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顶好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2篇

时间:2023-10-10 13:00:06 来源:顶好范文网
导读: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元旦】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元旦】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2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2篇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篇1

【元旦】

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元宵】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宋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

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王家《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上巳】

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寒食】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元镇《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柳绿。”

【清明】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端午】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杜甫有《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

【乞巧】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和凝《宫词》:“阑珊星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

【中秋】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韦庄《送秀才归荆溪》:“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重阳】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篇2

1,科举考试程序

⑴童试即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的入学考试,是读书士子的进身之始。应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统称童生。

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院试录取者即可进入所在地、府、州、县学为生员,俗称“秀才”,生员分廪生、增生、附生三等。生员经科试合格,即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

⑵乡试是地方考试。唐宋时称“乡贡”、“解试”。明清两代在各省城举行。每届三年,考期在子、午、卯、酉年的秋八月,称“秋闱”(秋试),为正科。遇新君登极寿诞庆典,加科为恩科。考三场,每场三日。由钦命的主考官主持,凡属本省生员、贡生、监生等经科试合格,方准应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可于次年春进京应会试,即便会试没取中,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⑶会试与殿试是中央考试。乡试翌年,即丑、辰、末、戍年春季,举人汇集京城,先应由礼部举行的会试,又称“礼闱”、“春闱”,考三场,每场三日。取中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⑷会试后贡士再应由皇帝亲自御殿覆试、决定取舍、等第的殿试,试期一天,依成绩分甲赐及第、出身、同出身,然后释褐授官。殿试第一甲第一名,初称“榜首”,亦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科举考试是取士之制,学校教育是养士之法,选才有赖于育才,两者互为依存,密不可分。

学而优则仕,1300年间,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学校的学生,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踏上仕途,科举考试操纵着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科举是学校的教育目标,考试内容即学校的教学内容;取士标准就是学校的培养标准,学校追求的是中举及第。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科举成为整个教育的重心。科举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勤奋读书的热情,读书人数急剧上升,中央官学、州县学、书院及各种私塾空前发展,教育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文化水平的的提高。

2,古代的学校教育

学校在我国出现很早,传说夏代已经有了正式的学校,“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所以在先秦,学校有时称为“庠序”,如《孟子》说“谨庠序之教”。周代以后,学校的设置日益完备,形成了从国家到地方,从公办到私立等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办学模式。

⑴中央官学

中央官学是朝廷直接设立和管辖的,旨在培养各种统治人才的学校。主要分为最高学府(太学、国子监)、专科学校(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画学、武学等)和贵族学校(弘文馆、崇文馆、宗学、旗学等)。唐代中央官学繁盛,制度完备,南宋以后渐走下坡路,逐步衰败,已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名存实亡。清末,被学堂所代替。

⑵地方乡学

从汉代起,地方上普遍设立乡学,此后日益完备。到唐代,对学校的教师、学生名额、招生对象、学习内容等,都有明文规定。

⑶书院

书院是教育、学术研究的主要场所,是进行文化传播、普及文化和宣扬教化的基地。唐宋期间以私人创办、私人讲学为主,元明时官方加强了控制,到了清代基本官化。千余年来,书院与科举关系密切是长期的、普遍的,而较不重视科举的书院是短时间的、少数的。书院也因科举盛而产生,随科举废而消亡。

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和应天府书院合称为我国古代四大书院。

⑷私学

私学是古代民间私人办的学校,始于春秋时期。有家塾、经馆、精舍、私塾、村塾、冬学、蒙学等。私学的教学主要为进入官学、书院以及应科举考试的准备。史书记载孔子最早兴办私学。《王冕读书》中“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的“学舍”,就是这类学校。

3,古代学校教育的课程

我国古代最早进行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六艺,即是我国古代教育的六门科目: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的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诸子百家纷纷办学,宣传各自的思想学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

汉代武帝以后,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实行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儒家经典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为广大中小地主阶级子弟进官为吏开辟道路,但也加强了对知识分子思想和人格限制。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不仅社会思想受到钳制,而且形式上的创造性也被扼制。到光绪31年(1905),清政府废科举开学堂。

附录:

古代启蒙教育读本有:《童蒙训》《弟子归》《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幼学琼林》《朱子家训》《增广贤文》等。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篇3

【元旦】

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元宵】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宋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

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王家《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上巳】

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寒食】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元镇《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柳绿。”

【清明】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端午】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杜甫有《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

【乞巧】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和凝《宫词》:“阑珊星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

【中秋】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韦庄《送秀才归荆溪》:“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重阳】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篇4

古老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中国古代礼仪文化常识

交谈礼仪

态度诚恳,表情自然、大方,语言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谈话时不可用手指指人,做手势动作幅度要小。谈话者应保持一定距离。在公共场合男女之间不要耳鬓厮磨,与非亲属关系的异性避免长时间攀谈、耳语。

对长辈、师长、上级说话要尊重,对下级、晚辈、学生说话则注意平易近人。同时与几个人谈话,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两个人身上,要照顾到在场的每一个人,注意听取对方的话。

不可出言不逊、强词夺理。不可谈人隐私,揭人短处。不可背后议论他人,拨弄是非。不说荒诞离奇、耸人听闻的事,不搞小广播。谈话中意见不一致时,要保持冷静,以豁达的态度包容异已或回避话题。忌在公众场合为非原则性问题大声喧哗、争执打闹。遇有攻击、侮辱性言辞,一定要表态,但要掌握尺度。

政治礼仪

①祭天

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天的崇拜。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最高统治者为天子,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②祭地

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③宗庙之祭

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祭祀时还要卜筮选尸。尸一般由孙辈小儿充当。庙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祀时行九拜礼:“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自汉代起始修陵园立祠祭祀先代帝王。明太祖则始创在京都总立历代帝王庙。嘉靖时在北京阜成门内建立历代帝王庙,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④对先师先圣的祭祀

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释奠”礼(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没有尸),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明代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代,盛京(辽宁沈阳)设有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孔子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曲阜的庙制、祭器、乐器及礼仪以北京太学为准式。乡饮酒礼是祭祀先师先圣的产物。

⑤相见礼

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平民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施礼。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

⑥军礼

包括征伐、征税、狩猎、营建等。

重要场合的礼仪

一、吉礼

即祭祀之礼,为敬奉神与鬼的典礼,主要有祭天地、祭社稷、祭宗庙等礼仪活动。

二、凶礼

即有关哀悯、吊唁、忧患的典礼。包括丧礼、遇到饥荒时的荒礼、遇到严重自然灾害事的吊礼、国内发生动乱时的恤礼、有外敌入侵时的禬礼等。凶礼都是在发生不幸事件之后,祈求和平和减轻灾祸的礼仪。

三、军礼

有关军事活动的礼仪。包括用兵征伐、均土地和征赋税、田猎、营建土木工程、定疆封土等活动中的礼仪。

四、宾礼

宾礼即为天子接见诸侯、宾客,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交往时的礼仪。后代则将皇帝遣使藩邦,外来使者朝贡、觐见及相见之礼等都归入宾礼。

五、嘉礼

古代礼仪中内容最丰富的部分,上至王位承袭,下至乡饮酒礼,无所不包,最重要的内容有婚礼、冠礼、射礼、飨礼、宴礼、贺庆礼等。其中,婚冠礼是嘉礼的核心。

六、婚冠之礼

婚礼可分为祭服婚礼、朝服婚礼、公服婚礼。唐宋制度,男方四品以上以冕服婚,九品以上以爵弁服婚,庶人以绛公服婚。女方以礼衣或连裳嫁。

七、冠礼

冠礼是成人礼,是给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在氏族社会,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要参加一种「成丁礼」,冠礼应当是从这种「成丁礼」演变而来。

八、笄礼

笄礼,即汉民族女孩成人礼。自周代起,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笄礼由主妇为笄者结发着笄,由女宾以醴酒礼之。笄礼至明代即废而不用。民间女子婚嫁时将头发挽束成髻,用簪子固定,与婚前发式明显不同。这也算保留了些许笄礼遗风。

古代称呼礼仪常识

一、谦称

1.自称:愚、敝、卑、臣、仆、蒙、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

2.帝王自称:孤、寡、朕、不谷

3.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一般为拙荆、贱内、内人、山荆

6.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犬子、小犬

7.称女儿为息女、小女等

8.女子自称一般用妾、奴等

很多谦称是有规律的,例如:

“家”字。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如,称父亲为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母亲为家母、家慈;称兄长:家兄;称姐姐家姐;家叔:称叔叔。

“舍”字。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如,称弟弟:舍弟;称妹妹:舍妹;舍侄:称侄子;称亲戚:舍亲。

“小”字。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为小弟;地位低的人自称:小人;谦称自己的商店:小店。

“老”字。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如谦称自己没有文化:老粗;老年人谦称自己:老朽;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脸;老年妇女谦称自己:老身。

“敢”字。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如用于问对方问题:敢问;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请;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敢烦。

“愚”字。用于自称的谦称。如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兄;称自己的见解:愚见。

“拙”字。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如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笔;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见解:拙见。

“敝”字。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谦称自己:敝人;谦称自己的姓:敝姓;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处;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敝校。

“鄙”字。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谦称自己:鄙人;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谦称自己的见解:鄙见。

二、敬称

1.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2.对将军:麾下

3.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死去的帝王:先帝。

6.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7.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

三、特殊的称谓

1.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古人常用传统日常礼仪

行走之礼

古称“趋礼”,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传统趋礼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既表现对尊者的尊敬,又可以避让行人。

饮酒之礼

古代饮酒礼仪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我国古代饮酒有以下一些礼节: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要相互跪拜。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叫侍饮,通常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坐入次席。长辈命晚辈饮酒,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晚辈也不能先饮尽。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筵席之礼

所谓“筵”就是铺在地上的蒲苇编织物,而“席”是放置在“筵”之上的萑草编织物或皮料。秦汉时期,人们在读书、待客、饮宴等日常活动时,均席地而坐,其坐姿不是盘腿大坐,而是跽,即双膝着地,脚底朝上,上身挺直,姿势像跪,但臀部是坐在脚跟上的,所以也称跪坐。古人筵席席面一般是4人,一个方向一个人。设在“堂”上的筵席比较正式,座次一般以南向为尊,故主宾座位在北,而主人、副宾、主方陪同座位则分别在东、南、西,西座为末座。而设在“室”内的宴饮活动,带有因私性质,多以东向为尊,故主宾在西,而主人、副宾、主方陪同分别在北、南、东,东座为末座。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篇5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4、古代学校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á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国子监】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5、古代学官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篇6

(一)古人名、字、号辑录:

孔子,名丘,字仲尼,号圣人。

孟子,名轲,字子舆,号亚圣。

司马迁,字子长,官太史令。

曹植,字子建,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有“诗圣”之称。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韩愈,字退之,谥号文

杜牧,字牧之,晚年居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

司马光,字君实,谥号文正。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

关汉卿,号己斋叟。

施耐庵,原名耳,后名子安,字耐庵。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二)古人作品命名

1,以地名命名

《柳河东集》(柳宗元,河东(今山西永济)人)

《昌黎先生文集》(韩愈,祖籍河北昌黎县)

《孟襄阳集》(孟浩然,湖北襄阳人)

《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江西临川人)

《亭林诗文集》(顾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

《小仓山房文集》(袁枚,辞官后,定居江宁小仓山)

2,以书室名命名

《聊斋志异》(蒲松龄)

《饮冰室合集》(梁启超)

《惜抱轩诗文集》(姚鼐)

《七录斋集》(张溥)

3,以谥号命名

《王文公集》(王安石,谥号“文”)

《欧阳文忠公文集》(欧阳修,卒谥“文忠”)

《诚意伯刘文成公集》(刘基,封诚意伯,谥“文成”)

《范文正公集》(范仲淹,谥号“文正”)

4,以名号命名

《诚斋集》(杨万里,别号诚斋)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篇7

古老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中国古代礼仪文化常识

交谈礼仪

态度诚恳,表情自然、大方,语言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谈话时不可用手指指人,做手势动作幅度要小。谈话者应保持一定距离。在公共场合男女之间不要耳鬓厮磨,与非亲属关系的异性避免长时间攀谈、耳语。

对长辈、师长、上级说话要尊重,对下级、晚辈、学生说话则注意平易近人。同时与几个人谈话,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两个人身上,要照顾到在场的每一个人,注意听取对方的话。

不可出言不逊、强词夺理。不可谈人隐私,揭人短处。不可背后议论他人,拨弄是非。不说荒诞离奇、耸人听闻的事,不搞小广播。谈话中意见不一致时,要保持冷静,以豁达的态度包容异已或回避话题。忌在公众场合为非原则性问题大声喧哗、争执打闹。遇有攻击、侮辱性言辞,一定要表态,但要掌握尺度。

政治礼仪

①祭天

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天的崇拜。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最高统治者为天子,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②祭地

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③宗庙之祭

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祭祀时还要卜筮选尸。尸一般由孙辈小儿充当。庙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祀时行九拜礼:“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自汉代起始修陵园立祠祭祀先代帝王。明太祖则始创在京都总立历代帝王庙。嘉靖时在北京阜成门内建立历代帝王庙,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④对先师先圣的祭祀

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释奠”礼(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没有尸),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明代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代,盛京(辽宁沈阳)设有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孔子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曲阜的庙制、祭器、乐器及礼仪以北京太学为准式。乡饮酒礼是祭祀先师先圣的产物。

⑤相见礼

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平民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施礼。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

⑥军礼

包括征伐、征税、狩猎、营建等。

重要场合的礼仪

一、吉礼

即祭祀之礼,为敬奉神与鬼的典礼,主要有祭天地、祭社稷、祭宗庙等礼仪活动。

二、凶礼

即有关哀悯、吊唁、忧患的典礼。包括丧礼、遇到饥荒时的荒礼、遇到严重自然灾害事的吊礼、国内发生动乱时的恤礼、有外敌入侵时的禬礼等。凶礼都是在发生不幸事件之后,祈求和平和减轻灾祸的礼仪。

三、军礼

有关军事活动的礼仪。包括用兵征伐、均土地和征赋税、田猎、营建土木工程、定疆封土等活动中的礼仪。

四、宾礼

宾礼即为天子接见诸侯、宾客,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交往时的礼仪。后代则将皇帝遣使藩邦,外来使者朝贡、觐见及相见之礼等都归入宾礼。

五、嘉礼

古代礼仪中内容最丰富的部分,上至王位承袭,下至乡饮酒礼,无所不包,最重要的内容有婚礼、冠礼、射礼、飨礼、宴礼、贺庆礼等。其中,婚冠礼是嘉礼的核心。

六、婚冠之礼

婚礼可分为祭服婚礼、朝服婚礼、公服婚礼。唐宋制度,男方四品以上以冕服婚,九品以上以爵弁服婚,庶人以绛公服婚。女方以礼衣或连裳嫁。

七、冠礼

冠礼是成人礼,是给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在氏族社会,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要参加一种「成丁礼」,冠礼应当是从这种「成丁礼」演变而来。

八、笄礼

笄礼,即汉民族女孩成人礼。自周代起,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笄礼由主妇为笄者结发着笄,由女宾以醴酒礼之。笄礼至明代即废而不用。民间女子婚嫁时将头发挽束成髻,用簪子固定,与婚前发式明显不同。这也算保留了些许笄礼遗风。

古代称呼礼仪常识

一、谦称

1.自称:愚、敝、卑、臣、仆、蒙、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

2.帝王自称:孤、寡、朕、不谷

3.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一般为拙荆、贱内、内人、山荆

6.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犬子、小犬

7.称女儿为息女、小女等

8.女子自称一般用妾、奴等

很多谦称是有规律的,例如:

“家”字。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如,称父亲为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母亲为家母、家慈;称兄长:家兄;称姐姐家姐;家叔:称叔叔。

“舍”字。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如,称弟弟:舍弟;称妹妹:舍妹;舍侄:称侄子;称亲戚:舍亲。

“小”字。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为小弟;地位低的人自称:小人;谦称自己的商店:小店。

“老”字。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如谦称自己没有文化:老粗;老年人谦称自己:老朽;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脸;老年妇女谦称自己:老身。

“敢”字。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如用于问对方问题:敢问;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请;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敢烦。

“愚”字。用于自称的谦称。如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兄;称自己的见解:愚见。

“拙”字。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如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笔;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见解:拙见。

“敝”字。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谦称自己:敝人;谦称自己的姓:敝姓;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处;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敝校。

“鄙”字。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谦称自己:鄙人;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谦称自己的见解:鄙见。

二、敬称

1.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2.对将军:麾下

3.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死去的帝王:先帝。

6.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7.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

三、特殊的称谓

1.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古人常用传统日常礼仪

行走之礼

古称“趋礼”,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传统趋礼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既表现对尊者的尊敬,又可以避让行人。

饮酒之礼

古代饮酒礼仪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我国古代饮酒有以下一些礼节: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要相互跪拜。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叫侍饮,通常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坐入次席。长辈命晚辈饮酒,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晚辈也不能先饮尽。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筵席之礼

所谓“筵”就是铺在地上的蒲苇编织物,而“席”是放置在“筵”之上的萑草编织物或皮料。秦汉时期,人们在读书、待客、饮宴等日常活动时,均席地而坐,其坐姿不是盘腿大坐,而是跽,即双膝着地,脚底朝上,上身挺直,姿势像跪,但臀部是坐在脚跟上的,所以也称跪坐。古人筵席席面一般是4人,一个方向一个人。设在“堂”上的筵席比较正式,座次一般以南向为尊,故主宾座位在北,而主人、副宾、主方陪同座位则分别在东、南、西,西座为末座。而设在“室”内的宴饮活动,带有因私性质,多以东向为尊,故主宾在西,而主人、副宾、主方陪同分别在北、南、东,东座为末座。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篇8

诸子散文--《论语》、《老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风骚--《诗经》和《楚辞》的并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四书五经--“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书。“五经”指《易》、《尚书》、《诗》、《礼》、《春秋》五部儒家的经典。

六艺经传--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

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吕氏春秋》--先秦杂家代表著作,又名《吕览》,系战国时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成。

《左传》--《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战国策》--国别体史书,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系西汉刘向编订。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世说新语》--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集。

《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字典。

“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

三言二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

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九卿三公

卿和公都是官职名称。据历史记载,西周时期周王朝及诸侯都有卿,分上中下三级。战国时期,不少国家沿用。上卿是当时最高的官职。

九卿之说始于秦汉,指的是太常、光禄勋、卫尉、廷尉、太仆、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官职。

具体一点来说,太常掌管宗庙祭祀与礼仪;光禄勋掌管宫廷的守卫和护从;卫尉负责宫门警卫工作;太仆掌管皇帝的车马;廷尉是最高司法之官,掌管刑狱、案件的审理等;大鸿胪又叫典客或大行令,负责外交及民族事务;宗正负责管理皇室、宗族的事务;大司农又名治粟内史或大农令,掌管谷货、租税、赋役、财政等;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以供养皇帝。到北魏时期,在正卿之下还设少卿,历代相沿,直到清末才废止。

三公之说也起始很早,周时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西汉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使大夫(大司空)为三公。到东汉时,名称有所改变,指太尉、司徒、司马。三公又叫“三司”,共同负责军政事务。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篇9

诸子散文--《论语》、《老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风骚--《诗经》和《楚辞》的并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四书五经--“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书。“五经”指《易》、《尚书》、《诗》、《礼》、《春秋》五部儒家的经典。

六艺经传--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

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吕氏春秋》--先秦杂家代表著作,又名《吕览》,系战国时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成。

《左传》--《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战国策》--国别体史书,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系西汉刘向编订。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世说新语》--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集。

《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字典。

“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

三言二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

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九卿三公

卿和公都是官职名称。据历史记载,西周时期周王朝及诸侯都有卿,分上中下三级。战国时期,不少国家沿用。上卿是当时最高的官职。

九卿之说始于秦汉,指的是太常、光禄勋、卫尉、廷尉、太仆、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官职。

具体一点来说,太常掌管宗庙祭祀与礼仪;光禄勋掌管宫廷的守卫和护从;卫尉负责宫门警卫工作;太仆掌管皇帝的车马;廷尉是最高司法之官,掌管刑狱、案件的审理等;大鸿胪又叫典客或大行令,负责外交及民族事务;宗正负责管理皇室、宗族的事务;大司农又名治粟内史或大农令,掌管谷货、租税、赋役、财政等;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以供养皇帝。到北魏时期,在正卿之下还设少卿,历代相沿,直到清末才废止。

三公之说也起始很早,周时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西汉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使大夫(大司空)为三公。到东汉时,名称有所改变,指太尉、司徒、司马。三公又叫“三司”,共同负责军政事务。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篇10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4、古代学校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á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国子监】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5、古代学官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篇11

(一)古人名、字、号辑录:

孔子,名丘,字仲尼,号圣人。

孟子,名轲,字子舆,号亚圣。

司马迁,字子长,官太史令。

曹植,字子建,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有“诗圣”之称。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韩愈,字退之,谥号文

杜牧,字牧之,晚年居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

司马光,字君实,谥号文正。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

关汉卿,号己斋叟。

施耐庵,原名耳,后名子安,字耐庵。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二)古人作品命名

1,以地名命名

《柳河东集》(柳宗元,河东(今山西永济)人)

《昌黎先生文集》(韩愈,祖籍河北昌黎县)

《孟襄阳集》(孟浩然,湖北襄阳人)

《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江西临川人)

《亭林诗文集》(顾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

《小仓山房文集》(袁枚,辞官后,定居江宁小仓山)

2,以书室名命名

《聊斋志异》(蒲松龄)

《饮冰室合集》(梁启超)

《惜抱轩诗文集》(姚鼐)

《七录斋集》(张溥)

3,以谥号命名

《王文公集》(王安石,谥号“文”)

《欧阳文忠公文集》(欧阳修,卒谥“文忠”)

《诚意伯刘文成公集》(刘基,封诚意伯,谥“文成”)

《范文正公集》(范仲淹,谥号“文正”)

4,以名号命名

《诚斋集》(杨万里,别号诚斋)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篇12

1,科举考试程序

⑴童试即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的入学考试,是读书士子的进身之始。应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统称童生。

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院试录取者即可进入所在地、府、州、县学为生员,俗称“秀才”,生员分廪生、增生、附生三等。生员经科试合格,即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

⑵乡试是地方考试。唐宋时称“乡贡”、“解试”。明清两代在各省城举行。每届三年,考期在子、午、卯、酉年的秋八月,称“秋闱”(秋试),为正科。遇新君登极寿诞庆典,加科为恩科。考三场,每场三日。由钦命的主考官主持,凡属本省生员、贡生、监生等经科试合格,方准应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可于次年春进京应会试,即便会试没取中,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⑶会试与殿试是中央考试。乡试翌年,即丑、辰、末、戍年春季,举人汇集京城,先应由礼部举行的会试,又称“礼闱”、“春闱”,考三场,每场三日。取中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⑷会试后贡士再应由皇帝亲自御殿覆试、决定取舍、等第的殿试,试期一天,依成绩分甲赐及第、出身、同出身,然后释褐授官。殿试第一甲第一名,初称“榜首”,亦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科举考试是取士之制,学校教育是养士之法,选才有赖于育才,两者互为依存,密不可分。

学而优则仕,1300年间,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学校的学生,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踏上仕途,科举考试操纵着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科举是学校的教育目标,考试内容即学校的教学内容;取士标准就是学校的培养标准,学校追求的是中举及第。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科举成为整个教育的重心。科举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勤奋读书的热情,读书人数急剧上升,中央官学、州县学、书院及各种私塾空前发展,教育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文化水平的的提高。

2,古代的学校教育

学校在我国出现很早,传说夏代已经有了正式的学校,“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所以在先秦,学校有时称为“庠序”,如《孟子》说“谨庠序之教”。周代以后,学校的设置日益完备,形成了从国家到地方,从公办到私立等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办学模式。

⑴中央官学

中央官学是朝廷直接设立和管辖的,旨在培养各种统治人才的学校。主要分为最高学府(太学、国子监)、专科学校(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画学、武学等)和贵族学校(弘文馆、崇文馆、宗学、旗学等)。唐代中央官学繁盛,制度完备,南宋以后渐走下坡路,逐步衰败,已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名存实亡。清末,被学堂所代替。

⑵地方乡学

从汉代起,地方上普遍设立乡学,此后日益完备。到唐代,对学校的教师、学生名额、招生对象、学习内容等,都有明文规定。

⑶书院

书院是教育、学术研究的主要场所,是进行文化传播、普及文化和宣扬教化的基地。唐宋期间以私人创办、私人讲学为主,元明时官方加强了控制,到了清代基本官化。千余年来,书院与科举关系密切是长期的、普遍的,而较不重视科举的书院是短时间的、少数的。书院也因科举盛而产生,随科举废而消亡。

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和应天府书院合称为我国古代四大书院。

⑷私学

私学是古代民间私人办的学校,始于春秋时期。有家塾、经馆、精舍、私塾、村塾、冬学、蒙学等。私学的教学主要为进入官学、书院以及应科举考试的准备。史书记载孔子最早兴办私学。《王冕读书》中“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的“学舍”,就是这类学校。

3,古代学校教育的课程

我国古代最早进行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六艺,即是我国古代教育的六门科目: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的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诸子百家纷纷办学,宣传各自的思想学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

汉代武帝以后,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实行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儒家经典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为广大中小地主阶级子弟进官为吏开辟道路,但也加强了对知识分子思想和人格限制。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不仅社会思想受到钳制,而且形式上的创造性也被扼制。到光绪31年(1905),清政府废科举开学堂。

附录:

古代启蒙教育读本有:《童蒙训》《弟子归》《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幼学琼林》《朱子家训》《增广贤文》等。

推荐访问:中国古代 常识 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读后感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pdf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书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电子书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在线阅读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电子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哪个版本最好

本文链接:https://www.qqxam.com/fanwendaquan/youxiufanwen/10008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顶好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2022022431号-3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