器。

  ⑤为确保砼的密实性,应在砼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避免表面温度裂缝,可在砼初凝后进行二次收平、压实。

  2、梁、板砼浇筑

  ①砼浇筑前应将梁板上的建筑垃圾清扫干净,用水充分润湿。

  ②楼板砼平整度的控制:在浇筑砼前用水准仪抄平,在柱筋上面标出板厚高

  度来控制砼摊铺厚度,用标有砼板厚的铁钎随时进行检查,再用长平板振动器来振平振固楼板大面积砼,砼面用砂板二次收光。

  3、柱砼浇筑

  砼必须分层下料,每层高度不大于0.5m,砼自由下落高度不得大于2m,如高度超过2m,必须加串筒进行。

  4、砼浇筑的注意事项

  ①浇筑砼前应先办理好砼浇灌许可证,在充分准备和检查后方可进行浇筑。

  ②砼振捣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专业技术工人进行操作,确保砼密实性,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现象。

  ③采用Φ50/Φ30振动棒、平板振动器和人工振捣结合,尤其要加强对梁柱接头处砼的振捣力度。该部位柱、主梁、次梁、板筋密集交汇,先用细石砼浇筑。

  ④砼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浇筑,分楼层和砼强度等级分别取样进行检验,以便作好砼强度的控制,按验收比评定砼强度等级。砼终凝后1~2小时开始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⑤砼振捣时严禁振动棒碰撞钢筋,避免钢筋位移。

  7、砌筑工程

  (一)施工工艺

  其施工工艺流程为:

  清扫→定轴线标高分墙体线→复核轴线、标高→将埋入柱内的锚筋剔出→砖试摆→分层砌筑→安装配合

  1、材料要求:所用材料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符合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定,并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在装卸砖体时应尽量避免碰撞,并码放整齐。

  2、砌筑前应清除楼地面浮浆结块,并浇水湿润,通过计算刻画好皮数杆,在皮数杆上应刻画出窗台、洞口标高线。严格按照施工图及施工规范施工。

  3、砌筑前应通过预排砖来确定竖缝大小,同时水平灰缝应严格按皮数杆控制。砌体水平灰缝砂浆厚度标准要求为10mm,其最大值不得超过12mm,最小值不得小于8mm。砖墙与构造柱连接处留置马牙槎,马牙槎应先退后进,进出整齐,保证构造柱断面尺寸,并按设计、规范要求设置拉接筋(如图示,本工程墙体较长,暂按设计有构造柱考虑)。

  4、紧靠楼地面的三线墙体及门洞、窗边,使用实心页岩砖砌筑。

  5、墙体顶部与上部结构的连结,在砌体灰缝砂浆凝固后,用实心砖斜砌抵

  紧,缝隙用砂浆填塞密实。

  6、墙体与门窗的连结,应按设计或标准图集执行,墙体与钢筋砼(砖)、墙(柱)等的连结以及墙体转角处交接处的配筋,应按设计或有关图集施工,不得任意更改或遗漏。

  7、在砌体宽度小于1米的窗间墙,砖墙门窗洞口两侧和转角外50cm的范围内均不得留置施工脚手眼,同时,主体砖墙施工时应与水、电工种密切配合,正确留置安装洞、槽,并采用实心砖砌筑预留孔洞或预埋铁件的周围,为避免砌体工程施工中出现野蛮剔槽、打洞现象,我公司将采用获得国家专利技术的“多功能砼空心砖”,与设计要求的页岩空心砖搭配施工,便于水、电等管线,盒的预埋。

  8、先将拉结筋加工成“门”形,使其宽与砼柱外包尺寸相同,在绑扎柱筋过程中,将“门”形筋绑扎在预留设位置的箍筋上,其高度方向尺寸可通过调整箍筋的高低(箍筋的间距不得大于设计间距)来调整,“门”形筋的腿与下部的箍筋之间垫上水泥砂浆垫块后,用细铁丝绑牢,使“门”形筋的腿紧贴模板内侧。柱侧模板拆除后,将紧贴于柱砼外皮的筋腿垂直向上拉平即成所要求的拉结筋,这样做便于找到拉结筋当设计柱、梁板砼的强度不一致时,为保证核心部分砼的强度等级,梁柱节点处浇砼采取如下质量控制措施:

  8、抹灰施工方案

  室内墙面抹灰

  1、操作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浇水湿润基层→设置标筋→阳角做1:2.5水泥砂浆护角→抹底层、中层灰→抹面层灰→清理

  2、施工要点

  (1)基层处理:门窗框与墙体连接处及缝隙、孔洞采用设计要求材料填塞后,用1:3水泥砂浆或1:1:6水泥混合砂浆分层嵌塞密实。

  (2)浇水湿润基层:在抹灰前一天将墙面自上而下浇水润湿。

  (3)找垂面、做灰饼:按照基层表面平整垂直情况,进行吊垂直、套方找规矩。操作时先贴上灰饼再贴下灰饼,用靠尺找好垂直与平整。灰饼宜用1:3水泥砂浆做成50mm见方的形状。

  (4)抹标筋:灰饼做好稍干后,用与抹灰层相同的砂浆冲筋,冲筋的间距为1.2m~1.5m,筋宽与厚同灰饼。

  (5)做护角:门窗洞口墙体阳角处应做护角,护角用1:2.5水泥砂浆,砂浆收水后用捋角器抹实,每侧宽度不小于50mm。

  (6)抹底层、中层灰:

  砌块基层:清除表面的尘土,将表面毛刺的松散颗粒清扫干净,砌块缺楞角及个别砂浆不饱满的水平灰缝,用1:3水泥砂浆(稍干)堵抹密实。另外,不同砌体界面(包括砌体与砼柱、梁相接部位)要钉钢丝网,要求牢固,平顺,搭接宽度为每边不小于150mm,外墙防参漏问题在建筑工程中系重要环节,我公司将按规定要求将脚手架眼堵填密实。冲完筋约2h左右就可以抹底灰,不要过早或过迟。先薄抹一层底子灰,接头分层分遍与冲筋抹平,用木靠尺刮平找直,木抹子搓平、搓毛(底、中层灰平均厚度控制在13~15mm之内)。

  砼基层:清除表面的尘土、灰砂、油污,铲出松石子,然后用水泥砂浆填补蜂窝麻面,剔平凸出墙面过多的砼,并清除隔离剂。钢模拆除后残留在砼表面的油脂用10%碱溶液刷洗,并将砼表面凿毛(1m2不少于100点),抹灰前一天,浇水将基体表面充分润湿。抹灰时先刷素水泥浆一道,随刷随打底。其余同砖墙体底灰、中层灰(平均厚度控制在13mm以内,),砼柱采用木条夹具控制抹灰厚度及平整度、垂直度。

  (7)抹罩面灰:中层砂浆抹好后第二天先将墙面润湿后即可抹罩面灰,厚度控制在5mm之内。抹时先薄刮一道,使其与底灰结合牢固,紧跟抹第二遍,刮平找直,再压实压光。

  3、施工及质量要求(按中级抹灰质量要求)

  (1)抹灰工程中所用水泥、砂、外加剂等材料按设计要求选用,并符合现行材料标准的规定。

  (2)抹灰砂浆的配合比和稠度等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砂浆应控制在初凝前用完。砂浆中掺入外加剂时,其掺入量应由试验确定。

  (3)不同基层交接处应先铺设金属网,并绷紧钉牢。金属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每边不小于200mm。

  (4)抹灰前,基层表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并洒水润湿。加气砼表面抹灰前,应清扫干净,并应做基层表面处理,随即分层抹面,防止表面空鼓开裂。

  (5)无论是水泥砂浆还是混合砂浆抹灰前,均应待前一层抹灰层凝结后,方可涂抹后一层。

  (6)抹灰工程的面层不得有爆灰、裂缝,各抹灰层间不得有脱层、空鼓现象产生,表面应达到光滑、洁净、颜色均匀、无抹纹、灰线平直方正,清晰美观。本工程内墙面抹灰按高级抹灰质量要求施工。

  4、抹灰重点控制措施

  抹灰工程中,表面平整度及阴阳角是否方正,抹灰与基层粘接是否牢固(是否空鼓)是影响抹灰工程质量的关键。为此,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加以控制。

  (1)加强基层处理:抹灰前,将基层上灰层、残余砂浆等清除干净,并提前一天浇水充分润湿,对于砼基层应刷素水泥浆一道,确保糙灰与基层的粘接牢固。

  (2)对各种孔洞、缝隙等用砖头堵塞,然后用1:3水泥砂浆分层嵌填密实(特别是外墙部位,更要严格控制,防止外墙渗水)。

  (3)严格吊线、兜方,同时在墙上间隔1.5m贴上一灰饼,抹标筋,确保表面平整、阴阳角方正。

  9、门窗工程

  一、金属门安装

  安装之前,选择1樘样板门作为样板安装,完成工序后,报请甲方、总包、监理验收和评审后,再继续按要求安装其它产品。

  1、安装工艺流程

  1.1钢质防盗门安装工艺流程

  划线

  定位

  立框校正

  连接固定堵塞缝隙安装门扇安装五金

  清理、卫生(划线定位之后,将要安装的产品开箱,并对安装位置进行清理)

  1)、划线定位:按设计图纸规定的尺寸、标高和开启方向,在洞口内弹出门框的安装位置线。

  2)、立框校正:门框就位后,应校正其垂直度(门框与地面不垂直度,应≤2mm°)及水平度和对角线,按设计要求调整至安装高度一致,与内、外墙面距离一致,门框上下宽度一致,而后用对拔木楔在门框四角初步定位。

  3)、连接固定:门框用M10×10膨胀螺栓临时固定,必须进行复核,以保证安装尺寸准确。框口上尺寸允许误差应≤1.5mm,对角线允许误差应≤2.0mm。

  4)、门安装时,要将门扇装到门框后,调整其位置以及水平度。

  5)、在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位置正确后,再将膨胀螺栓用扳手扭紧。

  6)、堵塞缝隙:门框与墙体连接后,取出对拔木楔,用岩棉或矿棉将门框与墙体之间的周边缝隙堵塞严实,根据门框不同的结构,将门框表面留出槽口,用水泥砂浆(水泥砂浆配合比:M10)抹平压实,或用发泡剂填充饱满,用密封胶封好。

  7)、门框灌浆:门框灌浆时,等灌浆硬后,进行调整调整,再将门扇安装上去。

  8)、门扇关闭后,缝隙应均匀,表面应平整。安装后的防盗门,要求门扇与门框搭接量不小于10.0mm,框扇配合部位内侧宽度尺寸偏差不大于2.0mm,高度偏差不大于2.0mm,对角线长度之差小于3.0mmm,门扇闭和后配合间隙小于3.0mmm,门扇与门框之间的两侧缝隙不大于4.0mm,上侧缝隙不大于3.0mm,双扇门

  中缝间隙不大于4.0mm。

  9)、安装五金:安装门锁、执手及其他装置等,可按照五金的《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安装,均应达到各自的使用功能。

  10)、清理卫生:安装结束后,应随即将门框、门扇、和洞口周围的污垢等清擦干净。门现场安装后及竣工前要自行检查是否有划伤,如发现及时修补,列出清单向总包提出。修补的地方,用保护薄膜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污染五金。

  1.2连接方式

  墙体间隔500mm处设置加强体,并预设连接件,门框与墙体每边预留15mm,水平面超出墙面10mm(或按设计要求),并用膨胀螺栓将门框与墙体连接,门框周遍用发泡填充。

  1.3安装中的注意事项

  a.洞口内预埋件的表面,应不低于洞口内墙面,以利连接。遇有个别低于墙面者,可以垫铁连接。

  b.不设门槛的钢质门,若门框内口高度比门扇高度大30mm者,则门框下端应埋入地面±0.00标高以下,不小于20mm。

  c.堵缝发泡在凝固以前,不允许在门框上进行任何作业,以免砂浆松动裂纹,降低密封质量。

  d.门框堵塞的断热材料等必须严实。

  e.钢质门安装必须保证连接质量,以使钢质门与墙体牢固地结成一体。

  f.钢质门安装必须开关轻便,不能过松,也不可过紧。

  g.安装后,用螺丝刀、将各部位五金件螺丝检查扭紧。

  h.安装好的钢质门,门框扇表面应平整,无明显凹凸现象。门体表面无刷纹、流坠或喷花、斑点等漆病。

  二、塑钢窗工程

  (一)施工准备

  1、材料及主要机具

  (1)塑钢窗: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有出厂合格证。

  (2)塑钢窗所用的五金配件应与窗型号相匹配。所用的零附件及固定件最好采用件,若用其它材料,必须进行防腐处理。

  (3)防腐、保温材料均应符合图纸要求,且应有出厂合格证。

  (4)32.5号水泥,中砂按要求备齐。

  (5)与结构固定的连接铁脚、连接铁板,应按图纸要求的规格备好,并做好防腐处理。

  (6)焊条的规格、型号应与所焊焊件相符,且应有出厂合格证。

  (7)嵌缝材料、密封膏的品种、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8)密封条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胶粘剂应与密封条的材质相匹配,且具有产品的出厂合格证。

  (9)主要机具:切割机、手电钻、圆锉刀、半圆锉刀、十字螺丝刀、划针、铁脚、圆规、钢尺、钢直尺、钢板尺、钻子、锤子、铁锹、抹子、水桶、水刷子、电焊机、焊把线、面罩、焊条等。

  2、作业条件

  (1)结构经验收合格,各工种之间办理了交接手续。

  (2)按图示尺寸弹好窗口线,并弹好+50cm水平线,校正窗洞口位置尺寸及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有问题应提前作剔凿处理。

  (3)检查塑钢窗两侧连接铁脚位置与墙体预留孔洞位置是否吻合,若有问题应提前处理,并将预留孔洞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4)塑钢窗的拆包检查,将窗框周围的包扎布拆去,按图纸要求核对型号,检查外观质量和表面的平整度,如发现有劈棱、窜角和翘曲不平、严重超标、严重损伤、外观色差大等缺陷时,应找有关人员协商解决,经修整鉴定合格后才可安装。

  (5)认真检查塑钢窗保护膜的完整,如有破损应补粘后再安装。

  (二)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弹线找规矩→窗洞口处理→窗洞口内埋设连接铁件→塑钢窗拆包检查→按图纸编号运至安装地点→检查塑钢保护膜→塑钢窗安装→窗口四周嵌缝、填保温材料→清理→安装五金配件→安装窗密封条→质量检查→窗纱安装。

  2、弹线找规矩:在最顶层找出窗口边线,用大线坠将窗口边线下引,并在每层窗口处划线标记,对个别不直的口边应剔凿处理。

  3、墙厚方向的安装位置:根据大样图及窗台的宽度,确定塑钢窗在墙厚方向的安装位置:如外墙厚度有偏差时,原则上应同一房间窗台板外露尺寸一致为准。

  4、安装塑钢窗披水:按设计要求将披水条固定在塑钢窗上,应保证安装位置正确、牢固。

  5、防腐处理:

  (1)窗框两侧的防腐处理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如设计无要求时,可涂刷防腐材料,如橡胶型防腐仿瓷涂料或聚丙烯树脂保护装饰膜,也可粘贴塑料薄膜进行保护,避免填缝水泥砂浆直接与塑钢窗表面接触,腐蚀塑钢窗。

  (2)塑钢窗安装时若采用连接铁件固定,铁件应进行防腐处理,连接最好选用件。

  6、就位和临时固定:根据已放好的安装位置线安装,并将其吊正打直,无问题后方可用木楔临时固定。

  7、与墙体固定有两种方法:

  (1)沿窗外墙用电锤打φ6孔(深60mm),并用┍型φ6钢筋(40mm×60mm)粘107胶水泥浆,打入孔中,待水泥浆终凝后,再将铁脚与预埋钢筋焊牢。

  (2)连接铁件与预埋钢板或剔出的结构箍筋焊牢。

  不论采用哪种方法固定,铁脚至窗角的距离不应大于180mm,铁脚间距应小于600mm。

  8、处理窗框与墙体缝隙:塑钢窗固定好后,应及时处理窗框与墙体缝隙。如设计未规定填塞材料品种时,应采用矿棉或玻璃棉毡条分层填塞缝隙,外表面留5~8mm深槽口填嵌嵌缝膏,严禁用水泥砂浆填塞。在窗框两侧进行防腐处理后,可填嵌设计指定的保温材料和密封材料。待塑钢窗和窗台板安装后,将窗框四周的缝隙同时填嵌,填嵌时用力不应过大,防止窗框受力后变形。

  9、安装五金配件:待水泥活修补完后方可安装门窗的五金配件,安装工艺

  要求详见产品说明,要求安装牢固,使用灵活。

  10、栏杆施工

  一、施工准备

  1、材料及主要机具:

  ⑴、不锈钢管:面管用钢管,其它按设计要求选用,必须有质量证明书。

  ⑵、不锈钢焊条或焊丝:其型号按设计要求选用,必须有质量证明书。

  ⑶、主要机具:氩弧电焊机、切割砂轮机、冲击电钻、角磨机、不锈钢丝细毛刷、小锤等。

  2、作业条件

  ⑴、熟悉图纸,做不锈钢栏杆施工工艺技术交底。

  ⑵、原有的铁管栏杆已拆除,护栏小方砖镶贴已经施工完毕。

  ⑶、施工前应检查电焊工合格证有效期限,应证明焊工所能承担的焊接工作。

  ⑷、现场供电应符合焊接用电要求。

  ⑸、施工环境已能满足不锈钢栏杆施工的须要。

  二、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放样→下料→焊接安装→打磨→焊缝检查→抛光。

  2、主要施工方法:

  ⑴、施工前应先进行现场放样,并精确计算出各种杆件的长度。

  ⑵、按照各种杆件的长度准确进行下料,其构件下料长度允许偏差为1mm。

  ⑶、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等,通过焊接工艺试验验证。

  ⑷、脱脂去污处理:焊前检查坡口、组装间隙是否符合要求,定位焊是否牢固,焊缝周围不得有油污。否则应选择三氯代乙烯、苯、汽油、中性洗涤剂或其它化学药品用不锈钢丝细毛刷进行刷洗,必要时可用角磨机进行打磨,磨出金属表面后再进行焊接。

  ⑸、焊接时应选用较细的不锈钢焊条(焊丝)和较小的焊接电流。焊接时构件之间的焊点应牢固,焊缝应饱满,焊缝金属表面的焊波应均匀,不得有裂纹、夹渣、焊瘤、烧穿、弧坑和针状气孔等缺陷,焊接区不得有飞溅物。

  ⑹、杆件焊接组装完成后,对于无明显凹痕或凸出较大焊珠的焊缝,可直接进行抛光。对于有凹凸渣滓或较大焊珠的焊缝则应用角磨机进行打磨,磨平后再进行抛光。抛光后必须使外观光洁、平顺、无明显的焊接痕迹。

  三、质量标准

  1、所有构件下料应保证准确,构件长度允许偏差为1mm。

  2、构件下料前必须检查是否平直,否则必须矫直。

  3、焊接时焊条或焊丝应选用适合于所焊接的材料的品种,且应有出厂合格证。

  4、焊接时构件必须放置的位置准确。

  5、焊接时构件之间的焊点应牢固,焊缝应饱满,焊缝表面的焊波应均匀,不得有咬边、未焊满、裂纹、渣滓、焊瘤、烧穿、电弧擦伤、弧坑和针状气孔等缺陷,焊接区不得有飞溅物。

  6、焊接完成后,应将焊渣敲净。

  7、构件焊接组装完成后,应适当用手持机具磨平和抛光,使外观平顺光洁。

  11、外墙面砖施工

  外墙的基层处理与内墙抹灰相同。基层处理完后,进行打巴出柱,浇水润湿墙面,抹底层水泥砂浆,抹中间层水泥砂浆,然后弹线贴分格条,抹面层水泥

  砂浆。做面层时,应将铁板上下来回抹压收光,不得显露抹痕。面层做完后,应及时取出分格条,分格条的深浅宽窄应一致,对楞角不光滑的部位要进行修整。阳台、雨蓬、窗台线应做滴水线(槽)待墙面的抹灰层充分干燥后,即可手插入外墙防水涂料的施工。外墙防水涂料喷刷,应做到色点均匀、平整光滑、颜色一致、分格清晰。外墙面的所有线角必须顺直、清晰、美观,外墙面与台阶、散水交线处必须顺直,并留通长沉降缝,室外散水每隔6米长留分格缝,缝要断通到位,宽窄一致,顺直清晰美观,用木条嵌缝,取出木条后缝内灌防水油膏,油膏比护坡底1-2mmm。

  地砖施工

  (1)工艺流程

  检验水泥、砂、砖质量

  试验

  技术交底

  选砖

  准备机具设备排砖

  找标高

  基底处理

  铺抹结合层砂浆铺砖

  养护

  勾缝

  检查验收

  (2)操作工艺

  1)基层处理:把沾在基层上的浮浆、落地灰等用錾子或钢丝刷清理掉,再用扫帚将浮土清扫干净。

  2)找标高:根据水平标准线和设计厚度,在四周墙、柱上弹出面层的水平标高控制线。

  3)排砖:将房间依照砖的尺寸留缝大小,排出砖的放置位置,并在基层地面弹出十字控制线和分格线。排砖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宜避免出现板块小于1/4边长的边角料。

  4)铺设结合层砂浆:铺设前应将基层湿润,并在基层上刷一道素水泥浆或界面结合剂,随刷随铺设搅拌均匀的干硬性水泥砂浆。

  5)铺砖:将砖放置在干拌料上,用橡皮锤找平,之后将砖拿起,再干拌料上浇适量素水泥浆,同时在砖背面涂厚度约1mm的素水泥膏,再将砖放置在找过平的干拌料上,用橡皮锤按标高控制线和方正控制线坐平坐正。

  6)铺砖时应先在房间中间按照十字线铺设十字控制砖,之后按照十字控制砖向四周铺设,并随时用2mm靠尺和水平尺检查平整度。大面积铺贴时应分段、分部位铺贴。

  7)如设计有图案要求时,应按照设计图案弹出准确分格线,并做好标记,防止差错。

  8)养护:当砖面层铺贴完24h内应开始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d。

  9)勾缝:当砖面层的强度达到可上人的时候,进行勾缝,用同种、同强度等级、同色的水泥膏或1:1水泥砂浆,要求缝清晰、顺直、平整、光滑、深浅一致,缝应低于砖面0.5~1mm。

  10)冬季施工时,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

  (3)地砖的防污处理:

  1)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证明,地砖如不进行防污处理,安装或竣工使用时,极易污染地砖。因此地砖进场后经过验收挑选,合格后,首先进行防污液处理。进行六面体、两度防污处理后的地砖方可使用。

  2)施工期间及完成安装后要特别注意地砖的保护,随施工、随保护,及时清理干净地砖表面的砂粘污尘,防止造成地砖的划痕。交付使用前严禁拆除地砖保护材料,严禁在地砖地面上拖拉物品,杜绝不必要的损伤。

  12、安装工程

  一、室内给排水安装工程

  (一)、施工程序

  为了组织好施工,将整个施工进程分为三阶段进行。

  1.1、阶段为施工配合阶段

  1.1.1、种给排水管道、设备孔洞预留、套管预埋。

  1.1.2、雷接地装置安装,电气(强弱电)线管预埋,设备孔洞预留。

  1.1.3、吊架及预埋件制作安装。

  1.2、第二阶段为全面安装阶段

  1.2.1、排水管道及设备安装。

  1.2.2、气(强电)管线及设备安装。

  1.3、第三阶段为调试交工阶段

  各专业进行交工前调试,清洁卫生,达到交工条件。

  (二)、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2.1、管道材料要求

  2.1.1、对工程使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和设备在进场时严格检查,必须具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包装应完好,表面无划痕及外力冲击破损,做好检查记录,并经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

  2.1.2、管道材料和试验证书

  a、一种材质的所有管道和管件,只能由一个制造厂家供应。

  b、得订购任何未经建设单位同意的管道和管件。

  c、到现场的每批管道及管件,都应该已经在制造厂家的车间或其它许可的地方,按照相应的国家标准或其它批准的标准,进行过试验(此类试验,在本文中被称为“车间试验”)。在向现场开始发货前,将该批材料的制造厂家的试验报告,提交给建设单位审批。

  d、为本工程所提供的管道和管件,建设单位可保留在制造厂家的车间检查有关材料和见证车间试验的权力。

  2.1.3、运输和搬运

  a、运输管道的车辆的车厢长度,不得少于管道的长度,以便管道不至于悬吊在空中。

  b、搬运过程中,大管道要安全平稳地放置在支座和支架上。

  c、材和管件必须合理存放在温度不超过40℃及有良好通风的库房或棚内,不得露天存放和在阳光下长期曝晒,距热源不得小于1m。

  d、材和管件在运输、装卸和搬动时应轻拿轻放、排列整齐,避免油污,不得抛、摔、滚、拖,不得重压和剧烈撞击。

  2.2、管道孔洞预留、套管预埋

  2.2.1、根据施工图纸、图纸会审记要及有关规程规范,由专业工长绘制预埋套管、预留孔洞图;图上应标明预埋套管的规格、预留孔洞的大小及相应的标高。

  2.2.2、组织一个专门的预留预埋施工作业组,负责该工程的所有预留预埋工作。

  2.2.3、根据土建施工进度要求及时向施工作业组交底,同时与土建协调好安装时间,作到及时、准确。

  2.2.4、每完成一个预埋套管、预留孔洞,施工作业组必须进行自检(主要检查坐标、标高、规格大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作好标记,并进行有效的保护。

  2.2.5、施工作业组自检合格后,由作业工长会同建设单位代表及工程监理共同进行检查,同时作好隐蔽记录,三方签字认可。

  2.2.6、及时向土建办理移交手续。

  2.2.7、为了保证预埋套管的安装质量,在坐标、标高及规格检查无误后,用钢筋将套管焊接在土建的主筋上,防止套管移位;同时用牛皮纸或软物将套管塞满,避免水泥砂浆进入。

  2.3、管道的安装工程,施工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2.3.1、熟悉图纸及暖卫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验评标准的有关章节,施工人员已进行图纸会审、技术、质量、安全交底。

  2.3.2、土建主体已基本完成,现浇砼楼板孔洞已按设计图纸要求及适用位置和尺寸预留好。

  2.3.3、管道穿过的房间内,位置线及地面水平线已检测完毕,室内装饰的种类、厚度已确定。

  2.3.4、各种给水附属设备、卫生器具样品和其他用水器具已进场,此时的材料、施工力量、机具设备等能保证正常连续施工的要求。

  2.3.5、施工场地及施工用水、用电、材料贮放场地等临时设施,能满足施工需要。

  2.4、管道安装的基本要求

  2.4.1、安装人员必须熟悉塑钢管、热镀锌钢管及UPVC管的一般性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严禁盲目施工。

  2.4.2、对材料的外观和接头配合的公差进行仔细的检查,必须清除管材及管件内外的污垢及杂物。

  2.4.3、管道系统安装过程中,应防止油漆、沥青等有机污染物与管材、管件的接触。

  2.4.3、管道安装过程中,如遇交叉换位时,应按下列原则:一般是小管径让大管径管道,常压、低压管道让中、高压管道,常温管道让高温或低温管道,有压管道让无压管道。

  2.4.5、管道穿墙壁、楼板时,配合土建预留孔洞,其尺寸设计无规定时,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a、留孔洞尺寸宜较管子大50-100mm。

  b、墙暗管墙槽尺寸的宽度宜为d+60mm。

  c、空管道顶上部的净空不宜小于100mm。

  2.4.6管道系统的坐标、标高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

  目

  室外

  坐

  标

  室内

  埋地

  架空或地沟

  埋地

  架空或地沟

  埋地

  架空或地沟

  埋地

  架空或地沟

  允许偏差

  50205020±15±1±15室外

  标

  高

  室内

  2.4.7、在给水主管道的施工中引入建筑物的埋地管,其覆土深度不得小于300mm,且必须保证开挖沟槽平整,不应有尖角等突出物,并夯实。管道在出地坪处应设置保护套管,其高度应高出地坪10cm。

  2.4.8、水平管道的纵方向的弯曲,立管垂直度,平行管道和成排阀门的安装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序号

  项目

  水平管道

  纵、横向弯曲

  每米

  每10米

  室外架空、地沟、埋地深度每10米

  每米

  2立管垂直度

  高度超过5米

  10米以上,每10米

  允许偏差

  5≯10≯153≯10≯1012.4.9、卫生间给水立管穿墙面一般可不设套管,立管根部与土建配合做出20-50mm水泥台面防止管根部积水。

  2.4.10、管道在穿越楼板和屋面时,应设置金属套管,套管高出地面50mm,高出屋面不小于100mm,并须做好防水,管道在穿越屋面时应采取严格的防水措施,穿越前端应设固定支架。

  2.4.11、明管敷设的支吊架作防膨胀的措施时,应按固定点要求施工。管道的各配水点、受力点以及穿墙支管节点处,应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

  2.4.12、支吊架安装:管道安装时必须按不同管径要求设置管卡或吊架,位置应准确,埋设要平整,管卡与管道接触应紧密,但不得损伤管道表面。采用金属管卡或吊架时,金属管卡与管道之间应采用塑料带或橡胶等软物隔垫;在金属管配件与给水聚丙烯管道连接部位,管卡应设在金属管配件一端。立管与横管支吊架的间距不得大于下表规定:冷水管支吊架最大间距

  公称外径mm20横管mm立管mm65010002580012003295015004011001700501250180063140020002.4.13、管道穿过结构伸缩缝、抗震缝及沉降缝敷设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下列保护措施

  a、墙体内两侧采取柔性连接。

  b、管道或保温层外皮上、下部留有不小于150mm的净空。

  c、穿墙处做成方形补偿器,水平安装。

  2.4.14、饮用水管道在使用前应采用每升水中含20—30mg的游离氯的清水灌满管道进行消毒。含氯水在管中应静置24h以上。消毒后,再用饮用水冲洗管道,并经卫生部门取样检验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后,方可使用。

  2.5、埋地给水管道安装技术措施

  2.5.1、针对土质特征,在土建回填夯实后开挖管沟,按规范规定的间距挖好基坑,再经夯实后做240×240×100mm厚素砼垫层,做240×240×240mm砖支墩,C10砼砂浆抹面。

  2.5.2、管道在水平或垂直向转弯处、改变管径处、三通四通端头和阀门处,必须设置支墩。

  2.5.3、管道按要求标高及中线敷设后必须尽快回填。先将管下支承角范围内的肋角部分用砂砾土回填密实,其高度不得小于0.2DN,然后用砂砾土或符合要求的原土回填管道两侧,每次回填密实后的厚度不宜小于100mm,不得大于200mm,且必须从管两侧同时回填,同时夯密实后再回填上一层,直至回填到管顶以上0.3m处。在回填中,运土、倒土、夯土时均不得损伤管节及其接口,不得出现管道移位、转动等现象。

  2.5.4、管基在岩石或多石地段应采用砂基础,砂垫层厚度不得小于100mm,开槽土弧应大于或等于90°,采用中、粗砂。管基在回填土段应超挖500mm,清掉植树层或残积层,再回填并分层夯实,再铺砂300mm,管基密实度按要求达到95﹪后垫粗砂200mm,再敷设管道。

  2.5.5、管道在穿基础墙时,设置金属套管,套管与基础墙预留孔上方的净空高度,不小于100mm。

  2.5.6、直埋在地下的管道,应在隐蔽前做好试压和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工作,并由现场监理及建设单位代表签字认可。

  2.6、给水管道立管安装

  2.6.1、根据地下铺设给水管道上各立管甩头的位置,在顶层楼板上找出立管中心位置,用线坠向下层楼板吊线,找出该层立管中心位置,打小孔,依次放长线坠逐层向下层吊线,直到地下给水管的立管甩头处,核对修整各层楼板小孔找准立管中心。

  2.6.2、检查、复核各层预留孔洞是否在该垂直线上。

  2.6.3、安装前,按吊线位置固定管卡,然后接管,由上向下开始安装。

  2.6.4、立管安装完毕要检查每个预留孔口的标高、角度是否正确、平正。

  2.7、给水管道的检验

  2.7.1、管网在施工安装完毕后,在隐蔽之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水压试验。施工完毕的管道系统,必须进行严格的水压试验和通水能力试验。冬季进行水压试验和通水能力检验时,应采取可靠的防冻措施。

  2.7.2、冷水管道试验压力,应为管道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管道水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a、试验之前,管道应固定,接头须明露。

  b、道注满水后,先排出管道内空气,进行水密性检查。

  c、压宜用手动泵,升压时间不小于10min,测定仪器的压力精度不应低于0.01Mpa,d、规定试验压力,观测10min,测试压力降不得超过0.02Mpa。

  e、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不渗不漏为合格,并做好水压试验记录。

  2.8、给水管道的验收

  竣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程的有关规定。验收时,应重点检查和检验下列项目

  a、标高和坡度的正确性。

  b、接点或接口的整洁、牢固和密封性。

  c、支承件和管卡的安装位置和牢固性。

  d、水系统的通水能力检验,按设计要求同时开放的最大数量的配水点是否全部达到额定流量。

  e、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可根据管道布置,分层、分段进行通水能力检验。

  f、表的灵敏度和阀门启闭的灵活性。

  2.9、排水管道安装的基本技术要求

  2.9.1、排水管道安装的关键环节是保证安装坡度,其最小坡度I为0.003。

  2.9.2、排水立管检查口高于地面1.0m安装。排水立管出户管弯头采用两个45o弯头组成,并作C10素砼支墩。

  2.9.3、地漏均低于相应楼面5mm安装,且地面应有不小于0.01的坡度坡向地漏。

  2.9.4、排水立管、连接卫生器具的排水支管穿越楼板时,须预留孔洞。

  2.9.5、排水塑料管必须按设计要求装设伸缩节。如设计无要求时,伸缩节间距不得大于4m。

  2.9.6、在生活污水管道上设置的检查口或清扫口,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管上应每隔一层设置一个检查口,但在最底层和有卫生器具的最高层必须设置。

  b、连接2个及2个以上大便器或3个及3个以上卫生器具的污水横管上应设置清扫口。当污水管在楼板下悬吊敷设时,可将清扫口设在上一层楼地面上,污水管起点的清扫口与管道相垂直的墙面距离不得小于200mm;若污水管起点设置堵头代替清扫口时,与墙面距离不得小于400mm。

  c、角小于135゜的污水横管上,应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

  d、水横管的直线管段,应按设计要求的距离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

  2.9.7、排水塑料管道支、吊架间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排水塑料管道支吊架最大间距(单位:m)

  管径(mm)

  立管

  横管

  501.20.5751.50.751102.01.101602.01.62.9.8、排水通气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气管应高出层面300mm,但必须大于最大积雪厚度。

  b、通气管出口4m以内有门、窗时,通气管应高出门、窗顶600mm或引向无门、窗一侧。

  c、经常有人停留的平层顶上,通气管应高出层面2m,并应根据防雷要求设置防雷装置。

  d、顶有隔热层应从隔热层板面算起。

  2.9.9、用于室内排水的水平管道与水平管道、水平管道与立管的连接,应采用45o三通或45o四通和90o斜三通或90o斜四通。立管与排出管端部的连接,应采用两个45o弯头或曲率半径不小于4倍管径的90o弯头。

  2.9.10、排水立管及水平干管管道均应做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小于排水管道管径的2/3,通球率必须达到100%。并做好试验记录。

  2.10、埋地排水主管安装

  2.10.1、沟槽开挖、基础处理及土方回填详埋地给水管道安装。

  2.10.2、锯管及坡口

  a、管长度根据实测并结合各连接件的尺寸逐层确定。

  b、锯管工具宜选用细齿锯、割刀和割管机等机具,断口平整并垂直于;轴线,断面处不得有任何变形。

  c、插口处可用中号板锉锉成15o~30o坡口,坡口厚度宜为管壁厚度的1/3~1/2,长度一般不小于3mm,坡口完成后将残屑清除干净。

  2.10.3、粘合面的清理

  管材或管件在粘合前用棉纱或干布将承口内侧和插口外侧擦拭干净,使被粘合面保持清洁,无尘砂与水迹,当表面沾有油污时,须用棉纱蘸丙酮等清洁剂擦净。

  2.10.4、管端插入承口深度

  配管时将管材与管件承口试插一次,在其表面划出标记,管端插入承口的深度不得小于下表的规定:

  序号

  1232.10.5、胶粘剂涂刷

  用油刷蘸胶粘剂涂刷被粘接插口外侧及粘接承口内侧时,应轴向涂刷,动作迅速、涂抹均匀、且涂刷的胶粘剂应适量,不得漏涂或涂抹过厚,冬季施工时尤须注意,先涂承口,后涂插口。

  2.10.6、承插接口的连接

  承插口涂刷胶粘剂后,应即找正方向将管子插入承口,使其准直,再加挤压,应使管端插入深度符合所划标记,并保证承插接口的直度和接口位置正确,还应保持静待2~3min,防止接口滑脱,预制管段节点间误差不大于5mm。

  2.10.7、承插接口的养护

  承插接口插接完毕后,应将挤出的胶粘剂用棉织或干布蘸清洁剂擦拭干净,根据胶粘剂的性能和气候条件静置至接口固化为止,冬季施工时固化时间适当延长。

  2.10.8、安装工序

  a、地铺设管道宜分两段施工:第一段先做±0.00以下的室内部分,至伸外径

  55.975110管端插入承口深度

  25405出外墙为止,待土建施工结束后,再铺设第二段,从外墙边接入检查井。操作时应注意防止塑料管变形。

  b、设计图纸上的管道位置。确定标高并放线,经复核无误后,开挖至设计深度。

  c、检查并顺通各预留孔洞。

  d、按各受水口位置及管道走向进行测量,绘制实测小样图并详细注明尺寸。

  e、实测小样图选定合格的管材和管件,进行配管和预制。

  f、地管道的管沟,应底面平整,无突出的尖硬物,一般可做100-150mm的砂垫层,垫层宽度应不小于管径的2.5倍,坡度与管道坡度相同,须用细土或砂子等填至管顶以上至少100mm处。

  g、道安装完毕经复核无误后,必须进行灌水试验,灌水高度为底层(或楼层)上方检查口承口面,满水15min后,若水面下降,再灌满延续5min,以液面不下降为合格,放水后应将存水弯水封内积水沾出。

  h、水试验后,应封闭各受水管管口,填堵孔洞,回填土须分层进行,并用木夯夯实,如用机械回土,应先人工回填一层,其厚度自管顶以上不小于300mm。

  i、管道堵塞时,不得使用带有锐边尖口的机具清捅。

  j、管道在隐蔽前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工作,并由现场监理及建设单位代表签字认可。

  (三)、室内排水立管安装

  3.1、根据地下铺设排水管道上各立管甩头的位置,在顶层楼板上找出立管中心位置,用线坠向下层楼板吊线,找出该层立管中心位置,依次放长线坠逐层向下层吊线,直到地下排水管的立管甩头处,核对修整各层楼板小孔找准立管中心。

  3.2、确定各层立管上检查口及带卫生器具或横支管的支岔口位置与中心标高,把中心标高线划在靠近立管的墙上。然后按照管道走向及各管段的中心线标记进行测量,并标注在草图上。检查口的中心距立管所在室内地面1m处,其他支岔口中心标高,应保证在满足支管设计坡度的前提下,横支管上距立管最远的端部,连接卫生器具排水短管管件的上承口面、距顶棚楼板面应有不小于100mm的距离。

  3.3、安装立管时,将管道从上向下排列、扶正。按照楼板上卫生器具的排水孔找准分岔口管件的朝向,从90°的两个方向用线坠吊线找正后,将管子插

  口试插入伸缩节承口底部,将管子拉出预留间隙,在管端划出标记,最后将管端插口平直插入伸缩节承口橡胶圈中,用力要均匀,不可摇挤,避免橡胶圈顶歪。安装完毕后,随即将立管固定。

  3.4、为清通方便,立管检查口宜朝向室内侧45°安装。从立管排出室外管道均采用2个45°弯头连接,在弯头处宜设置支墩,以支承管道由于堵塞而增加荷载及静水压力,避免管道下沉,破坏管道与接口。

  3.5、立管安装完毕后,应由土建支模浇筑不低于楼板标号的细石砼堵洞。

  (四)、室内排水横、支管安装

  4.1、修整楼板、墙穿管孔洞,按图示的卫生器具的安装位置结合卫生器具排水口的不同情况,按土建给定的墙中心线及抹灰层厚度,然后用尺找准各卫生器具排出管穿越楼板的中心位置,用十字线标记在楼板上。

  4.2、主、支横管量尺、下料,由每个立管支岔口所带各种卫生器具的排水管中心,对准楼板孔向板下吊线坠,量出从立管支岔口到各卫生器具排水管中心的主横管和支横管尺寸,记在草图上。根据现场实量尺寸在平整的操作场地上用直尺划出组合大样图,按设计的管材规格选择符合质量要求的管材、管件,清净内部污物毛刺等,在截断直管时应考虑到尽量使管段长短均匀和方便接口。管子截口应垂直于管中心线,被截断的管道应仔细检查,确保管口无裂纹。

  4.3、根据管材,管件排列情况按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具体确定管道支、托、吊架的位置。根据设计要求的横支管坡度及管中心与墙面距离,由立管分支岔口管底皮挂横支管的管底皮位置线,再根据位置线标高和支、托、吊架具体位置、结构形式,凿打出支、托、吊架的墙眼(或楼板眼),其深度不小于120mm。应用水平、线坠等,按管道位置线将已预制好的支、托、吊架栽牢、找正、找平。

  4.4、待支、托、吊架塞堵砂浆达到强度后,将管道放在支架上,对好各接口,用卡具临时卡稳各管段,调直各接口及各管件甩头的方向,连接好各接口,紧固卡子使之牢固,将各敞口的管头用堵头或水泥砂浆封堵严实。

  4.5、水管道安装完毕后,标高、坐标、坡度等复核已全部达到质量标准,再进行灌水、通水、通球试验,各种试验合格后,及时填写各种试验记录。

  二、强电管线及照明系统安装工程

  本次投标工程必须严格按图施工;图纸上未作要求的,按国家现行标准、规范进行施工;当设计图纸与国家标准有矛盾时,与设计院协商如何处理后进行施工。其施工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施工指导书中如与设计图冲突请及时知会甲方,原则上以指导书为准,如有变更另行通知。

  监理公司按图纸设计要求和施工指导书及有关验收规范严格检查、验收,有关成本部分须经甲方审核确认。

  (二)、电气预留预埋部分

  2.1、隐蔽验收

  所有的电气隐蔽工程(包括混凝土和砌体内的隐蔽工程),施工单位都必须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经监理验收,监理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隐蔽,不得擅自隐蔽。

  2.2、工序和质量要求

  2.2.1、砌体内的线管预留预埋必须在土建抹灰前完成,不得在抹灰完后再剔槽,更不允许将BV线未经穿管直接敷设在抹灰层内。埋管在砖墙内,应先弹一开槽线机器刨槽(不准手工强凿),管子埋深距离大于15mm,在转弯终端处100mm及间距约1m处扎钢丝固定。

  2.2.2、箱盒在混凝土中作二次施工,先预埋木盒,待土建抹灰后再行埋箱盒,以保证标高、深浅、横平竖直,座标误差不超过50mm、标高误差不超过5mm。

  2.2.3、砌体内箱盒的预埋须在土建抹灰完成后进行,按照配电箱、开关插座定位图的尺寸和标高弹线定位,其中清水房和精装房的客厅,餐厅,卧室的箱盒口须与抹灰完成后的墙面相平,清水房厨卫的箱盒口须高出抹灰完成后的墙面15mm,精装房厨卫的线盒配合土建瓷砖施工定位,要紧靠瓷砖的一只角,不得跨两匹或两匹以上的瓷砖,盒口与瓷砖完成后的墙面相平。

  2.2.4、吊顶内明配钢管管径在Φ50及以下,应一律采用丝扣连接,不得采用套管连接,严禁直接对口焊接。采用丝扣连接的,其圆钢跨接接地线的直径不得小于5毫米,焊接长度不得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焊接应牢固、平整、饱满,不得有咬肉、夹渣、焊瘤、钢管焊穿等现象。焊完后药渣应及时清除,并刷防锈(防腐)油漆。跨接接地线不得“点焊”。

  (三)、强电系统安装施工

  3.1、施工技术要求

  一)、工艺流程

  预留预埋→基础支架制作安装→配电箱柜安装→电缆敷设及管内穿线→灯

  具开关插座安装→调试→灯具、电机试调试压→单机调试→联动调试→竣工验收。

  二)、预留预埋

  施工前要认真熟悉图纸,并密切配合好土建施工进度,做到预留预埋一次到位,位置准确无误,严禁漏留少埋。

  1、钢管暗配

  1.1、安装时尽量减少弯曲和交叉,钢管不应有穿孔裂缝,显著的凹凸不平及严重锈蚀现象,管内壁光滑无毛刺,管口应刮光,管内壁应刷防锈漆。暗配管弯曲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埋设时地下或混凝土楼板内不应小于管径的10倍,且弯曲不应出现裂缝或显著的凹痕等现象。

  暗配管连接宜采用管外焊接,安装时,连接管的对口处应在套管的中心位置,套管的长度为连接管外径的1.5~3倍,焊接口应牢固严密。

  埋入混凝土的钢管,离表面的净距不小于15mm,在砖墙内剔槽敷设时,必须用强度不低于C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

  管道超过下列长度,应加设接线盒。

  1.2、预留空洞:预留洞应在土建绑轧钢筋前确定好位置,根据箱体设备几何尺寸,高度留出洞的大小及位置。

  1.3、接线盒、开关、插座盒,暗设于楼板层内,混凝土墙体及混凝土柱内的接线盒、开关盒、插座盒的安装应于土建施工同步进行,钢管进入接线盒时,暗配管可采用点焊固定,其间用ф6圆钢作接地跨接,跨接搭接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且双面焊。管口露出箱内不小于5mm,与设备连接的钢管引出地面后,管口就应认真保护,防止异物进入导致堵塞。

  2、PVC管暗配

  2.1、PVC管口应平整光滑,管与管及箱盒等之间连接时应采用专用胶合剂,接口应牢固,进入箱盒的深度为管外径的1.1倍。

  2.2、PVC管直埋于混凝土,在浇捣混凝土时,派专人防护,防止机械损伤,避免管路堵塞。

  2.3、PVC管在砖墙内剔槽敷设时,必须用强度不低于C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

  3、钢管明配

  3.1、钢管明配前应检查内部是否清洁,无铁屑及毛刺,切断口应用锉锉光

  滑。

  3.2、钢管敷设时,其位置走向应符合要求,配管应平直连接,支架间距固定牢固。垂直敷设的明配管应做到竖直,允许偏差为2m以内均为3mm,全长不应超过管子内径的1/2。明配管连接采用丝扣连接,在管接头两端应焊接地跨接线,每端焊接不应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加双焊,金属线管、焊接地线的规格见附表。

  3.3、明配管进接线盒、配电箱时,应用锁紧螺母或护圈帽固定,露出锁紧螺母丝扣2~4扣,钢管与盒(箱)处焊接地跨接线、盒采用点焊。钢管端焊接不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焊接。

  3.4、钢管与设备进行连接时,应将钢管敷设到设备内,如不能直接进入时,采用金属软管引入设备,管口包扎严密,管口距地面高度一般不低于200mm。

  3.2、管内穿线与接线

  (1)、管内穿线在建筑物的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穿线前,应将管中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

  (2)、导线的分色:穿入管内的电线必须分色,为了保证安全和施工方便,线管管口至配电箱总开关的一段干线回路及各用电支路应按色标要求L1相为黄色,L2相为绿色,L3相为红色N(中性线)为淡蓝色,PE保护线为黄/绿双色。

  (3)、导线在管内不得有接头和扭结,其接头应在接线盒内连接,导线穿入钢管内,在导线出口处,应装护口保护导线,再不进入盒(箱)内的垂直管口,穿入导线后,应将管口作密封处理.铁制接线盒刷防锈漆两遍.(4)、多股导线连接采用绞接法,绞接完后搪锡.搪锡在拼线4h内完成,禁止用盐酸作清洁剂,应用焊锡膏,锡纯度要掌握好一般用65%锡,35%铝,锡要完全熔化,采用喷灯熔锡,搪锡完成后,内层包绝缘塑料胶布,接头外绝缘不得低于原价的绝缘层水平,外层包黑胶布,接头外绝缘不得低于原价的绝缘层的水平。

  3.3、电缆桥架安装

  (1)、桥架内电缆的首末端处要标记,注明电缆编号、型号规格、起始点。

  (2)、敷设导线的线槽,其材质为金属表面镀锌处理.线槽内敷设的导线应按回路绑扎成束并应适当固定,导线不得在线槽内接头,安装在任何场所的线槽均须盖板齐全牢固。

  (3)、敷设电缆的桥架或托盘在任何情况下必须保证:其弯曲半径为敷设的外径最大的电缆的10倍,如弯头达不到要求,应予调换或自制符合要求的弯头。

  (4)、在弱电竖井内设电缆爬架。

  (5)、线槽、桥架、托盘连接板的螺栓应紧固,螺母应位于线槽、桥架、托盘的外侧。

  (6)、线槽、桥架、托盘、钢索等配线,其正常情况下与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均应牢固的连接为一整体,并可靠接地以保证其全长为良好的电气通路.其镀锌制品的线槽、桥架、托盘的搭接处用螺母、平垫、弹簧垫紧固后可不做跨接线;非镀锌制品的金属线槽、桥架、托盘的搭接处,应用跨接地线连为整体。

  (7)、电缆可敷设在线槽内,但桥架或托盘内不应直接敷设导线。

  (8)、电缆支架应安装牢固,横平竖直.各电缆支架的同层横档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低偏差不应大于5mm.在有坡度的电缆沟内或建筑物上安装的电缆支架,应有与电缆沟或建筑物相同的坡度.

  (9)、电缆支架必须先涂防腐底漆。油漆应均匀完整,也可以采用其它耐腐蚀性能较好的材料做支架。

  (10)、桥架支撑点不应在桥架接头处,距接头处0.5M为宜,在桥架拐弯和分支处,距分支点0.5M应加支持点。如设计院和厂家有特殊要求,按设计和厂家要求施工。

  3.4、电缆敷设施工

  (一)、电缆敷设前应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级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应无扭曲、损坏及漏油现象。高压电缆敷设前应进行耐压和泄漏电流试验,试验标准应符合国家和当地供电部门规定。

  (二)、电缆出入口处及管口处均做好密封处理。

  (三)、电缆敷设排列整齐,水平敷设的电缆,首尾两端、转弯两侧及每隔5-10m处设固定点。

  (四)、电缆的首端、末端和分支处设标志牌。

  (五)、电缆头制作

  1、电缆接头必须准确,并联运行电缆的型号、规格、长度、相位一致。

  2、所有电力电缆采用压紧式接线头进行端接,采用专用液压钳。

  3、电缆接头采用专业生产厂家生产的热缩型或环氧树脂基型接头套件制成,接头套件必须可靠、合适,与电缆的实际尺寸和构造匹配。

  4、在电缆终接头、电缆接头、拐弯处装设标志牌。

  5、电缆回路标记清晰,编号准确。

  6、低压电缆线间和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MΩ。

  (六)、电缆穿管前,应清除管内杂物和积水,管口应有保护措施,不进入接线盒(箱)的垂直管口穿入电缆后,管口应密封。

  (七)、穿电缆时,钢管管口应带好护圈帽,并不得强力拉扯。

  (八)、铠装电缆头的接地线采用铜绞线或镀锡铜编织线,截面积不得小于25mm2。

  (九)、电缆的芯线连接金具(连接管和端子),规格与芯线的规格规格适配,且不得采用开口端子。

  3.8、暗装开关、插座安装

  (一)、施工工序

  清理

  开关(插座)接线

  安装开关(插座)芯

  安装盖板

  (二)、开关、插座安装应在建筑物墙体表面装饰工程结束后进行。暗敷设工程中开关、插座安装前,应检查土建装饰工程配合质量是否完善,不能因土建工程缺陷,而影响开关、插座本体的安装质量。

  (三)、暗装开关、插座应有专用盒,严禁开关、插座无盒安装。盒周围抹灰处应尺寸正确、阳角方正、边缘整齐、光滑;墙面裱糊工程在盒处应交接紧密、无缝隙、不糊盖盒盖;饰面板(砖)镶贴工程,开关、插座盒处应用整砖套割吻合,不准用非整砖拼凑镶贴。

  (四)、开关、插座安装前应检查盒内管口是否光滑,钢管敷设管口处护口圈、塑料入盒锁扣有无遗漏,盒内是否清洁无杂物,否则应清理盒内杂物、尘土,可用软塑料管吹除或用抹布将盒内擦干净。

  (五)、接线

  开关接线,电器灯具的相线应经开关控制,多联开关不允许拱头连接,应采用压接帽压接总头后,再进行分支连接,应严格做到使开关控制电源相线,使开关断开后灯具上不带电。插座接线,面对插座的右极接相线,左极接工作零线,单相三孔的保护接地(零)线在正上方。插座接线完成后,将盒内导线顺直,盘成圆圈状塞入盒内。

  3.9、开关、插座面板安装

  跷板开关距地面的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距门口为150-200mm,开关不得置于单扇门后,暗装开关的面板应端正严密并与墙面平,开关位置应与灯位相对应,同一室内开关方向一致;暗装插座应有专用盒,盖板应端正严密并与墙面平。并列安装的开关或插座安装高差为0.5mm内,同一场所的开关或插座安装高差为5mm,开关、插座面板垂直度偏差为0.5mm。

  3.10、照明器具安装

  (一)、施工工序

  检查灯具

  (二)、灯具检查

  1、根据灯具的安装场所检查灯具是否符合要求。安装灯具的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灯具的配件应齐全,无机械损伤、变形等现象。

  2、灯内配线检查,灯具内导线应绝缘良好,无漏电现象,灯具内配线严禁外露,穿入灯具的导线在分支连接处不得承受额外应力和磨损,多股软线的端头需盘圈,烫锡。

  (三)、灯具组装,根据灯具说明书及示意图把各个灯口安装好。

  (四)、灯具安装

  本工程本工程灯具安装主要为吸顶灯、事故(应急)照明灯、安全出口指示灯、防水防尘灯、荧光灯、紫外线灯等

  1、吸顶灯安装

  根据已敷设好的灯位盒(或灯位引出线)位置,确定出荧光灯的安装位置,将荧光灯贴紧建筑物表面,荧光灯灯箱应完全遮盖住灯位盒,对着灯头盒的位置打好进线孔,将电源线甩入灯箱,在进线孔处套上软塑料管保护导线,找好灯头盒螺孔的位置,在灯箱的底板上用电钻打好安装孔,用机螺丝拧牢固,在灯箱的另一端用膨胀螺栓加以固定。灯箱固定后,将电源线压入灯箱的端子板(或瓷接头)上,无端子板的灯箱,应把导线连接好,把灯具的反光板固定在灯箱上,并将灯箱调整顺直。最后把荧光灯管装好。灯具重量大于3kg时,固定在螺栓或预埋吊钩上,每个灯具固定用螺钉或螺栓不少于2个。当灯具距地面高度小于2.4m时,灯具的可接近裸露导体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并应有专用接地螺栓,且有标识。

  组装灯具

  安装灯具

  通电试运行

  2、事故(应急)照明灯具安装

  根据已敷设好的灯位盒(或灯位引出线)位置,确定出应急灯的安装位置,找好灯位盒安装孔的位置(应急灯灯箱应完全遮盖住灯位盒),在灯箱的底板上用电钻打好安装孔,并在灯箱上对着灯位盒(或灯位引出线)的位置同时打好进线孔。安装时,在进线孔处套上软塑料管保护导线,将电源线引入灯箱内。

  事故(应急)照明灯的电源除正常电源外,另有一组电源供电;应急照明在正常电源断电后,电源转换时间为:疏散照明≤15s,备用照明≤15s,安全照明≤0.5s;疏散照明由安全出口标志灯和疏散标志灯组成,安全出口灯距地高度不低于2m,且安装在疏散出口和楼梯口里侧的上方;疏散标志灯安装在安全出口的顶部,楼梯间、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应安装在1m以下的墙面上;应急照明线路在每个防火分区有独立的应急照明回路,穿越不同防火分区的线路有防火隔堵措施。

  3、通电试运行,灯具安装完毕,且各条支路的绝缘电阻摇测合格后,方允许通电试运行,通电后应仔细检查和巡视,检查灯具的控制是否灵活、准确,开关与灯具控制顺序是否对应。如果发现问题必须先断电,然后查找原因进行修复。

  13、脚手架及支撑搭设方案

  (一)、脚手架选择

  1、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和施工要求,结合我公司在其它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采用双排落地钢管脚手架作为外架。

  2、“四口”、“五临边”采用钢管架进行防护。楼梯阳台临边搭设防栏杆以保证行人安全

  (二)、双排落地脚手架的搭设和构造要求

  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分层厚度不大于250mm。搭设前在搭设范围内铺设200mm厚的连砂石面并夯实平整,架子立杆设底座,铺放宽度不小于300mm、长度不小于3m的木板。

  采用钢管和扣件搭设,立杆横向间距0.9m,纵向间距1.5m,里立杆距离楼板边0.5m,操作层小横杆间距1.0m,大横杆步距为1.8m;平楼层的每步架均设通长扶手钢管和挡脚板;连墙杆:水平方向上每4-5个纵距,竖向上每2个步距与建筑物的柱或墙体刚性连接牢固;扫地杆:纵、横向都设置,距地面200mm,纵向通长设置,横向扫地杆设置在纵向扫地杆的下侧;剪刀撑:剪刀撑设置在脚手架立杆外侧,并与立杆绑扣牢,剪刀撑与地面的夹角为45°,剪刀撑应连续

  设置不得中断;脚手板:脚手板采用50mm厚木架板,脚手板在架上满铺,且与小横杆固定;安全网:在每层楼面各搭设一道固定的水平安全网,操作层搭设一道水平安全网,架子外侧满挂密目安全网全封闭。

  脚手架搭设完毕,经过建造师、项目总工、施工工程师、质安工程师会同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并挂合格准用牌。

  (三)、脚手板铺设及安全防护

  ①操作层脚手板必须满铺,板端应同时搁置在小横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0.2m,严禁出现探头板。

  ②在操作层外侧应设置安全栏杆,高度1.0~1.2m,且不应少于两道横钢管。

  ③在未砌筑外墙的楼层,应沿柱边设安全栏板,采用钢管紧扣在柱上,钢管栏杆上拴竹胶合板,高度>0.9m。

  5、架子拆除

  ①架子拆除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地面设专人指挥,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

  ②拆除高处架子的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软底鞋。

  ③拆除顺序应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即:先拆栏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的原则依次进行,要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作业。

  ④拆立杆时,应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

  ⑤连墙点应随拆除进度逐层拆除,拆抛撑前,应设置临时支撑,然后再拆抛撑。

  ⑥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⑦在大片架子拆除前应将预留的斜道、上料平台、通道等先行加固,以便拆除后能确保其完整、安全和稳定。

  ⑧拆除时,如附近有外电线路,要采取隔离措施。严禁架杆接触电线,拆除时不应碰坏门窗、玻璃、水落管、房檐瓦片,地下明沟等物品。

  ⑨拆下的材料,应用绳索拴住,利用滑轮徐徐下运,严禁抛掷,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当天拆当天清,拆下的扣件或铁丝

  要集中回收处理。

  ⑩在拆架过程中,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

  第五章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是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具体落实,其主要是对施工各阶段及施工中的各控制要素进行质量上的控制,从而达到施工质量目标的要求。

  (1)施工阶段性的质量控制措施

  1)事前控制阶段:事前控制阶段是在正式施工活动开始前进行的质量控制,事前控制主要是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编制《质量保证计划》,制定现场的各种管理制度,完善计量及质量检测检查和控制,并编制相应的检验计划。

  2)事中控制阶段: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主要有:

  (A)完善工序质量控制,把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都纳入管理范围。及时检查和审核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控制图表,抓住影响质量的关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

  (B)严格工序间的交换检查,做好各项隐蔽验收工作,加强交检制度的落实,前道工序达不到要求决不交给下道工序施工,直到质量符合要求为止。

  (C)对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按相应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进行检查、验收。同时,如施工中出现特殊情况,隐蔽工程未经验收而擅自封闭、掩盖或使用无合格证的工程材料,或擅自变更替换工程材料等,总工程师有权向项目经理建议下达停工令。

  3)事后控制阶段是指对施工已完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控制。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单位工程进行检查验收,整理所有的技术资料并编目、建档。

  在保修阶段,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有关条款对本工程进行维修。

  (2)施工质量控制要素

  按照国家和四川省颁发的标准、规范,依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总承包合同,为了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本工程将完全依据ISO9002标准实施管理,并将以下20个要素作为质量控制的要点,同时建立以项目总工程师的质量保证体系。

  (1)质量计划编制和实施控制:

推荐访问:超限检测站设计方案 超限 设计方案 检测

本文链接:https://www.qqxam.com/fanwendaquan/youxiufanwen/11988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顶好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2022022431号-3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