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顶好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党建材料 >

县长汇报材料怎么写(1篇)

时间:2024-08-29 12:42:02 来源:顶好范文网
导读: 县长汇报材料怎么写

篇一:县长汇报材料怎么写

  

  申论写给县长的汇报材料

  汇报材料是指工作人员在工作岗位上,经历了一段时间,完成了一项工作后,或者在工作进行中,将自己的工作成果或者进度、建议或者想法、思想或者认识,乃至掌握的情况信息,进行分析整理,所撰写的文字材料。并以这一文字材料在适当时机向领导部门或者党组织的负责人进行口头的或者书面的汇报。

  一、常用类型

  1、工作汇报

  工作汇报是工作人员在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完成后,对本职工作经过汇总、分析、整理、概括后,写给领导的书面材料。工作汇报与工作报告不同。二者虽然有相近之处,比如都反映情况、陈述问题,但在问题分析的深广度上不同。报告,除反映工作进展情况外,重在介绍主要收获和经验,探讨工作规律性,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或解决办法;工作汇报,一般侧重于如实反映情况,虽有分析,却是粗线条的。

  2、思想汇报

  思想汇报是经过分析,向上级和组织全面写出一个阶段的思想状况的书面材料。是一个党员或党外积极分子要求进步,加强党性,改变自己经常使用的一种应用文。工作一段时间后,党员或党外积极分子要想提高认识,清理思想,就要对自己的觉悟进行总结和反思,向党组织汇报,争取组织上的帮助和更快的进步。

  3、情况汇报

  报告是指机关内部情况和外部信息,甚至是工作人员掌握的某一阶段与机关工作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社情民意,定期或随时向领导部门和党组织报告。报告与工作报告关系密切,但有时所有的报告不一定与工作关系密切或直接相关;报告有点类似于思想报告,但有时它并不总是与思想密切相关或直接相关。

  4、专项汇报

  专题报告是针对某一问题的专题报告,重点是问题的表现和发展,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需要吸取的教训,解决问题的措施。

  5、向地方机关、领导汇报

  主要是向当地相关部门或领导汇报工作情况,交流典型经验,协调相关事宜等。

  二、标题

  汇报标题一般有三种写法:

  一是公文式标题,也称简式标题,即由“汇报事由+文种”构成。如“关于落实全省人才工作会议情况的汇报”等。

  二是非公文式标题,也称复式标题,由正标题和副标题两部分组成。正标题一般是同汇报内容有关的一句话,如“突出实践特色确定活动载体”;副标题一般是标明汇报的内容、范围、文种等,如“关于我县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汇报”。

  三是用简略的文字直接点题,如“**工作的情况汇报”、“高清红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三、精心提炼主题

  成文阶段的首要任务是深化总结主题。我们在写作前,会收集许多资料,但在没有形成和确立主题前,这些材料都是零散的、片段的,互相之间缺少关联。而主题的形成和确立,会把它们凝聚起来,形成文章。主题是汇报材料的灵魂,是统帅。古人说“意犹帅也”,这个“意”,决定了材料的取舍、详略,决定了结构的划分与顺序,也决定了标题的拟写。

  汇报材料仅仅有明确的主题还是不够的,还要看所确立的主题是否正确和深刻。因为主题是否正确与深刻,关系到汇报材料是否有思想性和指导意义,关系到汇报材料的成败。

  那么,怎样才能深化主题呢?

  一是要突出中心环节。由于工作期限长、头绪多、纷纭复杂,如果写汇报材料只是一味地贪多求全,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汇报就成了流水账。因此,我们写汇报材料时,要写一个单位的中心工作和主要工作;在评价工作、分析问题、寻找原因时,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到着眼全局,突出重点。

  二是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提炼和深化主题的过程,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总结作品特点和规律的过程。也是全面客观总结经验,提出对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用分裂的观点分析问题,避免偏激、绝对化、片面性等错误倾向。提出问题、提炼意见时,既要看到问题的优点,也要看到问题的缺点;既要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又要客观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既要看到现在的成绩,也要看到未来会产生的各种影响。用两部分的观点看问题,可以增强预见能力,使汇报材料更加客观。

  三是避旧求新。避旧,即避免旧道理、旧办法、旧表述。所谓旧道理,就是陈言、常言、空言,了无新意,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独特见解。旧办法,就是一成不变的做法,墨守成规,不会随时代变化、形式的发展而更新。旧表述即程式化的写作,尽

  管汇报材料的基本结构形式是“老三段”,即基本情况、经验体会、今后意见等,但这不是写汇报材料的固定格式。俗话讲,“文无定法”。结构形式要根据内容和行文目的而定,即使用“三段式”,在表达上也应力求变化,或者形式上演化为“两段式”和“四段式”,或者内容上求突破,按照情况、经验、意见的顺序写,也可以把几个方面概括起来安排结构。求新,即力求观点新颖、材料新鲜、角度新巧。

  四、构建框架结构

  构建框架结构,指的是构建汇报材料结构的形式和方法。当汇报主题确立后,就进入了搭建框架、安排结构阶段。也就是编写提纲,拟制标题和层次观点,规划文章的蓝图。

  汇报材料的结构,通常有三种形式:

  一是纵贯式结构,又称纵式结构。这种结构又演绎成三种形式:

  (1)按时间顺序。将整个工作过程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分为几个阶段,然后分别介绍每个阶段的工作情况和经验教训。从事物发展的纵向过程来展现事物的客观规律,是这类报道材料所依据的逻辑。这种结构清晰、连贯、易操作,适用于内容相对单一的工作总结。

  (2)按人们思想认识的发展顺序依次展开。这种结构形式一般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概述工作情况、归纳成绩做法、指出存在问题,回答“是什么”;第二部分对工作成败原因进行理性分析,形成经验,引出教训,回答“为什么”;第三部分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筹划今后工作,回答“怎么办”。这类汇报材料按照人的思维认识规律,由浅入深,步步展开。

  (3)按照工作阶段或活动步骤的顺序安排层次。即把工作的重要步骤或环节分成独立的内容,写出每一步的要点,突出工作

  方法。这种形式便于反映工作过程,能体现工作重点,适用于专项汇报材料。采用这种结构,要注意防止流水账式写作的弊端。

  第二,平行结构,也称水平结构。这种结构有两种常见形式:

  (1)以工作特点为序。在一项工作中,提炼出几个显著的特点,然后按照特点的逻辑先后,安排文章的顺序。用特点和规律总结工作,可以使总结更深刻,给人的启迪更大。但是需要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对整个工作有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从中归纳、提炼出工作特点(或思想观点),否则会让人感到空泛和流于形式。这种结构体现的思维按照认识的不同性质展开,适用于专项汇报材料。

  (2)按提问顺序。总结工作中容易出现或反映的问题,然后将每个问题与工作情况、经验教训结合起来,以实践和体会的方式写出来。问题划分的标准可以是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一个事物存在的几种形式,也可以是一个部门的几类典型事例,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形成一个系统的结构。这种结构广泛应用于专题报道材料中,是报道某项具体工作或某项活动的较好方式。但是,我们应该尽力找出问题,找出报告工作的本质。

  三是综合结构。也就是说,要综合运用以上方法来安排文章的层次结构。报告写作是一个复杂的思维写作过程,简单按照一种形式排列的层次并不多,尤其是内容复杂、涉及面广的工作报告材料。只用一种形式是不行的,只有综合运用才能做好总结。比如在按工作类别排序的汇报材料中,在每一类工作中,也要突出工作的特点,提出汇报的问题。在按工作特点排序的汇报材料中,要按时间、工作步骤等说明工作特点。如果这些方法用得好,我们的表达会更清晰,更合理。而具体的排序方式只能量体裁衣,也就是根据素材的特点和视点的需要。

  五、掌握表达之道

  表达之道即汇报材料写作的一些表达技巧与方法。除了上述的主题确立和深化、构思谋篇、框架搭建外,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精心制作好标题。一套好的标题对于总结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有些单位的汇报材料不仅没有大标题,就连正文各部分也没有标题,或是用基本情况、工作成效、存在问题、下步打算等简单词组作为标题,很难看出汇报是围绕什么主题展开的。制作标题也是撰写汇报材料的一个重要方面。汇报的大标题要统御全文的小标题,各部分的小标题要紧紧为说明、论证大标题服务,遥相呼应,互为因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制作标题时,不能刻意“对仗”,要在准确的前提下再力求工整。

  第二,细节恰当,要突出重点。一个单位一年的工作内容非常丰富,各项工作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写综合总结,要反映和体现一个单位综合建设的基本特征,内容要相对完整。但也不能求全而贪多,不分主次,什么都记下来做流水账。相反,它必须详细、简洁和有重点。重点内容要详细具体,非重点内容要缩写或省略。有些报道没有特色,不能打动人,往往是因为重点不够突出。那么如何确定关键点呢?总的来说,具有代表性、能反映事物本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经验教训是应该突出的重点。要不遗余力地把重点问题写透、讲透,认真写出本单位的特点,让人一看就觉得是本单位的情况。非常准确、深入,使写出来的举报材料有说服力、有教育意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三是语言准确简洁,文字生动活泼。汇报材料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在语言运用上必须符合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做到准确、简明、庄重、朴实,不能采用一些文学修辞手法对工作过

  程和情况进行渲染、描写,更不能乱用形容词或空发抒情性议论,写得花里胡哨、不伦不类。汇报中,要忌用模棱两可的语言,也要慎用“最”“极”“非常”等副词,要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生编硬造的词,尽量使用材料语言、规范语言,包括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当然,我们强调汇报材料要注意准确、朴实,是从反映工作和情况等方面讲的,是从文风上讲的,并不反对一些新颖的结构和生动活泼的语言。相反,我们提倡用自己的语言,用带有个性的语言,应辩证把握这个表达的“度”。

  六、汇报材料应遵循的原则

  不同的领导喜欢不同的汇报方式,不同的情况也需要采取不同的汇报方式,但是有几项基本原则带有一定的共性,是工作人员必须遵循的。

  1、实事求是的原则

  就是汇报的情况要真实、准确,有具体出处,不能道听途说;提出的建议理由要充分、根据要充分、用事实说话,不能想当然;不要在汇报中使用“大概”、“可能”、“也许”、“差不多”等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词语;对没有经过核实、没有把握的情况,要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反映实际情况,并说明情况来源和可靠程度;面对领导提问回答不上来的时候,要大胆果断声明“不知道”或“不清楚”,不可不懂装懂,不知充知,甚至胡言乱语,搪塞敷衍。

  2、效率第一的原则

  还有一个举报的效率问题。汇报的效率意味着领导可以在最少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信息。这不仅是因为领导工作很忙,俗称天天管,不可能投入太多时间去听工作人员的汇报;因为领导们听汇报的目的是为了更多地了解情况,获取更多的信息。

  工作人员的举报工作一定不能违背领导的初衷。所以有人把效率优先原则当成信息优先原则。为此,工作人员的汇报工作必须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干脆利落、重点突出;先汇报结果和结论,领导有兴趣再汇报过程和必要的补充说明;避免空话、套话、离题的闲话和无用的废话;最终要达到最少占用领导时间,让领导掌握最多信息的目的。

  3、注意场合的原则

  报道还有一个场合问题,好的报道场合有助于达到好的报道效果。最好是在领导心情比较舒服,时间比较宽松,没有外界干扰的时候汇报。一般来说,在这种场合,领导的心态相对平静,态度相对从容,精神相对专注,工作人员的汇报效果可能会更好。因此,除了有时限的紧急情况,工作人员一般不选择以下场合向领导汇报:一是领导午睡时;二是领导接待客人,尤其是领导在向上级领导汇报的时候;第三,领导研究思考重大问题时;第四,领导心情不好的时候。

  4、区别对象的原则

  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听取汇报的方式和习惯,世界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把领导者区分为“聆听者”和“阅读者”。他指出:有些领导喜欢以书面报告的方式获取信息,便于研究;有些领导则喜欢口头汇报,以便随时提出问题。就是喜欢口头汇报的领导,也不一样。有的喜欢简明扼要,条理清晰,点到而已;有的则喜欢事无巨细,溯本求源,不厌其详。有的文化程度高,听话能力强,记录速度快;有的文化程度低,反应能力差,记录速度慢。有的只听不插话,但面带表情;有的边听边插话,问这问那。工作人员一定要根据不同领导喜欢的汇报方式,尊重不同领导的不同汇报习惯,选择最适合的汇报方式。对聆听型的领导,应尽量向其口头汇报,但事先应有个书面的汇报材料,至少是汇报提纲;对阅读型的领导,就要尽量做到

  书面汇报,减少口头汇报。如果领导对某个问题有见解,插话发表意见,工作人员一定要暂停汇报,认真听取领导的指示,并做好记录。待领导把意见讲完,示意你接着汇报时,再接着汇报。对一直不插话表态,专注听取工作人员汇报的领导,作为工作人员也不能光是傻乎乎地一个劲儿地低头汇报,还要善于察颜观色,随时注意领导听取汇报中不时变换的表情和神态,以确定自己是否需要改变汇报的语气、内容和方式。

  5、相互转化的原则

  所谓相互转化是指书面汇报材料,常常以口头汇报的形式出现;而口头汇报后,领导可能又要求提供书面的汇报材料。这就要求书面汇报材料口语化,口头汇报条理化,以有助于相互间的顺利转化。

  汇报材料的写作必须口语化,即汇报材料要平易朴实,便于口头汇报。这是因为汇报材料虽然是书面的,但真正汇报时,却经常是口头的。如果汇报材料语言过于书面化,不便口头表达。一旦领导要求口头汇报,必会影响汇报效果。加之,汇报材料的写和口头汇报的人员不一定是同一人,更应在汇报材料的写作上注意口语化。

  口头汇报条理化,是指口头汇报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只要把口头汇报稍加整理,便是一篇很好的书面汇报材料。为此,即便领导没有要求上报书面汇报材料,作为下属至少也要有个书面的汇报提纲。否则口头汇报条理化就很难实现,除非口头汇报人有卓越的口才。

  七、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少讲程序性的东西,多讲实质性的东西。一些常见的汇报材料,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来反映开了多少次会进行沟通,组织了多少次学习讨论,开展了多少宣传活动等等。看了很久,还是

  没有实质性的内容,等我们看到实质性的内容的时候,差不多就结束了。其实流程的事情没必要多说,最多说几句就行了,重点说说你所在的地方或者单位是怎么执行的,你做了哪些实际工作。如果情况不明,应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而不是呆在办公室里呻吟。总是开会,学习,讨论。不说出来就知道了。需要哪些举报材料?

  少讲空话、套话和恭维话,多讲上面想听的真话和实话。有些汇报材料老在那里围绕上级某项工作部署谈认识,人家上级文件和领导讲话已经讲得清清楚楚了,他又搬过来唠叨一遍;有的则是大段大段地评价上级某项决策如何英明正确,如何如何必要和及时,又是如何如何切合本地本部门实际情况,简直把上级捧到天上去了。但上级不喜欢“天上”,只需要“地上”的实实在在的情况,你为什么不着重反映呢?

  少讲一般性的贯彻情况,多讲重点的、有特色的贯彻情况。有些汇报材料看起来写得很具体、很充实,但面面俱到,繁杂琐碎,看完不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全面反映情况是对的,但要分清楚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把重点、亮点显现出来。应当看到,虽然同是贯彻上级部署,但各地有各地的做法,各有各的重点和特色,我们在写材料时要把笔墨重点放在这上头,尤其要把那些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好举措、好效果反映上去,而这也是上级领导最需要了解的。

  其实,上级对我们的要求同我们对下级的要求是一样的。当我们自己在综合下级送来的汇报材料时,对上述三个要点就会看得非常清楚。没有谁会对那些过程性的、空洞的、一般化的东西感兴趣,而只会寻找那些实在的、新鲜的、有价值的东西,并且画上记号,作为综合的重点内容。的确,被我们奉若圭臬的应该是务实和创新,而不是空洞与平庸。无论写材料还是做工作,对空洞与平庸的态度应该是:删掉!坚决删掉!

  八、汇报提纲

  汇报提纲是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时使用的文件。报告提纲大多是报告者口头报告时使用的,目的是使报告者说话不偏离主题,省略主要情况,造成混乱。有些汇报提纲要求在汇报前打印成文件,发给听汇报的相关领导,让他们有心理准备。少数汇报提纲,汇报后会根据领导意见进行修改,打印成正式文件,发给相关单位参考或执行。印发的报告提纲在思想内容和行文上更为严格。

  汇报提纲,应用范围很广,在各项工作的进程中,都常常使用。领导机关、领导同志,经常需要听取下级机关的汇报,这些汇报多数是不必写提纲的,但一些比较重大的,涉及面较广的工作,比如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的情况,常常需要写出汇报提纲。比如,某一项重大的调查研究活动,进行到一定阶段时,调查组给上级单位汇报情况前,也常常先准备出汇报提纲,这个提纲常常是调查报告的基础材料。特别是调查报告结束前的汇报提纲,往往成了调查报告的大纲。又如,一些有关制定方针政策或者对某些重大问题统一认识的会议结束后,向主管领导部门作汇报,也常使用汇报提纲。这个提纲经过修改后,往往成了反映该会议的情况报告或者会议纪要。

  汇报提纲的写法,比其它文件较为简单。一般是事先把汇报的工作,加以综合研究,然后归纳成几个部分。比如,情况、经验、问题、设想,或者组织领导、实施过程、主要成绩、存在问题、解决措施等等。在每一部分中提炼出不同数目的小标题,可以叫做“纲中之纲”,然后在小标题下边分层次罗列观点和例子。采取总述和分述相结合的方式,在小标题下面先综合性地概述情况,使人对汇报内容有个相对全面的印象;再分几个不同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具体地举例说明,使人有更深一层的感性认识;最后回过头来简明扼要地点出该部分的主要观点,和小标题相互照应,使人加深印象。

  撰写汇报提纲,除搜集足够的素材外,还要掌握三条要求:一是观点要鲜明。不拐弯抹角,模棱两可,含糊其词,力争给听汇报者留下明确的概念。二是条理要清楚。中心是什么,讲几个什么问题,从几方面讲,讲哪些事例,都要安排妥当,使人听起来纲目分明,中心突出,晓畅易懂。三是事例要典型。汇报提纲中的事例可以多些,但一定要精选,要有典型性。凡提纲中引用的事例,都应尽可能具体,要把那些能够反映本质的细节,生动的情节和语言写出来。汇报提纲中典型、生动的事例,常常会成为汇报提纲的点睛之处,成为论证某一观点和领导上指导工作的有力依据。四是语言要口语化。尽量用口头语,说起来顺口,听起来也易懂。

  (申研社app原创)

推荐访问:县长汇报材料怎么写 县长 汇报 材料

本文链接:https://www.qqxam.com/fanwendaquan/dangjiancailiao/11948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4 顶好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2022022431号-3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